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在中国做咨询
7052600000008

第8章 不“替”客户解决管理问题 (1)

看到这个题目,有人会质问:“不“替”客户解决问题,那么请咨询顾问来做什么?”客户花了几十万、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的费用请来咨询公司,绝多不是钱多了没处花,的确是要解决管理问题,进行管理提升的。问题的关键是对咨询顾问如何进行定位,以充分发挥其顾问价值,如果让请来的顾问坐而论道那将是无效的,如果请顾问“替”经理人解决管理问题,就象教练员代替运动员下场地打球无益于运动员技术的提高一样,也将无益于企业管理的真正提升。如果有咨询公司拍着胸胸脯说,可以替客户解决一切问题,那么他不是一个疯子也是一个靠不住的狂人。

咨询顾问的正确定位是,帮助企业解决管理问题,而不是“替”企业解决管理问题。

管理,管人理事,二方面的事情都需要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进行互动,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不可转移。

“凭感觉做管理”,在国内企业普遍存在,它既是管理水平提升的障碍,又是管理领先的必需。管理的一个面是“管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际互动十分明显,这种互动必须依赖于感觉,它是有效调动人的潜能的必要工具。而管理的另一面是“理事”,在日益复杂的市场竞争中,作为自然的个体无法有效地获得准确的资讯,必然造成决策上的错误。可以说,在“管人”需要保持敏锐的感觉,而“理事”上导入更多的理性。

无论是解决具体的管理问题,还是提升经理人的管理能力,其核心都是理性管理导入,也就是说,在感性管理中植入理性管理的因素。使经理人的状态调整为:在常规问题上,保持直觉、以保证效能,在重大与复杂问题上,能够启动理性思维,减少偏差与摆动。这样的转变并非容易,它不仅需要经理人有充分的决心,而且还需要漫长的过程。

管理顾问的突出特点是善用理性分析,这也是与点子策划的本区别。它是从内在机理上,对管理行为进行验证。而感性完全是另外一个路径,它是从问题的表象关联上,对其进行判断。它可以进行有序的、全面的、持续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它便于交流、集众人智慧于一体,从可靠性上看,前者远远高于后者;对于经理人来说,感受这样一个过程价值远远超过顾问所得出的结论。

企业管理之所以“热”进来,是因为企业发展内在需要,首先,市场经济逐步成熟,竞争日益激烈,必须提升管理效能;其次,传统文化赋予经理人的自然的管理能力,面对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效能会自然退化;第三,企业规模扩大后,需要更加平稳发展,企业不再愿意承担更多的管理风险。

顾问的第二项价值在于客观性。长期工作在同一家企业的经理人,由于岗位的关系往往会产生视角固化,经常会产生盲人摸象的现象,外部顾问进入企业后他必然要对现状进行识别,这样的新观察,可以帮助经理人重新认识企业的现状,对经理人准确把握现状有积极作用。

顾问的第三项价值是公正性。人是有感情的,在中国的企业中,员工感情连接感情致关重要,它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岗位之间的配合状态。也是因为这样的感情屏障,使经理人产生偏误,从个人能力到职业状态,从职能价值到工作成效,都有可能因人际关系不同而得出差异很大的结论。外来的顾问自然不会戴着有色眼镜,其判断的结果,往往会与经理人形成反差,这是一个难得的纠偏机会,过程交流越多、越多越细,纠偏的作用越大。

显而易见,对于追求管理提升的企业而言,顾问是有价值的,这样的价值更多体现在顾问的工作过程,体现在顾问与经理人的互动行为中,形成这样互动的最佳方式是请顾问“帮”经理解决问题。

总之,经理人遇到的管理问题是交不出去的,顾问可以帮助,但只限于帮助;管理问题的解决通道是:与顾问共同做项目,在顾问帮助下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会新的面对问题的方法。

“不会做管理”是经理人的过谦,更是顾问的误判。

无论是在项目的商谈过程中,还是在咨询服务进程中,顾问们最经常听到的说法是,“我不会做管理”,其中不乏经理人的谦虚之意,也有不少的成份发自内心,“不会做管理”似乎成了咨询项目的前提,相信不少顾问对此都深有同感。但事实上,果真如此吗?

