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天使有泪
6704800000030

第30章 心缺了,谁来补(2)

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提案第2753号《关于为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爱心妈妈活动的提案》书中,瞿世镜、李善同、王静、叶顺兴、于小文、强俄巴·次仁央宗、其美泽巴、彭嘉柔、米逸颖、谭小亭、资华筠、张冬梅、蒋秋霞、崔琳、张虎生、牛平、王永海、安家瑶、姚建年、樊锦诗、邓锋、马延军、万小元等23位政协委员联名发出呼吁:请全国妇联牵头,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一个给农村留守孩子亲情关怀的爱心妈妈、爱心奶奶、爱心姐姐活动。在提案中他们这样写道:“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节目中,看到了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专访报道。记者问一二年级留守儿童:是否想念出门打工的父母?那些小男生小女生有的说很想,也有人说不想,不论作何种回答,都控制不住满腔悲情,或者掩面抽泣,或者失声痛哭。面对如此景况我们不禁心如刀割。要是下一代不能在亲情关爱之下健康成长,GDP翻番又有何用?”他们提出:一是请各地妇联配合乡村干部对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摸底,登记造册,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动员农村女干部、女党员、女老师、离退休女干部、大学中学志愿者,在自愿的情况下担任爱心妈妈或爱心奶奶、爱心姐姐,与留守儿童结成对子,给他们真切的亲情关怀,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精神上鼓励他们;三是爱心妈妈、爱心奶奶、爱心姐姐的第一件工作,是给结成对子的留守儿童建立基本情况档案,了解其家庭状况、生活条件、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同学交往,以便有针对性地给予亲情关怀,温暖童心;四是爱心妈妈、爱心奶奶、爱心姐姐每周至少与结对儿童谈心一次,并且经常与班主任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思想状况,及时给予必要的帮助。要特别保护女生,防止******,性侵犯!五是爱心妈妈、爱心奶奶、爱心姐姐每月至少一次以书信或电话方式与外出打工的生父生母联系,汇报孩子各方面的进步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敦促这些外出务工者多给孩子写信、打电话,给孩子们更多亲情关爱,由于农村有重男轻女的习惯,因此要重点关怀女童;六是在城市中学习的大、中学女生,也可以在共青团组织牵头之下担任爱心姐姐,给农村中的小弟、小妹们写信,送书、送文具、送温暖;七是教育部门举办爱心妈妈、爱心奶奶、爱心姐姐培训班,普及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有关知识,不断提高爱心活动和亲情关怀的水平;八是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配合爱心妈妈活动,编排农村留守儿童特别节目,丰富留守儿童精神生活,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九是少儿出版社配合爱心妈妈活动,为不同年龄段的农村留守儿童编写一套知识性、趣味性较强的百科知识和人物传记丛书,拓展留守儿童的知识面,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这是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的系统工程,牵头单位全国妇联要拿出一个统筹规划,协调各方,形成合力,共同奋斗。

社科人士:采取多种模式,避免家庭教育缺失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永琴认为,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在一生中真真正正的基础教育,它的黄金时段是学龄前,这一阶段的教育除了家庭之外,没有别的可以替代。往往等农民工回到家乡,那时孩子已经长大,已经过了影响孩子成长的最佳时期。况且留守儿童父母中的绝大多数人,其本身受到现代学校的科学知识教育就很少,当他们要教育在高新科学技术知识和能力都比他们强得多的子女的时候,教育水平自然很有限,教育能力很有限,办法也不会很多。如此长期下去的最终结果很难预测。可以想象,没有安定生活环境中的良好家庭文化和社会文化教育的熏陶,他们很可能学不到对社会、对家庭甚至是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

那么,如何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呢?周永琴认为,可以采用多种模式,来解决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缺失。第一种是代理家长制。重庆市探索出了这方面的经验。很多家长担心,代理家长如果自身有很多毛病,会影响到他们的孩子,另外代理家长管重了不是,管轻了没用。当然,这些问题是存在的,但这种方式之所以在一些地方得到认可,还是有其成功之处的。第二种是学校寄宿制。周永琴说,以他个人的经历,寄宿对锻炼一个人的适应能力很有好处。如果说代理家长制是散居的、不可控的,学校寄宿制则是可控的,学校对生活老师和德育老师都是可以培训的。第三种是借鉴SOS村的方式,就是复合式的家庭管理系统。

