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压力决定动力
6811500000015

第15章 让压力成为鼓励学习劲头的动力(3)

“您想听懂他们的话,至少要学习两年。可两年以后,您都快七十了。”小姐说着话的时候,似乎满是遗憾。

老人却笑吟吟地反问:“姑娘,你以为我不学,两年后就是六十六了吗?”

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同学们,听完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其实,现实往往就是如此:我们总以为开始得太晚,于是,最终选择放弃。殊不知,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确实,明年我们将增加一岁,不论我们站着还是躺着,不论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然而,明年我们同时增加同样的一年,有人有收获,却也有人空白。差别在于,你是否曾经选择了开始。

老人学与不学,两年之后都是七十。差别在于,一个能开心地和儿媳交谈,一个依然像木偶一样在旁边呆立着。

如果你是这位老者,你会选择“学”,还是会选择“不学”呢?

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企业减薪、裁员等一系列糐生“风暴”,给那些白领精英和天之骄子们实实在在地上了一课,当头棒喝之下反省自身,才子精英们深深感觉到,要加强自己的职场竞争力,令自身立于不败之地,要走的路还很长。

2008年12月初,韦博国际英语以高尔基名言“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学习永远不晚”为口号,全面展开“反击危机”计划,获得了社会各界积极响应。韦博校长Clark戏称这项学习计划为“回炉再塑”。

韦博校长Clark谈“回炉”时说:退,那是为积蓄再生的能量。

“回炉绝对是个好现象!”韦博校长Clark对此如此评价。他认为“回炉”绝非一种退后。而是在积聚再生的能量,而且教育是刚性需求,是终身投资,这于韦博提出的“学习永远不晚的口号”是相符的。很多职场人事在遭遇经济低谷往往都会选择“回炉”继续深造,而韦博要做的就是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为这些“回炉”添柴加火。韦博“反击危机”计划反响热烈,点燃在职人员“回炉”热情。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专业的岗位需要专业的知识,只有专业才能成就成就,这是毋庸置疑的。无论你多大年龄,只要你还活着,就要学习。别人学习了,你不学习,必然赶不上这个时代,赶不上时代,人生也就没有了精彩!如今,我们是“困而学之”,目的明确,它于人于己于事业都大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还是周总理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

学习永远不晚!

与时俱进是时代的要求

作为一个年轻的员工只有具备“永远学习,与时俱进”的精神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才能站在行业的前沿。

一个优秀员工要善于从工作中洞察和发现新知识、新技能,了解专业知识和技能发展的新动态,并且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学习、掌握和吸收新知识、新技能。优秀员工区别于普通员工之处在于他们具有很强的学习致用的能力,他们可以将所学知识,正确运用到工作实践,发挥最大的学习实践,取得显著工作业绩。在工作中既要做正确的事,又要正确地做事,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员工。

现在的职场上,不论你从事哪种行业,没有知识总是愚蠢和可怕的,不继续加强知识和技能的深化更是可悲的。因为这将意味着你丧失继续前进的动力,意味着你将失去人生的方向,逐渐被更多掌握新知识和拥有新技能人所取代;人不是靠他生下来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从学习中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只有做到终身学习,才能成就自我。

现代企业员工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超越战胜自己,善于学习,相信自己能行,真正达到卓越的动力之源。学习是我们能力发展和提高的动力,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我们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接受和掌握能力,才能与企业共生存、共发展,否则将会背淘汰。在学习中会遇到困难,要相信自己能行,要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敢于战胜自己。团队精神是企业的粘合剂,在一个企业中,大家只要齐心协力,共同发展,就会使企业达到卓越。

要想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要有足够的自信心和远大的抱负。相信自己,不断自我激励,自信是成功的前提,有了自信,平凡的人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如果没有自信,即使有出众的才华和优异的天赋也于事无补。有自信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自卑只能自怜,自信才能成功。确定目标后,目标要和个人的实际需要相联系、相结合。要想得到展示自己才能的一片天地,首先自己就要有出众的才能,而才能只有在不断学习和完善才能中得到。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并且在处人方面要善于理解别人,和别人沟通,促进合作。这样的人在各方面才是比较优秀的。

我们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要想在竞争之中永立于不败之地,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加强学习才能达到理想之岸。

