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咬一口掉块肉而且咬上就不撒嘴的事儿,也只有美国人能想出来,能做到。等这帮孩子长大了,有消费能力了,再做个美国大片买到中国来,美国人真是做生意的天才,这才叫真正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这种极细致的、变一个机器人的脸部都要翻反重复多少小部位才成的变形,和我们记忆当中的那种机器人往地上一趴,胸口就是车前脸,头部翻回去事是车顶,双臂向后一拢就是车门,两腿一并向后一掰就是车底座和车轱辘的“汽车人”,差别太大了。
这两天看了几场电影,发现大家忽然都怀旧起来了。《忍者神龟》、《变形金刚》、《机器猫》,都是给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早期的这批人量身定做的,这批人正是电影消费的主力,也正是半大不小,欲赋新词强怀旧的那批人。所以《变形金刚》上映五天票房就过亿了,而《金刚》用了14天,《蜘蛛侠3》也用了12天。
《宝葫芦的秘密》也是主打的怀旧牌,不过怀得更旧一点,那批人估计都不去电影院看电影了,虽然我没什么调查,但《宝葫芦的秘密》的票房绝对比上述几部电影的票房差很多,这是显而易见的事。
《变形金刚》是让所有我们这一代人兴奋不已的事。我身边的朋友们,最近似乎都在谈论着什么时候一起去看变形金刚。怀旧嘛,一起怀才更有感觉。
二十年以前,“美国孩之宝”这个公司估计是中国小朋友最熟悉的一家美国公司。为了卖玩具而做出一套动画片来,这种事只有美国人能想得出来,能做的到;动辄几十、上百块钱一个的“汽车人”、“霸天虎”,只有家境极好的孩子能买得起,但我记得死磨着家长花大价钱买上一个玩具向同学显示的孩子大有人在;这种咬一口掉块肉而且咬上就不撒嘴的事儿,也只有美国人能想出来,能做到。等这帮孩子长大了,有消费能力了,再做个美国大片买到中国来,美国人真是做生意的天才,这才叫真正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平心而论,《变形金刚》情节一般,但特技和视觉效果绝对是一流,尤其是机器人的变身,可算得上是极端现代化的巧夺天工,按说能让中国观众看得心折。但据我的了解和我本身的感受,恰恰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最失败的地方:这种极细致的、变一个机器人的脸部都要翻反重复多少小部位才成的变形,和我们记忆当中的那种机器人往地上一趴,胸口就是车前脸,头部翻回去事是车顶,双臂向后一拢就是车门,两腿一并向后一掰就是车底座和车轱辘的“汽车人”,差别太大了。也许那种变形太小儿科,这种变形更“现代化”,可是别忘了,这些人去影院看大片,是为了怀旧。
当年的玩具要是做成现在这种变形的方式的话,孩子要把汽车变成机器人,估计最少得三天。这种高级益智的玩具对孩子们,恐怕也就没什么吸引力了。
所以,《变形金刚》一方面是票房狂揽两亿以上,另一方面是大家观后的评论都是一般。好多事情都是这样,做得好的未必出彩,做得不好的可能大红大紫,说句老话,这叫“时也、命也、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