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宗白华卷
7120300000071

第71章 编后记

刚入寒假,便接着金雅女士从杭州打来的电话,邀我为“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选编《宗白华卷》。初时尚有犹豫。因为此前已有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宗白华全集》(1994年),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则有《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美学的散步》(台湾洪范书店,1981年)、《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1987年)、《宗白华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等若干选本纷纷问世,内容大体相似。现在再编宗白华先生的集子,恐多有重复。但金雅女士的热情与坚持,以及我个人与宗先生的学术情缘,终使我认真考虑并接受了她的建议。于是仔细阅读已翻看无数遍且每读每新的宗先生著论,并根据整套丛书的编辑要求,从宗先生著述中选出66篇,辑成眼前这本文选。

本书选文,主要着眼这样三点:一是内容上,兼顾宗先生本人的学术研究范围,既选有美学和艺术理论的文章,也较多收入了一些与其美学和艺术研究关联密切的讨论哲学、人生与社会文化问题的文字;二是对象上,绝大部分为1949年以前的文章,1949年以后的论文只收了4篇,且所有文章无分长短,均系宗先生曾经公开发表或由其自行编入《艺境》未刊本(如《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常人欣赏文艺的形式》)的;三是体例上,大体依循所谈论的问题,而不似一般选本那样按时间先后进行编排。

基于此,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是关于文化与人生、哲学与哲学史的论述,以及对美学、艺术问题的一般探讨;下编集中了宗先生有关中国艺术、中西艺术比较以及具体艺术与文学现象的著论。希望这样的安排,能够约略体现宗白华先生早期理论研究的基本轨迹与学术思想特点。

1938年6月至1946年夏,抗战时期的重庆,宗白华先生曾再次为《时事新报》主编《学灯》星期刊,期间为每期编发的各类文章撰写了大量简短的“编辑后语”,其中多有精彩论述和见解。本书特从中选了几篇,即《中国的“致用之学”与西方的哲学》、《“名学”的产生和演变》、《书法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及其用笔意味》和《笔法之妙》。

《说思想改革》一文,是包括《宗白华全集》在内的所有文集都未见收录的。文章虽短,但对了解当时中国思想界状况和宗先生思想犹有意义。

以上是我对本书选编的一个交代。

十年前,我在《重读〈散步美学〉》(《中华读书报》1997年10月29日)中曾这样说过:宗先生文章,“处处体现出‘诗化的美学’风采,其中精奥与灵逸浑为一体:原本枯燥的理论,在宗白华笔下,却流出了诗一样合韵的旋律,洋溢着思想的热情和生命的风骚,宛觉烟云之中有无限丘壑在焉!”十年后的今天,我说:读宗先生的文章,所获不仅是一份学习的经验,而且是愉快的审美享受。

王德胜

2008年2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