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方60首讲记
6993600000012

第12章

第二章 (7)

2.《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清·王泰林小柴胡汤,少阳枢机之剂也;四逆散,少阴枢机之剂也。少阴为三阴之枢,少阳为三阳之枢也。此四逆散与小柴胡制方之义略同,特以枢有阴阳之异,故用药亦分气血之殊,而其辅正逐邪,和解表里,则两方如一方也。盖彼用黄芩泻肺热,恐金胜木也;此用枳实泄脾实,恐土胜水也。彼用人参补脾气,恐少阳之邪传入于太阴也;此用芍药益肝阴,恐少阴之邪传入于厥阴也。而枢机为病,必以和解,故柴胡、甘草在所不易矣。

3.《血证论》清·唐宗海四肢厥冷,谓之四逆。仲景四逆汤,皆用温药,乃以热治寒之正法。至四逆散,则纯用清疏平和之品,亦能治四肢厥冷,何也?盖虚寒固有四逆,亦有热遏于内,不得四达,而亦四逆者。实热内伏,热深厥亦深,非芩、连、大黄不克;虚热内扰,非玉烛散、玉女煎不退;若是腠理不和,遏其阳气,则但用四逆散。枳壳、甘草解土中之郁,而白芍以调其内,柴胡以达于外,斯气畅而四肢通,自不冷厥矣。此方与小柴胡转输外达相似,又疏平肝气,和降胃气之通剂,借用处尤多。

逍遥散

(来源)

本方来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条文如下:

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及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讲解

1.从原文来看,本方主治病机有“血虚”“血热”“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等。

2.根据原方所描述的病机,可将原文分为三段。第一段,从其所描述的症状来看,似与更年期或神经症有关,主诉多而杂。逍遥散对于此类病证也确有一定的疗效。第二段,血热相搏,主治月经不调。本方用于血热证时,多加丹皮、栀子等药。不过本方调经的疗效肯定,与原方相一致。第三段,主治室女,即未婚者,证见血弱阴虚,荣卫不和而致痰嗽潮热,肌体羸瘦。可能系肝郁气滞乘脾所致。

(组成)

柴胡去苗当归去苗,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白芍药白术各一两甘草微炙赤,半两。

1.从“柴胡去苗”来看,过去柴胡的入药部位可能是带幼苗的根,现今临床只用其根。也许是由于药源的原因,江浙一带有苗入药者,猜测所用柴胡为南柴胡,但药理研究显示苗与根的成分及作用是不同的,笔者不赞成带苗入药。

2.“当归去苗”,也可能是过去苗根同用,但现在当归的入药部位是根,苗不入药。

3.“茯苓去皮,白者”,即白茯苓,其作用即是利水渗利,健脾。

4.从本方的用法来看,本方的组成还有煨生姜、薄荷,其中薄荷在方中的作用是疏肝,薄荷用于疏肝时不须后下,与诸药同煎即可。

5.方中药物可为三组。一是疏肝之品,柴胡与薄荷,均具有疏肝作用;二是当归、白芍均能养血;三是白术、茯苓、甘草均能健脾,煨姜散性已失,主入胃肠而升阳止泻。故本方主要作用是疏肝、养血、健脾。若结合秦伯未之治肝三法(补肝体,调肝用,防肝变)来理解则更容易掌握本方的组成,实际上疏肝、养血、健脾就分别对应调肝用、补肝体、防肝变。笔者理解,这种治肝三法的理论依据有二,一是肝的生理特点,是“体阴而用阳”,需要补肝体,即补肝血和补肝阴,同时要助肝用,即“用阳”;二是《金匮要略》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明训。

(剂量)

1.本方来源于宋代,其剂量易于换算。柴胡、当归、茯苓、白芍、白术各30g,甘草15g。但不是1剂的药量,从用法可知,本方为煮散剂。

2.在临床上,此方的应用一般有逍遥丸水丸和汤剂2种,前者为成药,按说明服用即可,后者需要开中药处方,方中柴胡的用量不宜大,这与其作用有关。一般而言,柴胡在临床的应用有3个剂量阶段,大剂量15~30g,一般用于外感发热性疾病;中等剂量6~15g,疏肝解郁多用之;小剂量3~6g,大多用于升阳举陷。柴胡在本方中的作用是疏肝解郁,故多用中等剂量。

