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悌:兄友弟恭
7194800000005

第5章 兄友弟恭,家庭和睦(3)

郑仲满不在乎地说:“这是别人自愿给我的,收下来又有什么关系?做大官的接受别人的金银珠宝,我这点东西又算得了什么呢?”

郑均见说服不了哥哥,就决定换个方式来劝说。

第二天,郑均悄悄地离开了家,到一个有钱人家去做工了。他起早贪黑,不怕日晒雨淋,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到了年底,主人家对他很满意,给了他工钱和一匹布。他拿着工钱和布回家了。

回到家里,他把工钱和布交给哥哥,恳切地说:“这些是我用劳动得来的。用完了,还可以再通过干活得到。哥哥是捕捉盗贼的差吏,却接受别人的钱财。人们都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你收了别人的礼物,当他犯了法以后,你还怎么去捕捉呢?这样下去,早晚会闹出乱子,那不是把你以后的出路都毁掉了吗?”

郑仲听了弟弟的话,连连说:“是啊,这样下去,实在太危险了。”

郑仲下定决心,改掉了喜欢贪图便宜的毛病,成了一个作风清廉的人。

◎故事感悟

郑均为了哥哥的前程,再三劝说其不要受人贿赂,做一个清廉正直的好官,终于使其认识到了贪污的利弊,改掉了收人钱财的恶习。郑均对待兄长关心备至的行为让人钦佩!

◎史海撷英

明章盛世

东汉初期,汉明帝、汉章帝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社会比较安定,经济生产得到较大恢复。明帝、章帝衣食也比较朴素,采取与民休息政策,重视儒家思想。在此期间,两次派班超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国成为东汉藩属。史称此一时期为“明章盛世”。

但此一时期皇帝放纵外戚,为以后的外戚与宦官相争埋下了祸根。

◎文苑拾萃

四愁诗

(东汉)张衡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怏。

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路远莫致倚踟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李勣谦恭敬姊侍疾

◎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徐田臣

李勣(594—669年),原姓徐,名世勣,字懋功(亦作茂公)。汉族。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一带)人。唐代政治家、军事家。因唐高祖李渊赐姓李,故名李世勣。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遂改为单名勣。后被封为英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唐朝甚至在中国的历史上,李勣都可以说是一位极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将入相,位列三公,极尽人间荣华。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李治)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为长城。

李勣在隋末举义后追随李世民征战,武功卓著,唐时封英国公,守并州16年。到唐高宗时,官至司空。

当他官至仆射时(唐代不设尚书令,仆射即为尚书省长官,与中书令、侍中同为宰相),有一次,他的姐姐病了,想吃粥,李勣亲自下厨为姐姐煮粥。恰巧此时风向回吹,火一下子把他的胡子、鬓发都燎了,他也不在乎。他姐姐知道了,心疼地劝他说:“家里的佣人那么多,你何必自己去受这份罪?一碗粥,让他们去做就是了。”李勣则说:“不是没有人使唤,实在是念及姐姐上了年纪,我也老了,就是想多为姐姐煮几回粥,又能煮几回呢?”

◎故事感悟

姐弟之情,溢于言表,手足之情,让人心动。李勣姐弟情深,亲自动手为姐姐煮粥,充分体现了弟弟对姐姐的深厚感情!

◎史海撷英

李勣为官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临终时,因太子李治无恩于李世勣,故意贬其为叠州都督。在李治即位后,将李世勣提拔为尚书左仆射。

高宗即位后,立拜李勣为尚书左仆射。永徽四年,册拜司空。李勣为人小心谨慎,对于皇帝家事一概不过问。皇帝椒房内事,外臣权位再高,血缘再亲,掺和入宫闱之事无论成败,最终难逃一戮。李勣又非皇亲国戚,为人又深沉谨慎,加之太宗托负他的是社稷国事,所以他的表现实为中允,并非油滑臣下所为。因此,武后对他非常不错,对待李勣的老姐还亲自临问,赐以衣服,如家人一般。

◎文苑拾萃

七德舞,美拨乱,陈王业也

白居易

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

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

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亡卒遗骸散帛收,饥人卖子分金赎。魏徵梦见子夜泣,张谨哀闻辰日哭。

