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天使有泪
6704800000027

第27章 谁是你生存质量的杀手(1)

父母亲情的长久疏离

古今中外,养育儿女是家庭的主要功能之一。父母与子女一起共同生活,这是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传统的生活模式。提供子女的生活条件、教育条件、安全保障,使他们按照社会的标准,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成长发展,这本来是父母传统的人生义务与职责。这一义务、职责为我国现行《宪法》、《民法通则》、《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确认与规定。但我国劳动力的流动、农民工的出现,在家庭问题上与传统的家庭模式及现行法律的规定发生了冲突,突出地表现在父母与未成年子女在空间上的分离。

“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孩子情何以堪?

对于尚处在中小学生阶段的留守孩子,依恋性情感还是他们基本的需要之一,但由于家庭的不完整性和缺乏父母的亲情感染以及农村现有社会体系对他们的关照不多,他们这种依恋性情感很难得到满足。父母亲情的长期缺失,使孩子的心灵得不到很好的慰藉,大量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在我所调查的留守孩子中,有55%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河南财经学院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周正教授说,儿童应该和父母在一起生活,这种共同生活能够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育提供比较理想的环境。而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至少一方恰恰不能与这些儿童共同生活,这给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知识学习、性格培养等带来了种种不利的影响。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苏彦捷认为:我们父母都是好心希望给孩子创造很好的条件,我去挣钱,我给你创造条件给你交学费。但是你要知道如果你给他创造的那个条件缺了情感生活的话,他不平衡。人就是这样,一个不平衡的人怎么能够正常地适应社会?

道德基石的不稳固

问题留守孩子的出现,有以下三个因素。

首先是家庭教育的极端化。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极大。不当的家庭教育,是滋养孩子不良个性的温床。少儿普遍具有猎奇心理,对社会的认知尚在探究之中,是非好坏的辨别能力不强,喜欢感情用事,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一旦形成了错误的思想观念就很难纠正。而我们在这些问题留守孩子中了解到的情况则是,代管家长管教孩子的方法一般采取的是溺爱或打骂等极端方式。溺爱造成了留守孩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忽视他人的利益和感受,稍稍不顺,行为就容易失控;打骂则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卑情绪,容易受人引诱,走上歧路。

一著名心理学家通过对儿童认识形成过程的研究表明,家庭是接受耳濡目染最直接、最多、最深的环境,无论道德知识、道德情绪及自我控制的意志力的培养,都是从家庭开始的。父母平时对儿童的教诲、奖励与惩罚的控制方式、管教方法与态度、行为示范等对于儿童的抗拒诱惑的态度以及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均能产生积极的决定性的影响。而留守孩子远离父母,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在情感上得不到关心,这就很容易使他们偏离主流的道德价值观,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更令人感到担忧的是,在问卷调查中我看到,大量的留守孩子在“父母最关心你的哪方面”栏目,填的都是“考试分数”,而作为儿童成长最不可缺少的“思想道德”,却少有提及。由此可见,留守孩子的思想道德问题远没有引起外出家长的足够重视与关注,这势必更加导致了留守孩子的道德观念淡薄。

其次是学校德育的形式化。留守孩子家庭教育的不足,使得学校的德育工作在留守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尤其重要。但我们调查到的情况则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升学率的重视仍旧胜于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而在德育工作上较为注重形式,实效不大。学校的德育缺失与不当的家庭教育集中在留守孩子身上,使一部分留守孩子心理压力过大,挫折感增加,人生方向迷失。

三是社会环境的负面化。这些孩子的法制观念本来就淡漠,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它犹如游走在孩子身后的一只黑手,有的仅只一次,就可以将他们推向道德与法律的悬崖。社会上不劳而获、享乐主义、物质攀比等思想的泛滥,特别是社会文化市场的精神污垢皆是留守孩子犯罪的重要诱因。暴力、色情、****内容的影碟、卡通画册、口袋书以及网络中不健康思想的影响,加上未成年人好奇心重,模仿性强,辨别是非和抵制错误的能力弱,有的就从好奇到迷恋再演变成了不良行为。由于缺乏亲情的关爱,学校老师和同学对他们关爱不够,他们不得不渴望能在生活中寻求到一种自我保护。社会上一些心怀叵测的人正好趁机而入,这就容易使这些平时无人引导、涉世不深、阅历不足的孩子上当受骗,染上不良习气,走上歪门邪道,甚至走向犯罪道路。不少居心不良的人在拉拢腐蚀少儿犯罪时,利用他们对这种留守孤寂生活的忧愤心理,公然对他们说,“你们犯事也等于没犯事,反正未成年人不判刑”,不少少年因此被他们引诱利用,偷盗、抢劫,有的还成为卖凶杀人的牺牲品。

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泛滥

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孩子在调查问卷上填写的理想一项,是“不想读书了,想出门打工”“到外面挣大钱,养父母”。许多留守孩子由于在学习与生活上得不到父母的适时引导与帮助,在学校,又得不到教师耐心的帮助,社会上新的“读书无用论”正好左右着他们的思维与行动,使许多孩子干脆迈出学习的“禁锢”走向“自由”的社会,致使更多的孩子们对学习失去自信心和积极性,干脆逃学,辍学,流向社会,最终成为新的一代无技术、低工资的打工族。

