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间喜剧
6949300000058

第58章 行走在绞刑架下

●然而你看,这一个个粉墨登场的各色男女,哪个身上没有罪呢?而这些罪恶的源头呢?贫穷?恶毒?贪念?暴戾?也许只有上帝知道。

●更不用说全剧只用了五个演员,其中主角还是男演女,女演男,角色还是不停地变换——而不像传统京剧那样,前鲁肃后关公——又没有脸谱,只有几件不同的服装,这就要求演员必须寻找角色的气质,并在这些气质当中不停地变换,使观众忘记你的长相,只知道这又是一个新的人物。

把世界名著改著成话剧,一向是费力不讨好的事。首先是篇幅问题,既然是世界名著,往往就是鸿篇巨制,如何在两个小时之内在一个小小的舞台上表现出来?删节,还是选段,这绝对是个问题。

而英国TNT剧院演出的《雾都孤儿》,几乎做了一个完美的榜样。狄更斯的小说一向以设置极为复杂的情节为美,《雾》虽然在复杂性上比不上他中后期的作品,但也足以称得上“层峦叠嶂,曲径通幽”八个字——要写一个稍微详明一点的内容提要都要好几千字。而TNT版《雾》剧居然任意取舍,删选自如。既不是单纯的删节,又不是简单的选段,而且通过改变人物关系重新设计部分剧情。原著中对情节推动起到决定作用的蒙克思水一般的消融,小滑头的形象在可怜可恨之外多了一重可爱,布朗罗先生凭空变成了退斯特的外袓父也就凭空多了一层原罪,比尔那条著名的狗再也没有出现在这个舞台……虽然是一派“六经注我”的挥洒自如,到底还是绝顶高手才敢用的险招。

《雾》在时间跨度上有十年,场景不停地变换,独幕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个绞刑架,一具棺材,十年的光阴,十数个场景,尽在其中:在整整一场戏中,绞架都立在那里,绞架的脚撤板,打开就变成了地窖的门,棺材立则为门,卧则为床,转瞬间又成了棺材本身……虽然手法不算是《雾》剧独创,但把非现实主义或者说超现实主义的舞美技巧运用得如此高妙,你不得不佩服舞美设计和导演的高超理念和操作水平。在不同场景的串联上,全剧用贼头儿费金这个人物贯穿。以费金在绞刑架上的回忆引出各个时间,各个场景的情节变幻,除了叙述剧情之外,费金评论还带有很强的末日审判的意味:固然我是恶人,固然我将被绞死,然而你看,这一个个粉墨登场的各色男女,哪个身上没有罪呢?而这些罪恶的源头呢?贫穷?恶毒?贪念?暴戾?也许只有上帝知道。最后,剧情回到当下,费金被吊死,一切问题随他而去。

更不用说全剧只用了五个演员,其中主角还是男演女,女演男,角色还是不停地变换——而不像传统京剧那样,前鲁肃后关公——又没有脸谱,只有几件不同的服装,这就要求演员必须寻找角色的气质,并在这些气质当中不停地变换,使观众忘记你的长相,只知道这又是一个新的人物。

这一切依然是高手所为,没有一步是在求稳,通篇全在求险,在求险中求新求变,整场戏都是行走在绞刑架下,稍不留神就会变得庸俗、无趣和支离破碎,甚至会被观众拉去亲吻绞索。然而,《雾》剧把绞架变成了背景,并通过它去到了戏剧本体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