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内科临证医案
6993100000111

第111章 气血津液病证 (14)

第七章 气血津液病证 (14)

刘某,女,25岁,干部。1974年4月11日初诊:低热2个月,气短1个月。自觉恶心、心慌、烦躁易怒、多汗、双肩背酸、乏力、全身不适感。检查:双眼略突,表情活跃,双手震颤明显,甲状腺均匀肿大,颈部可闻血管杂音,咽部充血,心率108次/分,律整,心尖区可闻Ⅱ级收缩期杂音,舌质正常,苔薄白,脉小数,基础代谢率+63%,甲状腺吸碘[131]功能,2小时<53.9%,24小时45.9%。心电图正常。西医诊断:甲状腺机能亢进。郭老会诊后:辨证:瘿瘤(久病伤阴,内蕴积热)。立法:养阴益气清热。方用:生地18克、黄芩12克、柴胡12克、夏枯草15克、元参15克、忍冬藤30克、知母12克、乌梅12克、党参15克、当归12克、生石膏24克。1974年4月19日二诊:自觉疲乏、心慌、多汗、心跳快,舌质正常苔白,脉小数,心率120~140次/分,律整,血压120/70毫米汞柱。仍宗前法。

方用:党参15克、柴胡15克、黄芩12克、知母15克、夏枯草15克、忍冬藤30克、生石膏30克、生苡仁15克、生牡蛎24克。1974年4月27日三诊:仍感心慌乏力,易激动,纳差,低热,二便如常,脉小数104次/分,以养阴清热散结之剂:北沙参24克、知母15克、生石膏45克,昆布18克、海藻18克、夏枯草15克、生牡蛎30克、生苡仁15克、浮小麦18克、郁金15克。1975年5月14日四诊:上方服14剂后,心慌乏力,激动易怒明显减轻,出汗减少。体温37℃左右,脉弦,心脉率80次/分,继上方服用20剂。1974年6月6日五诊:服药20剂后,心慌乏力完全缓解,体重增加,病情稳定,脉弦细,心率80次/分,颈部血管杂音,心尖部杂音均减轻。继服上方治疗2个月。1974年8月8日六诊:病情稳定,体温正常,基础代谢率降至十10%,心率72次/分,无何不适感。继用上方,巩固疗效。1974年9月6日七诊:基础代谢率+5%,病情稳定,加大活动量不觉心慌、乏力、不出汗。颈部血管杂音明显减轻。

(按)本例患者反复外感发热2月余,热邪伤阴,湿热内蕴,肝胃热甚。故心慌烦躁,易怒多汗,双眼突出,双手震颤,全身乏力,脉小数。心率120~140次汾,先给予养阴益气清热之剂⒛剂,以挟正除热。后予养阴清热,疏肝软坚散结之剂,连续治疗4个月,病情完全控制,基础代谢率十5%,心率72次/分,临床症状消失。

引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郭士魁》

医案八

李某,女,36岁,2003年4月15日初诊。患者诉其烦躁易怒、眠差、心悸多汗、体乏无力、颈前肿大2年余。半年前被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遂住院治疗。症状缓解后出院。1月前因情志刺激诸证加重,伴五心烦热、口干喜饮。时查:甲状腺Ⅱ度肿大、质软,心率115次/分钟,手指颤动,舌质绛红少苔,脉弦细数。中医辨证属气阴不足,肝失调达,痰瘀阻塞,虚风内动。治宜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豁痰疏郁,消瘿散结,潜阳息风。处方:夏枯草20g,元参20g,浙贝母9g,瓜萎9g,半夏9g,海藻9g,昆布9g,生地20g,黄芪20g,白术9g,枣仁20g,香附9g,生龙骨、生牡蛎各30g,丹参⒛g,赤芍20g,白芍20g,莪术20g,制鳖甲30g,女贞子20g。水煎,日服3次。服药6剂,烦躁、眠差、心悸、体乏等症减轻。守方继进15剂,甲状腺已减小,在上方基础上,随证加减调服1月余,诸证悉除。

(按)该患者中医辨证属气阴不足,肝失调达,痰瘀阻塞,虚风内动。具体分析甲亢一病则知痰浊、瘀血互结是其重要病理变化,痰浊、瘀血的成因主要为气虚、阴亏、肝郁。脾气亏虚,运化失职,水液停聚,酿为痰湿。再者,气虚则无力行血,而致血瘀局部。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从而出现口苦、胁肋胀痛等证。肾阴亏虚,虚火灼津为痰,煎熬津液为瘀。肝主疏泄,肝郁气滞,则水液不布、血行不利,久而成瘀。诸因之间又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痰浊与瘀血互结,发为本病,故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豁痰疏郁、消瘿散结、潜阳息风治之,“复方多法、综合运用、整体调节”,药到病除。

