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4)
1.从“寒多不用水”、“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等可知本方主治证候为寒证。
2.“霍乱”的古今含义不同,现代是指由霍乱弧菌传播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而在古代,也是在本方中,是指以上吐、下泻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上吐下泻中间痛,挥霍潦乱,故名霍乱。
3.本方不仅治疗中焦病之“霍乱”,也可治疗胸上有寒或胸痹。
4.《金匮要略》所用人参汤,其组成、剂量均与理中丸相同,仅剂型不同。
(组成)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
1.白术,产于浙江于潜地区者为道地药材,称为“于术”。本品为健脾的首选药物,为治疗脾气虚证的要药。干姜味辛性热,为温中药,治疗中焦虚寒证首选。
2.本方与四君子汤仅一药之差,相同药物为人参、白术、炙甘草,加茯苓为四君子汤,而加干姜则为理中丸。茯苓以健脾利水为主,故四君子汤主治脾胃气虚证;干姜主温脾阳,故理中丸以温中祛寒为主要作用,主治中焦虚寒证。
(剂量)
1.本方是汉代方,其剂量换算应为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45g。特点是诸药各等份。
2.现代临床参考剂量如下为:人参6~12g或党参15~30g,白术15~30g,干姜10~20g,炙甘草10~20g。临床上单用本方者少见。
(用法)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结合其用法来分析,剂型既可以是丸剂,也可以是汤剂。分别述之。
丸剂:
1.“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大约重9g。
2.“以沸汤数合”,即温开水送服。
3.“日三四服,夜二服”,用法较为特殊,要求夜间也要服用,总量达每日五六丸。
4.“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是说药后当觉腹中温热感,若无温热感,则加量,每日总量达6~8丸。药末的总量达每日70g左右。即使如此,“然不及汤”也。可见本方用量之大。
汤剂:名人参汤,或理中汤。
1.“以四物依两数切”,看来原方中的用量是指汤剂的用量,各三两(45g)。
2.“用水八升,煮取三升”,煎煮时间不算长。
3.“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服药后,当饮热粥,可助药力,患者当觉身体发热,但不要揭去衣被,务必要保暖。
从本方用法可以看出医圣对用法的重视程度。
(配伍)
参、术、草与干姜此方名理中。理中者,理中焦,中焦即脾胃也。方中人参、炙甘草、白术均为补气健脾之品,唯有干姜为温中祛寒药。其配伍特点是三味补气药加一味温中药,属于温里的一首方剂。
一般而言,既然是温里剂,就应该以温里药为主组成,实际不然。此方是以补气药为主,辅以温里药组成。这要从气与阳的关系谈起。气与阳同属于生理功能的范畴,阴和血均属于物质基础的范畴。对于中焦而言,气与阳的关系更为密切。大家知道“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呢?“气不足便是寒”,这句话在中焦尤为适用。只要产生中焦虚寒证,就一定有中焦气虚的存在。所以,治疗中焦虚寒证的前提就是要补中气,在大剂量补中气的基础上,稍加温里药即可。此方就符合这一配伍特点。
还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只要提及中焦,就是指脾和胃,二者虽同居中焦,往往相提并论,但实际上脾为主角。脾的功能较多,主运化、主升、主统血等,其首要的功能便是健运,脾要健运,其前提是脾气不虚,这是根本。脾气一虚,谈何健运?气虚之后还能升清么?还能统血么?概而言之,脾的生理功能概括到一点就是脾气不虚,能够正常运化。
顺便谈一下脾气虚产生的病证。脾气不足,“气不足便为寒”,理中丸主之;脾气不健,水湿内停,致脾虚挟湿,参苓白术散主之;脾虚湿浊下注而白带如注,完带汤主之;脾气虚,不能升清,则内脏脱垂,补中益气汤主之;脾气虚,中焦气机紊乱,寒热错杂,半夏泻心汤主之。还有很多,兹不赘述。可见,脾气虚所产生的病证之多。这是诸多病证的共同的病理基础,所以治疗中焦病证,首先要考虑到脾气的问题,这是根本。
