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马云:我的世界永不言败
7073700000010

第10章 创业:拒绝晚上想走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2)

有一个专注的心态很重要,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创业或者做事之所以失败,在于他们朝三暮四,无法一心一意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人要有专注的东西,人一辈子走下去挑战只会越来越多,如果目标天天更换,那到最后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创业者不要低下高贵的头

通用前CEO杰克·韦尔奇有一句经典的口头禅:“竞争就像一场运作战,输赢取决于对未来市场的把握和对资本需求的迅速反应。”互联网是一个烧钱的行业,不管马云如何能耐大,他都要面对找资金、拉投资这个问题,到了1999年7月,钱已经成为阿里巴巴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大难题,因为那个时候,马云已经到了要向别人借钱来发团队员工工资的窘迫境地了。

就在马云为钱发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有人称在阿里巴巴网站上看到了消息,可以买到AK-47步枪。这条消息将阿里巴巴推到了风口浪尖,马云虽然查遍了整个网站,也没有找到这条消息,但他却因为这个消息因祸得福,阿里巴巴因为这个负面消息吸引来了很多国外的投资者。

面对纷至沓来的投资者,马云可没有被冲昏头脑,一天,马云在公司接了个电话,就带着彭蕾出去了。他们要去见的是一家投资公司的负责人,在那几个负责人住的酒店里,马云和彭蕾与几位投资负责人进行了深谈。

在投资人住的房间里,彭蕾坐在一个单人沙发上,马云坐在一张床上,投资人坐在写字桌前的椅子上。几个人就这样对投资进行了谈判。投资人出了一个价,他们说投资的金额是有权限限定的,他们提出了要占阿里巴巴股份的一个数额,让马云考虑考虑。还说如果马云同意,这笔钱可以马上打到阿里巴巴的账户上。

这听起来似乎很有诱惑力,但马云并没有急于下决定,他再次对投资人阐释了阿里巴巴的价值,他认为阿里巴巴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很有价值的网站,投资者给的钱占不到那个股份的比例。双方各执一词,谈判陷入僵局。

虽然当时马云已经发不出工资,公司随时都有可能陷入破产的危机,但面对这唾手可得的投资,马云还是拒绝了。他婉转地对投资人说自己需要时间考虑一下,然后就带着彭蕾离开了。在路上,马云询问了彭蕾的意见,彭蕾虽然知道马云是一个很有主意、思路很清晰的老板,她也知道马云并不满意这一次投资者给出的建议,但她很清楚当时的阿里巴巴账上已经没有钱了,她对马云说:“马云,工资账上没有钱了。”

彭蕾的言下之意是不如退让一步拿到投资再说。马云听后没有说什么,低头思考了一阵,又带着彭蕾回到了投资人住的饭店,他对投资人说:“对不起,我们认为阿里巴巴的总价值就是我刚才认为的那个,你们的看法和我的认识差距太大,我们达不成共识,所以,我认为我们是无法合作的。”

投资人将马云和彭蕾送到酒店外面,他不无遗憾地对马云说:“你们错过了一个机会。”虽然拒绝了这次投资,但马云并不觉得遗憾,他认为创业是创造价值,实现梦想,而不是单纯地为了挣钱。他不会为了钱让自己的梦想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马云对阿里巴巴的每一步发展要求都十分严格,对风险投资的要求也同样严格,他认为将风险投资引进公司,不仅仅是简单地给公司账户上添一笔钱,还会带来更多非资金要素,例如进一步的风险投资和其他的海外资源。

马云前前后后一共拒绝了38家投资公司,马云认为在创业初期凡事苛刻地去追求完美并非是一件坏事,反倒是有助于形成一种正确的公司文化、公司价值观。正是凭着这种价值观,在之后与孙正义的谈判中,马云仅用了6分钟,便让孙正义给他投了2000万美元。

如果仅仅是为了拉投资,为了让投资商投钱,那马云也许现在还在四处找投资。马云的成功恰恰是因为他不肯低下他高贵的头,与其说他是用能力与创意征服了投资者,不如说他是用高傲征服了所有人。

