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1)
川芎茶调散
(来源)
本方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原方主治如下:
治丈夫妇人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疼,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疰,太阳穴疼,但是感风气悉皆治之。
讲解
1.原文中“诸风上攻”“感风气悉皆治之”等,提示本方以祛除风邪为主。
2.经云:“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出现头目昏重、头痛等病症。
3.综合以上2条,本方主治风邪头痛。
(组成)
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白芷羌活甘草各二两细辛一两防风去芦一两半薄荷叶不见火八两。
1.薄荷叶即指薄荷。本品的入药部位是地上部分,包括茎和叶,单用叶,则偏于发散,现药房多不分。薄荷不见火,可能是指不能炒用,本品含挥发油较多,炒之易于挥发,故不见火。
2.方中川芎性味辛温,既能活血行气,又能祛风止痛,素有“血中气药”之称,又有“头痛必用川芎”之说。本品经过配伍,可广泛用于各种头痛的治疗。荆芥、白芷、羌活、细辛、防风、薄荷等均能祛风止痛。本方组成共八味药,七味药能够祛风止痛,故本方的主要作用为祛风止痛。方中甘草调和诸药。
3.结合本方用法来看,组成中当有清茶,其作用正如原方所云“常服清头目”。
(剂量)
1.本方是宋代方,剂量换算如下: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草各60g,细辛30g,防风45g,薄荷240g。
2.从本方用法可知,本方是散剂,制作时按上述比例即可。
3.现临床多用汤剂,参考剂量为川芎、荆芥、白芷、羌活各6~15g,细辛3~6g,防风9~18g,薄荷15~30g,甘草3~9g。
(用法)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清茶调下,常服清头目。
1.本方剂型为散剂,每次6g,饭后清茶调服。
2.本品作散剂时,可常服,能够清利头目。
3.临床若作汤剂时不宜久煎。
(配伍)
辛散药配伍苦降药本方组成药物仅九味(包括清茶),辛散祛风药达七味之多,且药量重,可见本方祛风之力强。但过于辛散,则易于伤阴动血,故除甘草调和外,加入苦降之清茶,不仅能够清利头目,又能制约诸药过度辛散。
(应用)
本方原为“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等症而设,经过历代的发展应用,本方已成为外感风邪头痛的常用方剂,症见头痛,或前额头痛,或偏头痛,或巅顶作痛,必伴有恶寒或恶风,发热,头晕头重,鼻塞声重,舌淡苔薄白,脉浮等风邪上攻或风邪袭表之象。
现代多用本方治疗各种头痛,如血管神经性头痛、急、慢性鼻炎头痛、鼻窦炎所致的前额痛、感冒头痛等辨证属风邪外感者。
本方主治病证较为明确,即头痛。主治证的病因病机也较明确,即风邪上攻。这是本方应用的基础。方中细辛止痛力强,白芷、羌活、川芎等均能祛风止痛,故本方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综合以上三点,可以把本方看作是“外感风邪头痛”的专方。
本方主治头痛的发病规律要符合风邪致病的特点,如头痛常在受凉或吹风后突然发作,痛时难以忍受,多伴有恶风、喷嚏等症状。这种发病迅速,变幻莫测之特性与风性善行数变的致病特点极为相似。这是典型的川芎茶调散证,但不典型的更为多见。
方中薄荷性味辛凉,量大力宏,辛散祛风,清利头目;清茶偏凉,亦能清利头目。荆芥、防风、细辛、白芷、羌活、川芎均为辛温之品。结合二组药物的剂量分析,本方寒热之偏不甚显著,故主治既非风寒、也非风热,而是风邪所致。基于此,本方经加减即可用于风寒证,也可用于风热证。如治疗风寒头疼,可配伍麻黄、附子等,以增强散寒止痛作用;治疗风热头痛,则配伍菊花、蝉蜕、石膏等;若见顽固性头痛证属风邪所致者,除重用细辛外,可配伍全蝎、蜈蚣等虫类药以增强搜风止痛的作用,对于这点,多数医家有这样的经验或体会。
本方经加减虽可用于多种头痛的治疗,但对于肝阳上亢的头痛却属绝对禁忌,因本方升散之力有余,用之恐助纣为虐。
