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笑看沧海欲成尘
6971000000014

第14章 樊云英

讲了这么多故事,好像没有一个圆满的。其实就算是古诗词中,也常是离愁别绪的多,喜乐团圆的少。仙女们游戏人间,给这些少年郎们留下的却是长久的怅惘和追忆。

要说最幸运的男人,当属裴航了。所以裴航和仙女樊云英蓝桥相会,终成神仙眷属的这个故事,被后世的小说戏曲中屡屡提及,如宋代话本《蓝桥记》、元代庚天锡的杂剧《裴航遇云英》、明代龙膺《蓝桥记》传奇、杨之炯的《蓝桥玉杵记》等均以此为题材。

《全唐诗》中的这首诗就是裴航当年看到樊夫人时所写的:

赠樊夫人诗

裴航

向为胡越犹怀想,况遇天仙隔锦屏。

傥若玉京朝会去,愿随鸾鹤入青冥。

话说唐代长庆年间,有个叫裴航的书生应试不第,于是跑到湖北去找友人崔相国求些盘缠作路费,朋友还真大方,赠钱二十万(大约合现在人民币8万元),于是裴航乐滋滋地雇了一艘非常舒适的大船,想回京城去,预备来年再考。

和裴航同在“豪华舱”里的乘客,有一位名叫“樊夫人”的女子,长得天姿国色,楚楚动人。裴航见了后,不禁心动,就想勾搭。于是他找了樊夫人的侍女袅烟,送了她些钱,求她把上面这首诗送给樊夫人。

裴航这诗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他说原来我们相隔极远,但也遥寄怀想,所谓“胡越”,指北国的胡地和江南的吴越之地,古人活动能力有限,这个距离就算是非常远的地域了,引的是道家典籍《淮南子·俶真训》中的“自其异者视之,肝胆胡越”这样的典故。其实这句和平常人们搭讪时说句“久仰”的性质是一样的,不过诗词的表达方法比较雅致。接下来裴航又说,如今遇到了天仙一样的夫人您,而且只隔了一层薄薄的锦帐作屏风,这真让我心动不已。倘若您飞到玉京的仙府去,我愿意侍从在你身边。

其实,当时裴航并不知道樊夫人真的就是一位神仙(当然歪打正着,他说对了,樊夫人就是位天仙),他写这首诗,只是恭维樊夫人罢了,唐代男子追求贵族女人,常用天仙下降来形容,像元稹就把和莺莺相会的故事题为《会真记》,并写有《会真诗》,所谓“会真”,就是和神仙相会的意思。

裴航的意思其实也很唐突冒失,虽然本质上和阿Q那句“我要和你困觉”没有什么不同,但写成诗句这样的语言,就含蓄委婉多了,这也是学诗的妙用之一。当年孔子曾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意思是说:“同学们为什么不喜欢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讽刺一些不平之事。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学诗很是有用的,至圣先师还有一条没说,诗还可以用来“泡美眉”哪!看张生和莺莺、赵象和步飞烟以及本书中众多的仙女书生们,无不以诗词唱和。所以嘛,江湖夜雨写的这些有关诗词方面的书,大家别舍不得掏钱买,那是非常有用的。

闲话打住。裴航这首诗送上以后,如泥牛入海,再无音讯。裴航着急了,于是就几次找到当初传信的侍女袅烟询问,袅烟说:“信我是给了夫人了。但夫人看了后什么也没说,也没有什么表示,和没看到一样,我也没什么办法啊?”

裴航也无计可施,只好一路上多买一些好酒和珍奇的果子“孝敬”樊夫人,他一直不断地献殷勤,樊夫人架不住了,于是命侍女袅烟将裴航召唤过来。裴航兴冲冲地来到樊夫人的舱里,樊夫人启帷露出真容,只见她的容貌“玉莹光寒,花明丽景,云低鬟鬓,月淡修眉”,一副烟霞中人的样子,看得裴航惊愕不已。

樊夫人姿容虽美,却一脸冰霜,一副凛然不可犯的样子,她说自己有丈夫,这次去就是和他相会,不能移情“留盼他人”,虽然和你同舟共济,也算缘分,但你绝不可以有其他的想法。裴航饮了她所赐的一杯琼浆,就惶恐万分地告辞了。后来侍女袅烟又送给裴航一首樊夫人答复他的诗:

樊夫人答裴航

樊夫人

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

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

裴航看了,猜不透其中的意思,又不敢轻易冒犯。樊夫人后来也再不见他,只是派侍女袅烟寒暄一下而已。后来,樊夫人就下船上了岸,也没有和裴航告辞,裴航向人打听,没有一点消息,所谓“灭迹匿形,竟无踪兆”。