可以找一个适合做代理家长的人,将几个孩子集中到这个家里,由他来管理。另外,各级政府,各界组织,各企事业单位都可以在政策上、经费上、条件上资助创办留守儿童之家。总之,在留守儿童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总要想点办法,让他们享受到家庭的教育、家庭的温暖,得到爱的补偿。

群团组织:需要全社会关注、参与,齐抓共管

安徽团省委副书记张永说,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成长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一个社会问题,集中体现了当前对留守孩子的教育空白,这需要全社会关注、参与,齐抓共管;而留守孩子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民工大量进城而产生的,短期内也不可能一抓就灵。他建议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因地制宜,适时调整学校布局,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在儿童集中的地方有计划地筹建幼儿园和寄宿制中小学,让农村留守孩子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与关爱。此外,还要加强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鼓励社会力量创办“留守孩子托管中心”,为农民子女,特别是留守孩子提供看护、兴趣学习等服务,引导这些孩子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各级学校也要积极同社区、村组和家庭联系,形成政府、社区(村)、学校、家庭四级联动的教育网络。

曾在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家庭道德教育宣传实践月活动优秀组织奖的湖南省妇联认为,进入2007年,全国上下正在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既好又快发展而共同奋斗,这也为妇联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挑战。要全面贯彻实施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意见》,高标准实现全国妇联的工作目标,满足广大家长、儿童的需要,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一个省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必须明确一个牵头单位,建立全省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协调机构。

通过召开协调会议,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使工作任务扎扎实实落到实处。二是联合有关部门,建立百个以上省级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有条件的妇联应组织创办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托管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并积极创办一批农村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县(乡、村)。三是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省妇联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各项特色活动应与已开展的双合格、小公民道德建设等主题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打造品牌。并适时召开留守儿童工作现场经验推介会。

2.继续创新家庭教育工作模式。目前,外出打工父母望子成才,渴望获得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但实际生活中,家庭教育市场却较为混乱。妇联作为承担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牵头单位,要进一步创新家庭教育工作模式,探索长效机制,及时为广大家长提供专业化服务。一是制定省家庭教育“十一五”规划。

二是充分发挥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的作用,实施“母亲教育工程”,开展家庭教育模式创新案例评选。三是筹备创办省网络家长学校。目前很多的中小学都设有家长学校,但是很多的家长学校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没有很好地开展活动来实施家庭教育。湖南省妇联自2007年创办网络家长学校以来,把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列举出来,和专家联合,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家长便很快能通过上网点击获得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

3.应加大宣传力度,从法律、政策层面为留守儿童成长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一是要全面贯彻实施修改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参与修订省《〈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办法》;二是联合民政、共青团、残联、关协等部门,加大对留守儿童中特困弱势儿童群体的关怀力度,给予他们政策、资源上的支持。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政府应对关心重视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和儿童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给予表彰。

4.推动留守儿童活动阵地建设。

法官提示:扼制校园犯罪,让留守孩子掌握“十条对策”

在调查中笔者看到,因缺乏法律知识,许多农村留守孩子或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或成为被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对象。特别是近几年来发生在学校及周边的违法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人民日报》2004年12月8日郭京霞报道,有法官结合近年来法院审理的一些典型案例,提出了预防校园犯罪行为的十条对策:

1.王某等十名未成年人轮奸案:王某(女)辍学后在社会上结识了众多“哥们”,王某在“哥们”的要求下将女友张某骗至家中或旅馆等地,协助“哥们”多次轮奸张某。

法官提示:珍惜学习机会。未成年人应该以学校为中心开展活动,要坚持在校学习。家长不能因为家庭贫困、孩子厌学或学习成绩不好就轻易让孩子放弃在学校学习的机会,要使孩子自觉接受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管理,不要离开学校和家长的监控。

2.任某等四少年绑架案:任某等四少年模仿电影、电视中的犯罪手段,绑架并杀害一名15岁的中学生,后向其家长勒索赎金一百五十万。

法官提示:提高鉴别能力。不要盲目地学习和模仿电视、电影、音像制品和文学作品中的犯罪手段和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