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班超这样讲,虽然还有点不解气,可都打心眼里佩服班超诚实、坦荡的胸怀,也就更愿意跟着班超去为国尽忠了。
后来,班超率领手下人打了更多的胜仗,还在西域各国传播友谊,帮助那里的人民发展生产,建立友好往来。直到他71岁那年,才奉诏回到洛阳。这时,他已经年老体衰,病魔缠身,回到洛阳一个月后,就与世长辞了。
华歆救人救到底
华歆、王朗同是三国时代的人。一次战乱中,他们两人被追兵撵到了长江边。慌乱中,他们找到了一条船。正要开船,岸上又跑来了一个人呼喊求救,也要搭乘这条船逃往对岸。华歆看到这个情景,为难起来,在一边沉默不语。旁人见他犹豫不决,也不好开口。
这时追兵越来越近。王朗着急了,忙对华歆说:“就让他搭船吧,正好船上还有地方,为啥不帮他一把呢?”就这样,那人也与华歆、王朗同乘一条船往对岸逃跑。
船行到江中心,追兵已经赶到岸边。他们看见华歆、王朗的船,便纷纷下水泅渡追赶。泅水的士兵离行船越来越近。划船的艄公累得精疲力尽,船的速度越来越慢了。王朗见此情景,开始着慌了,便打算赶一同逃难的那人下船。华歆连忙阻止王朗说:“我当初所以迟疑,不答应,正是怕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既然已经答应人家同船逃难,怎么能中途丢弃人家呢?”王朗被说得无言以对,只好照华歆的话办。
追兵泅到江心渐渐累了,泅水速度便慢了下来,与华歆他们的船距离又逐渐拉大了。就这样,行船胜利地划到对岸,华歆、王朗及那人摆脱了追兵,那个人也顺利地逃出了虎口。这件事传开后,人们都赞扬华歆办事讲信用,说话算话,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变卦。
宋濂守信借书不误期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县西北)人。是中国元末明初著名的学者。他学识渊博,为人处事也非常讲信用。
宋濂从小时候起,就非常喜欢读书学习,钻研学问。但是他家里很贫穷,上不起学,连书都买不起,只好向有书的人借书读。当地郑义门的藏书非常丰富。他也很关心宋濂的学习,常常把书借给他读。宋濂学习十分刻苦,在学习条件相当困难的情况下,还是阅读了大量书籍。当他遇到好书的时候,爱不释手,可是书是借别人的,不能不还,于是他就夜以继日地把书抄写下来。冬天,有时天气很冷,外面滴水成冰,室内也非常冷,连砚台都结了冰,手指也冻得几乎拿不住笔了,但是他仍然坚持加紧抄书,抄完之后,及时把书还回去,从来没有耽误过还书的日期。就因为他诚实守信用,不少人都信得过他,才肯把书借给他读。
到了成年,当地能读到的书,宋濂都读遍了。可是他求学的要求更加迫切了,他就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去寻师求学。有时还要背着行李,赶不回去,就随便找个地方住下来,忍饥挨冻也灰心。有一次他和一位名师约定上门求学,正好碰上下大雪的天气。上路之后,雪越下越大,路上的积雪几尺深,但他为了不失约,顾不得冻坏双脚,还是步行赶去了。到了客栈时,四肢都冻僵了。好心的店主人很受感动,给他热水喝,盖上被子,才渐渐暖和过来。
宋濂求教的老先生,都是很有名望的学者。只要有机会,他一次也不放过求学的时机。他在外地学习,有时寄居在客店里,生活很艰苦,为了节省开支费用,一天只吃两顿饭,衣服穿得补了又补,很破旧。但他以求知为快乐,别的什么都不在意。就这样,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求学,终于取得了成就。
周纯宁可充军也不说谎
周纯(约1080—1129)是宋徽宗时的著名画家。他不畏权贵,诚实为画,招致充军。
一次,开封府尹盛章办了一桌酒席,约他前来作画。因周纯当过和尚,尹盛章说:“大师善于丹青,我慕名已久,今把大师请来,请为我作幅画吧。”周纯见人办席招待,便说:“承蒙大人如此厚爱,怎敢不从命?请出个题吧。”
尹盛章沉吟一会儿,说:“我有两句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咏的是梅,就请用这两句诗的意境,画幅梅花图吧。”
周纯一愣:这两句不是王安石的诗么?尹盛章怎么说是自己的呢?于是他便气呼呼地说:“这两句不明明是荆公的诗么?怎么成了你的新作呢?你要我作画,就请你自己写首吧。”尹盛章万万没有想到周纯竟敢当面揭露他,脸都气青了。
事后,好心的朋友劝周纯说:“他是大官有权有势,你怎么能拧过他呢?他说是他写的就算他的吧,不必要和他认真,你给他画了就算了。不然,你可吃不消呀!”周纯感谢朋友的关心,说:“事实总是事实,怎么能歪曲呢?不管尹盛章的权势有多大,我宁可充军,也不违心地说瞎话!”