外出父母的“高压”政策,也是导致孩子产生“读书无用论”思想的重要原因。

为人父母者,有哪位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在留守孩子家长看来,自己在外辛辛苦苦地拼命挣钱,就是希望孩子能多读点书来改变孩子将来的命运,不走父母的老路。可是他们很少想到,这些留守孩子因缺乏父母在生活上的关爱与学习上的指导、鼓励,往往容易性格孤僻、感情脆弱,普遍存在着读书观念淡薄的问题。而一些外出打工的父母却一方面怀着因不在孩子身边而产生的对孩子负疚心理,在物质方面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一方面在孩子学习成绩的要求上期望值过高。一年难得的几次电话首先就是问考试成绩,一次考试落下一两分就批评责怪,使一些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非常痛苦,且比打工更辛苦的事,也是比打工更没有出路的事。于是一些孩子消极应对,干脆不顾父母的约束,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气,进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在逃学中找乐趣。有些孩子甚至成为日不进校、夜不归宿的流浪汉。当长辈和老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时,他们往往回敬的一句就是:“我不读书了,去打工养活自己”。永兴县某中学的一女生擅自逃学准备跑到深圳打工,还打电话把班上四名同学一同叫上,父母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她说,反正读书出来也是打工,不如早点出门找门路。

安全教育集体缺位

生命安全教育的缺位,是当前教育最大的失误。

像那个因心脏病猝死在校外出租屋的女孩,其校长曾对笔者说,父母明明知道她有先天性疾病,稍有生命安全意识的父母出门时,都应该将孩子的这些特殊情况告知班主任老师,便于随时照管,可家长不但隐瞒,还在外租房,不出事才怪。去年下半年开学时,该校校外10多家民房30多个房间都被外出家长租下寄住了孩子。有的合租,有的单独住。130多名学生就有63名学生课余时间在失去父母监管的同时完全脱离了学校的监管。学校在多次做工作都不奏效的情况下,只好一直大兴“土”政策,把凡是在校外租房,又长期不来开家长会的统统寄上协议书,让他们签字画押。不然就拒收。学校知道这是有违教育初衷的事,但为了不担风险责任,任其如此。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留守孩子,还是非留守孩子,自身的生命安全意识非常淡薄。家庭与学校也根本没有具体规范的指导,更谈不上家庭和学校在教育上的有效链接与融合。一旦出事,就是责任的相互推诿。而生命安全意识它作为人类最大的公益获得,在现今众多群体里的集体缺席,绝非小事。它是真正需要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和整个社会来深思的一个严峻问题。在生命安全存在众多隐患、生命安全问题不停地在媒体以血泪之躯登场亮相的时候,作为一个调查者,我不得不借助此文对社会大声疾呼:普及生命安全教育已是刻不容缓。

花季生命缺少相互温暖

校园,是留守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主要空间。留守孩子情绪好坏,主要受到学校教师与同学的影响。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的留守孩子在父母外出后缺失父母之爱的同时,最大的苦痛还在于学校里教师母性疼爱和同学友情温暖的同步缺失。有的学校,老师爱心难求,同学冷漠以对。老师之间更多的只比职称、比工资、比奖金,对留守孩子能不闻则不闻,能不问则不问;同学之间交往沾染上社会不良习气,只比吃、比穿,比谁的父母有钱,却对身处困境的同学漠不关心,甚至有意疏远。这样的学校生活环境,让留守孩子原本缺少父母之爱的心更加雪上加霜。加上学习上完全得不到父母有效的指导,有的留守孩子出现孤僻、自闭、抑郁等心理问题便在所难免。孩子们长大,必将走向社会而成为祖国新一代建设者,这样的孩子,他们将会以一种什么心态来建设祖国?存在于校园内的众多孩子只以自己利益为中心,心无大爱,无一不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证明,当人们受到关注,即使是机器人的关注时,也会表现得更加“利他”。生物学家认为,利他主义可以成为一种群体进化优势。一个愿意为了大家的利益而放弃个体利益的群体将比一个完全自私自利的群体拥有更多生存机会。

对比其他人群来讲,留守孩子更需要相互的温暖与支撑,需要老师更多的勉励与包容。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谋远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关注留守孩子的心理困境,学校义不容辞。真正的教育应该拥有良好的师德,甘于奉献的蜡烛精神,把每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看得高于一切,把引领每一个孩子冲出应试教育的羁绊,培养高尚的情操,健全独立的人格,在实践中砥砺坚强意志,提高他们心理承受能力作为重要职责。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确保留守孩子在全面发展的沃土上健康茁壮地成长。

孤独情绪得不到有效排解

“想听你们自己的故事”、“想听你们最伤心的一次经历”、“你提问题我来答”,到一所初中调查,我在学校电教室黑板上写下这样三句话,然后建议这所中学每个班来四名表现不太好的留守孩子参加座谈。

孩子们来了,他们像往常一样嘻嘻哈哈落座,待看到黑板上的字,便渐渐安静下来。我说,只当我是你们的陌生母亲,你想跟我讲什么就讲什么,骂人也行。我说完这些,少有的沉默过后,就有低低的声音从角落里发出来:“想说,不知道怎么跟你说。”又是几分钟的沉默之后,有一个男孩开始走上讲台,嬉笑着说话:“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电话里,爸妈还对我们发脾气……”接下来,男孩有些哽咽,话筒在同学手上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