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天使有泪
6704800000026

第26章 “代管”谁管(3)

邻居都说,是奶奶的溺爱害了孙儿。宁某的奶奶只会溺爱孙子,一点不懂得严格管教。从小,孙子想吃的,她想千方设百计弄来给他吃,想玩的,想千方百计让他玩。有时候孙子偷邻居家东西被人捉到了,人家好心好意来他们家说给他奶奶听,提醒他奶奶注意管教,可她还发脾气。认为别人上门就是欺负他们。孩子到镇上上网,经常夜半三更不回,人家说给她听,她找过几次,找不回,也从不将情况及时通知他父母,随他在外怎么野。一村民说,这个孩子在外面平时难得跟人说一句话,一说话,嘴里就不干不净,对人总有敌意,稍有不顺,就对人“砸”上一句:你只怕冒吃得亏!!学校抓德育的老师说:有人说他抽烟、喝酒、打牌,上网,偷窃,但这些劣迹只是听说,我们从来没有抓到过。还听说放假后,他经常跟社会上的人混在一起,但放假后的日子我们学校鞭长莫及,只能家长管,我们管不着。我们只能管在校的日子。学校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家庭教育不能缺失,孩子出了学校,恶习全部暴露。家长难逃其责。

尽管血案已成事实,可宁某的奶奶还是不相信经她一手带大的孙子会杀人。就在案发后公安局干警带走他孙儿时,她还曾不停地喊冤。而孙儿在看守所里的问话笔录如果让她看到,她一定会不寒而栗:“我还准备杀四个人,邻舍ΧΧ从来不把东西给我吃……”我见到案犯宁某的奶奶时,她正缩在邻居家靠角落的一张椅子里,一双枯瘦的手总在不停地抖动,满头枯干的白发蓬乱地散落在额头与脸颊上,脸色蜡黄,灰暗晦涩。她不停地重复这几句话:“要吃给吃,要穿给穿,要钱给钱。我不相信我的孙子会杀人。我晓得他会杀人的,我变成一只蚊子叮他一句也好哒!”我眼中的宁某奶奶,已寻不出半点村人们描述的曾经有过的精明强悍的影子。她已经几天几夜不吃不睡,几位老人轮流着看护她,怕再出意外。

此案发生后,在启动法律程序的同时,尽管县镇村三级组织倾其全力处理善后事宜,包括安抚死者家人,一桩由农村留守孩子制造的杀人案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总算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控制,但留守孩子杀害留守孩子及其代管家长这桩惨案给社会带来的思索却不是一个短时间可以完成的,给当地带来的伤痛也不是一个短时间可以消除的。

这个有1500多人口,2300多亩耕地面积,常年以种植棉花稻谷为主的行政村,由于土质差,河沙地,作物产量不高,村里50岁以下的劳动力基本上均已出门打工,且大多是夫妻双双同行。

像宁某父母一样,他们为了节约往返路费,许多夫妻同样是两三年才能回一次家门。孩子,大多同样是丢给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照管。

由此看来,如此隐患在广大农村,依然存在。

——“妈妈你看了我的信,不要跟我一样哭。你好久没有给我打电话了,你要给我打电话,我不想在电话里哭,妈妈我好想你们。”

——“爸爸我不会玩火,玩水的,你们放心吧!”

——“只要你们过得快乐,我就不哭了。”

——“我的家庭作业有很多优,就是优秀,你们知道我会好好学习的,谢谢教过我的老师,帮助我的同学。”

这是此案中未满八岁的受害人小小于国庆前夕寄给父母最后一封信中的内容。

信的后面,是画着的两颗心,上面写着“爸爸”“妈妈”,一支爱之箭穿过两个名字。之后,是一幅题为《我们的家会变得很高》的彩图:三层大楼房顶层,一家四口在太阳伞下看风景。楼房前,是六株漂亮的花卉。彩笔写着“这是我美丽的家”。再后,是小小将“父母心”、“姐姝(妹)心”、“爷爷奶奶心”同样用一支长长的爱之箭穿起来,题字为:“你们要幸福”。

留守家中的娇儿就这样活生生地被人乱刀砍死,早已为之痛断肝肠的父亲,母亲,在未竟的余生,还能有言及“幸福”两字的时候吗?!

代管,你凭什么管

冷静分析一些发生在留守孩子之家的悲剧,其中既有代管监管不力的问题,也有孩子不服管教的责任。留守孩子因缺少父母关爱,极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如变得忧郁、不自信、没有安全感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日常行为和价值判断。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许多案例,有些留守孩子不仅不易监管,甚至还有虐待照管自己的爷爷奶奶的情况。一留守的初二男生,一次偷了家里一百元钱,买了口香糖等零食分给与自己走得最近的几位同学。奶奶知道后,劝他不要糟蹋了父母辛苦挣来的血汗钱,他听得不耐烦,没等奶奶把话说完,伴随着一句“少管”,扫帚柄已扫到老人胸口,气得老人痛哭流涕。

