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明明白白降“三高”
6993300000018

第18章 戒酒戒烟。 (3)

(9)戒酒戒烟。 (3)

叶酸缺乏会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每天应摄入0.4mg叶酸。叶酸的主要食物来源是绿色蔬菜、动物肝肾、豆制品、水果和坚果等。但天然食物中的叶酸很不稳定,如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空气和紫外线条件下,会使叶酸分子断裂而失去活性,尤其煮沸后损失更多。所以烹调食物时不要加热时间太长,菠菜、甘蓝等蔬菜应尽量凉拌食用。此外还可通过营养补充剂补充叶酸(每天0.4mg),效果更为可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但与叶酸不足有关,还可能与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有关,所以同时补充含有上述3种B族维生素的食物更为可取。

(4)其他:除了维生素C和维生素E之外,高血压患者还应摄入充足的烟酸及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

8.合理摄入矿物质

矿物质总量占人体重量的4%左右,包括钙、铁、磷、锌、铜、碘、镁、硒等,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需要量不像蛋白质、脂肪、糖类那样多,但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不能缺少的。由于机体每天都有一定量的矿物质丢失,所以人类必须从食物中获得足量的各种矿物质,才能维持良好的健康状况。

矿物质是无机物而不是有机物,包括钙、镁、磷、钾、钠、铁、锌、硒、碘、铬、氟、氯、铜等近20种。其中铁、锌、硒、碘、铬、氟等10余种元素在体内含量极低,还不足体重的万分之一,称为微量元素。而钙、磷、钠、钾等元素在体内含量较多,被称为常量元素。其中与高血压关系最为密切的是钠、钾和钙3种元素,与糖尿病关系密切的矿物质有钙、铬、镁等。矿物质与脂肪代谢的直接关系较小,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血压的角度,主张限制食盐(氯化钠)的摄入。

(1)钾:高血压患者在限制钠的同时应该注意补钾。钾可以维持心肌功能,与钙、镁协同参与心肌的自律性,促进胆固醇排出,增加血管弹性,利尿,保护血管。而且应用降压利尿药时大量的钾从尿中排出,所以更应补钾。成年人每天钾的摄入量约为2000mg,增加钾的摄入对高血压患者有益。钾的最好食物来源是蔬菜(尤其是绿色叶菜和菌藻类)和水果(尤其是柑橘类),瘦肉、禽类、鱼类、乳制品和豆类也是钾的良好来源。日常饮食中的钠钾比值应控制在1.5∶1。

对于使用排钾利尿药(如氢氯噻嗪)的高血压患者更要注意摄入充足的钾,除了多选择上述富含钾的食物外,有时候医生还会建议通过药品来补钾。

(2)钙: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元素,一般情况下,成人体内含钙总量为1000~1200g,这些钙的绝大多数(约99%)以羟基磷灰石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钙对骨骼健康非常重要,还参与神经肌肉活动、凝血过程、血管功能等诸多生理活动。许多研究表明,充足的钙摄入对维持正常血压,避免血压异常升高十分重要。其作用机制有促进尿钠排出、调节激素潜在的血管活性、调节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等。此外钙还可以防治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并发症。

补充钙和维生素D,适当户外活动和锻炼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方法。根据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量(DRIs)》,普通成年人每天钙的适宜摄入量为800mg。成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天钙的摄入量也应达到800mg。钙的主要食物来源是牛奶和大豆制品。因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天都应进食200~300ml牛奶(或脱脂牛奶)以及20~30g(以干大豆计)大豆制品如豆腐、豆浆、干豆腐、素鸡、腐竹等。当饮食钙摄入不足时,可服用补钙制剂。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制定钙的“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为2000mg。

(3)铬:铬是胰岛素辅助因子,与胰岛素相互作用促进血糖的储存,缺铬时可出现空腹血糖增高,糖耐量减低,胰岛素结合能力降低。根据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量(DRIs)》,成年人每天宜摄入50(g铬。膳食中铬的主要来源为谷类、肉类、鱼贝类及高铬酵母等。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制定成年人铬的“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为500mg。

(4)镁:镁在胰岛素敏感性和糖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缺镁时胰岛素敏感性降低,镁同时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具有镇静功能,也可以降低血压。另外服用利尿药的患者尿中镁的排泄增加,故应注意补充。含镁丰富的食物有小米、香菇、菠菜、虾米等。

(5)其他矿物质的摄入。

9.充足的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一大类来自植物性食物的、无法被小肠消化吸收但可以被大肠细菌部分发酵利用的“残渣”,较常见的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树胶、海藻多糖等数种。“膳食纤维”一词在1970年以前的营养学中尚未出现,当时只有“粗纤维”之说,用以描述不能被消化的、吸收的食物残渣。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认识到膳食纤维具有重要的健康作用。

膳食纤维有两种:水溶性和非水溶性。我们平时吃的蔬菜叶子中含有的多为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它的主要功效是把有害、有毒和致癌的物质带出体外。水溶性膳食纤维常见于水果、海藻等食物,它有助于减缓消化速度和排泄胆固醇,控制血糖和胆固醇,还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三酰甘油。

膳食纤维可降低血胆固醇,防止便秘,而便秘是高血压患者并发脑卒中的重要诱因之一。

膳食纤维对糖尿病患者的益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高膳食纤维饮食可通过延缓胃排空、缩短肠转运时间、在肠内形成凝胶等作用而使糖的吸收减慢,降低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②膳食纤维素(吸水后)体积增大,在胃肠中占据空间较大,使人有饱腹感,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能量摄入或减轻饥饿感。

目前大部分国家推荐的膳食纤维摄入量为每天20~30g。由中国营养学会制定、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正常成年人每天摄入25~30g膳食纤维。“三高”患者每天摄入的膳食纤维数量宜达到或超过这一数量。膳食纤维几乎全部来自植物性食物,如粮食、薯类、豆类、蔬菜和水果,动物性食物(鱼、肉、蛋、奶等)基本不含膳食纤维。

10.科学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