(应用)
本方主治病证的病位在中焦。中焦的病证比较容易把握,上吐、下泻、中间疼。掌握此三点,基本上掌握了中焦疾病的临床表现。
本方主治中焦虚寒证,其表现也是上、中、下三点。在上:呕吐,或呕吐清水,或嗳气吐酸,或多唾,或小儿流涎,纳呆,口淡无味,口不渴,或渴不多饮,饮则喜热。在中:脘腹冷痛或隐痛,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或脘腹痞满,按之腹软。但一般不伴有腹部的悸动感。在下:大便稀溏,但不灼热,食生冷或难消化食物之后多腹泻加重。此外,大多伴有全身症状,如畏寒喜卧,肢冷乏力,精神萎靡,舌苔薄白或水滑苔,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脉多沉迟。
现代临床多用本方治疗以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的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慢性胃肠炎、胃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过敏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痢疾、厌食症、胃肠神经官能症等证属中焦虚寒者。
以分泌液过多而清稀无味的病证属虚寒者为多,如多涎、多唾、小便清长、白带清稀,绵绵不已等,此类疾病多见于口腔溃疡、消化性溃疡、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炎、慢性盆腔炎等。此外,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的分泌物也有表现为量多而质稀无味者,属于虚寒的范畴,本方也有应用的机会。
脾的功能特点之一是主统血,脾阳不足,统血无权,血不循经而外溢。所以本方也可治疗虚寒性的出血证,其血证的特点是量较少,色暗淡,质地清稀,无血块。这些出血病症可见于上消化道出血之便血、吐血、支气管扩张之咯血、鼻衄、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此类疾病大多具有病程较长,病势较缓,反复发作的特点。
不管是治疗中焦虚寒证,还是用于脾阳不足之失血证,单用本方,其力量较弱,常加味以增强其作用。若加入附子制成成药,名附子理中丸,临床服用方便。
(加减)
1.附子理中丸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理中丸加附子而成,与理中丸相比,其温中散寒之力较强,主要用于中焦虚寒之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及一切沉寒痼冷等证。
2.连理汤来源于明·秦景明《症因脉治》,由理中丸加黄连而成,此为寒热并用之方,能够温中祛寒,清化湿热,主治脾胃虚寒,湿热内蕴之寒热错杂证,症见泻痢烦渴,吐酸腹胀,小便赤涩,心痛口糜等。笔者认为本方具有半夏泻心汤的配伍特点。
(名家论述)
1.《伤寒明理论》金·成无己心肺在膈上为阳,肾肝在膈下为阴,此上下脏也。脾胃应土,处在中州,在五脏曰孤脏,属三焦曰中焦。自三焦独治在中,一有不调,此丸专治,故名曰理中丸。人参味甘温。《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缓中益脾,必以甘为主,是以人参为君。白术味甘温,《内经》曰:脾恶湿,甘胜湿。温中胜湿,必以某为助,是以白术为臣。甘草味甘平,《内经》曰:五味所入,甘先入脾。脾不足者,以甘补之,补中助脾,必先甘剂,是以甘草为佐。干姜味辛热,喜温而恶寒者胃也,胃寒则中焦不治。《内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散寒温胃,必先辛剂,是以干姜为使。脾胃居中,病则邪气上下左右无所不至,故又有诸加减焉。
2.《伤寒来苏集》清·柯琴太阴病,以吐利腹满痛为提纲,是遍及三焦矣。然吐虽属上,而由于腹满;利虽属下,而由于腹满,皆因中焦不治以致之也。其来由有三:有因表虚而风寒自外入者,有因下虚而寒温自下上者,有因饮食生冷而寒邪由中发者,总不出于虚寒。法当温补以扶胃脘之阳,一理中而满痛吐利诸症悉平矣。故用白术培脾土之虚,人参益中宫之气,干姜散胃中之寒,甘草缓三焦之急也。且干姜得白术,能除满而止吐;人参得甘草,能疗痛而止利。或汤或丸,随机应变,此理中确为之主剂欤。夫理中者,理中焦,此仲景之明训。且加减法中又详其吐多、下多、腹痛满等法。而叔和录之于大病差后治真吐一症,是坐井观天者乎!
