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鸢尾几度花
7124700000060

第60章 清狂时代(32)

我眼中的陶渊明

他是个田园诗人,他是个隐逸诗人,他热爱生活,他热爱自然,才会有《归园田居》,他的冲动、他的平静都倾注在作品中,毫无遮掩。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那柴门虚掩着,房屋被高高的草丛包围,幽静,可爱,阻隔了尘世的喧嚣。庄稼生长,喜悦;霜降雪至,烦恼,乡村田园生活的喜忧充满乐趣。

“种豆南山下”多么简单的一句话,没有任何华丽的修饰,自然清新,散发着淳朴的气息。“带月荷锄归”的诗人独自走在埂上,穿梭在深而密的丛里,一轮明月跟随而归,心中自豪不已。因为这一天,他“理荒秽”,除去杂草,也消除了心中的杂念,内心更加宽阔明净了,虽然本领不是很好,“豆苗稀”才要除草,但皓月当空,荷锄仰头,感到无限愉悦,真可谓“性本爱丘山”啊!这么爱享受情趣的人好不易才摆脱世俗来到另一个世界,无限宽敞,欢畅,怀着淡泊闲适的心境,无聊之下数起数来,于是有了“方宅十余里,草屋八九间”,没想到数房子也可以这么开心。走近后,“暖暖远人村,依依虚里烟”,捉摸不住,更让他充满好奇与向往,这几抹炊烟袅袅升腾,冲淡了起伏的思绪,缈远的鸡鸣,犬吠都更显得惬意,恬淡。

返璞归真的期盼他几次呼吁,“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笼”就是官场,禁锢了他身体,心却飘出千里之外,正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他对自然的眷恋无可羁,最终要挣脱,像鸟儿一样,飞回林子,鱼儿一般,跃入河中。他瞻前顾后,面对这轻烟,草屋,绿田,不由得欢呼!他像小孩子,寻回了自己的乐园,天真地笑着咧开了嘴。

而《归去来兮辞》是他为自己胜利的一次喝彩,然这自由的背后也埋藏着许多悲凉与辛酸,温馨的场景之外也隐埋着人世沉浮。“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远”抒发了他压抑许久的悲情,无心自己漂泊无定,鸟儿也厌倦了飞,他也烦了官场的心机沉重与尔虞我诈,决心追求自由,逍遥半生。但他却厌一个人孤独,无依无靠,见万物生意盎然,自己却晚年苍老,光景黯淡,也不由得怆然泪下??

他描绘的都是最朴质的景物,但他不会当游客,他是一个观察者,他的心和思想像大地一样坚实,天空一般广袤。追求人格,追求尊严,追求友情,追求自由,无视贪贱,即使乘风破浪,阻碍重重,也决不动摇。

旅途人,耿直,超脱??可形容他的词语很多,但容我再杜撰一个,那个字就是——真,这必为陶渊明不变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