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世界工艺美术(下)
73660600000004

第4章 拜占廷美术

当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诸部落瓜分之际,以拜占廷为首的东罗马帝国仍然统治着东欧、西亚和北非一带广大的疆域。这时奴隶制度在西欧消亡,东罗马帝国由于采取了隶农制而得以保持其经济的稳定,并且在这一地区的政治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左右逢源,将欧、亚、非三大文明熔于一炉,创造了独特风格的文化,对东欧、俄罗斯、希腊诸国,有深远的影响。

基督教在拜占廷帝国并未超过世俗政权,教会对文化的控制远远不及皇帝的权威,皇帝身兼宗教领袖,政教一体。为区别于罗马天主教而把拜占廷帝国境内的基督教称为“东正教”。公元787年至813年,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拜占廷的帝王们掀起了“偶像破坏运动”,用树木禽鸟图案和没有装饰的十字架代替圣像。

拜占廷美术以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拜占廷为中心,流行于小亚细亚、希腊、南斯拉夫、巴尔干半岛、俄罗斯及意大利的部分地区。它开始于4世纪康士坦丁大帝将拜占廷更名为君士坦丁堡时,到提奥多尼乌斯二世(公元401年~450年)时代开始繁荣,查士丁尼大帝(公元483年~565年)时达到高潮。经历了偶像破坏运动(公元726年~843年)时期的停顿,在巴塞尔一世开始的马其顿王朝(公元867年~1056年)至科穆宁王朝(公元1081年~1185年)又得到复兴。

拜占廷美术的基本特征是辉煌、抽象、光与色的充分使用、两度空间的平面造型手法、人物与背景间的韵律感等等。它表现在建筑、镶嵌壁画和圣像画艺术等方面。

教堂建筑

公元330年前后,最早的东罗马教堂差不多均采取初期基督教的巴雪利卡式构造。5世纪开始,在拜占廷修建了一系列纯拜占廷风格的大教堂,其典型代表,当推公元532年~538年兴建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它的设计者据传为小亚细亚人安太留斯和伊索道罗斯。它以用砖和三合土砌成的墙壁构成主体,逐渐上升到庄严的圆顶,圆顶直径33米,由4根支柱与4个大圆拱支持。侧面回廊向中央集中,使视线自然引向巨大的穹窿形圆顶,圆顶下面有一圈通光窗口,阳光从这里投入教堂内部,把大理石柱和壁面的镶嵌画照耀得金碧辉煌。抬头仰望,透过光线的迷雾,蓝色穹顶上闪烁着图案的光彩,造成一种虚幻缥缈的神秘境界,出色地体现了作为宗教建筑所要求的精神感召力量。诚如君士坦丁堡的大主教卡尔莫斯所说:“教堂是尘世间的天国,神们在这里生息活动”。这个教堂在土耳其人占领君士坦丁堡后被改为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外面加了4座高高的尖塔,里面画上了阿拉伯图案和文字装饰。

查士丁尼大帝西征时在拉文那修建的圣·维塔里教堂,也是穹窿形结构,不过外部采取八角形。它的镶嵌壁画《查士丁尼与随从》和《西奥多拉皇后与女官》远远超过它在建筑上的成就。

镶嵌壁画

拜占廷美术中的镶嵌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在艺术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种起源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而繁荣于罗马帝国时期的艺术手段,以其灿烂的色彩吸引了拜占廷艺术家的兴趣,几乎在所有拜占廷时期的重要建筑内,都留下了它的杰作。而堪称“杰作中之杰作”者,当是拉文那圣·维塔里教堂的《查士丁尼及其随从》和《西奥多拉皇后与女官》。这是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公元527年~565年在位),西征意大利时留下的纪念。这两幅7米长的壁画,占据了教堂正厅的东西两面。拜占廷艺术家舍弃了罗马绘画的古典手法,以平面的装饰手法处理画面。两画均有漂亮的外框,像两块美丽的挂毯,遵循着“等高律”的原则,两排人物,垂直站立,如同二方连续图案。这种构图,使画面产生静止的效果,人物缺乏个性描写,姿态僵直,表情呆滞,全靠色彩的巧妙配合以及材料的闪烁,形成优美的节奏和生动的感染力。

差不多同时兴建的新阿波里纳尔教堂,在两侧廊的上檐,有着长长的使徒行列,风格相同而规模更大。

公元8世纪的将近100年间,拜占廷帝国境内出现了偶像破坏运动。皇帝利奥三世(公元717年~741年在位)宣布不准用人的形象表现上帝和圣者。这种做法遭到罗马教皇的反对,因而在西欧影响甚微。利奥三世的儿子继续推行偶像破坏,禁止一切圣像。直到特奥罗斯(公元829年~842年在位)时代仍未开禁,特奥罗斯死后,他的妃子特奥娜为圣像复兴不懈斗争,终于在843年的宗教会议上通过废除偶像破坏令的决议,东正教徒至今将通过决议的这一天——3月1日,作为“正教会的祭日”来庆祝。

