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天使有泪
6704800000031

第31章 心缺了,谁来补(3)

3.刘某交友不慎被判刑:16岁的刘某初中未毕业就辍学混迹于社会,父母离异对之管教较少,他在一群社会朋友和“哥们”、“兄弟”那里得到“畸形的温暖和帮助”,学到了残忍与大胆,多次伙同其他同案犯实施盗窃、抢劫,作恶多端而成为社会的害虫,最终被绳之以法。

法官提示:谨慎交朋友。未成年人要谨慎交友,不要和社会上品行不端的闲散人员交往,特别是那些有前科的人。

4.房山地区绑架案:某中学生在学校中多次向同学吹嘘自己家中有钱,生活条件好,遂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未成年犯罪分子将被害人绑架到一山洞中,剁下其手指向家属勒索钱财,犯罪手段极其残忍。

法官提示:切莫虚荣攀比。未成年人要克服虚荣、攀比心理,说话要谨慎,不要随意向外人透露和炫耀自己家庭的情况,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5.火车站绑架案:石家庄无业人员商某和女孩子李某是同学,双方在校期间谈恋爱。后来,女方为了不影响学业提出终止恋爱关系,并转到北京一中专学校就读。商某追至北京,在北京火车站强行将李某带回石家庄,途中多次实施强奸犯罪。

法官提示:杜绝过早恋爱。未成年人要杜绝早恋,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文化知识上,不要过早谈情说爱,影响到双方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6.马某专门尾随抢劫小学生案:北京某单位工人马某专门尾随脖子上挂钥匙的小学生,当小学生独自一人拿钥匙开门进家的时候,马某趁机突袭,大肆实施抢劫或强奸犯罪,共作案五十余起,引起社会公愤。

法官提示:增强防范意识。中小学生要保持必要的警惕性。

单独回家的孩子,在进家门前要注意观察,不给坏人以可乘之机;独自在家的孩子,不要随便打开家门;在放学路上,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7.小学生机智斗歹徒:在海淀区蓝旗营一过街天桥上,一名小学生被一伙十五六岁的大孩子拦路抢劫,小学生身单力薄,遂把书包给了犯罪嫌疑人。后该名小学生马上返回学校报告老师,老师追出一公里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法官提示:掌握自救本领。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然后求助于成年人,不要蛮干,要学会用报警、呼救、反抗等方法抵制不法侵害。

8.某初三女生被强奸致精神病案:初三女生王某长得非常漂亮,是学校的校花。3名社会闲散人员谎称让王某帮忙找人,以“替王某看着自行车和书包”的名义骗走她的自行车和书包。当王某到街心花园找他们取车时,3名被告人借机将王某轮奸,致使王某精神失常。

法官提示:谨防上当受骗。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哄骗,遇事多留个心眼。

9.刘某强奸案:刘某是同性恋,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他以给糖吃、买玩具等条件引诱刚放学的小学生,将多名男童猥亵,并致一人死亡。

法官提示:抵制不良诱惑。未成年人要警惕各种不良诱惑,对陌生人给的玩具和食品等不要轻易接受。

10.一起未成年人聚众斗殴案:陈某等人因为琐事发生殴斗,随即纠集自己的铁哥们、未成年人许某某、杜某某等人参与殴斗,将人打死。三人均受到法律制裁。

法官提示:远离江湖习气。要克服不辨是非、不分对错、不计后果的哥们儿义气心理,更不要盲从。

新华网评:有利于农民工的政策不能老是远景

农村留守孩子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农民的问题。新华社2007年4月25日网评快览中一署名徐志翔的网友发表评论说,有利于农民工的政策不能老是远景。今年春节过后,他远在外地打工的弟弟把“住房公积金体系首次将农民工纳入到覆盖范围之中”的消息在第一时间里告诉了他,然而,刊载在4月23日的《中国经济周刊》上的相关报道,又如同泼了他一头的冷水:“据报道说,至于如何缴纳,按照什么标准缴纳等一系列问题并没有配套的相关实施细则。‘能用10年时间来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很不错了。’建设部一位官员如此说。看来,建设部提出‘要将住房公积金覆盖到农民工’这一被业界称为的‘战略性构想’,在相当时间内还无法实现。我国现有生活在城市的农民工两亿人,因此,住房公积金是一个造福亿万农民工的大好事,为何住房公积金的阳光总不能照到农民工身上呢?其实,类似的问题还有不少,诸如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上学问题,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工资按月发不拖欠问题,农民工工伤保险等,在很多地方都只是谈一谈,而没有实际进展,不少地区有长远规划却没有近期目标。尽管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农民工问题,但问题办起来总显得慢半拍甚至慢几拍,农民工问题涉及数量大,执行起来有难度,这是人所共知的,但不少政策在一些地方三五年都仍停留在讨论阶段,还总是‘需要研究’,这就让人想不明白。像在全国范围在三到五年减免农业税这样的大事,涉及的人员更多、范围更广,难度自然可想而知,但从中央到地方,上下齐心,不也只在三五年时间内就完成了。在此,我代表广大进城务工的农民呼吁,希望我们制定公共政策的有关部门真正为农民工着想,急农民所急,让党和政府的阳光政策,尽早照到他们的身上。”