报载,巢湖市一女生觉得照顾她的爷爷奶奶都没有文化,不理解她,她要什么也不能满足,有次竟趁爷爷奶奶出去打牌,放火烧了奶奶的蚊帐,险些酿成大的火灾。

“14岁的他,提着那把菜刀,冲向了睡梦正酣的爷爷奶奶的卧室,一刀、两刀……几十处刀伤,刀刀致命。血,染红了漆黑的夜,连空气里都弥漫着血腥的味道。惊醒的奶奶问了一句:‘亮亮,你咋了!’刀已然如雨点般剁下!血,溅在了赵小亮的身上、脸上,急速落下的刀也砍伤了赵小亮自己的胳膊……”2007年7月26日,中国江苏网以《孙儿举刀刺向爷爷奶奶——隔代抚养的锥心之痛》为题,报道了一个14岁男孩赵小亮只因不服爷爷管教而与爷爷发生争执,于2007年7月1日凌晨2时许乘爷爷奶奶睡着后,残忍地杀害一直照顾他的爷爷奶奶的血腥故事。

这样极端的事例不仅仅只有一例,听来,不觉令人毛骨悚然。

而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的问题孩子,只要父母在家,他们的表现竟完全两个样。

湖南省平江县大坪乡姜源村有一个留守男孩,初中没有毕业就在社会上游荡,没有钱用,就到附近组织一些年纪相仿的孩子专门拦截过路小车进行抢劫,成为当地一大公害。有一次公安局抓了他,问他父母在哪?他竟回答说,他父母“死了”!其母亲得知情况赶回来后,起初他拒不相认自己的母亲,直到母亲表示自己不再出门打工了,孩子的态度才有好转。以后,孩子再也没有发生出门偷抢的事,一些坏的习惯也慢慢改正了。

署名为“相见恨晚”的网友在参与我组织的此类问题讨论中,也诉说了自己小时候因没有父母的照管而渐渐变“坏”,后随母亲住在一起又转变好了的经历:“儿时,我跟外祖母过,两年时间不到,不知为何我就与别的孩子一起成了小偷,后来跟父母住,一切‘症状’都消失了。如今回想起来自己都后怕!”由此可见,家教功能的弱化是促使孩子走向犯罪的重要诱因,对于一个徘徊在“坏孩子”边缘的儿童,或许一个适时回家的有爱心的妈妈或爸爸、一份浓郁亲情,就足可将他们拉到正轨上来!而有些平时看上去表现优秀的孩子,一旦父母出门打工,没有了父母在身边的严格管教,也就没有了自我约束,通宵电视,整天泡网吧,有的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差。代管家长说他,说轻了他不理,说重了他很有可能撂下一句“你凭什么管?”就离家出走。老师找他谈话,百问不答。

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教,许多留守孩子虽说人高树大了,但还是习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平时还经常以游戏厅、网吧为家,夜不归宿,老人想管,但根本管不了。老人在繁重的劳动之余,不论他们教育水平如何,内心里总还担负着监管孩子的责任。

但许多孩子根本不服老人管。父母不在家,老人对孩子骂不能重骂,打是万万不可能。双方稍不理智,就可能滋生事端。

2004年6月2日,湖北省某村发生了一起命案,村里12岁的女孩小洁被自己的奶奶勒死了。惨剧发生的那天,孩子父母亲都在外地打工。当夫妇俩赶回家的时候,都还不知道,害死自己女儿的,正是自己的母亲。原因是一个要管,一个不服管。盛怒之下的奶奶就做出了不理智的事情。就在6月1日那一天,小洁早上起床后发现红领巾不见了,于是划了根火柴在一个房里找,哪知一不小心,就把房里的东西烧了。发生这么大的事,奶奶发现后,就说了小洁一顿。哪知第二天下午小洁竟没有去上学,还玩到很晚才回家。一直在为小洁担心的奶奶就又说了她,并怒其不争,作势要打她。谁知小洁回敬奶奶的竟是:“你不要住在我家里!”就这样,气急的奶奶用手里的毛巾顺手往孙女脖子上一套,想吓她一下,结果顺手一拉,小孙女却真的死了。

小洁的父母有兄妹5人,有四个都在外地打工。年近七十的爷爷不仅要种5亩多地,还要照顾留在家里的3个孙子孙女。去年春节回家过年时,爷爷奶奶就告诉过小洁的父亲,自己岁数大了,孩子太调皮,不听话,管不了了。可父亲早在女儿小洁1岁多的时候就开始在外打工,经过数年奔波,才好不容易在福建找到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若回来,他所在的镇人均只有8分地,除了种田,几乎没有什么其他的生计。就请小洁姑姑回娘家做爷爷奶奶的工作,老人这才答应再帮他带一两年。且他所在的镇大多都是这样由爷爷奶奶带孙儿孙女,壮年男女出门打工。

谁知就偏偏发生了这种惨事呢!这不得不让人思考一个问题。“代管”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实际上已被证明是一种弊病很多的、不成功的留置方式,那么,留守孩子的托管还有没有比找“代管”家长更好的办法?

在发达国家,父母不管因为何种原因,只要没能很好地行使监护权,使儿童受到伤害,都会被无情地剥夺抚养孩子的权利。

媒体上我们也经常会看到,仅因出现将睡觉的小孩独自放在车上或任幼儿独自外出玩耍无人看护等情况,就会被居民举报为虐待儿童和监护不力,被法院判定剥夺监护权的案例。

鉴于中国国情,像某些国家那样,父母仅因“经济上或精力上没有能力承担孩子们生活和教育”费用时,就必须无条件地将孩子移交政府监护抚养,这显然行不通。那么,还有没有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