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直到七十多岁高龄才被朝廷征还,之后朝中派戍己校尉任尚接替都护之职。任尚向班超请教治理西域的计策,说:“君侯在外国三十余年,小人不才,辱承君后,责任重大,智虑浅近,应对我有所教诲!”班超就对任尚这样说道:“年纪已老,智力衰退。君数次担当大任,岂是班超能赶得上!一定不得已,愿进呈愚言:塞外官吏士卒,本来都不是孝子顺孙,而是因为罪过才流放到塞外戍边。而蛮夷之人怀有鸟兽之心,难以恩养,容易叛乱。现在君的性情严厉急迫,水太清则养不住大鱼,政治苛察就得不到下属的支持,上下级也就不会和睦。”班超走后,任尚并没有认可前任的经验和教诲,反而轻蔑地私下对亲信说:“我以为班君应有奇策,今天告诉我的,平平常常罢了。”
任尚在任不到四年,便由于极度严苛急躁的秉性,失去了与边疆民族的和睦关系,西域各部纷纷叛汉来攻打他。任尚只好退到班超精心经营的疏勒根据地,靠疏勒人的保护才捡回性命,但西域的土地全都丢失了。
班超建功西域,三十年未尝有失,千年一人而已。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些,除了自身的智谋勇力和胆略外,还跟其超然物外的道德修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塞外的官吏士卒都不是孝子顺孙,因此就不能用严格的约束要求他们都成为道德模范。西域的少数民族像鸟兽一样自由,难养易败,岂能要求他们事事顺从汉朝官吏?养鱼之水,不可以至清;人和之政,岂能够苛察?只要不失断绝匈奴、归顺汉朝、和睦相处的“大纲”,就必须“宽小过”,化解矛盾,“荡佚简易”,使自由的生命得到张扬,然后才能达到“上下一心,内外和合”的理想状态。班超在一千九百年前,就深知人的本性、外交精义和顺乎自然之“道”的核心,因而得到西域各民族的钦佩和拥戴,使汉朝扬威异域直达中亚细亚,因功拜定远侯,可见这乃英雄人物处世的方法。
这样的境界,这样的体悟,虽然说来平平,但得之却非易事。任尚严苛急躁,不能站在双方共同利益之上看待问题,只一心考虑为国守疆却不得其法,所以他丧失西域,确是必然的结果啊!
佛教有一句偈语说:“未曾生我时是我,生我之时谁是我?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又有佛语说:“‘身’是苦本,‘我’为罪孽。”由于色身虚幻,所以“我”是不实的,肉体之我不断迁灭固不待言,而心理之我也是刹那不住。过去心已过,现在心不留,未来心未到,这是将心理的我也否定了,“我”既不存在,又有谁在受苦呢?所以佛家开导我们对于财富应是:“生不会带来,死不会带去,一切随缘,能得自在,放下即得解脱。”只有不过分看重自我,才不会私心过重。
任何事物最终都是要变化消亡的,如果我们太过于执著,就会因最终的失去而痛苦不堪。人生在世,不过百年,倘若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来争去,的确划不来,虚度了光阴不说,还弄得身心俱伤,这又何苦呢?所以,面对生活的正确态度应是随缘放旷,任性逍遥,也就是既不回避也不执著。人因为贪恋而有执著,一旦求之不得而生消极情绪,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出不来了。故而,禅宗主张“即事是真”又“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其实不管是佛家也好,道家、儒家也罢;出世也好,入世也罢,这些都是为了破除人性的诸多弱点。这种注重现实的人生态度,十分值得今天的我们去效仿和体悟。但是,这也不是引导我们一味地减省自己。虽然减省烦恼、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却是大多数人所达不到的。特别在现代社会,交际已成为工作和生活的一种手段,如果太过超然物外的话,只能意味着工作机会的丢失和生活水平的下降,故而减省要因时因事、适当有度。毕竟生活需要面对,困难也在所难免,所以只要做到“事来心观,事去心空”就足够了!
德为主,才居次
■ 一
德者才之王,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①不魍魉②猖狂③。
迷津指点:
① 几何:如何。
② 魍魉: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怪物,泛指凶恶邪灵。杜甫《崔少府高斋三十韵》:“魍魉森惨戚。”又写作“罔两”、“蝄”。
③ 猖狂:狂妄而放肆。
古文译读:
品德节操是一个人才学、才干的主人,而他的才能只不过是品德的奴隶而已。所以,一个人假如只有才干学识而缺乏品德修养,就等于一个家庭没有主人而任由奴隶当家做主,这样一来,家中怎能不闹得乌七八糟呢?