3.《温病条辨》清·吴瑭人参、甘草,胃之守药;白术、甘草,脾之守药;干姜能通能守,上下两泄者,故脾胃两守之。且守中有通,通中有守,以守药作通用,以通药作守用。
小建中汤
(来源)
本方来源于《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亦有主治的条文。原文如下:
1.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100)
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102)
3.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金匮要略》第六篇第十三条)
4.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金匮要略》第二十二篇第十八条)
讲解
1.伤寒第(100)条中,本方主治“腹中急痛”,既可用小建中汤,又可以用小柴胡汤,但有先后之分。论治伤寒,首先要注重阳气,小建中汤是温补之剂,而小柴胡汤是和解清解之剂。在未弄清“腹中急痛”是属寒属热时,可先服小建中汤以药来测证,而不可用寒凉之小柴胡汤,以防损伤阳气。
2.从以上四条原文来看,本方以腹痛为主治证,同时可伴有心悸、心烦、衄血、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
(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胶饴一升。
1.胶饴即饴糖,为米、麦、粟或玉蜀黍等粮食经发酵糖化而成,分软硬两种。其软者称胶饴,硬者称白饴糖,药用以胶饴为主。其功能温中补虚,缓急止痛,润肺止咳。现药房多不备,处方中多以麦芽糖或麦芽代之,亦有用红糖代之者。需要注意的是,现市售之麦芽糖质量不佳,不建议使用。笔者倾向于使用麦芽,此药为药房必备之品,质量可靠。如不备麦芽,可用红糖代替,但不可用白糖或冰糖代替。
2.该方实为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而成。方中重用芍药和饴糖,其补虚和缓急止痛之力均增强。
(剂量)
1.方中胶饴为一升,汉代一升相当于现在的200ml,约200g,可见该方中饴糖用量之大。进一步推测,该方补虚之力较强。
2.按汉代剂量进行换算,桂枝45g,炙甘草30g,大枣45g,芍药90g,生姜45g,饴糖200g。
3.现代临床参考剂量为桂枝10~15g或肉桂5~10g,炙甘草5~10g,大枣10~20g,芍药20~30g,生姜10~20g,饴糖50~100g。
(用法)
上六味,以水七升,先煮五味,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1.饴糖用法较特殊,烊化服。
2.此方为三次服用量,每次一升,日服三次。
3.易呕吐者不宜用本方,呕家不喜甘故也。
4.现代用法,除饴糖冲服外,余药常规煎服。
(配伍)
1.饴糖配伍桂枝桂枝辛温而能散能行,饴糖甘温而能补能守。二药同用,一补一散,一走一守,大具阴阳配伍之妙。饴糖得桂枝,甘温补中而不腻滞;桂枝得饴糖,温阳散寒而守中。二药配伍有相反相承之妙。
2.饴糖配伍芍药饴糖味甘入中焦,能缓急,也能守中;芍药味酸,能滋阴补虚,缓急止痛力强。二药同用虽具酸甘化阴之义,但其配伍具有芍药甘草汤之妙,且方中亦有甘草,故本方不仅补虚之力强,缓急止痛力亦优。
(应用)
本方是治疗虚寒性腹痛的重要方剂,症见腹痛时作,痛势绵绵,喜温喜按,面色无华,手足欠温,心中悸动,虚烦不宁,男子遗精,鼻衄,四肢酸痛或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弦细等。
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但总是由于中焦虚寒所致。归纳起来,分为三类:一是中焦虚寒,失于温养,以致腹痛时作,手足欠温;二是中虚化源不足,气血虚弱,机体失于濡养而见心悸、四肢酸痛;三是气血不足,阳损及阴,阴虚生热,则见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衄血、失精等。
其辨证要点是腹痛喜温喜按,面色无华,舌淡脉细弱。概括为一点,即为虚寒性腹痛。
现代临床常用本方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神经衰弱、溶血性黄疸、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证见中焦虚寒者。
在日本,汉方医生们常用本方改善虚弱儿的体质,多长期服用,疗效较好。对于体质瘦弱的年轻人,此方也可以长期服用,能够改善体质。长期应用本方时,要注意辨别体质,此类患者大多属于桂枝体质,症见面白体瘦,腹平而硬,常伴有梦遗,腹痛时作等。可以讲,小建中汤属于体质用药,抓体质比抓证或病更准确、更实用。
此方中若加入龙骨、牡蛎,则含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对于小儿营养不良、年轻人之失精、烦躁等均有治疗作用。
本方与理中丸同治中焦虚寒证,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