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自然之谜我来揭
7437100000029

第29章 能预知地震的动物

我国地震地区民间有这样的谚语:“鸡在窝里闹,猪在圈里跳,鱼在水里跃,狗叫羊也跑,地震快要到。”动物真的可以预知地震吗?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大地震。在这之前,有些动物就有一些异常的现象:

地震前3天,抚宁县坟坨公社徐庄大队,成百只黄鼠狼从一堵古墙里倾巢而出,大的背着或叼着小的,向村里转移。当天傍晚,又有10多只黄鼠狼围着一棵核桃树打转,当场被打死5只。地震前一两天,黄鼠狼又陆续向村外转移。那几天黄鼠狼不停地嚎叫,很不安宁。

在这次地震的前一天,唐山市滦南县侨城公社王东庄大队的棉花地里,大老鼠叼着小老鼠跑,小老鼠依次咬着尾巴,排成一串跟着。

地震前一两小时,昌黎县有一家人的二三百只鸽子全部飞出窝。

临震前那天夜里,唐山市殷家庄公社大安庄大队,有户人家养的狗,就是不让主人睡觉。主人在屋里睡觉,它就进去咬,主人把它打跑后刚躺下,它又进去咬,把主人的腿都咬痛了,主人非常生气,就起床拿着棍子追打狗,刚出门一会儿,大地震就发生了。

这些现象说明,在唐山地震前,动物有异常表现。

也许有人会说,这只不过是巧合,动物的种类那么多,分布那么广,数量那么大,每时每刻,总有一些动物会出现异常现象,所以震前动物的异常现象与地震没有什么关系。

人们经过统计分析震前动物异常表现的分布情况,发现动物有异常表现的区域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譬如,在地震断裂带的交叉点、两端和某些地下通道的出口处,动物的异常表现特别强烈。这种规律说明用“偶然巧合”来解释震前动物的异常表现是行不通的。

目前资料表明,地震前有异常反应的动物大约有130多种,反应普遍、较为确切的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20多种动物。

其实许多动物的器官对自然灾害特别敏感,它们比人能提前知道灾害的来临。如1975年2月4日海城、营口发生的7.3级地震前一个半月,就有冬眠的蛇出洞;许多鹅惊慌失措,乱叫不进窝,有的还飞起来。震前一两天猪不吃食,用力爬墙、拱门。地震前两天小猪互相乱咬,十几头小猪的尾巴都被咬掉。一只黑母鸡就在2月4日地震时飞上了树。营口一个生产队有6条牛,震前头一天,有4头牛打架拼角,2头牛拼命用蹄子刨地;鹿场的一群梅花鹿突然乱跑乱窜,有的前腿被挤骨折。

中国科学院对鸽子与地震关系进行了实验观察,发现鸽子的胫骨和腓骨之间骨膜附近,有种椭球状小体,比小米还小,约有百余颗,有神经连着,形如一串葡萄。它们对震动十分敏感,刺激振幅达十分之几微米,就引起神经电发放。生物物理所用100只鸽子实验,将50只鸽子腿上的小颗粒切除,另50只保留不动,在4级地震前,后者惊飞不已,前者安静如常,说明切除腿部颗粒后鸽子中枢神经失去了联系。试验证明了动物与地震的关系。那为什么人类不能预感到地震的来临呢?

科学家认为,人是古猿进化而来的,在进化的过程中,虽然智慧提升了,但是许多功能也同时退化了,古猿可能会爬树,能在两棵树之间滑翔,但是人类要做到这样必须借助工具,这就是功能的退化。同样,可能古猿有这种预知地震的功能,但是向人类进化的时候,这种功能也同时退化了。

但是,我们人类虽然不可以借助自己的生理功能预知地震,却可以借助科学方法。公元前132年,我国科学家张衡就已经发明了地震仪,并且准确地预报了地震,现在的技术更加完善,虽然我们没有动物那种特异功能,但是用科学预知未来比动物更加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