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晋升之路(套装共12册)
64910200000019

第19章 如何与上司顺畅沟通

古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公司内部,提拔你的是上司,培养你的也是上司,所以,只有跟上司保持一致沟通顺畅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沟通就是和领导交流思想、汇报工作,征求意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与上级领导进行有效沟通是一件十分重要又非常吃力的事,因为在很多人的眼里,领导的言行总是令人畏惧、难以理喻、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和他们沟通起来很不顺畅。

其实,领导者都是性情中人,只要你态度坦诚,方式正确,和领导沟通便会轻而易举。

1.和上司建立一致性是顺畅沟通的基础

作为一个领导者,大都希望下属能够跟上自己的脚步,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行。作为一个下属,你要充分满足领导被跟随的心理需求,和他保持一致性,这样在沟通的时候也就更加顺利。通常情况下,上司在交代一件事的时候,心中已经出现了一个期望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只有用上司的风格并用上司类似的手法去办理才能达到。因此,工作上,应该用上司教你的方法去工作,能一致的尽量保持一致。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你就会成为上司喜欢和放心的下属、上司最得力的助手,甚至是上司的心腹,而这样对你个人在公司的发展也是大有益处的。

孙瑾跳到了一家条件很不错的国营企业,准备大展身手。他的业务水平很好,又很会说话办事,亲朋好友都十分看好他。孙瑾所在的部门是设计部,办公环境很好,公司为设计师们配了最好的电脑,不仅性能强而且辐射也很低。孙瑾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感觉十分惬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公司和同事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孙瑾的顶头上司张经理是一个戴着眼镜看上去斯斯文文的中年人,孙瑾发现他有一点和其他的设计人员不一样,一般的设计师在接到任务以后,都会直接在电脑上操作,所有的程序都是用鼠标控制完成的。而张经理每次都是先在纸上用笔来回地画,画出手稿后,在纸上进行改动,并在旁边随意地写上自己的想法以及修改的创意,等到自己满意了才会在电脑上直接将设计做出来。在设计部的日常工作中,每一个设计师的成果都是在张经理的指导下完成的,但是没有一个人采用张经理的工作方法。孙瑾深知要和领导建立一致性,于是在接第一个任务的时候,先用纸将设计画了出来,然后交给了张经理。孙瑾的美术功底是不错的,张经理一看他交上来的成果,十分高兴,将自己的想法用批注的形式写在了纸上。很快,孙瑾就引起了张经理的注意,并且特意找他谈话。由于孙瑾采用了张经理的工作方式,使得张经理在为孙瑾作指导的时候更加的方便,可以直接在作品上做修改,而其他的设计师交给张经理的都是电子版的,不方便修改,就算张经理有独特的想法,也不愿意大费周章地找到设计者来探讨。

孙瑾和领导建立一致性的做法使他赢得了张经理的好感,在之后的工作中张经理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想法都讲给孙瑾听。张经理已经有十多年的工作经验,专业水平很高,在他的指导下孙瑾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久之后,张经理升职了,并且推荐孙瑾做设计部的经理。于是,孙瑾在入职后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就由一个小小的设计人员发展为高层的领导。

孙瑾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工作中,和领导建立一致性是十分必要的。孙瑾用这个方法,获得了领导的注意,在短时间内让领导了解了自己。由于和领导步调一致,使得工作开展得很顺利;由于和张经理在工作方式上产生了共鸣,使得张经理更加愿意指导孙瑾的工作,为孙瑾增加了提升自己的机会。

和领导建立一致性并不是一种奉承的行为,这是一种和领导相处的艺术。我们都明白志同道合的人容易走到一起,容易交流,所以在自己和领导之间营造一种和谐一致的氛围是十分明智的。

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十分自我的人,不懂得和领导建立一致性,或许他们很优秀,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去和领导保持一致,然而,这样的做法往往会导致一种结果,那就是尽管你很有能力,尽管你的业绩突出,但是和领导之间的不和谐因素却使你举步维艰,你和领导之间的关系只是一种僵硬的命令与被命令的关系,领导的目光始终不在你的身上,因此你所期待的升职和加薪也不过是一种幻想了。更糟的是,和领导之间的步调不一致还会成为你事业成功的一大障碍。

