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自然之谜我来揭
7437100000030

第30章 让人惊恐的食肉植物

食肉植物又称食虫植物。这种植物能借助特别的结构捕捉昆虫或其他小动物。食肉植物多数为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消化动物蛋白质,能适应极端的环境。其诱捕工具多为叶的变态。半数以上的食肉植物,其特点是花两侧对称。有些食肉植物几乎遍及全世界。已知的食肉植物约有400种。食肉植物能将捕获的动物分解,这个过程类似动物的消化过程。靠消化酶、细菌或两者的作用将小虫分解,分解的最终产物,尤其是氮的化合物及盐类为植物所吸收。

食肉植物的捕虫机制有的是利用产生的黏性液体粘住猎物,有的是用像瓶子似的叶子诱骗猎物进入后再封口等等。大部分食肉植物都生长在潮湿荒地、酸沼泽、树沼泽、泥岸等水分丰富而土壤酸性缺乏氮素的环境。无论水生、陆生或两栖,食肉植物均有相似的生态特点。大部分食肉植物是多年生草本,高不过30厘米,常仅10~15厘米。个别种类有长至1米的,最小的可以隐藏在水藓沼泽的藓类中。

植物借由根部吸收水分及矿物质,由叶片吸收二氧化碳,再经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水及矿物质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及其他的有机物,植物因而得以成长。采用粘着方式来捕虫的食虫植物,则采用气味来吸引昆虫。毛毡苔、彩虹草、捕虫堇能散发出特别的气味,只是这些气味通常过于微量,因此人不太容易闻到。

由于植物没有腿不能去捕获猎物,所以大多数的食肉植物无法选择食物,它们只能吃掉那些不幸掉进它们“嘴”里的小昆虫。一种生活在文莱雨林的食肉植物却很挑剔,它们只吃一种昆虫——白蚁。

这种挑剔的食肉植物外形类似,较常见的猪笼草,属于猪笼草科,常见于马来半岛、婆罗洲、苏门答腊半岛的海岸边或岩石上。它们的叶子是壶状的,内壁很光滑,里面充满了消化液。这种草可以利用自己的这种叶子一次吃掉数千只白蚁。大多数的食肉植物都生长在雨林的顶部,它们靠斑纹或香味吸引那些会飞的昆虫。而这种草生长在雨林阴暗潮湿的底部,那里昆虫的种类很少。这种草是利用围绕在壶状叶子顶部的白色长毛来引诱白蚁的。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马里斯默班教授认为,在所有已知的食肉植物中唯有这种草是可以选择食物的,也只有它会把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诱饵。白蚁发现了那些白色长毛后会把它们当成可口的食物,因此就会叫来其他的白蚁一起把这些战利品搬回窝里,所有的这些白蚁因此都将掉进猪笼草的叶子里。白蚁是社会性昆虫,所以如果幸运的话猪笼草可以一次吃个够。研究植物与动物相互作用的专家奥托贝尔说:“如果你吸引来一只白蚁,那你就引来了整个巢穴中的白蚁。”一分钟内默班教授看到有22只白蚁掉进猪笼草的叶子里。而那些生长在雨林顶部的食肉植物在它们为期6个月的一生中只能吃掉几十只昆虫。

其实食肉植物吃动物,只不过是因为在它们生存中需要氮这种必要的元素。多数植物并不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只有少数豆科的植物利用其特有的根瘤菌进行固氮。在一些水分丰富的地区就容易出现土地氮元素缺乏的情况。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植物只好进行进化,进行自己的“固氮”活动。即把昆虫等有机体分解,以获取其中的氮,来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些略有些可怕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