对于本方主药的问题,历来争论不休,有谓川芎为主者,有谓薄荷为君者。笔者认为以何药为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针对病证来选方用药。在风邪上攻的前提下,以部位来定药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方法。若见前额疼痛、眉棱骨痛,则属阳明经,可重用白芷,也可配伍葛根;若见偏头痛,属少阳经,重用川芎,也可配伍柴胡;若见后头痛,或痛连及项背,属太阳经,可重用羌活,配伍独活。无论何种头痛,方中薄荷、细辛均不可少,以薄荷善清利头目,使头目清爽,而细辛止痛力极佳。
中医认为,“无风不作痒”、“痒自风来”,方中除甘草外,其余七味药均具有祛风的作用,五味药能够止痒,故本方也可以治疗瘙痒性疾病。如治胡某,女,53岁,2001年11月6日初诊。患荨麻疹3年,屡治不愈,遇风即发,发作时皮肤异常瘙痒,累累疹块,烦躁不安,搔抓不止,舌淡红,苔薄白,脉浮。辨证为风邪外袭、郁而不达。治宜疏风透达止痒。处方:川芎9g,荆芥15g,防风9g,白芷10g,细辛2g,薄荷6g,当归15g,蝉蜕10g,羌活9g,甘草6g,上方连服12剂,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6:24)
(加减)
1.菊花茶调散来源于《丹溪心法附余》,系川芎茶调散原方加菊花、蝉蜕、僵蚕而成,所加三药均属辛凉之品,故菊花茶调散偏于辛凉,治疗风热头痛颇为适宜,除头痛外,症见发热,恶风,口渴,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浮数等外感风热之象。
2.对于风寒头痛者,可调整方中各药的用量,即减轻薄荷的药量,重用川芎、白芷等辛温之品。
(名家论述)
1.《医方集解》清·汪昂此足三阳药也。羌活治太阳头痛,白芷治阳明头痛,川芎治少阳头痛,细辛治少阴头痛,防风为风药卒徒,皆能解表散寒,以风热在上,宜于升散也。头痛必用风药者,以巅顶之上惟风(药)可到也。薄荷、荆芥并能消散风热,清利头目,故以为君,同诸药上行,以升清阳而散郁火。加甘草者,以缓中也。用茶调者,茶能上清头目也。
2.《医方论》清·费伯雄川芎茶调散,轻扬解表,三阳并治。兼用细辛,并能散寒,惟虚人宜去此一味。盖细辛善走,试恐重门洞开,反引三阳之邪内犯少阴,此不可以不虑也。
3.《成方便读》清·张秉成治风邪上攻,留而不去,则成头风,或偏或正,作止无时,盛则憎寒壮热,或肝风上乘,头目眩晕等证。夫头痛久而不愈,即为头风,头风久必害眼者,以目为肝窍,风气通于肝。若风热相灼,肝肾所聚之数理化,渐致耗损,故目亦渐致失明。斯时如不先去风热,徒与滋水柔肝,无益也。故以薄荷之辛香,能清利头目、搜风散热……食后服者,欲其留恋于上,勿使速下耳。
消风散
(来源)
本方来源于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原文如下:
治风湿浸淫血脉,致生疮疥,瘙痒不绝,及大人小儿风热瘾疹,遍身云片斑点,乍有乍无,并效。
讲解
1.主治证的病因病机风湿浸淫血脉及风热等。
2.主治证的特点疮疥,瘙痒及瘾疹,遍身云片斑点等。
(组成)
当归生地黄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仁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各一钱甘草木通各五分。
1.胡麻仁有云是指黑芝麻者,有云当用火麻仁者,也有主张用亚麻子的。笔者认为根据本方主治证的需要,以黑芝麻为妥。
2.木通一般分关木通和川木通两种。前者苦寒较烈,并含马兜铃酸,可能导致急性肾衰,故药典中已将其删去,不再入药。故现多用川木通。
3.方中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四药均能祛风止痒。苦参清热燥湿,苍术苦温燥湿,木通清热利湿,三药均能祛除湿邪。石膏、知母清热泻火,针对热邪。以上三组合用,能够祛风清热除湿。当归、生地黄、胡麻仁,均能养血祛风润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除湿,清热止痒,养血润燥之功。
(剂量)
1.本方为明代方剂,剂量换算如下:当归、生地黄、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仁、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各3g,甘草、木通1.5g。本方剂量为1次服用量,而非1日服用量。结合原用法可知,详见用法讲解。
2.本方为临床所常用,参考剂量如下:当归、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仁、荆芥、苍术、牛蒡子各5~10g,生地黄10~15g,石膏15~30g,川木通、甘草各3~6g。
