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书法名家(上)
73433000000010

第10章 王献之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曾任建威将军、吴兴太守、中书令等官职,其族弟王珉代替他中书令一职,世人因称献之为大令,王珉为小令。

王献之七八岁时便开始学习书法,王羲之悄悄地从他背后猛掣他手中的笔,竟没将它打掉,王羲之因此感慨地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他小的时候曾在墙上书写方丈大字,围观的人竟多达几百人;王羲之觉得此子的书法才能的确过人,于是对人说:“子敬飞白大有意。”王子敬似乎也很骄傲,觉得自己的字胜过了父亲,就私自将壁上父亲所写的字迹擦掉,换上了自己的字。王羲之回来叹道:“吾去时真大醉也。”王子敬不由感到惭愧。

王献之极为精通楷、行、草、章草、飞白五种字体。现存世墨迹摹本有《中秋帖》、《鸭头丸帖》、《鹅群帖》、《地黄汤帖》、《送梨帖》。

《鸭头丸帖》为绢本,长26.1厘米,宽26.9厘米。在帖前两行书“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字体秀逸灵动,用笔外拓,遒丽婉转,燥润相间,墨色清雅;字里行间天机流荡,洋溢着一股飘逸的灵气,人们将其视为小王杰作,是人间难得的墨宝。

《中秋帖》是纸本,行草3行,共22字,乾隆将其视为“三希”之一,现在被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王献之连绵不断的“一笔书”的草书风格在此帖之中尽情显露。因为有人传说米芾精于临摹古帖,又有以自己的赝品来充真迹的举动,作品有宋人书法的风格,但却少了晋人的韵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王献之的小楷字迹《洛神赋十三行》。在《洛神赋》这残存的13行字迹中,王献之书结构散宕宽绰、笔致挺拔浑逸、章法顾盼有致的书法风格完全展现在世人眼前。董其昌评为:“每以大令《十三行洛神赋》宗极耳。”赵孟頫评为:“字画神逸,墨迹飞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