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最新社交礼仪实用手册
6950100000010

第10章 交际礼仪(3)

第二,当老人、长辈、贵宾向你伸手时,千万不要表现出慵懒的模样,而应快步上前双手握住对方的手,热情地问候对方,这是尊敬对方的表示。

第三,握手时,大方得体、谦虚中带着自信,不要因对方是贵宾就过于谨慎,点头哈腰、唯唯诺诺是不行的,对方会看不起你,认为你是个没有骨气或溜须拍马的伪君子。当然,握手时也不能昂首挺胸,身体略向前倾即可,否则对方会认为你太过自大,对他不敬。

第四,很多人在一起时,应注意握手的次序:同性握手,一般应先从贵宾握起,然后是老人、同事、晚辈;异性间握手要先女后男。切忌同时与多个人握手,或跨门坎、隔着门坎握手,这些做法都是失礼的行为。

第五,握手时,双手应保持清洁,与他人握手时,双手肮脏、手心潮湿都是不礼貌的。如果他人主动与你握手,在接握前应将手擦干净,如果双手实在很脏应向对方表示歉意,并向对方说:“实在抱歉,手太脏不方便与您握手。”

(2)上下级间握手时应注意的礼仪

第一,上级与下级握手除了表示鼓励、祝贺以外,还有友好、问候的意思。当上级与下级握手时,下级应等上级先伸出手时,再热情主动地接握,千万不能主动伸手,否则,将被视作失礼行为。

第二,当多位领导在一起时,握手要注意先后顺序,应尽可能按其职位高低行握手之礼。如果你对其中的一位或多位领导不熟悉,可以请熟识的领导为你引见,然后再行握手之礼。对关系比较密切的领导,握手时还可以添加几句问候,如:“最近可好”等。

第三,不论上级与下级还是下级与上级握手,都应面带微笑、热情大方,注视对方的眼睛。上级与下级握手时,应体现出真诚,千万不能东张西望、敷衍了事,这样会使对方对你产生看法。在众多的下级面前,也不能厚此薄彼,只与其中一两个人握手,而冷落其他人。下级与上级握手时,身体可略向前倾,用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以示尊敬。

握手是社会交往中常见的行为,是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熟人见面,两手紧紧一握,便将各自的情感很好的传达出去了;生人见面,握手的一刹那彼此间的生疏感顿然消失。所以说,握手已经成了世界性语言,不论什么民族,无论什么国家,人们之间的交往都离不开握手的礼仪。

12、交际从介绍开始

在日常交际过程中,介绍是交际的前提,是相识、相知的一个桥梁,不管是自我介绍,还是将一方介绍给另一方,都要讲究一定的礼仪。

介绍是礼仪的一种,需要动点心思,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异性间的介绍

如果双方年龄相仿,应该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当男士年龄与女士相差悬殊且男士长于女士时,应先把女士介绍给男士;如双方辈分、职务都不相同,应该先把晚辈介绍给长辈,下级介绍给上级。

(2)介绍夫妻双方

如果想把夫妇二人介绍给一个人时,一般情况下,先把丈夫介绍给对方,然后再介绍妻子。

(3)两个群体间的介绍

两个群体之间的介绍,由于人数比较多,一般只介绍领头的、带队的、职务高的,其他人就没有必要一一介绍了。

(4)将一个人介绍给很多人

在这种情况下,应先把这个人的姓名、职业等详细资料介绍给多数人。然后再依照一定的顺序把多数人一一介绍给这个人。

(5)将上级介绍给下级

介绍新来的领导、老师、专家学者时,只需要把他介绍给全体人员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把其他人员一一介绍给他。当然,被介绍者应直立站好,以示敬意,众人一般应鼓掌致意。

万事开头难,交朋识友都要从介绍开始,开个好头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对以后的沟通、交际都有一定的好处。因此,要在“介绍”上多花费些心思。

13、迎来送往的礼仪

迎送客人是社交中常见的礼仪活动。热情友好地欢迎来客,能使客人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增进双方感情;周到、礼貌地送别宾朋,可以给客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迎接礼仪讲究很多,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迎客礼仪

如果需要去机场、车站迎接客人,首先应该了解客人到达的航班、车次,然后根据客人身份、地位的重要程度,安排相应的人员、车辆去机场、车站迎接。注意:接客者必须提前到达机场、车站,千万不能让客人在机场、车站等候太久。

迎客之前应做好事前安排。如:准备好迎接客人的交通工具;为客人安排好住宿地点。

与客人见面后,为了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应主动上前问候,如:“欢迎您的到来”、“一路辛苦了”等。随后,及时将自己的名片呈递给对方,方便对方了解你的身份、职位。

将客人送往事前安排好的住宿地后,迎接者不能立刻离开,应向客人简单介绍住宿地的各方面情况,并向客人说明活动的计划和日程安排。

(2)会见结束时的礼仪

许多人对“告别”二字难以启齿,因为他们害怕因此伤了双方的和气,所以,即使会见结束了,也不好意思对客人说“再见”。

当你发现客人的举动不符合安排的事宜,你可以以“现在很忙”为借口拒绝会见。如果此人非常赖皮,在会见过程中应尽量缩短会见时间,你可以说:“×时×点我还有会要开,我们先谈到这里吧,以后有时间我们再聚,到时我们可以将问题解决掉。”

