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方60首讲记
6993600000020

第20章

第三章 (5)

从药证来看,脾胃虚寒伴有腹部悸动或腹部冷痛较著者,多选用本方,因方中桂枝能定悸,用于腹部悸动不安。本方多不能用于呕吐者,因方中饴糖量大易致中满,仲景也有明训,“呕家不喜甘”。若以呕吐或腹泻为主诉者则多选用理中丸,因方中干姜既能温中散寒,又能止呕。从方证来看,小建中汤有虚性亢奋而伤津的表现,如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而理中丸则一派虚寒之象。从体质来看,小建中汤体质大多是虚弱、瘦弱体质,而理中丸则不一定,胖瘦均有,且胖者较为多见。

附二则医案供学习。

胡希恕老治某男,42岁,1966年6月10日初诊。胃脘隐痛反复发作已5年,经检查诊断为“胃黏膜脱垂”。近症常饿时胃脘痛,恶寒怕冷,口中和不思饮。无恶心吞酸,大便微溏,日行二次,下肢酸软。先与附子理中汤治之不效,后细问症,据有汗出恶风,脉缓,知为表虚中寒之证,故予小建中汤:桂枝10g,白芍18g,生姜10g,大枣4枚,炙甘草6g,饴糖(分冲)45g。结果:上药服6剂,胃脘痛已,但饿时仍不适,除大便微溏外,他无不适。(《经方传真》)

刘含堂治一内伤发热患者,女,51岁,工人,2001年7月18日初诊。半年前因家务事过度劳累,后感全身发热,以手足心发热尤甚,在本厂服西药无效。后到本市某医院做各种检查,未查出病因。现症:面色淡黄,低热(体温时在38℃上下,时而正常),遇劳加重,纳食减退,倦怠乏力,自汗,畏寒,口干,大便稍干燥。舌淡,苔薄白,脉弦而虚。诊为内伤发热,证属脾胃虚弱,肝木偏盛,阴阳失调。治以健脾抑肝,调和阴阳,用小建中汤。处方:桂枝9g,生白芍18g,炙甘草6g,生姜10g,大枣6枚,胶饴200ml。水煎,去滓后,纳入胶饴,温服。6剂。二诊:发热、自汗、畏寒、口干等症状均明显缓解,继用上药,又服10剂,病愈。(《经方治病验案录》)

(加减)

1.内补当归建中汤来源于《备急千金要方》,系由小建中汤加当归而成,功能温中补血,缓急止痛,主要用于产后虚羸,腹中疼痛,食欲缺乏,面色萎黄,唇口干燥,乳汁缺乏等。

2.黄芪建中汤来源于《金匮要略》,系小建中汤原方加黄芪一两半而成,原方主治“虚劳里急,诸不足”。本方能够温中补气,和里缓急,主治气血阴阳诸不足之虚劳病,症见里急腹痛,喜温喜按,形体羸瘦,面色萎黄,心悸气短,自汗盗汗等。一般而言,小建中汤用于中焦虚寒证而体质偏瘦者;而黄芪的体质大多偏胖,所以本方的应用对象应该是小建中汤证而体质偏胖者。

(名家论述)

1.《伤寒明理论》金·成无己脾者,土也,应中央,处四脏之中,为中州,治中焦,生育荣卫,通行津液。一有不调,则荣卫失所育,津液失所行,必以此汤温建中脏,是以建中名焉。胶饴味甘温,甘草味甘平,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建脾者,必以甘为主,故以胶饴为君,甘草为臣。桂辛热,辛,散也,润也,荣卫不足,润而散;芍药味酸微寒,酸收也,津液不逮,收而行之,是以桂、芍为佐。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胃者卫之源,脾者荣之本,《黄帝内经》曰:荣出中焦,卫出上焦是矣。卫为阳,不足者益之必以辛;荣为阴,不足者补之必以甘,辛甘相合,脾胃健而荣卫通,是以姜、枣为使。或谓桂枝汤解表而芍药数少,建中汤温里而芍药数多,殊不知二者远近之制,皮肤之邪为近,则制小其服也,桂枝汤芍药佐桂枝同用散,非与建中同体尔;心腹之邪为远,则制大其服也,建中汤芍药佐胶饴以建脾,非与桂枝同用尔。

2.《伤寒论条辨》清·方有执小建中者,桂枝汤倍芍药而加胶饴也。桂枝汤扶阳而固卫,卫固则荣和。倍芍药者,酸以收阴,阴收则阳归附也。加胶饴者,甘以润土,土润则万物生也。建,定法也,定法惟中,不偏不党,王道荡荡,其斯之谓乎!