3.本方中苦参、木通、牛蒡子等苦寒较烈,败胃显著,故用量不宜大,且本方不宜长期服用。对于苦参的味道,笔者做过试验:苦参10g,水煎,第1次和第2次的药液均弃之,口尝第3次的药液时,仍然具有明显的苦味,可见本品的苦烈之味。本品与黄连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黄连之苦,虽苦而味正,较易接受。而苦参之苦,不但苦,而且具有邪味。拿糖和甘草的甜味相比,黄连相当于糖的甜而正,而苦参相当于甘草的甜而邪。
(用法)
水二盅,煎八分,食远服。
1.盅为古代的常用器具之一,大小不一。大的有50ml者,小的有5ml者。结合本用法,推测此盅为50ml为宜。“二盅”即100ml,煎至80ml左右,1次服,这个剂量比较符合实际。
2.从用法中可知,本方未提及服用次数,笔者认为是1次服用量。理由有二:①将方中13味药物的剂量相加,共36g,此剂量为煮散剂1次的剂量还算合理;②原用法中未提及本方剂量分2次还是3次服,从此处可理解为1次服用量。
3.食远服系指与吃饭的时间相隔较长而言。
4.现代常规煎服。
(配伍)
中医对于瘙痒的认识有以下几个方面:“无风不作痒”“湿盛则痒”“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血虚风燥”而痒等。从用药来看,本方具备了祛风、除湿、清热、养血四法,而这四法正是中医治疗皮肤病的主要治法。
(应用)
本方原为治疗风疹、湿疹等瘙痒性皮肤疾病而设,症见皮肤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瘙痒,抓破后渗出水液,舌红,苔黄腻,脉数等。
现代常用本方治疗以瘙痒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患,如风疹、湿疹、银屑病、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稻田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扁平疣、疥疮等辨证属风湿热邪浸淫肌肤为患者。
正确使用本方,不在于本方用何种疾病的治疗,而在于掌握其主治证的特征性表现和病机特点。
使用本方的最主要特征就是瘙痒。这种瘙痒的特点是瘙痒大多剧烈,甚者搔之过度而流血或流水,必伴有局部发红或红肿,饮食辛辣鱼腥等发物则加剧。其全身症状也较为明显,如气粗口臭、口渴引饮、尿赤、便秘等。
其病机特点即是风、湿、热三者浸淫肌肤为患。痒无定处,是风邪致病的特点。患处流水或流脓、浸淫成片,舌苔腻,此为湿的表现。患处红肿瘙痒,遇热加剧者,是热邪作祟。应用本方时当根据三种邪气的盛衰,适当调整药物的用量或作加减。
从报道来看,应用本方的剂量远超原方剂量。笔者认为现在的一剂药是2次或3次的服用量,而原方是1次的服用量。但本方苦寒较甚,败胃的副作用较大,加上本方所治疾病的疗程相对较长,如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等,非半月以上的疗程不效,若用量较大,恐怕患者不能坚持服药而半途而废。
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笔者建议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用原方的用量,多在3g左右;二是方中可加入大枣、龙眼肉等,既能调味护胃,又能助当归、生地黄等养血润燥,以达“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功;三是方中苦寒之品可用他药代之,这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本方组方全面兼顾,治疗诸多皮肤病疗效可靠,如《新医药学杂志》(1976;8:15)报道:用本方加减治疗湿疹44例,每日1剂,一律不用抗过敏之西药,对皮损较重的5例,外用新鲜马齿苋进行湿敷。44例中服药最少者5剂,最多者23剂,平均疗程为20天。结果:近期治愈38例,基本治愈6例,对痊愈的27例进行1年左右的随访,结果1例复发,26例经过良好。本方对渗出型皮肤损害效果较好,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饮食要清淡,忌食厚味及辛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