张宇大学时读的是法律专业,所在的学校是一所重点大学,为了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张宇趁着假期在一家很有名的律师事务所里争取到了实习律师的职位。张宇在校成绩优秀,事务所也就是看上了张宇这一点,希望能通过实习更多地了解张宇,如果各方面都不错的话就留下她。张宇到了事务所,很快就适应了工作,唯一有一点不顺心的就是张宇对领导的工作方式有些不适应。张宇有过打工的经历,对于材料的整理是有一套的,她自认为自己的方式是很实用很方便的。然而,张宇的领导也有一种自己惯用的方式,而且很多员工都为了和他保持一致,采用了相同的方式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张宇个性很强,她觉得自己和领导的工作方式有所不同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自己的能力非常不错,留下来还是很有希望的。

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所长找张宇谈话,张宇胸有成竹,因为这三个月中,自己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张宇看到的却是所长阴沉的脸,半晌,他才开口说话:“张宇啊,你的上司反映你不服从管理,不懂合作,是不是有这么回事?”张宇一愣,转念想了想,自己不就是没有和领导保持一致吗?怎么就给自己扣了这么大的一顶帽子啊!张宇赶忙说:“我只是觉得我的方法也挺好的,没有其他的意思。”所长依旧阴沉着脸,说道:“我知道你的能力还是不错的,但是你入职以后的领导还是他,我不能不尊重他的意见,他给你写的评语对你没有有利的地方,我也不好留下你啊!现在实习期满了,你走吧,虽然这很遗憾,但是……”张宇知道再多说什么都没有用了,万分伤心地离开了事务所。

上文中张宇在工作中没有和领导建立一致性。并不能说她保持自己工作习惯的做法是错误的,但是,这样的结果就是不能很好的和领导建立和睦的工作关系,最终当然会对张宇不利。换个角度想一下,其实作为一个领导,面对的不只是一个下属,并非他们霸道专横,非要别人按照他的方式来工作。但是,为了提高团体的工作效益,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是很必要的。假如每个下属的方式都不一样,那么就会给领导的工作带来很多的不方便。因此,领导喜欢和自己积极地建立一致性的下属。既然和领导的相处是不可回避的,那我们为何不明智一些呢?

想要和领导相处和睦,赶快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领导建立一致性吧!

2.你和上司的性情契合度高吗?

现实生活中会有这样的现象:上司和下属的能力都不错,单拿出来都可以独当一面。然而,配合起来工作却是举步维艰。这就涉及一个上下级的性情匹配度的问题,打个比方,领导和下属的关系就好比是脚和鞋子的关系,我们在挑选鞋子的时候,不论是鞋子多么精美,如果穿不上去,我们是不可能将它买回家的。因为不合脚的鞋子要么是小,走起来挤脚,要么就是大,鞋子不跟脚。如果要行万里路的话,这样的鞋子就是在帮倒忙,有时候甚至是累赘。

来看下面这个和性情匹配度有关的例子:

某女千辛万苦才争取到了经理的职位,终于从“屌丝儿”转为“小资”了,这对于某女来讲,真是好事一桩,一方面,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待遇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某女,尾随于升职而来的,是它的副产品——有了下属,这就意味着将有一些主管级的人物向她报告。为了招到满意的下属,某女直接参与了招聘工作,最后录用了A男和B女。对于这俩人,人事部的负责人均有不同的看法,A男呢,尽管看起来很圆融,其实还是有种大男子主义的倾向,恐怕对女上司有偏见。在面试B女的过程中隐约感觉B女有一股自视甚高的劲头,加上她又有八年的工作经验,担心某女可能驾驭不了她。但是某女对这俩人比较中意,人事部的负责人就没阻拦,因为毕竟招的人要向某女报告,再说这二位能力上确实不错,无奈之下只能录取。

后来在相处的过程中,果真应验了人事部的担忧。A男和B女都不合某女的心意。A男在性格方面和某女不匹配,某女总结为,又笨脾气又大,而B女是自恃清高锋芒毕露,不怎么把领导放在眼里。这两个下属和某女都不匹配,因此在工作中生出好多的不愉快。最后的结果是这两个下属根本不听领导的话,不欢而散。