结束了圣像破坏运动之后的第一个基督教艺术的提倡者是巴塞尔一世,由他开始的马其顿王朝,一直继续到11世纪,被人称为“马其顿文艺复兴期”。不过这个时期的艺术,并非模仿希腊罗马的古典样式,而更多的是关心圣像破坏之前的风格和异教艺术。例如尼西亚的科伊米西斯教堂的众使徒镶嵌画,不过是把圣像破坏前的画面重新作出而已。著名的《约瑟画卷》和《巴黎诗篇》等细密画,比以前更显得生气盎然。此外还有达芙尼修道院的镶嵌壁画,也比较自然生动。与此不同的是一种严峻简练的装饰风格,主要是希腊赫西奥斯·路加斯修道院和巧斯岛的尼亚·莫尼修道院中的图案式镶嵌壁画。

到巴列奥洛王朝(公元1261年~1453年),艺术中的叙事性逐渐压倒了装饰性,像在伊斯坦布尔的卡里·伊卡密教堂和特萨尼奇的圣尼古拉教堂的镶嵌画,已经进入一种与拜占廷精神不相一致的新的审美领域了,在后来的西欧艺术中,这种精神得到了充分地发扬。即晚期哥特式和文艺复兴艺术中的叙事性基调。

正如公元787年尼西亚宗教会议所指出的那样:“宗教对于艺术有至高的裁判权”。“画家的责任只限于技艺方面,至于内容,应当由神学家来决定。”这是贯彻整个中世纪艺术的一贯原则。

与镶嵌壁画同时存在于教堂的,有不少湿壁画,它的内容与风格同镶嵌画十分近似,但色泽远逊于镶嵌画,它不可能使用大面积的光泽色,但却可以用晕染的方法,烘托出较强的立体感和浓淡变化。

圣像画

圣像画(Icon)是流行于俄国和东欧各国的一种画在木板上的蛋胶画(Tempera)。它也是在否定了偶像破坏运动后,于9世纪起从古代希腊肖像画和抄本插图演变过来的。圣像画一般幅面不大,常常被安放在公共场所、教堂和家庭里,也可以捧着它参加宗教游行。它那挺拔的线条、变形的轮廓、忽紫忽绿的色彩,简洁而匀称的构图,受到现代画家的推崇,成为欧美旅游者在俄国和东欧到处搜求的艺术珍品。不过,现今存在的11世纪以前的原作已经很少,即使12世纪的作品,也只有君士坦丁堡的《符拉基米尔圣母》等寥寥数件。

《符拉基米尔圣母》的显著特征是:它已经摆脱了同时期壁画中的圣母那威严、呆板的面容,而稍稍带上了母性的慈祥和温柔。

从巴列奥洛王朝以后,圣像画进一步发展,图像也日趋复杂。有的被画于教堂主堂与侧廊间的隔板上,更促进了圣像画的普及。直到14、15世纪鲁勃辽夫、戴奥尼西和史特罗格诺夫画派在俄罗斯兴盛繁荣之后,才逐步衰退下去。

雕刻与工艺美术

拜占廷雕刻受圣像破坏运动的影响最甚,9世纪以前的作品几乎湮灭。所剩均为植物和动物题材的装饰雕刻。手法也差不多都是浅浮雕,效果颇近于绘画。唯一的例外是米兰美术馆所藏的一件头像,它可能是雕的西奥多拉皇后,微妙的表情显然来自真实的面容,眼睛大大的,带有一点忧郁的样子;此外,圣·维塔里教堂内6世纪的石棺上所刻的浮雕《马其的礼拜》也堪称杰作,上面的各种人物均已与背景显著地脱离开来,自然地分布在侧壁板上。

工艺美术,包括象牙雕刻、金银细工、木雕、织绣和细密画等,拜占廷工匠的成就也令人注目。4世纪以后,拜占廷是地中海一带的手工业中心,其技艺一直指导着周围地区。它的黄金时代是9世纪~10世纪,蒙萨大教堂所藏《斯蒂尼科二连象牙板》是这时的著名杰作,与这个教堂所藏的《圣格列哥利二连象牙板》(加罗林朝)相比,后者的趣味纯在图案方面,而前者则着重刻画了圣母和使徒的栩栩如生的形象,面容、手足和衣纹均十分写实,浮雕的技巧非常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