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2
6993400000004

第4章 内科病证(4)

第2章 内科病证(2) (1)

胃酸反流性咳嗽——降逆止咳汤(赵棻方)

(组成) 木蝴蝶12g,蜜枇杷叶9g,苦杏仁7g,百部12g,川厚朴9g,绿枳壳9g,旋覆花9g(布包),赭石15g,川郁金9g,麦芽、谷芽各30g,海螵蛸20g,粉甘草5g。

(功效主治) 平降肝胃气逆,兼予助肺肃降。用于胃酸反流性咳嗽。

(方解) 在消化性溃疡、食管炎、浅表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B型)等疾病中,常由于胃酸反流导致支气管受刺激而发生咳嗽,其表现并无表证,轻者见饭后嗳气、脘腹胀满,重者有上腹部或胸骨后灼热、嘈杂感,与此同时呕恶泛酸,咳嗽骤作但少痰,而以夜间易于发作。胃病与咳嗽交缠一起,治觉棘手。本病论治,当责之气逆。止咳为标,降逆为本,重在平降肝胃气逆,兼予助肺肃降。赵老自拟降逆止咳汤试用于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加减) 方中川厚朴、枳壳下气通滞;旋覆花、赭石重镇降逆;川郁金、木蝴蝶疏肝利胆,三组药物配合,作用于肝、胃、肺,为疏肝降气之主药,用以治本。枇杷叶、苦杏仁、百部,虽为止咳,实则降气,三药配合为下气宁咳之主药,用以治标。另取海螵蛸、甘草制酸上泛,麦芽、谷芽赞育中土,升降气机,俾使药力运转而直达病所。综观本方,重在疏导通降,调其气机,即所谓降肝胃而寓宁肺。尚须指出,木蝴蝶一味,既能入肺理气,又可疏肝运脾,为治本病最得力之主将,虽轻亦当重用。本方在应用时,可酌情加减。

(验案) 林某,男,41岁,工人。1993年3月13日初诊。患者胃脘、胁肋闷胀不适,右上腹近胁沿有数处压痛点,反复发作10余年,伴呃逆、泛酸、夜寐欠佳。时而烧心嘈杂,咳嗽少痰,且日渐加重。纳食尚可,二便调,脉弦,舌淡红,苔薄白。经某医院胃镜检查提示有十二指肠球炎(A1)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病理报告:(窦小)慢性浅表性胃炎,(窦大)黏膜慢性炎症(活动期),伴淋巴组织增生。初诊以治溃疡和胃炎为主,服药10余剂,呃逆、脘胀有所缓解,但咳嗽阵作仍重。初以为感受外邪所致,细审之后,并无肺卫表证可征,又无火气上冲或肺虚等内伤因素可循,再详细观察,知有反酸和咳嗽并见并重的现象,且多在夜卧中发作,况见弦脉,乃悟肝胃气逆,酸泛于上,使肺失清肃所致。遂给予自拟降逆止咳汤加减。处方:川楝子12g,木蝴蝶12g,川郁金9g,蜜枇杷叶9g,苦杏仁7g,蒸百部12g,川厚朴9g,绿枳壳9g,旋覆花9g(布包),赭石15g,真降香6g,麦芽、谷芽各30g,海螵蛸20g,粉甘草5g。又嘱患者忌生冷和燥热刺激。前后化裁加减,约进20余剂,始见酸少咳止。但咳止后仍时见呃逆、胃胀,此乃慢性胃炎所致,应另图缓治。

(方源) 王怀芝,赵向华.赵棻教授治疗胃酸反流性咳嗽的经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12):756

慢性支气管炎——燥湿化痰汤(张忠国方)

(组成) 陈皮15g,半夏15g,苍术10g,款冬花15g,紫菀15g,白前15g,紫苏子15g,炙百部15g,穿山龙15g,茯苓15g,黄芩15g,甘草15g。

(功效主治) 燥湿健脾,化痰止咳。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辨证属于痰湿型,以咳嗽痰多,咳痰白黏,晨起或食后尤甚,伴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滑等为主症者。

