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横冲直撞·浮沉
67056600000022

第22章 公然对决

消沉了一阵的配件部在一天之内热闹起来——由姚奕从外面请来的审计小组突然入驻,以内部财务审核为名,将财务、采购、销售等多个部门的文件材料都控制了起来,开始全面盘查,因为事先没有走漏一丝风声,许多涉事人员都乱了阵脚。

晚上,许佩珊打电话约丁蕴洁出去吃饭,丁蕴洁虽然忙得要命,但体谅佩珊的心情,还是赴约了。

坐在茶餐厅里,两人都没胃口,随便点了几个菜吃着。

许佩珊提到早上审计组进来时引发的慌乱情绪,见丁蕴洁没有流露出意外的神色,便问:“你是不是早知道了?”

丁蕴洁不想瞒她,点点头,“不过也就比你们早知道一天。”

许佩珊笑笑,“你嘴巴够紧的。”

“抱歉啊!姚董不让说。”

“跟你开玩笑呢,我是无所谓啦!”许佩珊耸了下肩,“不过配件部这下可乱套了,生产线全停了,行政部门都在排值班——活儿少,不需要那么多人天天来坐班。”

她抬眸瞥一眼丁蕴洁,漫不经心似的说:“听说有人把老周做假电机的事捅到姚奕那儿去了,姜森正在查是谁告的密。”

丁蕴洁正要张嘴,许佩珊手轻轻一摆,“你不用告诉我,我不想知道。”

“我也不知道是谁,这事只有姚董清楚。”丁蕴洁蹙眉,“看来老周搞假电机是真的了?”

佩珊笑笑,反问:“你觉得他没胆量这么做?”

丁蕴洁摇摇头,“我以前确实听说过,还以为工人瞎传……想不通他有什么必要这么干。”

“这有什么想不通的,人还能跟钱过不去?”

丁蕴洁默然片刻,又说:“其实也不至于到停线的地步,查账又不影响正常生产。”

停线后,丁蕴洁曾找负责新电机产品线的韩志伟等人谈过,韩志伟无奈表示,“是姜森明确要求的,说得等审计结束再恢复生产,谁要是擅自开工,立刻开除!”

韩志伟等人毕竟还是姜森的下属,丁蕴洁思量眼下已经够乱了,如果再怂恿他们对着干,只怕不好收拾,只能暂时按兵不动。

许佩珊问:“电机一停,你们整车组装有没有受影响?”

“刚收了批货,库存还行,能顶至少一星期吧——审计可不是一两天就能完事的,老周真打算就这么停着?”

“谁知道?”许佩珊挑着碟子里的炒饭,“他本来就不想好好干,姚董来这一手,正中他下怀。以后有什么坏招,由头都可以往姚董身上推,姚董这么做,其实……挺不划算的。”

丁蕴洁吃了几口饭,抬头问:“那你说她该怎么办?”

许佩珊没接茬,过一会儿说:“她查不出什么来的。等审计结果出来,她会很被动。”

“那也等查完再说呗!”丁蕴洁抓起湿巾擦擦手指,“我支持姚董,既然早晚要开战,索性光明正大来,谁也别憋着忍着在肚子里做文章。”

“也是,迟早要到这一步。”佩珊喝一口果汁,压低声音透露,“老周在筹划开会呢!”

“他又想干嘛?”

“反击啊!昭告大家自己被冤枉了,等审核完看姚奕怎么收场。”

“要什么收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佩珊笑道:“哪有你想得那么简单!虽说姚奕身为董事长,可以自主安排内部人事,但如果她和老周矛盾太激烈,影响到公司正常运作了,鼎辉是有权介入干预的,怎么说人家也是大股东啊!只要老周事先把决策人搞定,审核上不出纰漏,他落一蒙冤的身份,不就表示姚奕没能力管理公司只会添乱嘛!要不老周干吗要把线全停了?他得让鼎辉知道,顺时少了他就运转不下去!”

丁蕴洁听得心凉,想一想,又不甘心,“可梁涛最近跟姚董关系不错的,几次三番表扬整车部呢!”

佩珊摇头,“话是这么说,可你想想,姚奕才接手多久?和鼎辉的关系也远不如老周,根基不牢靠啊!老周在梁涛身上花多少工夫了都!一开始梁涛不就认可老周主持整车吗?再者,投资方也不是梁涛一人说了算,总之这里面变数还蛮大的。”

丁蕴洁呆呆看着她,“要照你这意思,姚董稳输了?”

“我没这么说啊!”佩珊笑起来,“人心难测,就看他俩谁本事高了!”

闻杰和常昊泽坐在沙发里等姚奕。

姚奕打完电话转过身来,神色是明朗的,“梁涛刚打电话给我,关于整车最近的运营情况,尤其是内部生产这块,说要召集个会议听听汇报,董事和投资方都会参加。”

常昊泽有些踌躇,“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想谈财务审核的事吧?看来周应凯去告过状了。”

姚奕双掌一合,“开就开,正好借机会把问题都摊开来讲清楚。”

闻杰有些担忧地望着她,“大嫂,你有把握吗?”