朋友只好叹息着走了。后来,尹盛章为了报复周纯,果然找了一个借口把周纯充军到惠州去了。周纯坦然处之,毫不后悔。
梁启超信守诺言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著名学者。
1884年,12岁的梁启超第二次离开自己的家乡——熊子乡,坐船前往广州参加学院考试。到广州后,他租了一间公寓,认真读书、学习。考试时,他对答如流,中了秀才。主考官是广东学政叶大绰。他看到学子们的成绩很好,心中十分高兴,特地接见了被录取的学子。被接见后,学子们一个个都走了,只剩下年少的梁启超没有动。叶大绰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不走。梁启超很有礼貌地说:“叶大人,学生有件事恳求您帮忙。”
小小的学子,竟敢在三品大员学政面前提出要求,叶大绰先是吃了一惊,然后笑着说:“你有什么请求,请说来听听。”他态度和蔼、可亲。
梁启超听后,十分激动,说:“学生临来考试时,对祖父许下了诺言。如果我这次考试被录取,就请求主考大人给祖父写一幅诞辰寿言”,“你为什么想到这样做呢?”主考官想弄清梁启超的想法。梁启超深情地说:“我的祖父虽然一生没有中举,但他用毕生的精力辛勤地培养我。我今天能够考上,全亏祖父培育之恩。今年,祖父刚好70大寿,作为孙子,我应该感谢他,最好的礼物就是写一条寿言,既肯定他的一生,又表扬他的精神。我想来想去,觉得只有学政大人写的寿言才能满足这两个意思。如果您能写一赠言给他,这是最大的安慰和礼物。因此,我冒昧地求大人帮忙。”
叶大绰听了梁启超的话,觉得他是个诚实的孩子,说的是真心话。他被梁启超的忠诚感动了,于是欣然接受了梁启超的请求,挥笔为梁老先生写了寿言。
梁启超回到家乡,他的父母都很高兴,祖父接过寿言,笑得合不拢嘴。
父亲问梁启超是怎么想起让学政大人写寿言的。梁启超说:“我临走时,祖父问我,这次考试有没有把握。我说,有把握。如果我考中了,就请主考官大人给您写一条寿言。考试后,我被录取了。我要实现我的诺言。于是,我就如实地将我的想法告诉了学政大人。学政大人听了我的话后,真的答应了我的请求!”
祖父说:“超儿很诚实,而学政大人喜欢诚实的孩子,于是,学政大人就写下了如此有意义的寿言了,这正是‘心诚则灵’嘛!”
林基路说话算数
林基路(1915—1943),广东台山人。193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2月,被我党从延安派往新疆工作,用延安的火种去点燃西北边疆的革命火焰。
1940年,林基路任新疆库车县县长,为当地人民办了许多好事,被当地人民誉为说到做到、关心人民疾苦的好县长。
一天,库车县城外,一位白胡子老爹牵着一头奶牛,忧心忡忡地往县城走。半路上,他突然碰见了“米拉甫”(官府负责分配田地用水的人),真是冤家路窄,老爹的儿子就是被这个“米拉甫”陷害入狱的。“你欠水款不缴,还有钱买奶牛!好吧,就用这头奶牛顶水款。”此人说着便和政务警察、包税掌柜强行作价,然后,“米拉甫”一把推倒老爹,把牛抢走了。
老爹从地上爬起来,只觉得天旋地转。正在这时,有人扶住了他。他睁开眼一看,是一位穿旧灰制服的汉族青年,旁边还站着一位中年先生。“老爹,你怎么啦?”汉族青年关切地问。于是老爹把儿子被害入狱和刚才发生的事述说了一遍。他要找林县长告状,救出他儿子。
“这就是林县长。”旁边那位中年先生插嘴说。原来,面前这位穿旧灰制眼、态度和蔼的青年人,就是他要找的林县长。“林县长,我求求你呀……”老爹悲痛欲绝地哭着。“老大爷,别难过。”林基路安慰老人一番,接着便询问老爹儿子的名字,又问了那个“米拉甫”、警察、包税掌柜的名字,便告别老人走了。
白胡子老爹心里七上八下地回到了家里。他不知道林县长是否真能为他伸冤。“唉,反正没办法,等着吧。”老人想。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还没到吃晚饭的时候,他的儿子被释放回来了,手里还牵着被“米拉甫”抢走的奶牛。儿子告诉他,是林县长把他从牢房里迎出来,又派县里职员从“米拉甫”手里夺回了奶牛……老爹望着儿子,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在心里念叨着“林县长啊林县长,你说话算数,真是咱维吾尔人的贴心人呀!”