(方解) 方中用陈皮、半夏、苍术燥湿化痰,和中降逆为君。款冬花、紫菀、白前、紫苏子、炙百部、穿山龙止咳祛痰以平喘,共为臣药。茯苓健脾渗湿,助陈皮以化痰;黄芩苦燥寒凉清肺,以防温燥太过,痰湿化热之弊,合为佐药。甘草和中调药,祛痰为使药。总观全方,用陈、夏、苍燥湿化痰似嫌不足,遂增加祛痰止咳之药物。张老认为湿痰的形成,缘于肺失清肃,脾失健运。但每因痰湿壅遏肺气,会再度导致肺失宣降,影响肺的水津输布,湿困脾阳,聚湿为痰,从而加重痰湿的病证,故伍以相应的祛痰止咳药尤为重要。

(方源) 张莉,姜颖.张忠国治疗慢支系列验方概要.黑龙江中医药,1999(1):2

慢性支气管炎——清热化痰汤(张忠国方)

(组成) 黄芩15g,知母15g,鱼腥草15g(后下),桔梗15g,紫菀15g,枇杷叶15g,浙贝母15g,杏仁10g,穿山龙15g,地龙15g,太子参15g,甘草15g。

(功效主治) 清热化痰,止咳平喘。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辨证属于痰热型,以咳嗽痰黄,量多而稠,咳吐不爽,气息粗促,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主症者。或兼见胸胁胀满,面赤身热,口干欲冷饮等症。

(方解) 方中黄芩、知母、鱼腥草清泻肺热为君。桔梗、紫菀、枇杷叶、贝母、杏仁、穿山龙、地龙祛痰止咳平喘为臣。另伍太子参、甘草补脾益肺,调和药性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止咳平喘之功。

(方源) 张莉,姜颖.张忠国治疗慢支系列验方概要.黑龙江中医药,1999(1):2

慢性支气管炎——温化寒痰汤(张忠国方)

(组成) 干姜12g,细辛5g,补骨脂15g,肉桂5g,陈皮15g,半夏15g,款冬花15g,紫菀15g,炙百部15g,五味子10g,甘草15g。

(功效主治) 温化寒痰、止咳平喘。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辨证属于寒痰型,以咳嗽痰多,清稀色白,胸满喘逆,舌苔白滑,脉弦为主症者。或伴见形寒肢冷,嗜睡等症。

(方解) 张老在温化寒痰汤中首选干姜,一则温肺散寒以化痰,一则温运脾阳以祛痰湿;另取细辛温散肺寒,协同干姜以温肺化痰,二者共为君药。补骨脂、肉桂温肾纳气,补火运脾;陈皮、半夏温化痰湿,和胃降逆;款冬花、紫菀、炙百部止咳祛痰,以上共为臣药。再以五味子温敛肺气而止咳;甘草祛痰,和中调药,为佐使药。全方既温太阴脾肺,又暖下元肾阳,温散并行,开合相济,使阳气得复,寒邪得去,痰饮得消。

(加减) 若肺气虚者,方中应加人参以补气;肺气不宣而喘者,可酌加麻黄以宣肺平喘,但须小量慎用,恐其发越阳气。

(方源) 张莉,姜颖.张忠国治疗慢支系列验方概要.黑龙江中医药,1999(1):2

慢性支气管炎——清润肺燥汤(张忠国方)

(组成) 南沙参15g,麦冬15g,天冬15g,知母15g,瓜蒌15g,桔梗15g,前胡15g,杏仁15g,枇杷叶15g,太子参15g,山药20g,甘草15g。

(功效主治) 滋润清肺,肃肺祛痰。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辨证属于燥痰型,以咳嗽痰少,痰稠胶黏,咳吐难出,如黏气道,或有咽喉干燥等为主症者。

(方解) 方中以南沙参、麦冬、天冬、知母养阴润肺,清肺止咳为君。瓜蒌甘寒清润,化痰止咳;桔梗、前胡、杏仁、枇杷叶宣肃肺气,祛痰止咳;共为臣药。太子参、山药、甘草补肺健脾,益气养阴,共为佐使。全方可使肺阴得润,燥痰可除,肺气清肃,咳逆自止。

