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世界工艺美术(下)
73660600000003

第3章 初期基督教美术

二、中世纪美术

公元初年,在罗马帝国的东方行省,现今的巴勒斯坦地区,产生了后来影响着整个欧洲社会的宗教——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统治下,居住在这里的希伯来人,深受民族压迫和阶级剥削双重痛苦,在平民和下层劳动者中间,反抗罗马帝国的占领,向往平等友爱乐园的愿望被反映在耶稣·基督所阐明的教义之中。因而它代表了受压迫的穷苦人民的愿望,迅速得到传播。在它产生的最初3个世纪,罗马帝国以残酷的手段镇压基督教的活动,所以它只能以秘密的方式传播。耶稣本人也在公元29年,被罗马派驻巴勒斯坦的总督彼拉多下令处死,钉在耶路撒冷街头的十字架上。由于没落的奴隶制社会腐朽和罪恶的社会现实,使人们普遍感到要寻求一种精神上的依托,因而,尽管遭到残酷的镇压,基督教还是不胫而走,很快在罗马帝国的广大领域中传播开来。公元2世纪末,连首都罗马也有了基督教徒的地下活动。他们利用罗马人在住宅地下挖掘的“地下茔窟”(Catacomba)举行秘密的宗教仪式,在这些场所,为了应付罗马士兵的搜捕,往往用十分隐晦的象征手法,画上双关的、符号式的图画。例如,以鱼表示耶稣,孔雀表示永恒,葡萄表示天国,牧羊人表示上帝爱护人民等。

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康士坦丁颁布“米兰赦令”宣布基督教为合法,325年召开教义辨析会议,确定统一的正宗教义和教会组织,竭力发扬基督教义中的禁欲主义和忍让精神,对中世纪社会混乱、政治腐败、战争和瘟疫所造成的痛苦生活采取逆来顺受、安于现状的态度,这就为巩固、维持罗马和各封建小国的统治,扑灭奴隶和隶农的反抗,提供了精神上的武器,到4世纪末,罗马皇帝充分认识教会的麻醉作用,宣布基督教为国教。由于经济穷困,国家拿不出很大的财力支持教会的活动,所以在1世纪~5世纪间,基督教的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还是非常简陋和朴素的。也不拒绝利用现成的异教建筑和雕刻等形式,例如,从希腊神话中带翅的爱洛斯(Eros),化为天使,赫尔美斯(Hermes)借来作“善良的牧羊人”等。罗马的公会堂,皇室的陵庙,也曾被借用来做初期的教堂。这是初期基督教美术的特征。

茔窟壁画

处于地下时期的基督教绘画,主要集中在罗马郊外的地下茔窟中。公元9世纪,建造圣·塞巴斯坦教堂时,在阿比亚区街附近的凹地旁挖到了一组这样的地下墓所,全长达百余千米,宽0.9米左右,两壁凿出数层小龛,安放罗马人死去亲属的骨灰盒。公元1世纪~5世纪时,基督教徒利用它作为秘密集会、举行仪式、宣传教义、埋葬殉教者的地方。人们称之为“卡塔孔巴”(Catacomba,希腊语“凹地旁边”之意),里面的壁画,最早可推溯到1世纪,而以3、4世纪时为最多。为了遮掩罗马士兵的耳目,这些绘画多取寓意和象征的手法,以一些简单的符号代表只有教徒们才能了解的宗教内容。例如,十字架代表基督升天,棕榈树代表殉教,锚代表救世,鱼的旁边写有希腊文“耶稣·基督”“神之子”“救世主”等题字,以代表基督,较为复杂的如圣·布列希拉地下墓所的《善良的牧羊人》《圣母子与预言者以赛亚》,维尼·马克希米地下墓所的《祈祷的人》等。往往采取用石灰先作出浮雕然后上色的做法。

在这些壁画中,可以看出基督教徒同希腊罗马神话传统的联系,他们并不拒绝运用异教形象为基督教服务。例如,基督升天的画面中,希腊神话中的天神乌拉诺斯(Uranus)的形象出现在基督脚下,基督洗礼的画面上,河神也偶尔出现,希腊神话中的英雄赫拉克列斯,被用来象征救世主的勇气和力量。