姚奕笑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没什么好怕的——来,咱们先过一遍会上要发布的内容。”

会议由常昊泽主持,先介绍了整车的生产与销售等情况,成绩依然是可喜的,问题也有,但都在努力解决。

要点展示完毕,梁涛果然发问:“听说配件部最近在搞内部财务审核?”

常昊泽没回答,这块不归他管。

姚奕点头说:“确实有这事。最近半年,传配电机订单量下降太厉害,客户质量投诉却激增,有些质量问题,新电机上也有,对整车装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多次跟配件部管理层沟通,但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的分析报告,不得已才请了审核小组进来理一下账目。今天借这个会,我也恳请周总能够对产品质量重视起来,以免影响整个公司的声誉。”

姚奕说话时,语气平缓沉稳,没有半分挑衅的意味。

会议室里很安静,谁呼吸得深一点都能听出来,有一大半的视线都落在周应凯脸上。他起先面无表情坐着,手里拿支笔,轻轻巧巧地敲笔记本,那本笔记本就是装样子的,从会议开始就没打开过。

然后,他抬起眼眸,眼神威严,先往其他人脸上扫一圈,最后才投向姚奕。

“电机的质量问题,姚董问过我几次,我也几次作了明确回复。我不知道姚董究竟对哪份分析报告不满意?如果对成品率有意见,要怪也只能怪咱们的技术越来越落后。研发部的人这两年蹭蹭往外跑,为什么?因为福利待遇不高,也没有经费搞研究。至于这几年的钱都用在哪儿了,在坐的想必都清楚。”

姚奕望着他,默默听,腰杆挺得笔直。

她明白,客观来讲,周应凯说得也是事实。整个配件部,只有生产燃油车电机的传配组是有实际业务并能持续获利的,而新配组的电机和锂电池组,目前只有整车部一个客户,并不外销。直白点说,在顺时车尚未实现盈利之前,所有和整车相关的业务都处于“烧钱”阶段。

周应凯把笔往本子上一丢,继续说:“既然今天大家都在这儿,有些话我干脆敞开了说——最近一年,坦白讲,我过得憋屈,整车项目的研发工作是我主持的,项目差不多了时,被姚董接过去,说要亲自带,没问题!都是自己人。整车和配件客户利益起冲突,我去解决,量产阶段缺人手,我把最好的人调过来顶上。整车入市很成功,销量节节攀升,你们高兴,我也高兴!真心高兴——这个成绩不仅是整车组的,也是全公司的,也包括我周应凯的一份功劳……可我得到了什么?”

他顿住,目光再次在会议室里环顾,没人说话,只有他自己的回音。

“我虽然不在整车组,但整车的问题不是没听说,订单量上去了,需求额大大超过产能,可内部生产上却各种混乱;车子销量大,质量问题却越来越多,怎么办?总得找个背锅的,当然,还是得找我们配件部,柿子总是捡软的捏——姚董,您说是不是?”

姚奕目光平静,不反驳也不讥讽。常昊泽沉不住气,起身想怼两句,被闻杰拉住。

周应凯冷冷扫了他俩一眼,感觉铺垫得差不多了,双手撑住桌面,慢悠悠起身。

“刚才说的这些,我都能忍,为什么?因为我觉得,既然是一家人,谁占便宜谁受委屈,不用那么计较。但是——”

话锋一转,刚才还忍辱负重的神色,一瞬间转为狠戾,“编造一些子虚乌有的故事,然后请外人进来查我周应凯的帐,这是对我的极度不信任!是可忍孰不可忍!”

会议室里骚动起来,梁涛面目严肃,但并没有发声。

姚奕迎视着他说:“是不是子虚乌有,得等查完帐才有结论。周总这么着急实在没必要,如果是清白的,总有还你清白的时候。”

她把脸转向梁涛,“梁总,您打电话给我,说要开会解决运营方面的问题。我不知道周总现在是要唱哪一出,生产线无限期停着不说,电机质量问题也搁置不谈,却对一个内部审查有如惊弓之鸟,那这个会究竟有没有必要开下去?”

梁涛总算表态,“质量问题是当务之急,生产线也必须照常开,不管内部出什么问题,都不能影响整车销售,这是基准线。至于财务审计——既然姚董已经安排了,而且作为董事长,也有这个权限,那么周总你就配合一下,就像姚董说的,没问题你怕什么!但是,”梁涛语气忽然加重,“如果查出来确实有问题,这个责任该谁承担就得由谁来承担!”

周应凯眼中的火热一下子退却,语气却愈发深沉凝重,“我周应凯自问加入顺时十三年来,兢兢业业,如履薄冰,深怕哪件事没做好对不起闻董事长——”

听他提到闻军,姚奕不觉微眯起眼睛。

周应凯蓦然抬高嗓门,说出的话掷地有声,“今天我把话撂这儿,账目要是查出来一点不清楚,我亲自到闻董事长墓前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