发现一部分人的需求,将一群人推起来

马云在互联网的迅速“蹿红”令很多人敬佩叹服,很多人认为马云的成功不过是投机取巧,撞了大运罢了。马云自己也谦虚地说自己是“骑在盲虎背上的盲人”,因为他对互联网的高科技是一窍不通。但马云真的只是靠运气就将阿里巴巴做成了大企业吗?马云能够成功绝不仅仅是靠运气,而是靠实力。

在阿里巴巴早期起步的发展阶段,马云就神神秘秘地要求自己的团队研发一个项目,这个项目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很多人以为这个项目是2002年推出的“诚信通”,其实不然,这个项目是“中国供应商”。

“中国供应商”是阿里巴巴低调运作的一个项目,是阿里巴巴的一个当家产品,这个产品的目的就是要让所有使用和相信这个产品的中国中小企业成为国际供应商,能够为全球各地的人提供商品买卖。

马云之所以会产生这样一个念头,得益于他独到的眼光和深刻的见解。他很早就发现了中国的许多产品虽然物美价廉,拿到国际上一点也不逊色于那些进口产品,但因为许多的因素导致了中国的产品一直无法被推到国际市场的平台上去。马云认为自己如果能够搭建这样一个平台,那么,中国的产品也会远销海外,成为知名商品。

以前,中国的这些中小企业没有什么展示在外商面前的机会,但是现在马云出手了,他启动了这个“中国供应商”的项目,将中小企业化零为整进而化整为零,解决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困境。以前,因为信息不对等的缘故,外国人无法了解到中国中小企业的资料,中国的中小企业也因为资金和技术的问题,无法将自己的产品呈现在海外。现在,马云的阿里巴巴成为了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台,依托阿里巴巴的网上贸易社区,向国际上通过电子商务进行采购的客商推荐中国的供应商,这样就可以帮助这些中小企业的供应商们获得国际订单,能够走向世界。

“中国供应商”主要服务的是出口型的企业,服务包括独立的中国供应商账号和密码,建立英文网站,让全球220个国家里将近1000万的专业买家可以在线浏览这些中国中小企业的信息。

简单来讲,“中国供应商”的功能分为这样三个方面:第一,帮助没有什么平台的客户在互联网上展示他们的产品还有他们的企业;第二,搜集客户的产品,由阿里巴巴统一带到各种国际展会参展;第三,对于没有经验的中小企业进行应对外商的礼仪和相关的知识进行协助辅导。

从这几方面来看,马云在发现了中国中小企业的需求后,竭心尽力地在帮助中国中小企业尽快走入国际市场,被国际买家所看中。不难看出,阿里巴巴对中国的中小企业有多么大的帮助,光算参展的费用,马云就帮那些中小企业省了不少的钱。马云不仅仅是在做生意,而是在做一项伟大的事业。

马云带动了一批中小企业发展起来,这批中小企业每年向阿里巴巴缴纳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的会费,就能获得比付出多好几倍甚至好几十倍的回报。马云想做的就是这样的互联网,这样的电子商务,他认为:“中小企业好比沙滩上的一颗颗小石子,通过互联网可以把这些石子全部黏起来,用混凝土黏起来的石子们威力无穷,可以和大石头抗衡。”

互联网的平台就是给了中小企业这样一个以小博大、以慢博快的机会。用马云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只抓虾米。”

小聪明不如傻坚持

“我想告诉大家,创业、做企业,其实很简单,一个强烈的欲望就是说,我想做什么事情,我想改变什么事情,你想清楚之后,你永远坚持这一点。我一直认为人一辈子都在创业,以前深圳有一个口号叫‘二次创业’,我不太同意这个,同一批领导是没有办法二次创业的,因为从第一天创业起你就一直在创业。”

马云认为创业者既然选择了创业这条道路,就必须一直坚持下去。马云之前就有过预测,他说中国电子商务的产业格局将会产生巨变,一个新的互联网应用人群——“网商”将会成为互联网的中坚力量,中国互联网将会从“网民”和“网友”的时代转为“网商”的时代。而阿里巴巴的责任便是尽快将中国互联网带入到“网商”时代。

一个人树立目标容易,坚持这个目标不变是很难的。马云恰是那不多的迎难而上的人中的一个。马云很早就认为中国加入WTO是早晚的事情,中国的企业不应该只在国内发展业务,而更应该将目光放眼国际,走向全世界。马云希望阿里巴巴能够成为链接国内外企业的一个平台,帮助中国企业出口,帮助国外企业进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