3.现代临床常用汤剂的参考剂量为柴胡6~15g,当归6~15g,茯苓10~20g,白芍6~15g,白术10~15g,甘草3~6g。或加生姜、薄荷各3~6g。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1.“每服二钱”,即6g。本方为煮散剂,煎药用水不宜量大,如《头面部疾病普济方新编》中把每盏的容量定为200ml,“同煎至七分”是指煎成原量的7/10,约煎出140ml,这与现代汤剂每次的服用量相当,不过相对于6g的药量而言,是不是显的有点过大。从这里可以看出煎药的时间较短。不过,还是期待有关专家进行对“盏”和用法中“分”的考证。

2.“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提示一要热服,二是想服就服,每日可以服用多次,但也应该有个标准,或有个限量。笔者认为每日的服用次数不宜过多,4~6次为宜。如果服用量过多的话,喝水就喝饱了,还能吃饭么?如果说有个标准的话,以患者服用后自我感觉舒服就行。其实,中医判定疗效的标准是多样的,患者症状的变化、化验指标的变化、患者自我的感觉等均为判定的标准。对于患者的自我感觉尤为重要,许多患者自述服药后感觉良好,但问及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患者却说不上来。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可以作为中医疗效的判定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

(配伍)

1.柴胡与白芍柴胡疏肝,有助于肝血的调节;白芍养肝血、缓肝急,有助于肝气的调畅。二者一气一血,一动一静,共奏调畅气血之功,实为疏肝之祖剂。

2.茯苓与白术白术苦温性燥,为健脾之主药;茯苓甘淡渗利,既能利水,又能健脾。二者配伍,健脾与利湿同调。脾健能运湿,湿祛脾自健,二者实为健脾之主药对。

(应用)

传统认为本方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症见两胁胀痛,神疲乏力,纳少,口燥咽干,头痛目眩,或寒热往来,或乳房作痛,月经不调,舌淡红,脉弦而虚等。以两胁胀痛,纳少,脉弦而虚为辨证要点。

本方既是调和肝脾的代表方,又是妇科调经的常用方。既然本方的作用是以疏肝为主,所主治的病证当以肝胆经为主,即发病部位大多在躯体的两侧。概括而言,其主治病证有三。

1.位于肝胆经循行部位的疾病如甲状腺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乳腺小叶增生、乳房胀痛、肋间神经痛等疾病。

2.妇科病如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月经不调、痛经、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3.与情志有关的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神经衰弱、失眠、癔病等。

以上三类疾病的共同特点是发病大多与情绪有明显的相关性,情绪不佳时加重,心情舒畅时病情好转。总之,此类患者大多属于敏感的体质,这与方中柴胡作为君药是一致的。但以中医的辨证论治而言,又总以肝郁血虚脾弱为病机特点,血虚之象不一定明显,但肝郁与脾虚的特点一定要具备。

所以,要正确使用本方,抓住以上三点即可。从辨证要点来看,两胁胀痛是肝气郁滞所致,当然肝郁并非仅仅表现为胁胀,情绪的变化才是肝气不调的最直接反应,纳少为脾胃虚弱所致。

有学者认为逍遥散主治的最佳适应证为肝郁脾虚又兼有水肿者,特别是晨起眼睑水肿者或下肢水肿者,这种水肿是由于脾虚湿停所致,是脾虚的一种表现。方中所用的药物也提示了这一点,如白术、茯苓均为利水之品。

江西医学院二附院主任医师龚子夫善用本方,他用本方的指征是:①有情志抑郁史;②与肝经有关的种种痛证,如太阳穴痛,乳房胀痛,两胁胀痛,少腹胀痛;③脉弦者。(《方药传真》)

解放军总医院王发渭主任医师擅用逍遥散化裁治疗甲状腺腺瘤、乳腺增生病、慢性胃炎、神经衰弱、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等多种疾病,治一36岁女性患者,长期经行前后不定,量多少不一,色红而夹紫块,经将行乳房及小腹胀痛,胸胁苦满,心烦易怒,经行之后则症状消失,平时大便偏稀,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证属肝郁脾虚。治宜疏肝健脾,养血调经法。方用逍遥散加减: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5g,炒白术15g,茯苓15g,薄荷(后下)6g,郁金15g,香附15g,延胡索10g,陈皮10g,青皮10g,甘草6g。上方服20剂,经行周期正常,色量一般,经前诸症消失。宗上方续服10余剂,以巩固疗效。随访2年,症状未复发。(《时珍国医国药》,2003;7:437)