从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顽症入手

现在的媒体及学术界就留守儿童问题早就闹得沸沸扬扬,研究了许许多多对策,表面看来,其中不乏治标、治本之策,但从目前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村实际来看,又不具备可操作性。从政策上看,农民工不能成为城市居民的障碍主要是城乡二元制户籍制度,于是,废除农村户籍,实行城乡一体化户籍制的建议纷纷从各种渠道提出。只是采取这一制度后,由此而带来的城市容纳能力问题、居民住房问题、无收入居民的低保等社会保障问题怎么解决?这一藩篱一旦拆除,成千上万甚至上亿的农村人口将无序拥向城市,政府、城市将不堪重负,由此引起的社会****可能还得以一笔无法估价的巨额支出来解决。

农村留守儿童多达两千万,数字不可谓不惊人,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表面上看,这是留守孩子家庭环节的缺失,实际上则是“三农”问题的另一种显象。但改变这种现状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从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顽症入手,让农村经济发展起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起来,农民增收的幅度更大一点,才是真正的治本之策。其实,我国农民自古就有安土重迁观念,倘若在农村能衣食无忧,他们自然不愿背井离乡。按照******研究室副主任李炳坤所说,农民收入存在三大特点:绝对额比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农民收入在地区之间很不平衡。试问,在这种情势下,农民又怎能安于农村?对此有识之士给出良策,要加快城镇化进程、调整农业结构和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但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根本之策还在于从法律上加以保障农民的权益。

正如农民企业家孙大午所言,“现在如果只让农民种地,改变不了农民收入少的问题,改变不了农民穷的命运”。只有农民在农村收入有保障,他们的子女才不会饱受离散之苦。

一署名为“绝地反攻”的网友在天涯论坛里还对呼吁农民工带子进城提出了新的质疑:“现在提倡的一个方法是,让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到城市就读。造就的结果不外乎两个:一是留守的只有老人了。二是农民工自己看不起农民,农民工的子女也看不起农民了。将来,老人过世后,谁还来种地?所以关键不在于把这些人转移到城市。而是,怎么想办法把农民留在土地上,让土地养得活农民,并能让农民勤劳致富。”署名为alex_dong的新浪网友在谈到留守孩子时也说:“其实这些问题,我想稍微有点忧国忧民(意识)的人都会看到,我家在四川,村里有无数的留守儿童,其中还包括我姐的小孩。但他们没有办法带着小孩出去打工,收入太低,不划算。我曾经和他们探讨过这个问题,但小孩还是留在了我老爸身边。我想切实可行的增加西部农民收入的政策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小孩可怜,家长也可怜。”不再背起行囊,不再背井离乡,不再颠沛流离,一家人团团圆圆过生活,是多少外出民工饱含辛酸之泪的梦。但农民的生存命运,生活状况的好坏,更多取决于国家和社会的政策。前些年,国家在推进税费改革、大幅度减轻农民负担的基础上,2004年中央又在宏观调控中加大农业投入,颁布了一号文件,执行减少税费、粮食直补、粮食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惠民政策;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二十七条惠民政策,旨在进一步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一些粮食主产区于是曾悄然出现民工潮回流的现象。广大农民似乎听到了“三农问题”的破冰之声,觉得有了奔头,看到了希望。头一年,农民的收入确有大增!农民最讲现实,最讲实惠,他们纷纷奔走相告,更多的民工开始抽身回乡。但谁料随之伸过来的一双双看不见的黑手,将农民大增收呈现出的一张张久违的笑脸又涂抹上层层阴影:农民增收,物价上涨,农资涨价掏走了免税实惠。2006年,中央再次下发一号文,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管拿出了一系列过硬的措施和兴农项目,但不少农民认为这可能又是农民眼前得不到利益的好事,不再相信地里刨食,而相信出门挣几个现钱。

由此可见,要解决中国农村、农业、农民、留守孩子的问题,中国各级政府仍然面临多种考验,如果物价的涨幅超过了作物成本的涨幅与其他税费,农民的境遇就会得不到根本的改善。除国家三农政策的反哺外,地方政府如何拓宽农村谋生渠道,改善农民创业大环境,以土地留住农民,以土地养活农民,以实际行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这应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