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啤酒店侍女所注意到的:让的头发是金黄色的,而他的头发是黑色的;他们的面貌、举止、神态和智力无一相似之处。这种种疑点将引起所有人眼睛的注意,引起所有人脑子的思索。当有人谈起罗朗的一个儿子时,有人就会说:“哪一个,是真的那个还是假的那个?”
这时候,一个强烈的念头突然进入了皮埃尔的灵魂,就像一颗子弹穿裂了他的脑袋一样:“既然他首先认识的是我,对我又这么尽心;既然他这样喜欢我,这样把我吻了又吻;既然是由于我,他才和我的父母结下了深交,为什么他把所有的财产全都给了我弟弟,而一点儿也不给我呢?”
他不再问自己问题了,只是阴沉沉地待着,他不是在幻想,而是在思索,在他的心里保留着一个还不太明确的新的忧虑,一个秘密的新的苦恼的萌芽。
“我疯了,”他想,“我怀疑起我母亲来了。”他心里顿时洋溢起一阵孝顺、怜悯、懊悔、祈求和悲伤的感情。他的母亲!他过去和现在一样了解她,他怎么能怀疑她呢?这个单纯、贞洁、正直的女人的灵魂和生活不是比水还要清吗?凡是见过她和认识她的人,谁不认为她是不可怀疑的呢?而他,她的儿子,却怀疑起她来了!啊,如果这时候他能把她抱在怀里,他会怎样地拥抱她、抚慰她,怎样地跪在地上讨饶啊!
皮埃尔站起身来,气得浑身哆嗦,真想杀个人解解气!他伸出胳膊,张开手掌,想打人,想行凶,想敲碎谁的骨头,想掐哪个人的脖子!谁呢?所有的人,他的父亲,他的弟弟,死去的马雷夏尔,他的母亲!
案例点评
小说围绕着由意外获得一笔遗产而引起的家庭风波而展开的,着重描写了整个事件的受害者——皮埃尔的遭遇以及他的心理活动。弟弟让继承了财产,却没有他的份儿。这对他来说不吝是个打击,而更大的打击则来自他母亲,他母亲对父亲、对他以及对整个家庭的背叛。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无法承受,以致影响到他的正常生活,使他无法在这个家庭继续待下去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直到他把心中的愤怒、悲痛向他弟弟一股脑儿地发泄出来,才稍微缓解了他压抑已久的情绪,最后他远走他乡而暂时解决了内心的冲突。皮埃尔所遇到的问题是典型的应激障碍。
我们从小说中可以看到,皮埃尔的整个发病过程,起先是弟弟让获得了一笔意外的遗产,他心中有些忌妒,此后弟弟又抢走他准备租来开诊所的房子和他爱慕已久的罗赛米利太太,从而加强了他的忌妒之心,于是他由忌妒开始怀疑他母亲,怀疑让是母亲和那位马雷夏尔先生的儿子。当他终于发现母亲的背叛时,即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不知道家里人知道了会怎么样,更不知道如何面对他心中那个纯洁、敬爱的母亲。自己的生活已无法继续。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直到他实在忍不住向弟弟一吐为快为止,虽然倾诉减轻了他心中的伤痛,缓解了他的悲伤,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他的问题,最后别无他法,只好选择到海外谋生,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
皮埃尔自从获知弟弟得到一笔遗产后,整个人就变得神经质起来,从此心理活动就异常激烈,并且一天到晚心情沮丧、情绪低落,很长一段时间无精打采。当后来他怀疑母亲有外遇时,情况就变得更糟糕了。他经常会自我剖析,分析自己的内心世界,还不时会有幻觉出现,并自言自语地分析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其实,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突发事件,为什么有的人能应付得很好,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而有些人却不能适应,出现像皮埃尔那样的应激障碍呢?为什么人们对应激事件的反应会如此迥然不同呢?这背后有深层次的原因。皮埃尔在遇到遗产风波和母亲背叛这两个应激事件时,他的适应机制不能很好地应对,这里有他自己人格的原因,但很大一部分还是受到他家庭的影响。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皮埃尔的家庭状况和家庭关系。
