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8)
1.黄芩与黄连二者均为苦寒之品,均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治疗各种湿热证、热毒证,常相须为用。本方中二者均能清肠胃实热、湿热。
2.芩连与干姜芩连苦寒,干姜辛热,二者一辛一苦,一散一降,则无论寒热之邪,皆可开泄,大具辛开苦降之功,实为治痞药对之典范。
有许多学生在学习了药性之后,对二药的配伍大表怀疑。
一是怀疑寒热互结之痞证难以理解,更为费解的是寒热互结于中焦,即寒邪与热邪均作用在同一个部位。假如是上热下寒,或外寒里热,不在同一个部位,还容易为人接受。同一个部位的寒热难道不就相互抵消了吗?
笔者认为需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伤寒论》的原文讲起,其原文如下:“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149)从原文不难看出,患者初得病时是少阳病,少阳病的治法是禁汗、禁吐、禁下,唯有和解一法才是正治之法。而此庸医给予病人的治法却是“下之”,在汉代大多用硝、黄之属下之。
少阳病下之后,出现的病机转归有三个:一是“柴胡证仍在”,说明给予下法后,没能治好病,也没有把病治坏,对病情没有大的影响。这可能与患者的正气尚强有关,也可能与庸医所用“下药”量小有关,总之对病情没有影响,病机没有转化,仍在少阳,故“复与柴胡汤”以和解之,结果“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二是下法引少阳之邪入里化热,同时下药伤脾,脾失健运而生湿,湿热相搏而成结胸,故用大陷胸汤来治疗。三是下法引少阳之邪入里化热,同时硝黄等药寒凉伤阳,脾阳不足则生内寒,与入里之热相互搏结于中焦而成痞证。此即寒热互结之痞证。治疗上当然需要寒热同调,辛开苦降,才能开结除痞。
第二个怀疑是干姜与芩连同用属于寒热并用,不会因为药性相反而相互制约吗?《中药学》在讲相恶的配伍关系时提到,相恶是指二药同用时各自的性能相互牵制,使原有的疗效降低甚至丧失,并以干姜与黄芩为例,二者同用即是相恶的配伍关系。
相恶的概念比较混乱,能够得到大家都认可的似乎很难,比如人参恶莱菔子,人人皆知,但也有不少医家用的很好。看来“恶”与“不恶”是相对而言的。不会用的就是“相恶”,会用的而且有用的非常好的,怎么会相恶呢?
(应用)
本方主要用于中气虚弱,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致肠胃不和之痞证,以心下痞满、呕吐、腹泻、苔腻微黄为主要表现。其中痞是指心下胃脘部堵塞感、满闷感、饱胀感、不适感,但很少产生疼痛,即使有疼痛,也是微痛、隐痛,但绝不是剧痛。按压剑突下的部位往往有轻微的疼痛或不适。
现代常用本方加减治疗急慢性胃肠炎、胃肠溃疡、慢性胆囊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消化不良、神经性呕吐、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复发性口腔溃疡等疾病属寒热互结,虚实夹杂者。
寒热互结于中焦,理论上容易理解,但实际上难以把握,假如患者出现舌苔黄腻,提示是热邪、是湿邪?白腻提示的是寒邪、湿邪?痞的产生,既可以是热,也可以是寒,还是可以是湿,或者是虚,寒热互结的也很多,如何把握?
