书城医学中医自学百日通
7542400000016

第16章 经络(1)

经络,是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气血津液的运行,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均须通过经络系统的运输传导、联络调节的功能得以实现,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形体、官窍、气血津液等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是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医疗实践过程中,主要通过施用砭刺、导引、推拿、气功等方法进行保健或治疗时,结合病人的感传现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依据当时的解剖生理知识,加之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影响,逐步上升为理论而产生的。

经络学说与气血津液学说、藏象学说等,在共同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自成体系,各具特点。同时彼此相互补充印证,成为中医学阐述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基本学说。

只有综合运用这几种医学学说,才能比较完整地阐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规律,有效地指导诊断和治疗。

第一节经络的内容

经络的内容很多,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筋、十五别络以及孙络、浮络等。

一、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又分别隶属于一脏或一腑。因此,十二经脉的名称各不相同。

十二经脉中每一经脉的名称,都是据其分布于手足内外、所属脏腑的名称和阴阳属性而命名的。

(二)十二经脉的分布及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在体内的分布虽有迂回曲折、交错出入的状况,但基本上是纵行的。

1.头面部的分布诸阳经在头面部的分布规律如下。

前面——手足阳明经主要分布于面额部,手太阳经主要分布于面颊部。

侧面——手足少阳经主要行于侧耳颞部。

后面——足太阳经行于头顶和头后部。

手三阳经止于头,足三阳经起于头,手三阳与足三阳在头面部交接。

2.四肢部的分布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特点是:阴经行于内侧面,阳经行于外侧面。

上肢内侧——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上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下肢内侧——内踝尖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尖上8寸以上则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下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3.躯干部的分布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特点如下。

前面——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和足厥阴,自内向外依次分布于腹胸面。

后面——足太阳经分布于背、腰,手三阳经行于肩部和肩胛部。

侧面——少阳经、足厥阴经分布于胁、侧腹部,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

手足三阴与三阳经,通过各自的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

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八条经脉的总称。由于它们的分布没有十二正经那样规则,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彼此之间也无表里关系,与十二经脉不同,故称为奇经八脉。

(一)督脉

1.循行部位起于胞(女子胞为子宫,男子胞为精室)中,沿背部正中线上行,至风府,入络脑,上至巅顶,前下至鼻梁,经人中,止于上唇系带处。有分支属肾,连心。

2.基本功能

(1)总督一身之阳经: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会于大椎,与阳维脉交会于风府、哑门,因而与多条阳经相联系,故称之为“阳脉之海”。

(2)与生殖功能有关:督脉起于胞中,与心肾两脏相连,阳气充盛,故主司生殖功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它们首尾相贯,依次衔接,因而脉中气血的运行也是循经脉依次传注的。由于全身气血皆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化生,故十二经脉气血的流注从起于中焦的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流注各经,最后传至足厥阴肝经,复再回到手太阴肺经,从而首尾相贯,如环无端。

(四)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

(3)与心、肾、脑、髓等有联系,故可能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有关。

3.常见病候脊柱强痛,角弓反张。

(二)任脉

1.循行部位起于胞中,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有分支,自胞中后行脊柱里面,与督脉相通。

2.基本功能

(1)总任一身之阴经:任脉与冲脉同起于胞中,与足三阴经交会于关元、气海,而足三阴经又上接手三阴经,并与阴维脉交会于廉泉、天突,故任脉与多条阴经相联系,称之为“阴脉之海”。

(2)妊养胎儿: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月经和妊娠有关,故王冰《素问次注》有“任主胞胎”之说;《难经集注·二十八难》有“任者,妊也,此是人之生养之本”之论。

3.常见病候疝气,带下,腹中结块。

(三)冲脉

1.循行部位起于胞中,然后分三支向不同方向循行。

(1)下出会阴后,出于气街而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上行,散布于胸中,再上行经咽喉,环绕口唇,分行到两目眶下。

(2)从气街部分出,沿足少阴经下行至足底,有分支从内踝后分出,斜入足背,进入足大趾。

(3)从胞中分出,后行于脊柱里面,与督脉相通。

2.基本功能

(1)调节十二经气血:冲脉上行至头,下行至足,前行胸腹,后行腰背,联络多条经脉,并与少阴经和阳明经有密切的联系,气血来源充足,故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称为“十二经脉之海”。

(2)与女子的月经来潮和生殖功能有关,故有“冲为血海”之说。《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3.常见病候小腹部拘急而气逆。

(四)带脉

1.循行部位起于季胁,斜向下行至带脉穴,绕身一周。在腹面的带脉下垂到少腹。

2.基本功能

(1)约束纵行诸脉,防止脉气下陷。

(2)维护胎儿,防止流产。

(3)主妇女带下。

3.常见病候腹满,腰部冷重如坐水中。

(五)阴阳跷脉

1.循行部位

(1)阴跷脉:起于内踝下照海穴(属足少阴经的穴位)-内踝后-下肢内侧-前阴-腹-胸-缺盆-人迎穴前-鼻旁-目内眦(睛明穴,与手足太阳经、足阳明经、阳跷脉会合)。

(2)阳跷脉:起于外踝下申脉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外踝后-腹胸外侧-肩部-颈外侧-口角-目内眦(睛明穴,与手足太阳经、足阳明经、阴跷脉会合)-发际-耳后(风池穴,与足少阳胆经相会)。

2.基本功能

(1)主司肢节运动:阴阳跷脉分别从内外踝下上行头面,具有交通一身阴阳之气和调节肢体筋肉运动的作用,主要是使两腿内运动灵活跷捷。古人认为阴阳跷脉有分主一身左右阴阳之气的作用。

(2)主司眼睑开阖:由于阴阳跷脉交会于目内眦,故有濡养眼目和司眼睑开阖的作用。据《黄帝内经·灵枢》所言,眼睑的开阖与阴阳跷脉的气血充盛有关:夜晚阴跷脉充盛,故人眼睑闽而寐;清早则阳跷脉充盛,故人的眼睑开而寤。说明人的眼睑开阖是与自然界阴阳二气的变化同步的。

3.常见病候阴跷脉病则见多寐、癃闭;阳跷脉病则见目痛从目内眦始,不眠。

(六)阴阳维脉

1.循行部位

(1)阴维脉:起于内踝上的筑宾穴(足少阴经的穴位)-下肢内侧-腹部(与足太阴经同行)-胁部(与足厥阴经相合)-咽喉(廉泉、天突,与任脉相会)。

(2)阳维脉:起于外踝下的金门穴(足太阳经的穴位)-下肢外侧(与足少阳经同行)-躯干部后外侧-腋后-肩部-颈部-耳后-额部-头侧部-项后部(风府、哑门,与督脉相会)。

2.基本功能阴维脉络诸阴,阳维脉络诸阳,即阴维脉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的作用,阳维脉有维系联络全身阳经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阴维脉与阳维脉相互维系,对全身经脉的气血起溢蓄调节作用,但不参与环流。《难经·二十八难》曰:“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

3.常见病候阴维脉病则见心痛、忧郁;阳维脉病则见恶寒发热、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