辞退这两人后某女最终明白了这个道理,在和人事部的同仁沟通时她总结道:B女性格棱角分明,就像是一只小号的鞋子,在工作中时常会有摩擦,而A男不讲条理,能力不强,就像是一个大号的鞋子,根本跟不上我前进的脚步,甚至拖我的后腿。

可见,领导和下属要想配合得好沟通得妙,就要讲究匹配度。如果上司和下属没有很好的契合度,结果就会使工作停滞不前。作为一个领导,在选择下属的时候,不能只看其工作能力,还应该注重性格、做事风格,甚至是兴趣爱好。作为一个员工,要想与领导关系融洽,有好的发展,也应该选择跟随和自己性情匹配度高的上司。

张老板最近在忙一个项目,项目对公司十分的重要。由于前一段时间的金融危机,张老板的公司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而这个项目是目前可以拯救公司,让公司起死回生的一根救命稻草,张老板忙得昏天暗地的,苦于没有一个得力的助手可以帮自己分忧解愁,于是他想通过网络,招聘一个经理助理来协助自己处理相关的事情。他命令人事部尽快地在各个网站发布消息。此外,张老板还叮嘱人事部经理,所招的人最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人。张老板是让工作上的事给忙怕了,想赶紧找一个精力充沛的人来帮他拿下项目。人事部经理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不敢怠慢,当天下午就派人到中华英才、智联招聘等各大招聘网站进行信息发布。第二天,就收到了许多简历,人事经理从中挑了一个最有经验的名叫林清的中年人,看上去身体很好,精力充沛,确认他的简历没有掺假后就草草录取了。张老板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对林清十分客气。而林清呢,也觉得这个时机非常好,感觉自己生命中的春天来了,干好了可以晋升为项目经理。双方对于未来都怀揣着无限期待。

然而,令张老板感到惊讶的是,这个助手来了之后,不仅没有使项目的进展加快,而且差一点毁了公司。原来,张老板的性格比较温和,对谁都很客气,但是控制欲比较强,喜欢下属按自己的吩咐去工作。而林清的脾气有些暴躁,并且十分自负。林清看张老板对自己客客气气的,事事都要问他的意见,于是感觉自己的地位在公司是最高的,且自我感觉一天比一天好,常常先斩后奏。虽然他的做法是站在公司的立场上,而且有利于公司的发展,但是有哪一个老板能够容忍下属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呢?张老板开始表现出不满,找林清谈过几次话。然而,林清的性格让他依然我行我素。并且有好多次竟然跟张老板在办公室吵起来。两个人的不和使得项目的进展变得十分缓慢,最终张老板忍无可忍,将林清辞退了,并且吸取了教训,招了一个能力和林清相当的性格温顺的女孩。这个女孩对张老板毕恭毕敬,只要是他吩咐的就一定会去做。在张老板的带领下,女孩十分努力,项目的进程逐渐恢复正常,并且进展顺利。最后,公司的危机被成功地化解了,女孩也升为项目经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上司和下属的契合度高,力量就能往同一个方向使,上司和下属不匹配的话,工作时会南辕北辙,反而使工作无法进行下去。作为一个领导,在挑选下属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下属和自己的匹配度。张老板控制欲强的特点和林清自高自大的性格是不匹配的,因此工作效率很低;后来招的女孩性格温顺,正好符合张老板的要求。作为一个员工,在求职和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好好考量你和上司的匹配度,如果死活匹配不来,那也别强求自己了,大胆地寻找和你相匹配的上司吧!

3.劳而无功是因为你工作不分轻重缓急

很多人都有过对领导这样的抱怨:我一天到晚忙得跟陀螺似的,连喝水上厕所的工夫都没有,他却说我没干活儿,吃闲饭,这是眼瞎了……

亲,你是没有闲着,但你不是没有错,错就错在没奉上领导最急于得到的成果。其中的根源就在于你做事不分轻重缓急,工作的节奏没有掌握好。是的,领导同时安排你ABCD四个任务,当他急于你交出A的解决方案时,你非得拿不重要的D和他沟通,你当然不会有好果子吃了。