如果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组分析,对于寒热互结之痞证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此类患者大多同时出现三种情况:其一,是寒的表现。舌苔白腻,脘腹部寒冷感,大便溏泻。食用水果或生冷之后,肠鸣音亢进,原来基本正常的大便转变为腹泻,薄白的舌苔变为白厚而腻。时间久了,患者大多了解自己的情况,为了健康而远离生冷甚至水果。这些表现均为寒象。其二,是热的表现。舌苔薄黄或黄腻,上部多有慢性的炎症,如咽喉炎、口腔溃疡等。因食用辛辣而常常导致胃部的不适或咽喉炎、口腔溃疡的发作,此类患者大多回避辛辣,包括白酒、辣椒、生葱等。综合两种情况,可以判断患者体内既有寒邪,又有热邪。
为了便于理解,可以理解为上有热(上部炎症),下有寒(肠鸣下利),寒热互结,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常,郁结于内,而成痞证。其三,为什么寒邪、热邪同时居于中焦而作乱?关键的因素是什么?笔者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是正不胜邪之故,所以此类患者一定有中气不足的因素,这也是一个关键之处,这就是方中用人参、大枣、甘草的原因。中气不足,则脾气不健,脾气不健,则湿浊易生。为什么不谈湿的因素?实际上,无论从患者的表现上,还是从病机来看,或是从所用的药物来分析,痞的产生与湿邪是密切相关的。寒热之邪均为无形,依据湿邪而互结,而错杂。患者舌苔多具腻象,并易于肠鸣腹泻(古有“无湿不作泻”之说),是湿邪的表现;中气不足,湿浊内生,中焦气机失常,是湿阻的表现;黄芩、黄连均能清热燥湿,干姜能温化寒湿,半夏苦温燥湿,人参、甘草、大枣健脾以运湿,均能主治湿邪。
实际上,痞证的最初涵义就是天地不交,即阴阳不交。半夏泻心汤的主治,就是寒热错杂而不交。
本方是寒热并用的典型代表方剂,体现了中医阴阳互根互用的特点,这是一首真正的中医处方。说它是真正的中医处方,就在于寒热并用,中医的高效方往往就在于寒热并用的方剂。上面的解析是针对典型方证的分析,不典型的临床病例更为多见。
许多名医对本方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体验,如名医马有度在《感悟中医》一书中说:“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体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神经官能症这些慢性胃病,以寒热兼夹、虚实互见的类型最为多见,所以我治胃病运用最多的方子莫过于半夏泻心汤了,只要加减得当,常能应手取效。……我的习用量是:法半夏12g,干姜10g,黄芩15g,黄连6g,党参15g,炙甘草10g,大枣12g。”他还说:“半夏泻心汤,原方是针对‘心下满而不痛者’。而各种慢性胃病,除有胃脘胀满之外,胃痛最为常见,或气滞而痛,或血瘀而痛,或肝气犯胃而痛,所以应用半夏泻心汤常需配合其他方剂而用。对于慢性胃炎而胃痛明显者,我常加入檀木丹参饮(檀香、砂仁、丹参),通过行气活血而缓解疼痛。对于消化性溃疡病而胃脘冷痛喜按者,则配用黄芪建中汤。对于胃神经官能症,胃痛连及胸胁,则配用柴胡四逆散(柴胡、枳壳、白芍、炙甘草)。由于此类病人常有虚烦不眠,又宜配用酸枣仁汤。”
刘含堂治范某,男,48岁,农民。1988年11月4日初诊。3年前因上腹部多次胀痛,遂到本县医院门诊,经胃镜检查,诊为浅表性胃炎,以西药治疗月余,病情得以控制。此后每隔一段时间,或因饮食不慎,或因精神因素,而使旧病复发,服药多可控制。近半月来,无明显诱因,旧病又发作,服西药10余日,疗效不佳。现症:胃脘部胀满,按之柔软,无疼痛,呕吐,口苦,倦怠乏力,不思饮食。偶喜热饮。舌红,苔薄黄腻,脉弦而虚。诊为痞证,辨证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痰饮阻胃。治宜寒热并用,虚实兼调,化痰止呕。拟半夏泻心汤,处方:清半夏15g,黄连3g,黄芩10g,干姜10g,党参10g,炙甘草6g,大枣6枚。水煎服。服4剂,胃脘部胀满明显减轻。继以前药又服6剂,所有症状均消退。(《经方治病经验录》)
(加减)
1.甘草泻心汤来源于《伤寒论》,其组成同半夏泻心汤相比,炙甘草由原来的三两变为四两,增强了补虚作用,故其主治胃虚益甚,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等。此方在《金匮要略》中亦有记载,主治狐惑病,一种与黏膜有关的疾病,现在临床上,甘草泻心汤既可以用于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病,也能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以及结肠炎、直肠溃疡、肛裂、痔疮、结膜溃疡、****溃疡等。甘草是本方主药,有修复黏膜的作用。所以本方同半夏泻心汤相比,更多的是用于黏膜病,特别是复发性口腔溃疡,可以说甘草泻心汤是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专方。在此有必要谈一下本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机制。
