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宗白华卷
7120300000070

第70章 我所爱于莎士比亚的

我所爱于莎士比亚的,是爱他那高额广颡下面那双大的晶莹的太阳一般的眼睛,静穆地照彻这世界的人心,像上帝看见这世界的白昼,也看见这世界的黑夜。他看见人心里面地狱一般的黑暗,残忍,凶狠,愤怒,妒嫉,利欲,权欲,种种狂风似的疯狂的兽性。但他也看见火宅里的莲花,污泥里的百合,天使一般可爱的“人性的神性”。他这太阳似的眼睛照见成千成百的个性的轮廓阴影,每一个个性雕塑圆满,圆满得像一个世界。他创造了无数的性格,每一个性格像一朵花,自己从地下生长出来,顺着性格所造的必然的命运,走进罪恶,走进苦恼,走进死亡。他冷静得像一个上帝!

但是他那双晶莹的眼睛却又温煦得像月光一般,同情的抚摩按在每一个罪犯的苦痛的心灵上,让每一个地狱的冤魂都蒙到上帝的光辉(这就是诗人的伟大的心的光辉),使我们发生悲悯,发生同情。

莎士比亚的诗人天才是无可比拟的。歌德说过:“我不能回忆曾有一本书,一个人或一桩生活事件对于我发生这样大的影响,像莎士比亚的戏剧。它们好像是一位天上神使的工作,他来亲近人类,俾人类在最轻便的道路上认识他,那些剧本不是诗。我们是好像站立在展开了无穷尽的命运的大书面前,迅动的生命暴风使着大力翻动一页一页。”歌德又说:“自然与诗在近代从没有这样密切地结合过,像在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的伟大在他那无可企信的丰富的创造力,以风起泉涌般的自然的力量,他创造了近千数的不同的生动的性格,有血有肉,形态万千。每一个人物永远年轻,永远生存在诗人的美丽风光中,然而又那么土腥气,那么真实,那么是从自然拈来的人!英国诗人辜律支Coleridge称莎氏为“千心的人”,真是一句确评。

莎士比亚的客观同他的深厚的同情心,往往使许多在他笔下不可救药的凶顽、自私、愚蠢的人,会在剧情的进展里获得作者的爱护,化成可恕的甚且可爱的人物。在他的剧本Measure fon Measure里面那个杀人犯Bernardin本是预定将他的头代替Clandio的,不料诗人笔下给与这凶犯若干的个性,竟不忍叫他死,虽然有伤于剧情的本身。再看那位Folstaff,是怎样的一个人?真是一个怯懦的寄生虫似的动物,然而莎士比亚把他造成一个最大的“幽默”天才,莎氏剧中顶有趣的人物。就看那《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一个凶狠无人性的犹太人,却正因他的恨,他的顽强的报复心理,使人感到他的人性,给与他出乎意外的同情,使他变成剧中有趣的人格。只有亚高是个彻头彻尾的恶人。

莎士比亚表现人物的道德观点是和文艺复兴的时代精神一致的。这就是尊重个人人格的解放与自主。整个中古时代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是寄托在天国,他们的苦痛和安慰都系于上帝的恩惠。就是希腊悲剧,形式那样地完整,然而缺少悲剧的中心动力:这悲剧主角的自由意志。希腊悲剧的真正主角是神旨,是命运。人物个性自主的力量极微薄。性格往往为行动所主持,而在两者之上是命运(神旨)早已安排了全剧的首尾。

而莎氏剧中的主要情节是从人物性格与行动中自然地发展来的。所以那样真挚,亲切,自然。从这真切的自然中生出风韵,生出诗。诗人的智慧和广大的同情里流出泉水般的“黄金的幽默”,像朵朵细花洒遍在沉痛动人的生命悲剧上。

(原刊1938年7月3日《时事新报·学灯》“星期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