某公司北京办的装修项目刚刚完成,上海办就来了一个大项目,这可把北京办的主任小媚给累坏了,小媚主任整天忙得七荤八素的。这个时候,恰巧赶上红十字会每年例行的向贫困地区捐款活动,很多同事都说要捐款,助理小蔷去找主管商量。小媚主管显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对小蔷说她很忙,并且命令小蔷不要烦她。小蔷气呼呼地跑去和一位做人事的朋友诉苦。还好这位朋友很有经验,她也认为小蔷很不讲逻辑,她不懂得在两件以上的事情之间权衡利弊,本来应该抓大放小,结果她抓小放大。小媚主管认为眼下最重要的是上海办的大项目,而小蔷却拿对于上司来说不重要的事情去和她商量,上司当然不予理睬了。用这位朋友的话说,小蔷的做法简直就是跟个没头苍蝇一样,逮什么做什么。

很多人都知道,有一门课叫《形式逻辑》,是教人做事要讲究逻辑。在工作中,讲求逻辑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每一天都会面对很多事,有大有小,有轻有重,讲求逻辑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这是针对于个人工作而言的。在和领导的相处中也要讲究逻辑,不要认为逻辑无足轻重,只要低头工作就可以了,就拿最简单的来讲,假如在工作中分不清轻重缓急,势必会影响你在领导心中的地位。

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人们常常在意做不做事情,却很少去想什么事情是主要的,什么事情是次要的。而在和领导相处的时候,常常拿对领导来说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去烦他。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在同一时间做完,那么就应该从中选择最重要的,这涉及一个工作效率的事。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总要抓住重点,先完成重要的事情。这就涉及经常被提出的二八原则,其实道理并不难懂,即80%的产出来自20%最至关重要的行动。也就是说工作中应该解决主要矛盾。如果能够分得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往往会赢得领导的好感,领导高兴了,升职就近在眼前了。

张洁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业务员,由于能说会道,善于琢磨客户的心理所以在工作上得心应手,业绩一直很好。好业绩是一把双刃剑,既给张洁带来了荣誉,也为她带来了麻烦。经理总是夸赞张洁,不管大会还是小会,总会提到张洁的名字,对比之下,有一些不求上进、业绩一团糟的员工对张洁产生了恨意,有的只在背地里嫉妒她,有的在工作中尖酸刻薄,用讽刺的语言挖苦张洁,更有甚者居然背地里使坏。

有一天,张洁在办事处值班,有一个刚在公司买了房子的客户带着一些朋友来买房子,这个客户和公司的总监交情很好,这次介绍了十多个人,办事处人手少,张洁忙里忙外地为客户做解说。恰巧张洁的同事王城平时嫉恨张洁,这天找来了一个人假扮消费者投诉张洁在售楼的时候态度不好。经理虽然不信,但觉得还是把张洁找来当面问清楚比较好。于是让张洁放下手头的事马上到经理室来。张洁放下电话后没有立刻去见经理,而是接着耐心地给客户讲解和办手续,直到和同事们把这一群客户送走才去找经理。经理先是有点不悦,问她为什么这么慢,张洁向他解释了办事处的情况,并说:“我想解释个人问题是小事,接待重要的客户是大事,再说,我的工作态度您是清楚的,不可能会有人在这方面投诉我。我想我不用着急解释什么,让您调查一下再解释岂不更好?”听了张洁的话,经理满意地笑了,本来心里有火,一看手下办事能分得清轻重缓急,心里十分的欣慰,于是对张洁更加赞赏。事后,经理认真调查了一下,揪出了造谣生事的同事,并且经过老总同意,提拔了张洁。

可见,领导喜欢的是办事能分得清轻重缓急的人,张洁本来是违抗了经理的命令,没有立刻到经理室去见经理,但结局却是喜剧收场。领导每天都要面对很多的事情,没有精力做到关注每一件事,所以他们希望下属能够将最主要的事情放在首位,如果有人不知道轻重,做事没有主次之分,势必要引起领导的反感。

因此,在做一件事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判断它的重要和紧急程度。一般来说,分为四种情况:

第一类是重要而且紧急的事情。这类事情是当务之急,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或者是工作中的最关键环节,或者是和你自身的利益紧密相关,或者是这件事是后面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基础,或者是领导最关心的那部分……那么你应该马上去做这件事,不能拖延。

第二类是紧急但是不重要的事。在工作中,我们总会遇见一些貌似很紧急的突发状况,它们就存在于当下,就摆在你的面前。比如你在拜访客户的路上遇到了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老同学很热情,你不忍心急匆匆地走开,但是你的时间的是有限的,聊天会占去你拜访客户的宝贵时间,很有可能由于时间不够而做不成生意。那怎么办呢?先去干更重要的事情吧,可以抽一个周末请他到家里吃饭,那时候再好好叙旧吧!

