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应用功能性食物防治糖尿病
7011900000027

第27章 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中药 (2)

第九章 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中药 (2)

6. 刺五加

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干燥根及根茎。分布于我国东北、河北、山西等地,朝鲜、日本、俄罗斯等地亦产。五加或无梗无加、刺五加、糙叶五加、轮伞五加等的根皮即五加皮。

[性味归经]

辛、微苦,温。归脾、肾、心经。

[主要成分]

刺五加根中含多种糖苷(0.6%~0.9%),其作用类似人参皂苷的生物活性,其中有胡萝卜苷(又称刺五加苷A),异秦皮素葡萄糖苷(又称刺五加苷B)、乙基-(-D-半乳糖苷(即刺五加苷C)、还有刺五加苷D、刺五加苷E、刺五加苷F、刺五加苷G。

刺五加中还含有葡萄糖、碱溶性多糖(20%~60%)、水溶性多糖(2.3%~5.7%)、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绿原酸、芝麻素、硬脂酸、(-谷甾醇、白桦脂酸、苦杏仁苷等。刺五加内尚含果胶物质。

[功用主治]

益气健脾、补肾益精、明目安神。用于治疗脾肾阳虚、虚羸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阴下湿痒、********、失眠多梦、记忆力衰退等症。

[升血糖作用]

《最新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刺五加可使家兔血清无机磷和血糖升高,肌糖原和肝糖原增加,并能降低肝和血清中乳酸盐。”

7. 秦艽

秦艽又称秦胶、秦纠、秦爪、左秦艽、大艽、左宁根、左扭,为龙胆科植物大叶龙胆、粗茎龙胆或西藏龙胆的根。大叶龙胆分布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及四川等地;粗茎龙胆分布四川、云南、西藏等地;西藏龙胆分布西藏、四川、云南等地。春、秋采挖、加工。药材分两种,其中的鸡腿艽主产甘肃、陕西、山西、内蒙等地,以粗大、肉厚、色棕黄者为佳;罗卜艽主产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商品秦艽除上述外,尚有麻花艽(产于四川、青海和甘肃等地)和小秦艽(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青海、新疆等地)。

[性味归经]

苦、辛,平。入肝、胃、胆经。

[主要成分]

大叶龙胆的根,分离出三种生物碱:龙胆宁碱(即秦艽碱甲)、龙胆次碱(即秦艽碱乙)及秦艽碱丙。还含有挥发油及糖类。

西藏龙胆的根含生物碱0.2%,其中有龙胆宁碱和欧龙胆碱。

天山龙胆的花茎含生物碱0.22%,其中有龙胆宁碱、天山龙胆碱和龙胆黄碱。根含生物碱0.4%,其中有龙胆宁碱。

[功用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舒筋,清热利尿。治风湿痹痛,筋骨拘挛,黄疸,便血,骨蒸潮热,小儿疳热,小便不利。

[升血糖作用]

(1)《中药大辞典》:“给大鼠腹腔注射秦艽碱甲每千克体重150~250毫克,30分钟后血糖显著升高,持续时间约3小时。对小鼠亦有同样作用,同时肝糖原有显著降低。切除肾上腺或用阻断肾上腺素的药物(双苄氯乙胺)后,即失去此种作用,故升高血糖作用可能是通过肾上腺素的释放所致。”

(2)《最新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秦艽碱甲对大鼠、小鼠均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肾上腺素的释放实现的。”

8. 龙胆

龙胆又称陵游、草龙胆、龙胆草、苦龙胆草、地胆草、胆草、山龙胆、四叶胆、水龙胆,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或三花龙胆的根及根茎。主产于黑龙江、辽宁、吉林、江苏、浙江等地,以东北产量最大,习称关龙胆。春、秋均可采收(以秋季采收为佳),以根条粗长、黄色或黄棕色、无碎断者为佳;根条细短及根条少、色红黄者质次。此外,东北地区及山东尚用东北龙胆作龙胆入药。云南尚有滇龙胆及其变种点花滇龙胆的根及根茎亦同等入药。

[性味归经]

苦,寒,入肝、胆经。

[主要成分]

龙胆根含龙胆宁碱。根中含龙胆苦苷及龙胆三糖。还含芍药苦苷、苦龙胆碱。

[功用主治]

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肿痛,阴部湿痒。

[升血糖作用]

《最新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给大鼠腹腔注射龙胆碱,30分钟后血糖升高,持续时间约3小时。”

9. 娑罗子

娑罗子又称娑婆子,武吉、苏罗子、开心果、索罗果、梭罗子,为七叶树科植物七叶树或天师栗的果实或种子。霜降后采摘。七叶树主产浙江、江苏、河南等地,药材以均匀、饱满、断面黄白色者为佳。天师栗主产陕西。此外四川、贵州、湖北等地亦产,品质较前种为次。

[性味归经]

甘,温,无毒(《本草纲目》)。入脾、肺二经(《本草再新》)。

[主要成分]

七叶树种子含脂肪油31.8%,淀粉36%,纤维14.7%,粗蛋白1.1%。脂肪油主要为油酸和硬脂酸的甘油酯。

同属植物日本七叶树的种子中分出玉蕊醇、七叶树苷元、原七叶树苷元和去氧玉蕊醇。

娑罗子中主要含三萜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从三萜皂苷中已分离出七叶皂苷。

[功用主治]

宽中,理气,杀虫。治胃寒作痛,脘腹胀满,疳积虫痛,疟疾,痢疾。

[升血糖作用]

《中药志(第三册)》:“娑罗子内所含的七叶皂苷可使血浆中的皮质甾酮和血糖明显提高。”

10. 瓜蒌

瓜蒌又称果裸、地蒌、栝蒌、泽巨、泽冶、王白、天瓜、天圆子、柿瓜、野苦瓜、药瓜、杜瓜,为葫芦科植物瓜蒌的果实。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山东、安徽、河南等地。霜降至立冬果实成熟,果皮表面开始有****并为淡黄色时采收,以个大、不破、色橙黄、糖味浓者为佳。同属植物圆子栝蒌、长萼栝蒌的果实,在少数地区亦作瓜蒌入药。

[性味归经]

甘、苦,寒。入肺、胃、大肠经。

[主要成分]

果实含三萜皂苷、有机酸、树脂、糖类和色素。种子含脂肪油。果实所含的蛋白质与其块根“天花粉”所含的蛋白质不同。

[功用主治]

润肺,化痰,散结,滑肠。治痰热咳嗽,胸痹,结胸,肺痿咯血,消渴,黄疸,便秘,痈肿初起。

上述[功用主治]中提到“消渴”二字,意为瓜蒌可治糖尿病,但这是传统说法,现已证实瓜蒌能升高血糖,故不宜使用瓜蒌治疗糖尿病。

[升血糖作用]

《常用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马清钧主编)》:“瓜蒌的水提取物给兔灌胃可使血糖升高,而对肝糖原和肌糖原没有明显影响。”

11. 狮子七

狮子七又称涩疙瘩,为景天科植物狭叶红景天的根茎及根。分布云南、四川、陕西西至新疆,东至河北的山地多石草地。全年可采。

[性味]

涩,温。

[主要成分]

主要含红景天苷,苷元酪醇及黄酮类成分。

[功用主治]

止血、止痛、破坚、消积、止泻。治跌打损伤、腰痛、吐血、崩漏、白带、月经不调、痢疾。

[升血糖作用]

《最新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用狮子七的醇提物(RKEE)给动物灌胃,能明显升高空腹血糖、葡萄糖及肾上腺性高血糖,还能使肝糖原含量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