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11)
但是,并非产后恶露不绝者概用本方来治疗。若见患者发热明显,恶露黏稠,血色紫红,腥臭异常,伴口渴饮冷,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滑数等一派热象者,实非本方所宜。
现临床有成药新生化颗粒(由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甘草、益母草组成),每服2袋(共12g),日2~3次,温开水冲服。另有加味生化颗粒(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益母草、赤芍、艾叶、阿胶、荆芥组成)可供选用,每次1袋(30g),日3次,温开水冲服。其他的剂型还有生化口服液、生化丸等。
(加减)
本方是五味药的小方,应用时大多加味,针对病机加味容易把握。如针对血虚,可加阿胶、龙眼肉等;针对寒凝,可加桂枝、肉桂、吴茱萸等;针对血瘀,可酌加益母草、蒲黄、红花等。
(名家论述)
1.《成方便读》清·张秉成夫产后血气大虚,固当培补,然有败血不去,则新血亦无由而生,故见腹中疼痛等证,又不可不以祛瘀为首务也。方中当归养血,甘草补中,川芎理血中之气,桃仁行血中之瘀,炮姜色黑入营,助归、草以生新,佐芎、桃而化旧,生化之妙,神乎其神。用童便者,可以益阴除热,引败血下行故道耳。
2.《医林纂要探源》清·汪绂妇人产子,血既大破矣,而用力已劳,气亦耗泄,故产后多属虚寒。其有恶露不行,儿枕作痛诸病,皆气不足以行之故,故治此宜用温以行之。然所谓虚寒者,以虚为寒,非真寒也。俗于产后有用红糖、吴茱萸、胡椒煎汤饮之者,此过于热;又有用山楂汤者,则又恐耗气,皆非善治。当归以滋养其新血,川芎以行血中之气,干姜以温之,而微用桃仁以行之。治余血作痛之方,宜莫良于此矣。
3.《中医治法与方剂》今·陈潮祖产后恶露不行,反映两个特点:①产后失血,多呈血虚;②恶露不行与宫内出血并存。此方重用补血活血的当归,一药之量重于其他四药之和,实寓补血于行血之中。
黄土汤
(来源)
本方来源于《金匮要略》,原文如下: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第十六篇第十五条)
讲解
此方主治“下血”,是指便血。其特点是“先便后血”,即先下大便,再下血。可见出血部位离****较远,故谓之“远血”,如胃出血、十二指肠出血等。相比而言,“近血”是指离****部位较近的出血,如直肠出血、结肠出血、痔疮出血、肛裂等。
(组成)
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炮阿胶黄芩各三两灶中黄土半斤。
1.方中干地黄,即生地黄,根据实际情况,也可选用熟地黄,其养血之力更强。灶中黄土,又名灶心土、黄土、伏龙肝,是农村做饭所用的烧柴草的炉灶中间的黄土,既能收涩止血,又能涩肠止泻,作用良好,但药材难寻,有学者主张用赤石脂代替,如陈修园在《金匮要略浅注》中说:“愚每用此方(指黄土汤)以赤石脂一斤代黄土如神。”
2.方中干地黄、阿胶养血止血,黄土收涩止血,炮附子温经止血,黄芩亦能止血,以上五药均能止血,可见本方的主要作用就是止血。附子温补脾阳,白术补气健脾,甘草益气健脾,三药均能温中健脾益气,以复脾之统摄之功。此外,黄芩清热,同干地黄一并制约诸药燥热之性。综合上述诸药,其作用特点有二:一是止血,此为治标之法;二是健脾温中,为治本之法。故本方主要治疗脾阳不足、不能统血之出血证。
(剂量)
1.本方是汉代方,剂量较为明确,换算如下:甘草、生地黄、白术、炮附子、阿胶、黄芩各45g,灶心土(或赤石脂)125g。
2.现代临床参考剂量为炙甘草5~10g,生地黄10~30g,白术10~20g,炮附子9~15,阿胶6~12g,黄芩6~12g,灶心土125~250g。
(用法)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1.原方七味共煎,煮取3升,分2次服。方中灶心土、阿胶与诸药同煎,其用法较为特殊。
灶心土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和氧化铝,是不溶于水的矿物质,服用后可在胃肠内壁形成不吸收的保护层,从而避免胃酸等对黏膜的刺激与损害,并具有对胃肠末梢神经镇静和麻醉作用。基于此,王晓认为:“阿胶能使灶心土矿物质悬浮,并增强其附着能力,其悬浮程度与附着黏度,均在两药同煎的过程中产生”,所以他指出“阿胶与灶心土同煎,不仅提高了灶心土崩解物在药液中的悬浮程度,又可增强在胃肠黏膜的附着力。这与西药氢氧化铝凝胶的药理性质极为相似,证明我国早在近二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具有现代医药水平的‘硅、铝凝胶’类药物。”此外,他强调“灶心土不可另煎而用其清液,必须与其它药同煎,如果把灶心土粉碎后与其他药同煎,疗效更好。”若“烊冲阿胶,只能使得药液中灶心土的矿物质成分发生沉淀,达不到其治疗目的。”(《中医研究》,1996:8;45)
2.现在用法为灶心土煎汤代水,余药煎出药汁300~400ml,纳入烊化之阿胶,分2次温服。
(配伍)