第三类是重要但是不紧急的事情。这件事不是迫在眉睫,不会让你措手不及,但是从长远来看你必须先解决它,假如搁置在一边,你的工作就无法顺利进行下去。比如你的英语水平一般,勉强可以听懂外国客户说话,你一直在想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但是却总是被眼前的事情弄得分身乏术。这类事情一般都在你的规划当中,很重要,和你的梦想有关,关系到你的未来发展。对于这类事情,如果你不懂得处事轻重缓急,安排时间学习的话,就永远只是计划。因为你虽然知道它重要,但是没有人为你规定一个完成的期限,所以你会一拖再拖。因此,你需要理智客观地分析一下,把这些重要的事情一一去实现,注重它们的时效性。

第四类就是既不紧急又不重要的事情。这些事往往可做可不做,比如逛街,旅游等等,它们不紧急,而且不做的话也不会产生什么副作用,如果专注于这些事的话难免让人感觉不务正业。对这些事情适可而止是最明智的,不能让生活只剩下工作而少了乐趣,也不能将宝贵的时间过多的花在上面。

职场上,虽然有无数的事等着我们去做,但是,我们应该学得聪明一些,分清主次。如此不仅节省时间,而且可以获得领导的青睐,进而有更多的升职机会。

4.抛弃看客心态,做一个主动沟通的人

很多职场人都懒得与领导沟通,能不找领导就不找领导,即使是万不得已需要汇报工作,也是提高语速,就事论事,说完赶紧就走,决不在领导办公室多待一秒钟。还有就是巴不得领导一辈子都不找咱才好呢,只要按时发工资就好。不要觉得待在自己的人生“舒适区”真好,其实这是在错失与领导沟通的机会,要知道在许多公司,尤其是以业务为主,并且发展迅速的公司机构,老板多会在公司内部筛选优秀的管理人员,而这些具有潜在管理能力的员工,大多是懂得沟通,并会积极主动沟通的人才。

有这样两个年轻人,他们俩在大学毕业后同时进入了一家公司,俩人专业知识都很扎实,工作也很勤奋,也有好的工作业绩。可是,一年以后一个成了业务主管,另一个却依然默默无闻。

为此,私下里有许多的议论,甚至有人说成为业务主管的那个是老板的亲戚。

有人就问他们的上司,但上司只说了一句话:“只是有的人让你放心而已!”

原来,普普通通的那个只知道埋头工作,很少主动向上司汇报工作,拒绝和领导沟通,总是躲着领导。而成为业务主管的那个则总是积极主动和领导沟通,定期向上司汇报工作。每次出去谈项目都要在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将情况报告给自己的上司,遇有一些特殊情况,也总是先请示上司有什么样的意见和想法,再做决定。每次出差在外都要报告出差在外的工作情况,回公司的第一件事是先向上司作汇报。所以,上司对这个勤于沟通的下属很放心,也愿意安排给他一些重要的项目和外出任务。如此一来,这位下属就掌握了很多的资源,建立了广泛的人际关系,也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在公司的地位和影响也就越来越大,提升他做业务主管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就是主动沟通和躲避沟通的差别,所以身在职场,一定要做一个主动与领导沟通的人。

如果你恰好是个懒得和领导沟通的人,该如何改变自己呢?很简单,改变两种第一反应——看客心理、敷衍,你自然会变得积极主动起来。

看客心理的第一反应

什么是看客?就是以一种看客的身份出现在职场中,静静地等待各种事件的发生、发展与终结,这一切好像与自己无关。例如:

看着上司忙碌的身影,焦躁的神情、疲惫的身体,你感觉跟他们完全生活在两个世界里;

老板们为什么要这样想、为什么要这样做,你从来不理解,也不认可;

那个同事到底什么个情况,为什么他们不来跟我主动沟通;

为什么上司不来关注我的工作,不理解我的难处;