3.《金匮要略心典》清·尤怡此和阴阳调营卫之法也。夫人生之道,曰阴曰阳,阴阳和平,百疾不生。若阳病不能与阴和,则阴以其寒独行,为里急,为腹中痛,而实非阴之盛也;阴病不能与阳和,则阳以其热独行,为手足烦热,为咽干口燥,而实非阳之炽也。昧者以寒攻热,以热攻寒,寒热内贼,其病益甚。惟以甘酸辛药和合成剂。调之使和,则阳就于阴而寒以温,阴就于阳而热以和,医之所以贵识其大要也。岂徒云寒可治热,热可治寒而已哉!或问,和阴阳调营卫是矣,而必以建中者何也?曰:中者,脾胃也,营卫生成于水谷,而水谷转输于脾胃,故中气自立,则营卫流行而不失其和。又,中者,四运之轴,而阴阳之机也,故中气立则阴阳相循,如环无端,而不极于偏。是方甘与辛合而生阳,酸得甘助而生阴,阴阳相生,中气立。是故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

吴茱萸汤

(来源)

本方来源于《伤寒论》,相关条文如下:

1.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243)

2.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09)

3.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78)

4.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金匮要略》第十七篇第八条)

讲解

1.本方主治三经病变:阳明、少阴、厥阴。其基本病机是:肝胃虚寒,浊气上犯。

2.主要表现为呕吐或干呕,或吐涎沫,下利,手足逆冷,烦躁,头痛,胸满等。

(组成)

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擘生姜六两,切。

1.吴茱萸辛苦而热,功能温中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本品以归肝经为主,善暖肝散寒,凡见寒凝肝脉之证均可首选本品。又归胃经,功善温中止痛、止呕,凡见肝气犯胃,中焦有寒之呕吐、腹痛等均可选用。

笔者认为,吴茱萸水洗,与生品相当。而本品有小毒,现多制用,用甘草煎汁浸泡,吸干后炒至微干即可,可明显降低吴茱萸的毒性。

2.方中生姜的作用较多,温中散寒一也,降逆止呕二也,制萸之毒三也。

3.结合人参、大枣均能补气,故有中气不足之变,所以本方主要具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效。

(剂量)

1.根据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的讲解,吴茱萸一升相当于现代的50g。

2.按汉代剂量进行换算,吴茱萸50g,人参45g,大枣45g,生姜90g。

3.方中生姜用量,相对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他的方剂,其用量是最大的。

4.据前人的经验,方中生姜量应倍于吴茱萸,而人参量应等于吴茱萸,此时的疗效最佳,这与仲景原方剂量基本相符。而名医余国俊认为:“初服(本方)时吴茱萸、生姜不宜少于15g,党参、大枣不宜少于30g,中病可酌减。”(《我的中医之路》)

5.现代临床参考剂量为吴茱萸3~9g,人参3~6g或党参6~12g,大枣10~20g,生姜6~20g或干姜5~10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1.由七升到二升,浓缩3倍之多,煎药时间较长。

2.“温服七合,日三服”,煎取二升,故方中剂量为一日量。

3.仲景方大多温服“一升”,而此方温服仅“七合”,系由于患者呕吐之故。

(配伍)

吴茱萸与生姜吴茱萸,辛苦而热;生姜辛热。二者同具升降之性。其升浮之性可用于温中助阳止泻,其沉降之性可用于温中散寒止呕。欲用其升则升,欲用其降则降,实则调中焦之升降也。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也这样解释:“吴茱萸汤之实用,乃肝胃同治之剂也。至于此证烦躁欲死,非秘因肝邪盛极,实因寒邪阻塞而心肾不交也。盖人心肾之气,果分毫不交,其人即危不旋踵。至于烦燥欲死,其心肾几分毫不交矣。夫心肾之所以相交者,实赖脾胃之气上下通行,是以少阴他方中皆用干姜,而吴茱萸汤中则重用生姜至六两,取其温通之性,能升能降,以开脾胃凝滞之寒邪,使脾胃之气上下通行,则心肾自能随脾胃气化之升降而息息相通矣。”

(应用)

本方原为肝胃虚寒,浊阴上犯而设,临床以干呕或呕吐涎沫,头痛为主症,多伴有脘腹冷痛,喜温喜按,嘈杂吞酸,下利便溏,口不渴,手足逆冷,畏寒喜热,舌质淡苔滑,脉细迟或弦细等。