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剪须烧药赐功臣,李绩呜咽思杀身。

含血吮创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

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以心感人人心归。

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垂无极。

岂徒耀神武,岂徒夸圣文。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顾兄爱弟李大亮

◎兄友弟恭,人之大伦。——许名奎

李大亮(586—644年),唐初将领。唐朝开国功臣。陕西泾阳人。

唐代有个叫李大亮的人,曾任左卫大将军兼太子右卫的官职。

李大亮平生忠诚严谨,做事认真。他的职责决定他要经常在皇宫和太子居住的东宫值夜。为了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及时处理,每次值夜他都是和衣而卧,从不脱衣熟睡。唐太宗很信任他,曾对他说:“每当你在宫中值夜,我便通夜安卧。”唐太宗的话,对李大亮的忠于职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李大亮虽然深受皇帝宠信,历任要职,所得俸禄、赏赐的数量颇为可观,但个人生活却很节俭。他的住处低矮简陋,衣服少而简单。

对于李大亮这样官位显赫、俸禄优厚的人,生活上节俭,居住着低矮且简陋的房子,难道他是个吝啬鬼?

如果有人真的这么想,用这样的眼光看待李大亮,那就完全错了。他很小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他是在兄嫂跟前长大。兄嫂对他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供他吃穿,还供他读书。当然,兄嫂在李大亮的心目中,也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样。因此,他走上仕途之路之后,官越做越大,以致后来声名显赫,却没忘兄嫂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他对哥哥十分尊重,侍奉兄嫂如同侍奉父母一样。老年的兄嫂总是对亲戚朋友说:“我这弟弟,真是没得说,比儿女对我们都要孝顺。”

李大亮小的时候,很顽皮而且十分淘气,经常在与小伙伴玩耍的时候被别的孩子告状,原因也简单,他自己的聪明劲头用在了同小伙伴玩耍中的指挥上,他总是领导,孩子们对他的指手画脚也很顺从。当然,也会有不服的时候,出现这种情况,李大亮对不听从指挥的孩子动起手来,把人家打了。事情弄到哥嫂那里,哥嫂是先向人家道歉,然后关上门,再教训一通李大亮。一次,哥哥说李大亮他不服气,以为自己没有错。嫂子接过话茬,冲李大亮说:“你没错,扯破的衣裳,我可不再给你补了。”李大亮听嫂子这样说,觉得罕见,再看嫂子的眼里,滚动着亮晶晶的东西,险些溢出来。

晚上,李大亮温完了书,刚刚躺在床上,哥嫂的屋子里还亮着灯。他悄悄地爬起来,透过那虚掩着的门,见嫂子在昏暗的烛光下,正给自己缝补白天扯破的衣裳。嫂子一边缝,一边对哥哥说:“弟弟是个材料,只要好好读书,将来能干大事。白天的事情,其实并不怨他,但都是小孩子,能争出个什么里来?”

听到这里,李大亮悄悄回到自己屋里,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他想了很多,想起了很多兄嫂平日里对自己的好处。他觉得,兄嫂对自己的关照,简直如同爹娘。往后,再也不能惹他们生气。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李大亮像换了个人,读书更加认真刻苦,后来终于走上了仕途。

其实,李大亮不但与自己的哥哥嫂子亲如父母,对待亲戚、族里的人也都尽力帮助。他把自己舍不得用的东西大多分送给亲戚,留下自用的很少。他曾耗尽自己的家产,为宗族中没有后代、死后无人安葬的三十多人隆重地料理后事,“送终之礼,莫不备具”。他还抚养了许多亲戚家的孤儿。

古时富贵人家有在死者口中放置珠玉的习惯,而李大亮因把大部分家产都用于接济亲戚、葬埋死者和抚养孤儿,他去世时家中“唯有米五石、布三十端”,以致“无珠玉可以为含”。他去世后,人们都赞许他的美德。他抚养过的那些孤儿也都纷纷赶来吊唁致哀,其中以儿子之礼,“服之如父者十五人”。