……

这就是你的看客心理。

对于职场的你,漠然的看客心理是危险的,主要是因为:被动的看客心理使得你将自己与其他人割裂为两个世界,无法达成同步,进而渐行渐远;被动使得你站在老板、上司的对立面考虑问题,进而加深裂痕和矛盾;被动的看客心理使你看上去像个怨妇,会疏远关系、降低信任、破坏氛围。

其实,整个职场就像一部巨大的机器在运转,不管你是否喜欢、接受,都会被毫不留情地吸进来,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既然进来了,就必须跟整部机器一起运作,没有哪部机器会停下来等待,只能靠我们自己去积极行动,去适应、去协调,在心态、动作和行为模式上与这部机器保持高度一致。

在职场中打拼的我们,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个本质问题,把自己当做看客,无法与整部机器合拍运转,就必将被机器运转的巨大力量无情地甩出去。

由此,职场需要积极主动的第一反应。所谓积极的第一反应,是指对待各种工作事务,不要再等待、徘徊、犹豫,而是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各种主动的动作,去适应和应对。针对上面提到的那些问题,如果能够站在积极主动的角度,采用积极主动的第一反应,情况将会完全不同。例如:

主动观察自己的上司是怎样工作的,告诉自己要像上司一样去工作;

主动去观察、关注领导们所忧虑的、所期待的;

站在老板的角度考虑问题,对事务做出判断和应对;

固定自己的沟通系统,在固定的时间,用固定的方式,和固定的人做特定事项的沟通;

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别人喜欢的方式对待他们……

做到这些,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改变看客心态,变动自己的第一反应,以演员乃至主角的身份参与剧情的发展,积极主动地参与故事的演绎和进展。

敷衍的第一反应

敷衍的第一反应,就是以最低的标准要求自己,追求简单、省事、省力的结果,甚至是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的消极态度。例如:“管它好不好,先交上去再说”,“随便找个人去处理一下”,“糊弄一下,没人会去检查”,“这事儿,跟我没什么关系”,“你们自己看着处理吧,少来烦我”……

日常工作中,类似的情况有很多,其中:

负责完成的一份报告,应付差事似的完成了,其实连自己都对这份报告不满意;

虽然也参加会议或讨论,更多的却是躲在角落,不贡献自己的脑力和智慧;

上司分配下来的工作,只想随便处理一下,而不想做到尽善尽美;

当有人咨询某件事儿,非常随便地就会说“这事儿跟我没关系”;

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判断,决定是否去做,或怎样去做;

……

敷衍的反应,是职场成功的“恶性肿瘤”,不仅会侵蚀其他健康的肌体,更会恶化并危及生命。由于敷衍的反应,原本一次可以顺利完成的工作,不得不拖延,甚至返工,而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增加成本;由于敷衍的反应,工作成果总是会被认为“不合格”,造成资源的浪费;因为敷衍的反应,容易让我们站在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永远跟上司的要求是两个标准、两种模式,无法形成“合力”;因为敷衍的反应,会被认为是一个不值得信赖和托付重任的人,最终可能是没人愿意与其合作共事。

想要在职场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有追求最佳的第一反应。所谓追求最佳的第一反应,就是用最高、最好的标准要求自己,力争达到最佳和完美;即便是琐碎的、日常的工作,也要做到让上司惊喜。例如:

接受一项工作,只有自己确信完美了,才会提交给上司;

像老板一样思考和判断,把上司的满意作为自己的工作的“最低标准”;

始终把最好的自我展示出来,把每场比赛都当成决赛一样去对待;

即便是面对日常报表这样的琐事,也要发挥自己的才智做到与众不同;

……

改变以上两种第一反应,追求最佳的第一反应,这能够帮助你激发潜质,充分调动智慧并扩充思路,应对难题,长此以往,职场上展示出来的必然是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自我形象,这种形象能够让上司放心和安心,与其有效沟通自然不是一件难事。

有人说,领导都很忙,有事没事就找他沟通会不会惹他烦?这就需要你拿捏好主动沟通的度,你不可能天天去找领导“沟通”吧,否则就落的一个不务实、只会逢迎拍马屁的坏名声,领导也会对你另有看法,所以我们一定要谨记无事不登三宝殿,事先选择好话题,或者是要汇报的工作,或者是想提出建议,另外也要一个明确的时间把握,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5.越级沟通是条死胡同,怎么沟都不通

