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美味药膳战胜失眠症
6872500000007

第7章 抗失眠药膳的常用药物(4)

20.夜交藤

夜交藤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藤茎,又称首乌藤。

夜交藤含甾醇、羟基蒽醌衍生物、芪类成分和鞣质。经提取分离得大黄素、大黄素-6-甲醚、蒽苷A,即大黄素-8-O葡萄糖苷、β-谷甾醇,还含大黄酚、夜交藤****苯苷,即2,3,4,5,6-四羟基****苯-3-O葡萄糖苷。

夜交藤味甘,性平。有养心安神,养血通络,止痒的功能。主治失眠多汗、血虚周身酸痛,外治风癣疮疥作痒。

近代药理研究已证实夜交藤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小鼠灌胃夜交藤煎剂2克/千克能提高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的睡眠率和缩短戊巴比妥钠诱导的小鼠睡眠潜伏期。大鼠灌胃20克/千克夜交藤剂煎,大鼠睡眠多导图描记法表明,能使总睡眠时相缩短,其即时催眠作用与5毫克/千克的安定基本相似。如果每日灌胃2次,连续3天,则催眠作用更强,并使慢波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经临床观察,夜交藤可用于各类失眠症,对阴虚血少导致的虚烦失眠、多梦更为适宜。单独煎服或与合欢、柏子仁、枣仁同用均有较好疗效。临床证明,采用夜交藤30~60克,每晚煎服,有安神催眠效果。

21.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为子囊菌麦角科虫草属冬虫夏草的子座及其寄主蝙蝠科昆虫虫草蝙蝠蛾的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同属植物蛹草及亚香棒虫草的子实体及虫体也可作为虫草入药。近年来已用人工分离培养,获得纯培养的冬虫夏草真菌。简称虫草。

主产于四川、青海、西藏、云南、贵州等地。以四川产量最大。夏至前后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挖取。晒至6~7成干,除去似纤维状的附着物及杂质,晒干或低温干燥。生用。

从冬虫夏草中分离的虫草酸,即是D-甘露醇,含量高达7%~9%,据认为是其主要成分之一。青海产的冬虫夏草除含甘露醇外,尚含另外两种糖醇类物质。虫草和菌丝热浸剂经证明含多糖。冬虫夏草素的结构式为3-脱氧腺苷,是一种核苷抗生素,有广谱抗菌作用。此外含蛋白质25%左右及游离氨基酸谷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组氨酸、缬氨酸、羟基缬氨酸、精氨酸及丙氨酸等。另据证明色氨酸为其主要有效成分。冬虫夏草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以磷为最高,其次为钠、钾、钙、镁、锰、铁、铜、锡等。

冬虫夏草味甘,性温,《本草纲目拾遗》载:“功与人参同”。

《本草从新》载有“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等功能。主要用于虚劳咳嗽、咳血虚汗、阳痿遗精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已证实冬虫夏草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有学者用虫草1∶2煎剂,小鼠腹腔注射0.1毫升/10克(相当生药5克/千克),于给药后用光电管自动记录仪记录活动次数,结果:

虫草组的活动次数为38±4,对照组85±18,两组相比P<0.05,表明显著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另外用虫草同样剂量腹腔注射观察其对小鼠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虫草睡眠时间为151±13分钟,对照组为105±13分钟,两组间相比P<0.05,有明显延长睡眠时间的作用。虫草5克/千克、10克/千克能显著对小鼠戊四唑所致的惊厥百分率。

人工培养虫草菌丝体,在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上,特别是抗衰老、抗应激、免疫作用、镇静、催眠和对心血管作用方面不低于天然虫草,甚至有些作用超过之,所以可以放心使用。

冬虫夏草常可用于病后体虚不复,失眠多梦,自汗畏寒等,可以与鸡、鸭、猪、肉等炖食,有补虚功效。

有感冒表邪者忌服冬虫夏草。

22.人参

人参为五加科多年一草本植物人参的根,因如人形而得名。

野生的称野山参,栽培的称园参。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吉林抚松县产量最大,质量最好,因而称吉林参。出产于朝鲜者称朝鲜参,其加工品称别直参。一般栽培六、七年后,在秋季节茎叶将枯萎时采挖。因加工不同,有如下品种:采集后直接洗净晒干或烘干者,称“生晒参”;经沸水浸烫后,浸糖汁中,取出晒干者,称“糖参”(又称白参、白抄参);蒸熟晒干或烘干者,称“红参”。加工时断下的细支根,称“参须”。野山参亦可用上述方法加工。

人参含人参皂苷、人参烯、人参二醇、维生素A1、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C、苦味质、矿物质、黏液、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胆碱、氨基酸、烟酸、烟酚胺、泛酸以及钠、钾、钙、磷、铁等矿物质,其中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12种之多。