如果双方的主要问题已经解决,而对方还没有告辞的意思,你可以这样说:“我非常喜欢与你聊天,可是,我现在特别忙,既然咱们的观点已经达成共识,下次有机会我们再促膝长谈。”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没有得罪客人,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送客礼仪在社交活动中经常被使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为了表达与客人间的深厚感情,客人临行前,应该主动向客人的家人问好,并请其帮忙转达,你可以这样说:“请代我向你的家人问好,祝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根据关系亲密程度,还可以赠送一些特产或纪念品,以增进双方感情。

②当客人执意要离开时,身为主人应该真诚地挽留,无论双方是多年的朋友,还是一般性的业务往来,主人都应该亲自相送。等客人走远后,再回房。千万不要在客人还没走远的时候,就转身回房,这样是很失礼的,如果客人礼貌性地回首与你再次道别,却看不到你,心里多少会有些想法。

③对于远来之客,为尽地主之谊,在送别前应为客人定好飞机票或火车票,并派专车将客人送往机场或车站。客人乘坐的飞机、火车尚未离开视线时,主人不能离开,即使有很重要的事情,在这个时候也不能走,以免客人产生想法。

得体的欢迎,可以给客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热情有礼的送别可以给客人留下美好的回忆,为以后的往来奠定基础。

14、待客礼仪

日常生活中,招待客人已成了家常便饭,无论是单位企业还是各家各户都会遇到这样的事。因此,对于怎样待客,许多人早已略知一二,可怎样招待好客人,许多人却未必能做得详细周全。

为了在待客中体现出自身的礼仪修养,在待客过程中,不妨参考如下几个方面:

(1)做好事前准备

当得知有客人来访时,主人应将家里打扫得干净整洁,梳洗打扮要得体,事先准备好水果、点心、饮料、烟酒、菜肴等。如果是正式宴请,如婚礼、寿诞等,还要以电话或邀请函的形式,邀请贵宾出席,并确定好宴请时间、场所,安排好座次。

(2)迎客礼仪

在客人到达前,主人应提前到门口迎接,最好不要坐在屋子里等待客人自己登门,这是不礼貌的。如果是夫妇俩一同在门外迎接客人,女主人应在前。如果有客人突然临门,要热情相待。倘若客人在预定时间前到达,恰巧室内还没有清理干净,这时也不宜继续打扫,因为打扫有逐客之意。与客人见面后,应热情地打招呼,女主人主动上前相迎。如果客人是老、幼、病、残、孕者,出于礼貌还应上前搀扶,进入室内主人应该把客人安排在最佳位置上,客人若是初次来访,还应向其做简要的介绍。值得注意的是:在迎接客人这一过程中,作为主人不能表现出不耐烦、厌恶的神情,取而代之的是真诚、高兴。

(3)敬烟、上茶

如果来客是男士,一般情况下,落座后马上敬烟。敬烟时应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拿烟嘴,而应打开烟盒,弹出几支让客人自取,以免给客人留下不讲卫生的坏印象。敬烟不能忘了敬火,若主人也会吸,应按照先客后主的顺序。

茶道礼仪是一门学问,有很多讲究。冲泡茶前首先要清洁茶具,如果一次要冲多杯茶时应将茶杯一字排开,本着“浅茶满酒”的原则,每杯只倒2/3即可。奉茶时,应双手捧上放在客人的右手上方,尊长者先敬。

(4)陪客

客人就座,烟、茶、糖果敬过之后,不应将客人晾在一边,自顾自做自己的事情,而应及时与之交谈或打开电视机供客人消遣、娱乐,如果主人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应该安排一个身份相当的人代其照顾客人。

(5)宴请宾客

常见的家庭请客有三种形式:正式宴会、便宴、家宴,前两种适合在酒店、餐厅举行,而后者却适合在家里举办。正式宴会还要考虑座次安排、食物的种类。而家宴虽然对座位安排也有一定的讲究,但没有正式宴会那么呆板,对食物的要求也不是十分苛刻,一般由女主人亲自下厨料理,不过饭菜口味应以客人为主。

上菜时要有一定的顺序:冷盘——凉菜,热菜——主菜,甜菜——点心,最后再上汤。把握好上菜时机,以免出现空盘或菜盘堆积过多的现象;在上最后一道菜时,应暗示酒宴已接近尾声。

摆菜时应注意:“鸡不献头,鸭不献尾,鱼不献背”,不要把鸡头、鸭尾、鱼脊朝向主宾,这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留下的规矩。

准备酒水时,应考虑到性别,有些女士不能饮酒,则可以用饮料代替,如果男士不能饮酒,则不可用饮料代替。斟酒顺序一般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斟起,如有尊长或贵宾,应先为他们斟酒。注意酒杯不能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