◎故事感悟

李大亮为人忠诚谨厚,内心善良正直,对兄嫂更是以礼相待,闻名于世。李大亮尊敬兄嫂如同父母的精神,值得后辈敬佩。

◎史海撷英

李大亮进谏太宗

贞观八年(634年)李大家调任剑南道巡省大使。次年初,朝廷发兵进攻吐谷浑,他奉命随大总管李靖出征。唐军获胜,扶持慕容顺为吐谷浑新主,太宗恐慕容顺势单,不能统其国,遣李大亮引数千精兵前去为之声援,以功被晋封为武阳县公,拜右卫大将军。十五年,薛延陀南侵,李大亮配合各路唐军将其击破。十七年,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他兼任太子右卫率,工部尚书,负责守卫太宗和太子寝宫。太宗曾对李大亮说,每逢你值夜,我便可通夜高枕无忧。贞观十八年,太宗准备东征高丽,时李大亮患病,太宗前往探望。他苦谏太宗不要东征,以经营关中为重,太宗不纳。

◎文苑拾萃

《新唐书》

《新唐书》记载中国唐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225卷,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北宋宋祁、欧阳修等撰,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全书完成,由曾公亮进呈。《新唐书》所增列传多取材于本人的章奏或后人的追述,碑志石刻和各种杂史、笔记、小说都被采辑编入。

王文正不责兄弟

◎兄弟同胞共乳,古称手足,全要敬爱。——石成金

王旦(957—1017年),北宋名相。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王旦自幼好学,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

王旦在宋真宗时颇受重用,任宰臣十五年,被称为“全德元老”,不仅擅长知人施政,而且治家有方。

王旦治家,既注意节俭、和睦,又重视治家方法,身教重于言教。他身为宰相,官至极品,却节俭朴素。平时穿着布衣,只要稍微奢华,他便坚决不肯。他以身作则,家人自然不敢放纵奢侈,衣着食用也都很朴素。一次,真宗见王旦的居室简陋,准备给他修缮,他坚决不同意,推辞说,这是祖宗旧宅,不愿毁掉,真宗才作罢。

王旦经常教育子孙说:“子孙当各念自立,何必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耳。”

王旦为人宽厚,治家提倡和睦,不论对臣僚、子弟、亲戚、仆人都温文有礼,发生矛盾也以宽容的方法化解,“家人未尝见其怒”。家人准备的饭菜不洁净,他只是不吃,但从不责备。

一次,家人想试试他是否计较,便在羹汤中放了一点锅灰,饭菜上桌,王旦只是吃饭,却不喝汤。家人问他为什么不喝汤,他只是淡淡地说:“我偶不喜肉。”却不斥责家人不注意卫生。

一天,家人又在饭中放了些锅灰,王旦看着饭说:“吾今日不喜饭,可具粥。”仍没有责备,家人深为其宽厚所感动。

还有一次,他的子弟告状说:“庖肉为饔人所私,食肉不饱,乞治之。”

王旦并没有听从他们的请求去制裁饔人,而是问:“汝辈人料肉几何?”

子弟回答说:“一斤,今但得半斤食,其半为饔人所庾。”

王旦又问:“尽一斤,可得饱乎?”子弟高兴地说:“尽一斤,固当饱。”

王旦治家之宽厚,由此可见一斑,从另一件事更可以看出他的长者风范。

那时,各家在冬至时都要祭祀祖宗,王旦身为朝廷重臣更要遵守这种礼法。

一年,在冬至祭祀之前,王旦的家人把所需物品都装在坛坛罐罐里放在堂前,就等王旦归家主祭。他有个弟弟非常蛮横,到家后把所有的坛罐全打破了,家人都惶恐失措,以为王旦再宽厚,回家也要发火。

他回来以后,见酒菜洒了一地,无法行走,却并没有发怒,只是提着衣襟走入厅堂,一句责备的话都没说。

他的弟弟深为这种宽怀大度所感动,从此弃恶为善,而王旦也从来不提这件事。

王旦身为宰相,日理万机,公务繁忙,只好把家事都交给弟弟王旭处理,但他却不忘教诲子弟。他一方面以身作则,做子弟的楷模;另一方面对子弟的不良行为循循诱导,使其悔改。

一次,他的弟弟拿回来一条玉带给王旦看,以便征得他的同意后买下。王旦知道他的用意,但并没有教训弟弟不注意节俭,而是要王旭系在腰上,问他:“还见佳否?”王旭说:“系之安得自见?”王旦幽默地说:“自负重而使观者称好,无乃劳乎!”王旭非常惭愧,立即把玉带退了回去。

临死之前,王旦仍然不忘教育子弟,写遗嘱说:“我家盛名清德,当务俭素,保守门风,不得事于奢侈,勿得厚葬以金宝置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