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饮食养生宝典
6997600000006

第6章 以脏象学说为核心

(二)以脏象学说为核心

“脏象”二字,首见于《内经》。脏,同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五脏与形体诸窍联结成一个整体,这是脏象学说的具体体现。从生理功能上来说,人体的各个脏腑器官都是互相协调活动的,任何一个脏腑、器官、组织的活动都是整体功能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个器官、组织在这个整体中既分工不同,又密切配合。在病理状态时,人体的脏腑组织之间的整体联系关系失调,引起了疾病,也是人体内外环境不协调的结果。且局部病变与整体相关,如任何一经发病,常涉及另一经;任何一脏腑发病,常涉及另一脏腑。局部病变虽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可以促成整体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不难看出,五脏是人体的核心,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组成的统一体。饮食养生的关键就在于使机体的内环境保持统一,使机体处在一个活动的相互影响,彼此协调、和谐的整体之中。正如《内经》里所说:“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这里的五脏气就是指五脏的功能活动,它依赖于饮食五味的滋养。《素问·生气通天论》又明确指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这里的五宫,即指五脏。人体的五脏既依赖于饮食五味的滋养,但若五味太过,又可反过来伤害五脏。

对于饮食与五脏的关系,传统的饮食养生学提出了味形气精五脏相关学说,这是饮食与人体的生理病理的最基本观点。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中医养生家就把食物看成是组成人体成分的物质,《内经》提出“形食味”、“味归形”的概念,就充分反映了这种观点。这里的味为饮食五味,形即人体的形体。饮食五味进入人体内,化生为有形成分,使形体不断充盛强壮。对此,唐代大医家孙思邈也指出:“形受味以成也;若食味不调则损形也。”说明饮食五味不当也会损伤形体,不利于身体的发育。《灵枢·五味篇》亦云:“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说明了饮食五味对五脏及其所属组织器官各产生不同作用。倘若五味过食积久增气,又容易损伤五脏之气。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上面所说的“脾气乃绝”、“心气抑”、“肾气不衡”、“脾气乃厚”、“筋脉沮弛”均是五味太过所导致的五脏受损。又由于“肝主筋”、“肺主皮毛”、“心主脉”、“脾主肌肉”、“肾主骨”,所以在五脏受损后,又可影响五脏所主的五体,如《素问·五脏生成篇》里说:“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上面所说的“脉凝泣而变色”、“皮槁而毛拔”、“筋急而爪枯”、“骨痛而发落”、“肉胝皱而唇揭”,均是五体受损所致病变。由此可见,饮食对人体的作用是以五脏为中心,并通过五脏影响全身组织器官。

(三)以经络学说为基础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径”的含义,比如路径,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之义,比如网络,是经脉别出的分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为经络系统中比径细小的分支。经络上下贯穿,内外沟通,内连五脏六腑,外系四肢百骸,将人体所有的内脏、器官、皮毛、孔窍、筋骨等构成了一个完整、有机的统一整体,并借以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以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这里的“行气血、营阴阳”,就是经络的主要功能,但气血来源于饮食。那么,胃所受纳的饮食物又是怎样变为气血、运行于周身的呢?关于这一点,《内经》里有清楚的描述,《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以上经文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饮食与经络的密切关系,即经络是饮食经过胃肠消化吸收后的运行通道,人体营养物质运行的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