事过不久,县府下了命令:革除现有区、乡、街长和管水的“米拉甫”,另由老百姓重新选举清廉的人担任;革除作恶多端的政务警察,仅留二十几人以维持社会治安;革除包税制和其他苛捐杂税,由县府统一掌管税务。革除三霸,库车人民心里开了花。林基路说到做到,关心人民疾苦的事迹流传在千家万户。
1942年,盛世才阴谋制造共产党“四·一二”暴动案,将林基路逮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和严刑拷打,他坚强不屈,用香火写下了《囚徒歌》,表达了对敌人的痛恨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心。1943年9月他被杀害,时年27岁。解放后,骨灰安置在乌鲁木齐烈士陵园,并建立了“林基路烈士纪念馆”。
周恩来信守誓言
周恩来一生以革命事业为己任,从小就树立起强国富民的思想,和甘做“人民公仆”的远大志向,坚持品德修养和锻炼,奉行“言必信、行必果”的做人准则,致诚守信,“言行一致”。他不但希望别人这样做,自己身体力行,直到生命结束也高风峻节,保持着这种宝贵品质。
周恩来九岁那年,母亲病逝、家道贫困,不得不随伯父在奉天(沈阳)、天津等地求学。12岁那年,他入了奉天关东模范学校读书,当时的国蔽民凋的情景激发了他爱国热忱。一次,校长与他谈话,问他学习目的,他坚定明确地回答:“我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他在《学校纪念日感言》中说:要成为“国家人才”,就要“重实际”,“除嚣张浮躁”的风气,不能“浅尝辄止”。主张实实在在,志向专一。15岁那年,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很有名的天津南开中学。
在南开读书时,开始就给自己订了一个“五不虚度”的规定,即“读书不虚度、学业不虚度、习师不虚度、交友不虚度,光阴不虚度。”自那以后,说到做到,绝不食言。晚上同学们都入睡了,唯独他住的西斋35号宿舍的灯还亮着。他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与同学共同组织了《敬业乐群》会,先是担任智育部长,后任副会长、会长,亲自主办了《敬业》校刊,一面亲自撰稿,一面辅导低年级会员。在他的努力下,会员们进步很快,《敬业》也成为校刊中的佼佼者。在广泛地社会交际中,诚实守信的思想在他心中又得到进一步升华。一次,全校作文比赛,班级推他为代表参加,他做的题目是《诚能动物论》。文章强调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守诚信,弃伪诈,“以一人手欲掩天下睹,以诈为利,以伪为真,卒至自覆自败。”这篇文章获得第一名。
他在南开学习4年,因为他一贯精志笃学,敦修品行,团结同学,而深受同学和老师爱戴。南开《第十次毕业同学录》对他是这样记载的:“君性温和诚实,最富于情感,挚于友谊,凡朋友及公益事,无不尽力”;“于全校文试夺得首席,习字比赛、复列其名,长于数学,捷算赛速,两列前茅”。毕业时,他为同学写了“志在四方”,“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赠言共勉,并且付诸行动,靠同学资助,东渡日本,后赴法国巴黎,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很快由一个挚诚的爱国者,变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
周恩来一生风风雨雨,但对革命事业,对人民始终忠贞不渝。晚年,他又发出最后誓言,使他的宝贵品质达到了最高境界。1973年底,一位外宾在获息他患了癌症时,问他还可以工作吗?他答覆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那段极其困难的日子里,顶着“四人帮”的压力,忍受着病魔的折磨,仍日夜工作,直到逝世。
1975年9月,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来中国访问,很希望能看到他。当时,周恩来,连走四分钟的力气都没有,但为了不让客人失望,他还是走到医院的门口,迎接来访客人。客人们十分激动、高兴。原规定只是见见面,可他又约客人一起合影留念,之后又把客人请到会客室,做了长时间谈话。谈了他访罗时留下的美好回忆,谈了中罗两国的友谊,谈了中国国内形势,他要客人转告本国领导人相信,具有50年光荣历史,用毛泽东思想哺育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有能力把国家治理好的。当客人问到他的身体,他坦然地说:“马克思的请贴,我已经收到了。这没什么,……自然法则嘛。”这是他最后一次接见外国代表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