人参味甘、微苦,性平,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气生津、宁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久病气虚、虚脱、妇女崩漏、失血过多、头晕腰酸、消瘦虚弱、老年体弱、不思饮食、脾虚便溏、肺虚气喘、心悸乏力、睡眠不安、温热病耗伤津液及消渴证等。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人参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使紧张造成紊乱的神经过程得到恢复。人参皂苷对中枢神经的影响为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人参皂苷类有中枢镇静作用,Rb1、Rb2和Rc混合皂苷具有安定作用,Rg类有中枢兴奋作用。

人参水浸剂腹腔注射能明显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给小鼠注射人参粗制中性皂苷GN3分离到CNS,不仅有镇静安定作用,而且有镇痛、松弛肌肉和降温作用。经临床观察,常服人参对心气虚弱、肺脾气虚引起的心慌失眠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成人一般用3~6克,切片,放入参盅内,放少许水,隔水用小火炖60分钟后熄火,让其自然冷却后取汁饮或倒入其他药汁内搅匀后同饮。炖人参时,也可放入猪瘦肉、鸡肉等,味道更香。如切片,每次取数片用开水泡,取汁饮,有生津止渴作用。如研末,每次1~2克,每日1~2次,服用方法更简便。

服用人参,不可同时服食萝卜、茶叶、绿豆、螃蟹等。三天后,可除戒。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用人参。身体强壮者、小孩、青年以不吃人参为好。

23.丹参

丹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根,又称紫丹参。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于江苏、安徽、河北、四川等地。秋季采挖,洗净,晒干。生用或酒炒用。

丹参的化学成分,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脂溶性成分多具有橙黄和橙红色的特征,系共轭醌、酮类化合物: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隐丹参酮、羟基丹参酮、丹参酸甲酯、丹参醌、次甲基丹参醌、紫丹参甲素、紫丹参乙素、丹参新酮、异丙基邻位菲醌、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醇、丹参醇Ⅱ、丹参醇Ⅲ、3α-羟基丹参酮ⅡA、降丹参酮、1,2,15,16-四氢丹参醌;对位醌有异丹参醌Ⅰ、Ⅱ,异隐丹参醌,丹蚕醌A、B、C,其他还有丹参酚和丹参醛等。

水溶性成分:丹参素、丹参酸甲、乙、丙、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等。

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具有养心安神,凉血消痈,排脓生肌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淤血、胸腹或肢体淤血疼痛、痈肿疮毒、心烦失眠等。《滇南本草》记载,丹参可“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忡,惊悸不寐”。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丹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作用,丹参或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小白鼠表现明显的镇静作用,并能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丹参有较明显的镇静和安定作用,能抑制实验动物的自发活动。有研究报告提示,在清醒犬侧脑室内注入微量丹参素,可产生脑电波慢波和犬的镇静作用,说明丹参素为丹参引起中枢镇静的有效成分之一。丹参有祛瘀生新的作用。前人有“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的经验。经临床观察。丹参对血虚而有热象及气血淤滞引起的失眠症尤为适宜。对心脑血管病伴有失眠者,有标本兼治的作用。

24.珍珠

珍珠为贝科动物合浦珠母贝和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等双壳类动物壳内产生的圆形颗粒,呈乳白色或略带黄色,有光泽,是这类动物体内发生病理变化或外界沙粒和微生物进入贝壳内而形成的。又称真珠、蚌珠、珠子。全国各地江河湖沼及沿海均产。淡水产者多为养殖。全年均可采集,自动物体内取出,洗净、干燥。研细用。

珍珠性味甘、咸,寒,可镇心安神,息风定惊,明目消翳,解毒敛疮,抗衰老,美容润肤。其镇心安神作用,可用于失眠、心悸、怔忡等症。本品性寒,能清心经邪热,而有镇心安神之功,治疗上述之证,可单用研末服,或配茯苓、酸枣仁等同用。

珍珠内服必须磨成极细粉末,否则不利于吸收,每天以不超过1克为宜,每1星期服食1次,不宜量多,不宜过勤。经笔者临床观察,采用酶解的超细珍珠粉1克,与30克蜂蜜调匀后于睡前1小时吞服,对失眠心慌、头晕健忘有一定疗效。

25.天麻

天麻为兰科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天麻的块茎,又称赤箭。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冬、春二季采收,洗净泥土,蒸透,晒干或烘干。切片,生用。

天麻主要有效成分是天麻苷,又称天麻素,含量约0.3%以上,还有天麻醚苷、天麻苷元、对羟基苯甲醛、对羟苯甲醇、香草醇、胡萝卜苷、琥珀酸、柠檬酸及其甲酯、棕榈酸、β-甾谷醇、天麻多糖、蔗糖、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人工栽培天麻与野生天麻相比,所含的主要成分是一致的。但天麻苷含量,野生比人工栽培的高约1倍。天麻素现已能人工合成。

天麻味甘,性平。具有平肝息风,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眩晕眼黑、头风疼痛、肢体麻木、手足不遂、破伤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