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大多长期服用寒凉性的药物,如西瓜霜、金嗓子喉宝、草珊瑚含片等。长期服用上述药物后,脾阳渐伤,这样的患者若只给予清热药,患者大多表现出药物的副作用,即产生腹泻、肠鸣音亢进、脘腹冷痛等,而不能发挥治疗口腔溃疡的作用,效果欠佳。此类患者多为脾阳虚,此为其一。其二,口腔溃疡患者大多不能吃辛辣食物。一旦食用辛辣,则表现为火热上炎之象,如表现出溃疡加重或增多,或咽喉疼痛,即“上火”,此为上焦有热。故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大多表现为上热下寒证,或寒热错杂证,用甘草泻心汤是既符合中医的“证”的特点,大剂量的甘草对该病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陈瑞春教授使用本方治疗多发性口腔溃疡也具有丰富的经验,他在《伤寒实践论》中说:“多发性口腔溃疡,属胃热者居多,可用清胃热、滋阴火者不少。然而,多发性口腔溃疡尚有久治不愈、经年反复发作者,一味清胃泻火,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故仿《金匮》甘草泻心汤治狐惑病之意用治本病,能取得疗效。”
对于偶发的口腔溃疡,属实热者居多,黄连解毒汤、清胃散等均为常用方剂。也有人提供经验时说,花一元钱买黄柏,含嚼,用于口腔溃疡实热证,1日内即消。
2.生姜泻心汤来源于《伤寒论》,其组成同半夏泻心汤相比,干姜由三两变为一两,加生姜四两而成。生姜能够发散水气,其主治病证仍为寒热错杂之心下痞证,然其水气偏重,呕逆较为突出。故原方主治“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
(名家论述)
1.《经方的魅力》今·黄煌“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这是《金匮要略》对半夏泻心汤证的经典描述。由此可知,本方证有上、中、下三部位表现,即上呕、中痞、下肠鸣,病变在整个胃肠道。三者之中,又以痞为必见。此痞是胃肠功能紊乱所致,其实质是胃的分泌和运动机能障碍,不能及时排空内容物,胃内的食物、液体以及发酵产生的气体长期滞留不去,导致局部的堵塞憋闷、胀满不舒。这种情况多伴有肠吸收功能低下,水分停滞,加之产生的腐败之物,使肠管蠕动加快,其外在表现即为肠鸣。方中黄连黄芩具有广泛抑菌作用,比如对幽门螺旋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是消炎性中药,对充血性炎症效佳。从用黄连黄芩来看,半夏泻心汤证多为炎症性胃肠功能紊乱。这种炎症性,既可以是外来病菌感染,也可以是饮酒或食入辛辣等刺激物所造成的胃黏膜损伤。这些病理变化中医谓之湿热蕴结,因而临床多见舌苔黏腻。此苔或薄或厚;或白或黄,或白底罩黄;既为痞,则纳食减少也不言自喻。半夏泻心汤证的胃肠功能失调,并非一般的消化不良,用点焦三仙便可解决问题。既要修复炎症,又要调整功能,二者不可偏废。
2.《伤寒实践论》今·陈瑞春临床应用半夏泻心汤,应抓住舌苔的特征。由于半夏泻心汤所治的是寒热并存,脾胃同病的痞满证,所以,胃肠道的病变反映在舌象上是很敏感的,这就是前人“舌苔以候胃”的经验总结,今人有将舌苔誉为“天然胃镜”之说的。基于上述理由,半夏泻心汤证的舌苔,应当是黄白相兼而腻。如果黄而不腻,属胃热,不能用本方;白而不黄,属胃寒,亦不可用。
3.《医宗金鉴》清·吴谦呕而肠鸣,肠虚而寒也;呕而心下痞,胃实而热也,并见之,乃下寒上热,肠虚胃实之病也。故主之以半夏泻心汤,用参、草、大枣以补正虚,半夏以降客逆,干姜以胜中寒,芩、连以泻结热也。
4.《伤寒论浅注补正》清·陈蔚痞者否也,天气不降,地气不升之义也。芩、连大苦以降天气,姜、枣、人参甘以升地气,所以转否而为泰也。君以半夏者,因此证起于呕,取半夏之降逆止呕如神。
白虎汤
(来源)
本方来源于《伤寒论》,主要条文如下:
1.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176)
2.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219)
3.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350)
讲解
历代医家对第(176)条争论不休,“里有寒”不可用白虎汤,有的医家改为“里有热”。第(219)条提示本方主治“自汗出”。(350)条主治“脉滑而厥者”,提示本方主治非寒证,寒证不可能出现滑脉,“厥”为热厥,系指里热炽盛,格阴于外之热厥证。里热是本质,外寒是假象。
(组成)
石膏一斤,碎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1.石膏辛甘大寒,能够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从本方原文的主治来看,白虎汤所治病证并无渴或烦渴等症,石膏止渴作用并无用武之地。在此方中石膏的作用就是辛寒折热,大清气分之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