皮埃尔是家里的长子,出生以后,他就是整个家庭的中心,所有人都宠爱他,对他有求必应,于是他已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当弟弟让出生后这一切都改变了,让自然而然地取代了他的位置,于是“那种隐隐约约的忌妒心理,一种在兄弟姐妹之间日渐滋长,在成年时几乎还看不出来,一直要到其中一个结了婚,或是遇到了意外好运时才会爆发出来的暂时隐蔽着的忌妒心理”就在这时埋下了种子。“让出生的时候,皮埃尔已经五岁,他带着一只娇生惯养的小动物的妒意瞅着突然间出现在他父母怀里,被他们百般抚爱的另一只小动物。”让的出生,立刻把皮埃尔从被宠爱的“小皇帝”变成要处处让着弟弟的大哥了。特别是在后来成长的过程中,让一直被夸奖是一个温顺、善良、好脾性的模范孩子;而皮埃尔总是被责备三心二意、狂热冲动、半途而废、异想天开,在选择职业方面爱慕虚荣,心血来潮,做事虎头蛇尾。于是,这种对弟弟的忌妒心就不可抑制地膨胀起来。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兄弟的关系并不和谐,当弟弟获得了意外遗产后他们的冲突就凸现出来了。
皮埃尔的父母虽然是几十年的夫妻,但他们的婚姻并不幸福。因为皮埃尔的父亲是个精神生活贫乏、思想平庸的人,而他母亲却是个感情细腻、懂得品味人生乐趣的女子,所以他父亲无法给他母亲以真挚的爱情和丰富的情感。于是才有了他母亲后来和马雷夏尔先生的婚外情,并生下私生子让,最后又有让独得遗产这件事。让的存在对皮埃尔的心理造成了两种伤害:一种是从让出生起就存在的,让的出生分割了母亲对他的爱;另一种是隐性的,直到他发现了真相后才造成的伤害,让在后来事事都胜过他;让他心生嫉恨之情,因为让是他心目中的“情敌”的儿子,所以当皮埃尔知道他母亲的背叛后就受不了这个打击。皮埃尔对他母亲有深深的依恋之情,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就是恋母情结。弗洛伊德认为对于男孩来说,他的第一个恋爱对象是自己的母亲,男孩想独占母亲,而父亲的存在是一种干扰,于是男孩产生了一种对父亲的嫉恨、仇视的潜意识倾向。皮埃尔在弟弟出生之前,生活非常愉快,他可以一心一意地享受来自他母亲的爱,因为他父亲根本不懂得去爱他妻子;弟弟出生后,那份原本只属于他的母亲的爱被分割了,甚至可以说被抢走了,只是因为弟弟更讨人喜欢。因此他从潜意识里就对弟弟带着嫉恨之意,加上后来他在各个方面都不如让,所以当他得知让是他“情敌”的儿子时,心中所有的不快都集中到一起来了,让获得遗产、抢走他的房子、夺走他爱慕已久的罗赛米利太太,这所有一切的一切一旦和让联系起来,就让他无法承受这个打击了。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心理适应机制完完全全地崩溃了,所以就产生了一种应激上的障碍。
从整个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皮埃尔虽然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但在心理上并不成熟。皮埃尔已经三十岁了,但他仍一事无成。孔子说“三十而立”,可他既没成家,也没立业。他完全没有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当他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不能从其他途径去寻得帮助。因此,他一旦遇到无法预料的应激事件时,就不知该如何应对了,特别是在心理上的不适应,不知该如何调适,所以我们说他并不像他长得那么成熟。从他的人格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依赖性,他对家庭的依赖、对母亲的依赖。虽然他很想自立,也下了决心去做,但就是做不到(从他想租房子开诊所就可以看出来)。他学了医学却没有开业,追求的女性对他也没意思,三十多岁还一事无成,什么都要靠家里,这都表现出他人格中的依赖性。他爱他的母亲,从他确认母亲的背叛就陷入巨大的痛苦。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爱一直影响着他的自我成长,影响着他对异性的追求,继而影响到他人格的成长,使他无形中形成了对母亲、对家庭的严重依赖。他在遇到难以应对的事件时不知所措,产生应激障碍,使生活难以继续下去,到最后这个问题也没有解决,远走他乡只是权宜之计,只能暂时逃避这个应激源。
皮埃尔只是个文学人物,但他带给我们的并不像小说中所表现的那么有限。虽然我们不一定都遇到跟他类似的问题,但这个案例还是给我们一些启示:一是家庭的影响对一个人的成长极其重要。好多人在成年后表现出的问题都跟他的家庭有关,特别是对于多子女的家庭来说,做到对所有孩子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个孩子十分重要,这样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二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不可忽视。父母一方面作为孩子的男性榜样和女性榜样;另一方面父母之间的关系就是孩子心目中将来男女关系的典型形象。他们从家庭中学会成为怎样的男性和女性,学会如何与异性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