现药房中一般备有成药水丸,每服6~9g,每日3次,服用方便。

(加减)

1.加味逍遥散又名丹栀逍遥散,来源于《内科摘要》,系由逍遥散加丹皮、栀子而成,二药均为寒凉之性,能够清解郁热,故其主治不仅有肝郁脾虚血弱的情况,而且热象明显,一般认为是由于肝郁化火所致。

2.黑逍遥散来源于《医宗己任篇》,系逍遥散加熟地黄而成。熟地黄养血补血作用较强,故本方主要用于逍遥散证而血虚较甚者。若血虚有热者,则熟地黄可易为生地黄。

(名家论述)

1.《医略六书》清·徐大椿肝脾血虚,不能下输冲任,而月经愆期,腹痛频频焉。柴胡疏肝郁以调经,白术健脾土以生血,茯苓清治节以和脾,甘草缓中州以和胃,白芍敛阴血能资任脉,当归养血脉更资冲脉也。水煎温服,使脾胃调和,则肝血自生而血脉自行,安有经愆腹痛之患乎。气滞加木香、香附以调气化气,而腹痛可除;血热加栀子、牡丹皮之凉血清肝,而经血可盈;血少血虚加生熟地之滋血补血,而经行如度,何有腹痛之不已哉?

2.《血证论》清·唐宗海此治肝经血虚火旺,郁郁不乐。方用白术、茯苓助土德以升木,当归、白芍益荣血以养肝,薄荷解热,甘草缓中,柴、姜升发。木郁则达之,遂其曲直之性,故名之曰逍遥。如火甚血不知者,加牡丹皮、栀子清理心包。心包主火与血,为肝之子,为火之母。治心包之血,即是治肝之血;泻心包之火,即是泻肝之火,以子母同气故也。

3.《中国医药汇海》今·蔡陆仙此方名为疏肝,仍所以疏达少阳之郁火也。并治胸满吞酸,小腹痛疝,溲赤不利,往来寒热等症。……尤妙在薄荷一味,宣和胸膈,透表祛达,以成安内攘外之功,是真妙制焉。

半夏泻心汤

(来源)

本方来源于《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也有记载,条文如下:

1.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149)

2.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金匮要略》第十七篇第十条)

讲解

1.本方主治条文有二,一是“(心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二是“呕而肠鸣,心下痞”。二条条文主治相同,均为痞证。

2.综上所述,半夏泻心汤主治痞证,主要表现有三:心下痞、呕吐、肠鸣。可以从上呕、中痞、下肠鸣来记忆。

(组成)

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甘草三两,炙。

1.半夏的规格较多,此方中多用姜半夏,亦有用法半夏者。在本方中的作用是消痞散结,降逆止呕。

2.方中黄芩、黄连清除邪热;干姜温中散寒;人参、大枣、炙甘草补气健脾。诸药合用,能够寒热同调,攻补兼施,和胃降逆,开结除痞。

(剂量)

1.黄芩与黄连的用量比例为3∶1。黄连在该方中的用量较小,为什么?从本方用药来看,患者必有中气虚弱,人参、干姜、大枣、炙甘草四药可以佐证。

黄芩、黄连虽均为苦寒之品,但黄连属于大苦大寒之品,临床经验显示,脾胃正常的患者,黄连用量至10g,连续用药1周,患者胃口全无,显示黄连的败胃作用比较明确。此处黄连的用量可以提示两点:一是仲景用黄连量小;二是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用药,量更宜小,以防苦寒败胃。

不过,黄连煎液中含有大量的碱性成分,能够中和过多的胃酸,对于烧心泛酸的患者,配伍本品具有明显的制酸作用,应根据泛酸的多少确定黄连的用量。

2.本方是汉代方,剂量换算为半夏65g,黄芩、干姜、人参各45g,黄连15g,大枣45g,炙甘草45g。

3.现代临床所用本方的参考剂量为半夏5~15g,黄芩5~15g,干姜5~15g,人参5~10g或党参10~20g,黄连2~6g,大枣10~20g,炙甘草5~10g。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由“水一斗”到最后“取三升”,提示煎煮时间不算短。

2.“去滓再煎”能够使药性和合。在小柴胡汤中已经讲过,兹不赘述。

3.“温服一升,日三服”,即每次服1升,每日服3次。此为1剂的药量。

4.现代一般常规煎服。

(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