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尊:尊老爱幼
7193800000010

第10章 尊老不厌,学老不倦(4)

裴文中让发掘工人在他的腰间系了一根绳子,把他从洞口系下去,洞很深,漆黑不见五指。裴文中的脚落了地,工人们也跟着他下到洞里。

这时,是1929年12月2日下午4点,世界人类学历史上重要的时刻来到了。裴文中和工人们在12米深的洞里用蜡烛照着亮,紧张地工作着。

突然,一个奇怪的东西映入人们的眼帘。裴文中简直热血沸腾了,他忍不住喊起来:“这是猿人的头盖骨!”

在场的工人们立即围拢过来,洞里顿时欢腾起来,这是发掘队建队以来最重大的发现。

裴文中一连忙碌了好几天,他将发掘出的猿人头盖骨小心翼翼地包了一层又一层,然后亲自送到北平的地质调查所。

裴文中和他并肩工作的老发掘工人们终于挖到了“北京人”完整的头盖骨,找到了中国猿人存在的最有力的佐证。

裴文中小时候脑子中产生的问号终于得到了科学的解答。所谓女娲造人的故事不过是美丽的神话,是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是劳动使人类得到了进化。

这一消息很快传遍了全世界,引起了人类学界的巨大震动。裴文中接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贺电。

裴文中创造出非凡的业绩,一下子成了名人,但他仍然同周口店发掘队的老工人们生活在一起。终于,又在周口店鸽子堂发现了北京猿人生活过的洞穴和用火的遗迹。

裴文中不仅同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发掘老工人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同他们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故事感悟

裴文中创造出非凡的业绩,和他尊重有经验的老者、虚心好问的精神有很大关系。尊敬老人既是对老人的关心与照顾,又是继承前辈们“财富”的需要。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做到敬老、爱老、助老,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文苑拾萃

人类考古学的“壮丽顶峰”

1929年的一个冬日黄昏,在一处岩洞中,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挖出了一块著名的头盖骨。他脱了自己的上衣将这块骨头包裹起来,“像抱着一个婴儿似的”,小心翼翼地走回办公室。随后,他向北京发回了一封中国乃至整个世界考古史上最为著名的电报:“顷得一头骨,极完整,颇似人。”

这块头盖骨化石的出土,也翻开了人类学研究史上全新的一页,“直立人”这一古人类演化阶段从此得以确立,人类的历史也向前推进了近50万年。而发现它的裴文中,也一跃成为世界顶尖的考古学家。有西方学者称赞说,裴文中的工作达到了人类考古学上“一个壮丽的顶峰”。

潘德明拜会老和尚

◎尊老者,乃大义也。——格言

潘德明(1908—1976年),又名文希,上海南汇人。生于浙江湖州。自行车环球旅行家,从小酷爱体育运动,曾就读于上海南洋高级商校,后在南京开西餐馆。

潘德明是我国第一位徒步和骑自行车周游世界的旅行家。在帝国主义列强都嘲笑中国人是“东亚病夫”的时代,潘德明的壮举使中国人感到扬眉吐气。

1908年,潘德明出生在浙江湖州城内。他的父亲是一位裁缝,年轻时从上海来到湖州,专门给外国人做衣服。由于潘德明经常跟外国人接触,他从小就学会了几种外国语。他想,要是有机会到外国去看看,那该多好啊!

潘德明特别爱动,喜欢在湖州城里到处游玩。小德明七八岁时,有一次他一个人来到城外,这天正是大年初一的早晨,他兴致勃勃地爬上了城外的道场山,到山里去看寺里的和尚怎样过年。

寺里的老和尚热情地款待了小德明,并带着这位小客人上山峰去玩耍。

潘德明一口气爬上道场山的山顶,站在山峰上往四下里看,底下是一望无边的草地。他所生活的繁华的湖州城,在山底下看时是那么大,现在却成了一个小小的黑方块。

小德明忍不住惊喜地叫起来:“这个世界可真大呀!”

老和尚拍着小德明的肩头说:“孩子,这仅仅是世界的一个小小的角落呢!你如果站得更高些,还可以看得更远呢!”

“我站到天上能把整个世界都看全吗?”小德明眨着眼睛问。

“不能。”老和尚说,“不管你站得怎样高,你都不能把世界看全,因为地球是圆的。”

“真的呀?”小德明叫起来,“这个世界可真奇妙啊!这么说,我是没有办法到国外去旅行的了!”

“怎么不能?”老和尚说,“一千三百多年以前,有一位叫玄奘的法师,他去印度17年,连这个世界的一半还没走完呢!明朝的时候,还有一位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呢!他们都是我们中国了不起的人啊!”老和尚无限崇敬地说。

德明全神贯注地听着,他好奇地问老和尚:“您每天都上山来吗?”

“是的!”老和尚说,“为了有一副好身板,我常常爬山。不过,我老了,不可能到国外去走一走了。你年纪还小,前途无量啊!好男儿志在四方嘛!”

小德明郑重地点点头:“长老,我一定记住您的话!我要当中国第一个步行环球旅行的人!”

从此,小德明开始刻苦锻炼身体。他经常环城长跑、远足、爬山、登高,为了使自己的身体素质能适应将来长途旅行。同时,他也开始阅读有关世界各国风土民情的书籍,学习有关旅行的知识,为他即将实施的壮举进行周密的准备。

1930年的夏天,潘德明已经告别少年,长成一个22岁的棒小伙子了。

潘德明听说“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从上海出发到国外旅游,他非常高兴,赶到上海参加了这个步行旅游团。出发这一天,潘德明面朝着湖州方向,心中默默地说:“长老,您看得见我吗?我就要出发了,去完成我环球旅行的计划了,请您对我发出祝福吧!”然后,他同大家一道踏上了征途。

这个旅行团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进入越南。徒步旅行是异常艰苦的事情,当步行团走到越南海防时,只剩下潘德明等三个人了,最后这三个人也分了手。潘德明决定一个人完成环球旅行的大业。他买了一辆自行车,骑车来到泰国,经过马来西亚,进入新加坡。后乘船去印度,进入伊朗,途经伊拉克、叙利亚来到埃及……

潘德明经过欧洲,坐轮船来到美国、巴拿马,从旧金山出发进入太平洋,抵达新西兰、澳大利亚,最终又回到亚洲,回到中国境内的云南。

潘德明小时候在道场山长老启发下立大志,在青年时代终于成为国际知名的旅行家。

◎故事感悟

老年人的智慧和经验是社会的宝贵财富,老年人也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需要人们去关爱。潘德明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更应该明白,把这种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史海撷英

潘德明的伟大行程

1937年6月,潘德明从缅甸回到了祖国的云南。一直秉持着“雪东亚病夫耻”、“以谋世界上之容光”的信念,潘德明历时七年,行程达数万公里,途经亚、非、欧、美、澳五大洲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到一地都有翔实的考察记录,搜集资料,并征得近1200个团体和个人用十几种文字的签字和题词,受到了29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部长和著名人士接见,曾拜会了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圣雄甘地及后来的总理尼赫鲁,还有波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礼萨汗,“土耳其之父”凯末尔将军,保加利亚国王,法国总统、总理,英国首相麦克唐纳,澳大利亚联邦总理等等。

在此期间,为了将来考察及编辑青藏高原的地理状况,潘德明还在美国考察了两个月,在美国两次受到罗斯福总统(当时兼任世界探险家协会主席)的接见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