(按语) 张老指教,燥痰证形成较为复杂,临床须结合病史、成因及舌脉,或兼证等全面分析,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予以增减药量或药味,以求认证无误,治疗正确有效。

(方源) 张莉,姜颖.张忠国治疗慢支系列验方概要.黑龙江中医药,1999(1):2

哮喘——哮喘验方(姜春华方)

(组成) 合欢皮30g,老鹳草30g,碧桃干15g,地龙9g,半枝莲15g。

(功效主治) 止哮平喘。用于哮喘实证,无寒热证可辨,亦无脏腑虚证表现者。

(方解) 合欢皮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作用;草药老鹳草含槲皮素,能祛痰,扩张支气管;碧桃干加速血循环,扩张微血管;地龙含琥珀酸,具有扩张血管和抗过敏作用,另有香叶醇也有琥珀酸作用;半枝莲有消炎作用。此方对哮喘实证者效果尚可。

又一哮喘单方,主治同上。效果亦好。新鲜香橼1只煮烂。加麦芽糖500g收膏,每服1匙,每日3次。

(方源) 《内科名家姜春华学术经验集》

哮喘——新加玉涎丹(姜春华方)

(组成) 蛞蝓20条,淅贝母15g。

(用法) 将蛞蝓洗净,再将浙贝母研为粉末,适量拌匀,捣糊为丸,制成绿豆大。每次服1.5~3g,每日服2次,连服1~3个月。

(功效主治) 清热化痰定喘。用于胸闷喘促,咳嗽痰多,体质表现为热性。如舌红口干,面颊俱红,时有目赤等(支气管哮喘)。

(方解) 蛞蝓咸寒无毒。功擅清热祛风,消肿解毒,适用于热性喘息痰多之症;浙贝母苦寒,能除热泄降散结,疗痰嗽,止咳喘。两药合用,对支气管哮喘确有良效。玉涎丹是一张民间单方,方书仅见于黎阳王氏秘方,书中记载:“治哮喘方:蛞蝓十条(即无壳蜒蛐十条),象贝9克,共捣为丸,每服1.5克,早夜各1次。”

(按语) 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现华山医院)中医科以玉涎丹(贝母一度缺货,以百合代替贝母)治疗64例支气管性气喘患者,每天2次,每次吞服1.5~3g,连续服用玉涎丹1个月以上者,观察治疗前后哮喘发作频度和严重程度。结果:显著进步者21例,进步者24例,好转者7例,无变化者12例,总有效率为81.2%。以病程短者疗效较高。玉涎丹对支气管性气喘的即刻疗效并不显著。当哮喘急性发作时,主要并用定喘丸、定喘汤,经用定喘汤治疗后,再用玉涎丹控制发作。在非发作期发作时间较久而严重程度较轻时,主要并用河车大造丸、金匮肾气丸、二冬膏等药,可提高玉涎丹的疗效。

(方源) 《内科名家姜春华学术经验集》

寒哮——青龙三石汤加减(吕同杰方)

(组成) 桂枝9g,白芍18g,细辛3g,半夏15g,炮姜9g,五味子9g,麻黄9g,杏仁9g,紫苏子15g,葶苈子15g,甘草9g,胆南星9g,皂角炭3g,石韦30g,鹅管石15g,海浮石15g,赭石15g。日1剂,水煎服。

(功效主治) 温肺散寒,降气化痰。适用于风、寒、湿等阴邪袭肺,引动寒痰之实痰冷哮证。症见:素有寒痰内伏于肺,每遇风、寒、湿、阴冷寒凉之气,哮喘即作,呼吸急促,喉中痰鸣有声,痰白如泡沫,胸闷憋气,面色晦滞,舌质淡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方解) 方中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痰;并取桂枝倍芍药之意,益阴敛液,解肌和营;紫苏子、葶苈子泻肺降气;胆南星、皂角、海浮石化瘀开闭;鹅管石温阳纳气;赭石重镇降气。共奏散寒平喘、温肺化痰之功效。

(加减) 伴气阴双亏者,加太子参、山药、枸杞子;肾阳虚者,加淫羊藿、附子、紫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