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现代美学名家文丛:宗白华卷
7120300000028

第28章 读柏格森“创化论”杂感

现代哲学大半是根据心理学发阐的。柏格森也是如此。他哲学的中心“绵延”一观念就是从心理现象上建立的观念。他从这心象的“绵延创化”推断生物现象的“绵延创化”以至于大宇宙全体的绵延创化。这是柏格森的哲学方法。他所说的“直觉”就是直接体验吾人心意的绵延创化以窥测大宇宙的真相。心理学本是直接经验的学科(Wande所说)。柏格森注意直觉,就是教人注重吾人直接经验的心意现象。这心意现象“绵延创化”是他哲学的基础。

柏格森说“本能知识”深透而不概括,“智慧知识”概括而不深透,此话极精。哲学的知识就是以本能直觉化成智慧概念。科学家偏于智慧推理的知识,诗家偏于本能直觉的知识。哲学家大半会融科学家及诗家的天资。如中国的庄子,近代德国的费希勒(Fechner)等。其实古来天才的知识皆是如此。天才所创造的思想与发明大半是由一种茫昧的冲动,无意识的直感,渐渐光明,表现出来,或借学说文章,或借图画美术,使宇宙真相得显示大众,促进人类智慧道德的进化。

“叔本华说天才的思想常常在画境中。他的哲学文字颇含画意。”(托尔斯泰说他那个杰作《世界唯意识论》就是一幅世界图画。)柏格森的文章也颇含画境。本来这心界现象最难捉摸,唯借图画以描写之。佛家唯识书中写八识境界亦多用画境,如“恒转如暴流”等话。德国哲学家郎格说:“哲学是宇宙诗”,也含此意。盖图画美术是一种直接表示宇宙意想的器具,哲学用文字概念写出宇宙意想,如柏格森、叔本华等书,也可以说是一种美术,近代哲学名著很多文字优美的,如罗怡的《小宇宙》,费希勒的《实现世界中寻非实现世界》,都是有美术兴味的哲学书。所以这“宇宙诗”同“宇宙图画”正是近代哲学的佳譬。

柏格森的创化论中深含着—种伟大入世的精神,创造进化的意志,最适宜做我们中国青年的宇宙观。

柏格森哲学即是从心理学生物学上建立的(欧洲现代哲学皆是如此)。我们也须先有生物学心理学的研究才能真了解他。我们中国学者应多注意这两种科学,才能深入欧美现代的哲学。

柏格森书中有一句极精的话,就是说“人类智慧具有机器观之天性”。近代科学总想将一切自然现象归纳到机械现象。物理学家才想将声、光、电、热、磁、力学,归纳到机械学,用机械律令解释一切,推断一切,以致生理心理学的现象,都想拿机械观去观察他。实是因为机器观是我们智慧的天性。机械学的知识有必然性与普遍性,使我们一见了解,方得无可怀疑,决定如是,如算学几何。他本即是康德所说的“先天知识”。康德所说先天知识如空间、时间、因果、物质等观念,本是机械学的根本观念。康德所说含有这种先天知识的“纯智”,正是柏格森所说的具有机器观天性的智慧了。近代科学的宇宙观倾向机械观,想用机械律概括一切现象,以致堕入机械唯物论,就因为机器观是我们人类智慧中本具有的一种趋势,先天的认识作用。我们对于机械学的智识最为明了,最为决定,用不着多少实地试验就可理推而知,如数学几何(数学几何是物理学的基础科学)。机械学既多含人类的先天知识,一般科学自然有机械观的倾向了。康德的功劳就是从根本上推求这机械观的知识是主观的认识作用,不是超出主观的客观存在。柏格森的意想关于这一层同康德很符合。机器观同究竟观(即目的观)虽似相反,实不能相离。一个机器总有一个目的(用途)。我们要真懂这机器的结构与作用,不可不先知他的目的用途。一个机器若丝毫不含有目的,就不会如此构造,他的作用也没有个方向。所以纯粹机器的宇宙观(像十八九世纪唯物派所说)是决不能成立的。这是机器观不能脱离究竟观的原故。因这机器作用必有个方向,这方向就是他的目的究竟。如生物体与人为机器有区别。人为机器的目的是存在造机器者的思想中。自然机器的目的完全不曾存在一个智虑内。既没有造物上帝计划一切,也不是生物自己由思虑计度而后构造,乃是自然的无意识的求生意志,冲动表现。但是我们观察他的构造及作用都有目的方向,不能说是纯粹无目的的机械作用。所以纯粹的机器观是不能建立的,因为他所取譬的机器就是有目的有究竟的。纯粹的究竟观也不能建立,因为达到这目的的方法途径就是机械作用。一个目的不是一思想就实现的。(除非是纯粹的思想事业,如解答一个算学问题。)要达这目的还须凭仗物质的机械(现生物界现象)。所以机器观与究竟观同出一源,不能相离,同是人类智慧的天性。近代欧洲哲学同此问题大起争端,显分两派,实在无谓。柏格森解说得极好,康德也有同样的意见,他说我们的知识对于有机现象有两种观察与理解,一是机械因果的理解法,一是目的究竟的理解法,这两种理解都是根于人心,不可偏异的。

(原刊1919年11月12日《时事新报·学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