引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周信有》

医案九

路某,男,50岁,干部,1969年12月17日初诊。颈项右侧发现一包块,逐渐增大,已有两月,现在有鸡蛋大小(4厘米×4.5厘米),质较硬,随吞咽上下活动,无碍吞咽,某医院诊断为甲状腺腺瘤,建议用保守疗法。方拟软坚散结。淡海藻9克淡昆布9克海浮石12克,广木香3克蓬莪术4.5克醋三棱4.5克,新会皮9克生川军1.5克黑大枣2个(切开),生甘草1.5克。1970年2月13日复诊:颈部右侧肿块由鸡蛋大缩至鸽卵大,质亦稍软。称上方共服24帖。效不更方。3月11日三诊:上方又服9帖,肿块虽继续有所缩小,但不若初服药时效好,无其它症情。拟原法化裁之。

炙黄芪12克炒党参15克夏枯草6克炒牛子9克炙甲片4.5克杜红花6克,淡海藻12克半枝莲15克法半夏6克,陈橘皮6克左牡蛎30克(先煎)。4月1日四诊:瘿瘤渐消,但进展不快,拟原方加重养血活血之品。原方去红花,加西当归9克,单桃仁9克。4月30日五诊:甲状腺瘤今消散十之七八,无其它不适,因工作调动去外地,要求改服成药。炙黄芪㈨克潞党参90克全当归90克,肉桂心15克夏枯草90克单桃仁60克,杜红花60克炙甲片45克淡海藻124克,半枝莲124克左牡蛎124克广郁金60克,白蒺藜90克枸杞子90克。以上研粉,和匀,另以红枣十五个,白毛藤90克,煎汤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日12克,分2次吞服。

按:本案病例西医诊断为甲状腺腺瘤,根据其临床表现应属于中医学的瘿瘤范畴。瘿瘤的病因,历代医家多认为与六淫、七情、痰浊瘀滞、山岚水气有关。如《诸病源候论》说:“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外科正宗》说:“人生瘿瘤之证,由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医宗金鉴》说,瘿瘤“多外因六邪,荣卫气血凝郁,内因七情,忧恚怒气,湿痰瘀滞,山岚水气而成”。关于治疗,历代医家多根据瘿瘤的不同临床表现,分成五瘿六瘤(脂瘤除外)配属五脏,如气瘿气瘤属肺,肉瘿肉瘤属脾,筋瘿筋瘤属肝,血瘿血瘤属心,石瘳骨瘤属肾,以进行辨证论治。

邹老根据历代医家对瘿瘤的论述,结合多年的医疗实践,认为治疗瘿瘤和治疗其它疾病一样,离不开辨证论治的原则,并且认为虚实之辨是瘿瘤辨证论治的关键。本例路某,虽然年近花甲,但除颈部包块外,无其它明显症状,全身情况较好,故予软坚散积之剂,连服三十余剂,包块显著缩小。《素问·脏气法时论》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邹老根据《内经》这一理论,从第三诊以后,删去猛峻攻伐的药物,加入补气养血之品,由祛邪为主,转为攻补兼施。

引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邹云翔》

医案十

黄某,女,30岁,服务员。1987年8月2日初诊。患者甲状腺肿大,质地中等,头晕疲乏,消瘦,胸闷气喘,多汗,食欲亢进,夜寐欠佳,烦躁易怒,口渴声哑,大便溏,日行5~6次,舌质红,苔黄略干,脉弦数。心电图提示:心肌劳损,心动过速。T34.9nmol/L,T4225nrnol/L,基础代谢率十39%。西医诊断:甲状腺机能亢进。中医诊断:肝火上炎,阴液被劫,痰火蕴结。治法:清热养阴,化痰软坚散结。处方:生地15g,元参10g,麦冬10g,海藻10g,夏枯草10g,桔梗6g,山豆根6g,五味子6g,牡蛎(先煎)30g。复诊:8月20日。上方服12剂后,诸症明显改善,体重增加,食欲、大便均已正常。汗已少,仍口渴、声哑、夜寐尚差,舌红苔白,脉细带数。仍守前法,于上方加玉竹、沙参、党参以滋补气阴。再服6剂后,诸症消失。T32.56nmol/L,T4126nmol/L。

