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可提高学科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科而言,趣味教学的设计尤为重要。
根据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向及青少年的求知特征,初中阶段的语文趣味教学设计应注重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注重多变性,提高趣味
传统的语文教学,大都以单一的书面表达方式,按教师指定的题目进行“回答式”或“抄写式”的训练。单调枯燥的教学形式成了学生学习的包袱,查找答案、抄袭教学甚至请人代劳的现象屡屡发生。这不利于学科教学。
针对如此现象,教师应“抓纲靠本”,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多改变些教学类型,多改变些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地完成每一课时的教学。
如教完《变色龙》后,教师以“口头训练型”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小说中人物语言描写的重要性,从中感悟到人物的形象特征,体会文章的主旨。在议论文《谈骨气》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为“搜集积累型”,让学生将自己听到过或看到过的古今中外“有骨气”或“无骨气”的人和事记录下来,让他们互相交流、互相传播,将更有效地加深学生对议论文文体的了解,从中加强学生“人格”教育,为今后写作积累了素材。
又如,在《论“基本属实”》的授课之前,教学为“调查报告型”,让学生通过亲身搜集报刊杂志、招牌广告、同学作文中用词不准确或出现语病的事例,给予评议和修改,从中体会本文的文意,提高学生用词造句的准确度,达到“未教先知”的效果……
当然,教学的“多变性”并非指“乱变性”,它应该依附于教纲要求,借助于教材内容,作用于教师引导。只要做到三者合一,万变不离其“本”,就可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去积极完成。
注重实践性,满足欲望
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语文学科中字、词、句,以及篇章的基础知识,对学语文的欲望已转入到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学习、生活实际问题的尝试阶段。因此,语文教学的设计应投其所好,多趋向于实践运用的题型训练,以达到“学以至用”的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求学需要。
如教完《看云识天气》后,教师可及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介绍的有关知识,去观察天上的云和光,并推断出近日的天气情况。”使学生通过观察、记录、推测、交流、展示及验证等亲身活动,去体验课文知识的真实性。这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了有关天气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判断及实践能力。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
实践性教学不局限于授课后完成,在课前引导学生去参与实践,同样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
就以课前预习来说吧,这是教师常用的课前教学布置方式,也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学习实践的良好机会。但如果教师总以常用的一句话“这课讲完了,请预习好下一课”作为教学题,就会令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激发不起学生的实践兴趣。
因此,在学生预习教学中,教师必须先设立预习目标,如查找生字、弄清结构、讨论主旨、体会修辞等。让学生明白预习的目的,懂得应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什么问题。这才能提高学法实践的效果。
实践性教学,彻底打破了应试教育中的“模仿题型”、“题海战役”的教学形式,避免了教学中的机械性与烦琐性,使学生在亲身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注重差异性,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因材施“作”。由于班级学生的语文水平不可能完全等同,优、中、差生的语文能力仍有一定差异,因此,对学生的教学要求也可不等同地对待。以此激发全体学生的教学兴趣。
笔者曾作过这样的尝试:在接任新班的语文科教学之前,将班里的优、差生分为两组,在编排学生座位时,将优生编在“单号”位上,把差生编在“双号”位上。
对有些课文的教学按其要求的高低或知识的深浅程度设计成两类,将难度大的教学布置给“单号”位的学生完成,另一类难度小的教学给“双号”位的学生做。这样,既使优生加深了知识的掌握,又使差生顺利地完成了教学。有力地调动了全班学生的教学兴趣。
又如在学生作文布置时,以不同的要求对待优差生,即提高优生的作文“档次”,降低差生的作文要求,使同一题目的作文中,差生“差”的作文往往比优生“好”的作文评分分数较高或同等分数。这样,既激励了差生的作文兴趣,使他们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又提高了优生的竞争意识,使全班学生都形成一个激烈竞争的学习氛围。
趣味教学,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要教师牢牢地把住教学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巩固学法,就有利于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