本方的配伍有两个特点。一是寒热并用,刚柔相济,附子、白术之刚燥,配伍生地黄、阿胶之阴柔之品;二是温中健脾之治本,配伍止血之治标之品,以达标本同治的目的。
(应用)
本方是治疗远血的专方,其病机是脾阳不足,不能统血,血不循经而溢脉外,症见便血、吐血等诸多出血。其血证的特点是:血色暗淡而质稀,伴四肢不温,体倦神疲,口淡不渴,或但欲饮热,面色萎黄无华,头晕心悸,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
现临床多用本方治疗消化道出血,如便血、呕吐等。亦可用于其他部位的出血,如尿血、月经过多、崩漏下血、鼻出血、咯血等属虚寒性出血证者。
应用本方时,首先,是抓住虚寒性出血这一病机特点。此类患者大多病程较久,出血反复发作,时好时坏。久病多虚,患者机体的功能低下。
其二,本方主治出血的部位。原文主治“远血”,这在《金匮要略》中已经明确。一般理解为离****部位较远的位置出血,即上消化道的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后,在肠道内经过较长时间的传导,同时在肠道内酸碱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出血的性状发生改变,下血色黑如柏油样,俗称柏油样大便。本方主治出血的部位已经远远超出消化道的范围。如泌尿道的出血如尿血、血淋;妇科的出血如月经过多、崩漏;呼吸道的出血如咯血;其他部位的出血如鼻衄、齿衄、肌衄、结肠炎的出血等。总之,凡辨证属于虚寒性出血者,就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其三,出血量。上消化道的出血或多或少。其少者,大便无改变,仅用显微镜方可发现,患者也大多不伴有全身虚寒性的表现。其多者,不仅出现柏油样大便,还有可能出现呕血。急性出血而量大者如胃溃疡出血、胃黏膜脱落出血、肝硬化所致的胃出血等,表现为吐血者,此时当与咯血相鉴别,临床医生要迅速做出判断,采取急救措施,避免因失血过多而发生休克,此时不宜使用本方,这不是中医的优势。一般认为,镜检隐血阳性者,其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有柏油样大便者,出血量在50ml以上;呕血者,其出血量多在150ml以上。通过这些简单的表现可大体判断患者出血量的多少。
本方治疗虚寒性出血,特别是消化道出血确有实效,可把本方称之为慢性消化道出血的止血剂。如蒲辅周用本方加味治疗便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摘录一病例如下。某女,58岁。大便后流鲜血,或无大便亦流大量鲜血。每次流血量约1至2茶碗之多,每日2至3次,已20余日。两少腹有隐痛,自觉头晕心慌,气短自汗,脸肿,饮食尚可;素有失眠及关节疼痛,月经已停止2年。脉沉数,舌微淡无苔。以黄土汤加味:熟地一两,白术六钱,炙甘草六钱,黑附子三钱,黄芩二钱,阿胶五钱,侧柏叶(炒)三钱,黄土二两。用开水泡黄土,澄清取水煎,服2剂。复诊时已有好转,仍有心跳气短,已无头晕及自汗出,饮食尚可,眠佳,舌无苔,脉仍沉数。原方再服3剂,便血已很少,以益气滋阴补血以资善后。(《蒲辅周医案》)
本方主治的病证大多病程较久、病势较缓,故服用本方时要长期服药方能显效。如《吴鞠通医案》:福某,24岁。病后冰镇水果不能戒,粪后便血如注,与《金匮》黄土汤。每剂黄土用一斤,附子用八钱。服至30余剂,而血始止。可见服用本方之时间较长。
本方主治虚寒性出血,若见出血量大,血色鲜红,味腥而浓,伴见口渴,尿赤,舌红苔黄脉滑数等一派热象者,不可用本方来治疗,而当选用清热凉血止血之剂。
(加减)
本方药仅七味,属于中等大小的经方,应用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加减用药,如结肠炎出血者加地榆炭;尿血者加小蓟、蒲黄等;咯血者加白及;皮下出血者加紫草等。
(名家论述)
1.《金匮要略心典》清·尤怡下血,先便后血者,由脾虚气寒,失其统御之权,而血为之不守也。脾去****远,故曰远血。黄土温燥入脾,合白术、附子以复健行之气,阿胶、生地黄、甘草以益脱竭之血,而又虑辛温之品转为血病之厉,故又以黄芩之苦寒,防其太过,所谓有制之师也。
2.《血证论》清·唐宗海血者,脾之所统也。先便后血,乃脾气不摄,故便行气下泄,而血因随之以下。方用灶土、草、术健补脾土,以为摄血之本;气陷则阳陷,故用附子以振其阳;血伤则阴虚火动,故用黄芩以清火;而阿胶、熟地,又滋其既虚之血。合计此方,乃滋补气血,而兼用温清之品以和之,为下血、崩中之总方。古皆用为圣方,不敢加减,吾谓圣师立法,指示法门,实则变化随宜。故此方热症可去附子,再加清药;寒证可去黄芩,再加温药。
3.《成方便读》清·张秉成凡人身之血,皆赖脾脏以为主持,方能统御一身,周行百脉。若脾土一虚,即失其统御之权,于是得热则妄行,得寒则凝涩,皆可离经而下,血为之不守也。此方因脾脏虚寒,不能统血,其色或淡白或瘀晦,随便而下。故以黄土温燥入脾,合白术、附子,以复健行之气;阿胶、地黄、甘草,以益脱竭之血;而又虑辛温之品,转为血病之灾,故又以黄芩之苦寒防其太过,所谓王者之师,贵有节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