茔墓壁画的着色,一般都比较鲜明,可能是考虑到地下光线暗淡的缘故。但是,基督教徒出于信仰和寓意的要求,常常并不按自然界真实色彩设色,而是尽力使色彩具有独自的精神内容,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例如,在圣康斯坦察教堂的镶嵌画中,圣徒彼得的皮肤是青色的,意为天空,象征天国的灵魂。

被基督教所利用的地下茔窟在罗马以外的许多地方也被发现,如康巴尼亚、西西里、撒丁、科西嘉、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它们当时都在罗马帝国疆域之内。从事于这种绘画的并不是专职的画家,而是出身微贱的信仰者本身,因此,这些画都带有民间的性质,具有各地方风格的差异。

石棺雕刻

初期基督教雕刻最出色的遗物是石棺,这是3世纪以后,富有的基督徒为自己建造的坟墓,它的制作者是罗马时代的工匠,因此往往以老一套的罗马格式来装饰基督徒的石棺,这就造成了石棺雕刻特有的折衷风格。例如,3世纪时的尤利乌斯·巴苏斯(JuniusBassus)石棺上酒神底奥吕索斯和天使,一起出没于描写基督故事的情景中。还有罗马时代常见的葡萄纹和卷草纹图案花边也常常出现在石棺的四边。左侧下方的浮雕中,有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但显然抛弃了罗马雕刻的高度写实作风,树、石都是图案式的,人体也被作了抽象化和程式化的变形处理。可以说,这是埃及艺术消沉之后,美术又一次脱离摹写现实的轨道,走向纯理想的表现。

教堂建筑

基督教公开活动以后,亟须以较大的规模向人们宣扬教义,提供适当的场所便成为必要。但是,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罗马帝国,无力提供庞大的资金,因而便只能利用原有的罗马建筑加以改建。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初期基督教建筑的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在罗马公会堂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巴雪利卡”(Basilica)式教堂,在矩形平面图上作三跨或五跨式,立面中央较高,两侧为低矮的侧廊,中央顶部采光,屋顶为人字形斜坡滚水式,显然来自木结构,内部由两行列柱区分主堂与侧廊,祭坛的位置在山墙正门的对面。典型的例子如公元432年改建的罗马圣马利亚教堂。另一种是在罗马式圆形建筑的基础上改建的中心圆穹(Central)式教堂,如公元350年建立的以康士坦丁大帝女儿的陵墓改建的康斯坦察教堂,它的祭坛在中央,一端有门廊,平面图呈钥匙孔式样。

米兰的圣·罗伦佐教堂是初期基督教建筑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例子,它的高大圆顶直径41米。阿波利纳尔教堂在巴雪利卡式平面图的基础上,侧厅延伸为近似十字形平面图。这些都给8世纪以后的拜占廷建筑以直接的影响。

镶嵌壁画

镶嵌壁画(Mosaic)在罗马帝国盛期建筑中甚为流行,它具有色彩丰富、质感辉煌、耐久牢固的特点,现在也被基督教艺术所采用。5世纪前后的大部分教堂,不论是巴雪利卡式或者中心圆穹式,均喜爱这种装饰方法。

康斯坦察教堂拱顶四周的环状饰带,采用华丽的镶嵌构成的图案,产生类似东方丝绸的辉煌效果。圣马利亚教堂的镶嵌画保存较好,依其风格和题材可分为两组:主厅画面表现旧约故事,完成于公元420年~430年,人物形象微微凸出,有立体感,中景和远景则相当简单。另外一组在正门内侧的弧形拱壁上,内容是表现对圣处女马利亚的赞美,这个题材是公元431年以弗所会议之后才被允许画的,所以它的制作要比主厅壁画晚一些。其色彩更比主厅鲜明,但人物体积感差,侧重于东方式的装饰风格。画中耶路撒冷城门口的十字架,是纯金贴成,城头的边缘线用宝石片嵌入,十分富丽堂皇。

5世纪时的镶嵌画有罗马圣保罗教堂三角墙上的24使徒行列,人物表情呆板,姿态僵直,连接成花边式的图案。米兰的圣特奎里诺教堂的众门徒围绕基督的镶嵌画,是狄奥尼乌斯至安布罗希时代米兰文化的杰出代表,面部表情比较自然,服饰、背景都是当时米兰宫廷流行的康士坦丁时代的风格。除了故事画面外,还有用镶嵌组成的卷草和葡萄花纹,各种装饰图案,都显得庄严、华丽,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