■ 二
心地干净①,方可读书学古②。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③,闻一善言,假以覆短④,是又藉寇兵而济盗粮⑤矣。
迷津指点:
① 心地干净:佛教用语,表示心性洁白无疵。心地是心田,在心中藏有善恶种子,随缘滋长,朱子有“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的说法。
② 学古:师法古代圣贤的意思。
③ 窃以济私:偷偷地拿来为一己之私所用。窃,偷偷地;济,帮助,利用。
④ 假以覆短:借佳句名言掩饰自己的过失和缺点。假,借用,利用;覆,覆盖,遮掩。
⑤ 藉寇兵而济盗粮:藉,同“借”;兵,兵器;济,送给。意思是借给敌寇兵器,送给强盗粮食,比喻被敌人所利用。语出李斯《谏逐客书》:“此所谓藉寇兵而济盗粮者也。”
古文译读:
只有心地纯洁、品行端正的人,才可以读圣贤书,研习古人的道德文章。否则,看到一件古人所做的好事,就私下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听到一句名言佳句,便顺手拿来掩盖自己的过失。如此行径就如同资助兵器给敌人,把粮食送给打家劫舍的盗贼。
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的秦桧非常有才华,他创造了宋体字,对普及教育有大功,但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岳飞,因此遗臭万年,被后人唾骂。现代奸臣康生直接参与林彪、江青等人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从而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然而他本人不仅精于文物收藏与鉴赏,还擅长书法、中国画,有极高的艺术造诣。阿道夫·希特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和头号战犯,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但不可否认,他有着非同凡响的演讲才华,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建筑学家、画家。如今贪赃枉法的人中,也不乏一些高智商、高学历的人才,他们将所掌握的学术作为武器而无恶不作。因此,一个缺乏道德的人,其才越高,祸害越大。可见,道德比才华更为重要,它是人立身的根本,是衡量与评价个人价值的前提。
古人云:所谓才者,须在德才两端。德才兼备者是谓全才,有德不才者是谓庸才,无德无才者是谓蠢才,有才不德者是谓诡才。用今天的话来说:德才兼备是上品,有德不才是次品,无才无德是废品,有才不德者是危险品。因此,不少企业都坚持“与其得小人,不如得愚者”的思想,对“才有余而德不足”者,往往采取“坚决不用”的态度和原则。正如《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唯有增厚美德,方能容载万物。可见,“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高尚的节操对一个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老百姓有句话说得好“缺啥别缺德,没啥别没钱”,这话虽通俗易懂,却意义深刻。正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即使是天才,没有钱也难以生存。同样,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也是万万不行的,不但会受到人们的鄙视,甚至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罗程是晚唐时期的著名乐工,擅长弹奏琵琶,技艺精湛,称得上是天下第一。除了能够演奏各种名曲外,还懂得变换创作出新颖的乐曲,深得宣宗皇帝的宠信。
凭仗着皇上的恩宠,罗程得意忘形,称霸一方一天,罗程竟然因为一件小事杀死了人。宣宗得知后,大为震怒,立刻下令将他逐出宫廷,并押赴京城衙门接受惩罚。
其他乐工因罗程的演奏技艺天下无人能比,便想以此触动皇上的怜悯之心,希望宣宗法外开恩。论才艺,罗程可谓是举世无双,宣宗自然也非常怜惜。但是,如果因这个杀人犯才艺高而将其赦免了事,就有失法律的公正,带来的后患不堪设想。而且一个有才无德的人,不绳之以法,任其逍遥法外,就会更加有恃无恐,迟早会成为祸害。于是,宣宗宁肯失去自己欣赏而又身怀绝技的艺人,也没有赦免罗程的罪行,依法将他处死。
有才无德的罗程,恃才称霸,枉法杀人,并最终因为无德而命丧黄泉。常言道“士有百行,以德为首”,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和个人的德才有直接关系。没有“德”的约束,即使才高八斗也难以成就大业,轻则失败,贻笑大方,重则身败名裂,人头落地。因此,个人修身要重视道德品质的培养,要以德驭才,不要恃才败德。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对德与才有精辟的论述:“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能就像一把宝刀,君子用它来除暴安良,维护道义;坏人用它来杀人越货,为祸众生。打个比方,“德”和“才”就好比汽车的方向盘和发动机,方向盘掌握得好,汽车就能正确地行驶,如果掌握不好,那么发动机功率越大,破坏力就越强。有才无德者,大多数属于“利己主义者”,一旦谋取了要职、重权,往往会私欲膨胀,祸害无辜,危害社会。因此,有才无德莫若无才,无德之才越高,危害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