裴航好生沮丧,只好耷拉着脑袋继续走自己的路,这天他来到接近长安的蓝桥驿这里,因为口渴,就到路边的茅屋里讨些水,这三四间低矮的茅屋里,有一个老婆婆。裴航对她作揖,求一杯水喝。老婆婆就喊:“云英,拿一瓯浆水来,郎君要喝。”裴航听得“云英”这两个字,不觉如雷轰顶,浑身一震,他马上想到樊夫人诗中所说的“玄霜捣尽见云英”这一句来。

只见苇帘下伸过来一双纤纤玉手,捧着一个瓷瓯。裴航接过来喝了,觉得如琼浆玉液一般香甜,那浓郁的馨香,弥散到门外。裴航偷偷揭帘窥看,只见一个女子,脸胜腻玉,鬓如浓云,见到裴航在偷窥她,就略带害羞地转过身去。文中写裴航初见云英时用了“露裛琼英,春融雪彩”这八个字,此时裴航的心中,定是充满了好似春日里明媚阳光一般的爱意。

突然想起叶倩文那首歌:“冬去了春来,雪化了云开,这份爱在等待……”这“春融雪彩”四字,也许正代表了当时裴航的心情,看来古往今来,人们的心意还是息息相通的,一样的情境,就会有一样的心情。

裴航一见倾心,于是借口要喂马,赖在此处歇息。他找机会向老婆婆提亲,想用厚礼聘娶那个叫云英的美丽少女。老婆婆说:“她早许给一个人了,只是还没成亲罢了。昨天有个神仙送给我灵丹,必须放进玉杵臼捣上一百天,才能吞服。你要是想娶她,金银财宝什么的都没用,我就要这个玉杵臼。”(晕,这简直就是RPG游戏中找物品的模式嘛。)

裴航生怕被一口回绝,听到这个条件,当下倒十分欢喜,说:“我愿意以百日为期限。一定带玉杵臼回来。”老婆婆欣然应允。裴航于是急匆匆地来到了京城,根本也不想“高考”(科举)的事了,只是到处打听哪里有卖玉杵臼的,他如痴如狂,扯住人就问,有时候遇到京城里的老朋友,也来不及说话叙旧,人们都以为他是疯了。

眼见期限将近,裴航急得火烧火燎一般,正没奈何处,突然碰到一个卖玉的老头(此人身份可疑,八成就是神仙变化的),他对人说:“最近我收到了虢州药铺卞老的信,说是有玉杵臼要卖掉。”裴航兴冲冲地找到这个卞老,他果然有玉杵臼,但是要价二百缗,古时一千个钱为一缗,那么二百缗就是二十万钱,正好是裴航从崔相国那儿得到钱的总数。按我前几本书中曾提过的古今货币换算法,也就是人民币8万元左右,也不算太贵。

裴航于是倾尽钱囊,又将马和仆人都卖了,才刚刚凑足这个数目。有朋友可能说,他不是正好从友人崔相国处拿了二十万钱吗?你可要注意,裴航一路从湖北到长安,花掉不少钱不说,他还买好酒好果子给樊夫人,也是破费了很多钱的。

裴航买了这个玉杵臼,已是身无长物,一贫如洗,穷的只剩下这个玉杵臼了。说到这里,不禁悚然一惊,幸亏当时是唐代,民风淳厚,要是放在现在的社会,难说不是一个骗局,假如老婆婆、美少女、卞老头等人是一伙骗子,裴航可就惨极了。嘘,这是怎么说的,怎么连神仙也怀疑上了?唉,江湖夜雨心机太多,所以总也遇不上神仙。

且说裴航没了马,只好靠“11路”车——两条腿走到蓝桥,那个老婆婆见到他笑了,夸他讲信用。然而,那个美少女却笑说:“你还要捣药一百天,才能商议婚姻之事。”

老婆婆从襟带间解下来了药,让裴航放在玉杵臼中捣,她们也挺照顾裴航的,没让他一天24小时不休息,只是白天捣,晚上就睡觉。这天晚上,裴航突然又听到捣药的声音,就去偷看,只见一个白兔,身上的白光辉映满室,拿着杵臼正在帮他捣药哪。裴航见了,更加惊奇,认定她们是神仙人物,捣起药来更加带劲了。