(按)本例患者烦躁易怒、胸闷气喘、头晕寐差,为肝气郁结化火,肝火上逆之象;肝火犯胃,胃热而消谷善饥;火盛伤阴则口渴声哑、消瘦疲乏、舌质干红;肝气犯脾,脾失键运则大便溏;脉弦数、苔黄皆肝火内盛之候。此证因火盛伤阴,导致明显的阴阳失调,故为病矣。视甲状腺肿大为肝气郁结化火,劫津为痰,痰气互结于颈部所致。故以清肝养阴,利气化痰,软坚散结为大法。以夏枯草清其肝火;生地、元参、麦冬养阴,促进阴阳平衡;以海藻、牡蛎、桔梗软坚散结;山豆根清化痰热;五味子佐以安神。共奏阴阳平衡,消除颈部肿大之效。

引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盛国荣》

九、虚劳

医案一

杨某,女,58岁,工人,病历号c64799,1992年7月20日初诊。主诉发现白细胞减少已4月。患者今春体检时发现白细胞减少,最低时为2.1×109/L,平时波动于(3.1~3.6)×109/L。渐自感头晕乏力,曾服利血生、鳖肝醇等治疗白细胞未见上升。今查血常规:白细胞为3.6×109/L,血红蛋白122g/L。现症头晕乏力,下肢水肿,耳鸣腰痛,大便溏薄,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辨证:气血不足.脾肾两虚。治法:益气养血,健脾补肾。

处方:生黄芪30g,党参l0g,白术10g,升麻5g,柴胡l0g,陈皮l0g,炙甘草6g,当归l0g,生熟地黄各l0g,女贞子l0g,桑椹子l0g,苍术l0g,苏梗10g,藿梗l0g,生薏苡仁30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14剂后,自感头晕乏力好转,耳鸣消失,大便成形。查血白细胞为3.6×109/L。守方去苏藿梗、生薏苡仁、女贞子、桑椹子,加白蒺藜10g、首乌藤15g、炒枣仁15g、五味子l0g,再服14剂,水肿减轻,白细胞升至(4.0~7.8)×109/L。后又以上方加减连服40余剂,诸症消失,多次复查白细胞为(4.8~5.2)×109/L。舌脉正常。守方又投14剂,以巩固疗效。

(按)粒细胞减少症,一般属中医“虚劳”范畴。本案为气血不足,脾肾两虚证。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化源不足,气血不荣其身,健运失职,清阳不升,故现头晕、乏力、耳鸣,便溏、水肿;腰为肾之府,肾精不足,脑海不充,亦现头晕、耳鸣,并会腰痛,水肿等。祝氏从脾肾人手,重补后天兼养先天,后天充盈则化源无穷,先天得养,精髓不竭矣。施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加益肾之地黄、女贞子、桑椹子、五味子、首乌藤、枸杞子等,其效甚佳。苏藿梗并用者,乃祝氏对药经验,二者理气和中,消胀止痛,治疗脾胃不和,胸闷纳呆,泛呕欲吐,肠鸣便溏颇效。

引自《祝谌予临证用方选粹》

医案二

张某某,女,51岁,记者。初诊日期:1965年7月2日。该女士由于工作劳累,用脑过度,而致全身疲倦,食思缺乏,一日仅吃粮100~150g,饭后腹部不适,大便溏软,每日2次,面色萎黄无泽,失眠,心慌,健忘,身本瘦弱,并且时有浮肿,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濡细。西医按神经衰弱、胃肠功能紊乱、胃肠神经官能症等治疗,均未见效,也曾服用过中医开的健脾、补气、养心、安神、双补气血等中药,而且也用过针灸治疗,均未获效。又因是“虚不受补”的体质,每服补药后,反而腹胀,不能食,不能睡。如此迁延不愈,已经半年多,不能上班工作。我据此脉症,诊为心脾两虚渐成虚劳之证。

我采用了“虚则补其母”和“隔一隔二”的治疗法则,采用归脾汤的精神,结合小建中汤治虚劳的精神,组方如下:太子参5g(易人参),黄精5g(易黄芪),野於术5g(以易炒白术),茯苓l0g,炒枣仁9g(先煎),远志6g,龙眼肉9g,丹参12g(以易当归),木香2.5g,生姜2片,大枣3枚,桂枝5g,白芍l0g,莲子肉5g,陈皮6g,饴糖20g(分冲)。此方服7剂后,诸症均有好转,以后即按此方,稍事加减。服用两个月后,渐渐把太子参换为党参,黄精改为黄芪,把丹参易为土炒当归。并且把每味药的用量由3~5g加重到6~l0g,并根据证候的出人,稍稍进行加减,原方意不变,共服药4~5个月,其人身体渐壮,能食能睡,体重增加2~3kg,精神旺盛,体力增强,已能上班工作。1970年追访:身体一直很好,尤其是在五七干校劳动时,各种重活都能干。现回报社,虽年老,但仍能干些工作。

引自《树德中医内科》

医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