否则会被生活的大海所吞没。荀子曰:“假舆马者,非立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作为一个企业的员工,要驾驭好这个“物”,获得生存空间,就必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了解专业知识和技能发展的新动态,丰富个人的知识量,提高个的工作能力,为在以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加更重、更有分量的砝码。

一个蓬勃发展的企业,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员工: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出众的工作能力,更要具有忠于领导忠于企业的忠于,不能有害公司利益的事,每个公司员工都要把公司当成一个大家庭,每个公司员工要本着让这个公司大家庭更加繁荣昌盛的理念去工作。优秀的员工是一流企业的基柱,没有他们,任何企业也会走向衰落。并不是非要在工作中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员工。只要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努力学习新的技能知识,把所学用在生产中去,去创造价值,就是优秀的员工。

改进学习方法,压力便成了动力

对于很多人来说,学习是很枯燥的事情,特别是在一时难以登堂入室、窥见绚丽辉煌知识殿堂的情况下,真的会有人选择退却。

急流勇退也未必是件坏事。可问题是,在今天这个学习型的社会里,你真能回避新知识、新情况、新问题吗?躲不开,又学不进,这时候自然会感到强大的压力。这时候,如果能改进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则压力便成了学习的动力。

公元1040年,按照中国传统纪年法,是宋仁宗的康定元年。这年九月,西夏王李元昊,统兵大举侵犯宋朝。

宋仁宗派种世衡做宽州前线御敌总司令。种世衡到任一盘点家底儿,不成啊,边防力量太薄弱,士兵也不多,拿什么跟西夏大军对抗啊!琢磨来琢磨去,他就想起了“全民皆兵”这一招了。别看西夏人马众多,可宽州城池坚固,到时候全民上城防守,灰瓶炮子滚石檑木一通招呼,再给他来个万箭齐发,不怕西夏兵马不败!

可又一想,老百姓的军事技术不灵啊,特别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射箭!

再说城里箭矢也有限啊,必须得箭无虚发才成!

没别的办法,练!为了激励当地老百姓苦练射箭技术,种世衡别出心裁地发布了一道号令:用白花花的银子当箭靶!并明文规定:谁射中了,这银子就归谁。

种世衡命人把告示贴满了宽州城的大街小巷,老百姓既惊奇也疑虑,议论纷纷:“自打出娘胎以来,也没听到过这种新鲜事啊!”但大家却都找弓寻箭,纷纷苦练。

初次试射这天,宽州军营的操场上,人山人海,挟弓带箭者摩拳擦掌。

个个心情激动、兴奋不已。就连不少的僧人、道人、妇女,也踊跃前来射箭。只听一声令下,弓满箭飞,银靶被纷纷射中。一天下来,中靶者很多,种世衡没有食言,射中者都如数地拿到了银靶。

从此以后,宽州百姓争相练习射箭技术的人越来越多,技艺也愈加纯熟了,射中的人也自然多了起来。种世衡灵机一动,又出高招:他命人将银靶缩小面积、加大厚度,而银靶的总重量不变。这一小小的改动,却加大了射中的难度,其结果是人们的射箭技巧明显又精湛了。那段时间,比赛射箭,成了宽州人最开心最热闹的事情。

随着人们射箭热情的日益高涨,种世衡因势利导,又颁发了新规定:

分派徭役时也要练习射箭,射中者,可以减免徭役或者分配轻活;人犯了法也要练习射箭,射中者,可以减轻处罚,有的甚至免罪释放。这些规定,今天看来也许并不值得称道,但在那时,边关急需军事力量,种世衡的这一举措,却有着极大的实用性。

种世衡的种种激励措施,极有力地调动了宽州百姓练习射箭的积极性,人人善射,个个高强,大大增加了边防力量。在以后抵御西夏入侵的日子里,宽州的老百姓大显神通,神箭威名,使得西夏人闻风丧胆,极大地挫灭了“侵犯者”的野心。

今天,对于那些莘莘学子而言,当你们身感学习压力较大时,你也不可逃避这些压力,更不能寻找借口躲避学习,你应采取的态度就是改进学习方法,变压力为动力,在你的努力下,你会发现压力之于你会越来越小,直到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