对于这一情节,有人解释说是裴航感动了天上的玉兔,从而帮他捣药的。但我觉得老婆婆既然是“神仙一族”,像捣药这样的简单劳动,根本用不着裴航这个凡夫俗子如此费劲地来弄,之所以让他捣药,就像现在的电脑游戏中打怪练级一样,是个考察耐力的活儿,用来考验裴航对于云英的爱是不是执著。之所以有玉兔帮忙,大概是云英也爱慕裴航,怕他中途气馁,撂了挑子。这裴航见到玉兔,就如同开车去找旅游景点时,正彷徨间,突然见到一个指路标,方向没错。于是抓紧一脚油门踩下去。

“是你让我翻破爱情的秘笈,四个字—— 坚持到底”(这是我替裴航唱的),这裴航捣得带劲,日子也就不觉得枯燥漫长了。长话短说,这一天,已到百日之期。老婆婆很是高兴,将捣好的药吞了,说:“我应当进山洞去通知亲戚,为裴郎准备帐帷。”她让裴航在山下稍等,就和那个叫云英的美少女先进了山中。

不一会儿,一大群车马和仆人来迎接裴航,走进山中,看到一个非常华贵的府第,门扉上都镶着宝珠,在日光下闪动着光芒,室内的帐幄屏帷华美无比,珠翠珍宝琳琅满目,就连京城的名门高第也没有如此阔气。

参加婚礼的众宾客,多半是神仙中人。其中有一个仙女,梳着高高的鬟鬓,穿着霓裳,说是云英的姐姐。裴航向她拜了几拜,仙女笑着说:“裴郎不认识我了吗?”裴航惊愕地说:“记不起来在哪儿曾相识过。”仙女说:“不记得一起同舟从鄂渚回到襄汉的那回事了吗?”裴航这才想起,这个仙女就是当时在舟中结识的樊夫人。

后来他悄悄问了别人,原来他娶的夫人名叫樊云英,其姐姐是樊云翘,前面我们在说“上元夫人”中曾说过,她和夫君刘纲一起修仙,功力却远远超过自己的老公刘纲。樊云翘现在已经是真人,在神仙中级别也很高,是玉帝驾前的女官。

细想这段情缘,十有八九是樊云翘从中安排好的,老婆婆啦、寻玉杵臼等众多情节的幕后总导演,正是这位樊夫人。她在鄂渚舟中看到裴航这小伙还算不错,于是就留给了自己的妹妹啦。

裴航后来就和妻子云英在玉峰洞的“琼楼珠室”中居住。没说的,这才真叫做“神仙眷属人争羡”哪,云英让裴航服了“绛雪琼英之丹”,裴航自此“体性清虚”,后来也超升为上仙。

这个故事太唯美了,很符合人们的理想和祈愿。“蓝桥”二字,从此就和爱情结下了缘分,屡屡出现在后世的诗句中,苏轼曾叹:“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多情才子纳兰容若也说:“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仙侣佳话,千年后的尘世里,难以再找到这样纯真的邂逅,有谁仍然能为她捣尽玄霜?蓝桥何处觅云英,破碎的童话里,让我们拾起那亮晶晶琉璃,枕着睡去,做一个好梦。

只要不醒过来,这就不是梦。

看了这么多的女仙,我们不免发现,女仙之中“多情”之辈实在不少,她们同样为爱牵肠挂肚,为爱纠缠苦闷,《全唐诗》中有这样两首诗,说是两个不知来历的仙女题在慈恩院(现在的大慈恩寺,大雁塔所在处)的廊柱上的:

皇子陂头好月明,忘却华筵到晓行。

烟收山低翠黛横,折得荷花远恨生。

湖水团团夜如镜,碧树红花相掩映。

北斗阑干移晓柄,有似佳期常不定。

诗中“折得荷花远恨生”“ 有似佳期常不定”之类的情怀,和心怀忐忑、为爱守候的凡间女子似乎没有什么不同。

按传统说法,天上所有的女仙都是归王母管理的,过去的民间故事中王母娘娘常以一副反面人物的形象出现,比如派一群凶神恶煞(这词用在这里很恰当)把织女、七仙女们捉回天庭,似乎十分乖戾变态,像是更年期的老寡妇。

但是现在看了这许多女仙的故事,觉得王母娘娘对她们的管事还是挺人性化的,也可以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是王母娘娘严格制度,实施“半军事化”管理,一天点N(N>10)次名,这些仙女们也没有这么多“艳遇”了。

有道是“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打铁先要自身硬,王母娘娘当年也曾有过浪漫爱情,所以她也不好意思管别人管得太严格。这里,我们再悄悄地扒一下王母的绯闻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