如果用现代管理学这面镜子来比照这些经理人,我们发现他们的所作所思确实是错误百出,“不会做管理”的结论似乎并不牵强。然而,回到管理学的基本定义,它又是另一番情景。企业管理比较完整的表述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以便达成既定的企业目标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或者职能所构成的。”,此外还有“管理是通过他人完成任务的学问”、“管理就是管人和理事”。无论是按哪种标准,对于现实运作的企业,特别是经历过快速发展的企业,这不正是管理要实现的目标吗?由此反推,其经理人不仅会做管理,而且是富有成效的管理,企业的发展壮大不正是管理的结果吗?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20多年,创办与主持企业的人很少有管理专业背景,遗憾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对企业家的成功因素进行专门的统计分析,世人普遍的感受是,企业家的成功与所学的专业无关,甚至与学历无关。更有甚者有人认为,学管理是“负面因素”,有人戏言:“没学MBA做事没觉得困难,学了MBA反而更难了”。

于是,一对严重的矛盾摆在我们的面前,一面是,经理人自称不善管理、其所作所思与现代管理相背离;另一面是,按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管理成效,他们又是成功的管理者。可能就是这样的矛盾,使得有些经理人不认可管理科学,这也就成了管理顾问心中的隐痛。

从管理学机理分析,还是能够理顺这对矛盾。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不同地域的人受文化的影响,表现出来差异,它必然会影响到管理操作,这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一点都不奇怪。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人际交往层面深厚,并且表现出极大的变数,这些经理人就是下意识地运用的传统文化赋予的技能,有效地调动企业员工的主动性,这就是一种成功,完全可说是有效的管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第一,这些操作是下意识的,多数操作者说不清它是为什么,更说不清它是否有把握。第二,这些操作是多样的,个体之间差别很大,从表面上看彼此之间存在着不少的矛盾。第三,这些操作是无形的,没有像西方的管理行为与理论那样的对应,现实的操作没有多少能够用完整的理论体系去表述。第四,这引起操作是很有局限的,对部分人群有效,对另一些人群无效,在这样的阶段有效,在那样的阶段无效。总之,这样的管理是客观存在的,更是当代经理人无法彻底放弃的。

做为管理顾问,如果你回避了这样的客观现实,将经理人的行为归结为无知与愚蠢,而只是用现代西方管理理论简单地映射,这实质上是咨询顾问的愚蠢。如果一个咨询项目带着这样的错误起步,必然从根本上决定了项目的失败。

在管理一线操作的经理人,他们在进行着有效的管理操作,否认这样的管理的存在,是掩耳盗铃,它只能改善、不可消除。

差异——中国咨询创新的源泉。

问题是客观存在的,然而我们面对的或许只是现象,而决非问题本身!组织与文化、执行力与领导力、现状与战略、产业与经济等等诸如此类的表象与背后所形成的差异,是解决所有企业管理问题所必需面对的关键要素,解决中国企业管理问题尤其如此。也正是要面对这样的差异才迫使我们要不断创新服务,这样的过程也逐步造就了今天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

西方管理理论在中国企业中出现了“水土不服”现象,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管理的适用性问题,本章中我们将探讨管理的本源和东西方文化差异,以此找到成功的管理模式与经验无法在中国进行成功移植的原因,并分析中国企业问题的独特性,寻找适合中国文化特征的管理方式与咨询方式。

一、企业管理带有鲜明的文化特征

马云在《财富人生》讲到“那些学术派出来的讲讲都是道理,讲讲都是对的,做起来全是错的。而且总是你错了,他不会错的。”究其何因,为何会导致这种结果。难道是理论错了吗?还是我国企业的国民素质普遍低下,没有能力接受吗?我们还常常发现西方企业搞绩效管理,很容易实施,但在我国企业采用绩效管理,实施起来就比较困难,是何因?荀子主张“治之要在于知道”,而“知道”的方法则在于“虚一而静”,因此我们在学习西方管理科学理论之时,还需要知道理论体系的背后的支撑要素,是什么因素在支撑着这些理论体系发挥着其巨大的作用,使东西方人们选择不同的管理趋向。

1.管理具有民族文化的烙印

企业是通过有效的管理而高效运营的,而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因此管理的核心不是财、不是物,而是人,人是文化的缩影。不同地域之间的管理行为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各地域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影响到制度的发展,及智慧的发挥。诸如,至今法家的思想还在影响我国陕西一带的居民,山东的儒家思想,江浙的道家理论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