现代临床多以本方治疗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头痛、偏头痛、梅尼埃病、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病、眼疾、妊娠呕吐等属于肝胃虚寒,浊阴上犯者。

笔者认为,从仲景对吴茱萸汤原文的描述来看,所主治的病证大多以“干呕、吐涎沫、头痛”为主症。

首先,辨头痛。因为此类患者的主诉以头痛最为常见。其头痛,或急或缓,或轻或重,但发作时较急且重,痛处多位于巅顶或两侧,均为肝经循行部位。疼痛发作时多伴有恶心呕吐、眩晕等。发作频率不定,有一日发作数次者,也有数日发作一次者。

其次,辨呕吐。其轻者仅有恶心或干呕,其重者呕吐胃内容物,胃内容物吐尽则呕吐清涎稀沫,无味、质稀而清冷。呕吐时多伴有头痛眩晕,心悸,脘腹不适,喜温喜按等。

再次,体质的辨别对于本方的应用也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结合本方的主治证和所用药物(人参、大枣)得知,吴茱萸汤体质大多为瘦弱或中等。肥胖型体质一般不会出现本方证,因肥人多痰湿,要从痰湿论治。

本方主治的病证大多较为顽固,病程较长,这从张仲景用吴茱萸可以看出。当归四逆汤主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而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则主治“其人内有久寒者”,可见加入吴茱萸、生姜之后所治病程的情况。含有本品的温经汤主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所以吴茱萸汤所治疗的病证具有以上特点。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本方具有明显的镇吐作用,能够显著抑制胃液,尤其是胃酸分泌,使胃液分泌减少,胃酸度降低,呈明显的制酸效果。至于本方止痛的作用,药理作用尚未证实。其治疗头痛的机制可能是间接性的。

有人在用本方治疗头痛时,发现本方对伴有的高血压病也具有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扩张血管有一定的关系,这只是一种推测,主要是从张仲景用本方主治的病证得出来的。如果从本方同时治疗头痛和高血压病出发,可能会得到满意的答案。

人体是自我调节最完美的系统。头痛的原因在于头部或脑部的缺血,这时机体调动血液循环系统进行调节,使血压升高,利于血液到达头部,此时伴有高血压。服用本方以后,头部或脑部的缺血状态得到改善,则头痛止,血压也随之回降。所以本方主治的高血压当为继发性,对于原发性的高血压,本方恐怕不合适。相对于镇肝熄风汤而言,本方主治的头痛属于缺血性的,而镇肝熄风汤所主治的头痛则属于充血性。

四川名医余国俊善用本方。治某女,38岁,头顶偏左疼痛反复发作18年,痛处有牵掣和跳动感,剧时卧床不起,二三日一发,每次发作必服去痛片才能逐渐缓解。曾经数家医院检查未予确诊,迭用中、西药物,始终未能控制发作。刻诊:近年来头痛愈发愈频,精神不振,颜面略带虚浮,纳食、二便尚可,月经基本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弱。予服补中益气汤合归脾汤加川芎、菊花、蔓荆子6剂无效。考虑头痛有年,或宜缓图,嘱其每日朝服补中益气丸,晚服归脾丸各10g。连服1个月,面色转红润,精神亦振作,而头痛发作如故。不得已再详询病史,当问及“头痛时恶心呕吐否”时,患者答:“不呕吐,只觉恶心,痛剧时吐出清水少许。”遂放胆书吴茱萸汤:吴茱萸、生姜各15g,党参、大枣各30g。嘱其试服1剂,少量频服,如有不良反应,立即停药。1周后来告:“服完1剂,头痛已6日未发;今日痛1次,甚轻微,亦不恶心,未服去痛片,约半小时痛渐止。”效不更方,续予上方3剂,观察1个月,头痛未发。为巩固计,本方小其制:吴茱萸、生姜各10g,党参、大枣各15g,劝其再服6剂。追访半年安然无恙。(《我的中医之路》)

(加减)

1.吴茱萸汤合小半夏汤即吴茱萸汤加半夏,半夏既能燥湿化痰,又能降逆止呕,对于肝胃虚寒,浊阴上犯之呕吐明显者可用本方。

2.吴茱萸汤合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主治痰饮内停之头晕、心悸者,二方合用可用于治疗肝胃虚寒,浊阴上犯之眩晕明显者。

(名家论述)

1.《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己上焦主纳,胃为之市。食谷欲呕者,胃不受也,与吴茱萸汤以温胃气。得汤反剧者,上焦不纳也,以治上焦法治之。《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吴茱萸、生姜之辛以温胃,人参、大枣之甘以缓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