和上一节所提到的拒绝和领导沟通的胆小鬼不同,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非常乐于沟通的野心家,他们不屑于和直接上司对话,非常希望自己能和高层进行交谈,而且对方级别越高越好。这些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假如博得了高级别的人的赏识,那么升职就指日可待了。于是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建立和高层领导的联系。这种想法不无道理,确实,职位越高权力越大,对于自己的发展就越有利。然而,联系的方式不正确的话,就会适得其反,不仅使高层感觉到很为难,而且会破坏和直接领导的关系。

刘瑞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他有野心有抱负,立志要在职场上打出一片天地。凭借着出色的创新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毕业后不久,他就被一家公司录取,做了平面设计师。

刘瑞的顶头上司是张经理,在他看来,张经理是部门经理,肯定会对自己的发展起很大的作用。然而,张经理的权力毕竟有限,如果自己想尽快取得发展的话,就应该多接触更高层的领导。刘总的级别比张经理要高一些,他管理策划部、市场部和销售部,是公司的副总。刘瑞便暂时将目标锁定在了刘总身上,他打听到刘总的联系方式,并且决定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在刘总面前展露自己的才华,以获得支持。

有一次,刘瑞做好了一个设计,并且对成果很满意。他明白,这个成果本应该交给张经理的,但是为了尽快让刘总了解自己的能力,于是在第二天,刘瑞便给刘总写了一封邮件,将成果展示给了刘总,并且附上了一封诚恳的介绍信,向刘总介绍自己的特长、知识结构和职业规划。

刘瑞心里美美的,想象着刘总在看了自己的设计成果后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没想到,第三天刘瑞便分别接到了刘总和张经理的邮件。刘总在邮件中写道:“抱歉,我对这个项目不了解,不能对你的工作成果做出任何的评价,负责这件事的应该是张经理,请尽快把成果交给他!”而张经理在邮件里则写道:“小刘,向刘总汇报成果是我的工作,我知道你体谅我的辛苦,减少我的工作负担,我很感谢你。但是,你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剩下的由我自己来做吧。”刘瑞隐约觉得事情不妙,果然,他连试用期都没有过,就因为一个芝麻大点的小事被张经理辞退了。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不管你的能力如何,性格怎样,领导对你是如何的欣赏,一旦越级,你的境遇就会变得非常危险。越级报告的结果不会像你想的那样美好。就像刘瑞一样,他的本意是想让直接领导的上司来关注自己,然后可以更快获得提升机会,而刘总却像打太极一样,将刘瑞的报告推回到张经理的手中。刘总真的是不了解那个项目吗?真的对刘瑞的设计做不出任何的评论吗?不是的。只不过是推脱的一种借口而已。刘瑞是张经理的手下,理应由他来管理,刘总不会越过张经理来指导刘瑞工作的。而张经理是真的感谢刘瑞吗?不是的。只不过是委婉地表达意思并且缓解气氛的方法而已。刘瑞的设计成果很出彩,假如交给了张经理,或许他会很赞赏,在刘总面前夸赞刘瑞也不是不可能。然而,刘瑞的越级汇报引起了两位领导的反感,所以,就算是有能力,最终也逃不脱被辞退的命运。

还有一种越级,是比越级报告还要严重的沟通行为,那就是越级申诉。有时候我们对于领导的某些做法会很不赞同,有的人会努力地去适应领导,或者是找到一种折中的行为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然而,有些人解决矛盾的方式却未免太过于极端:他们会到上级那里去控诉自己的直接领导。这种行为就是外企HR制度中的越级申诉。

在《杜拉拉升职记》就有这样的片段:王蔷是玫瑰的下属之一,是北京办的行政主管,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傲气。她对于上司玫瑰的领导风格持反对态度,不光满是怨气,而且总是付诸行动。拉拉由于刚上任时对玫瑰的性格不熟悉,于是联系她。没想到,王蔷竟然鼓动拉拉一起越级申诉,向李斯特反映她们对玫瑰的不满。关于越级的事,王蔷以前就干过,她曾经给李斯特写了一封E-mail,内容是说自己和玫瑰的意见不和。王蔷的本意是想通过向玫瑰的上级反映问题,使玫瑰受到重创,从而维护自己的利益。结果李斯特却将E-mail转发给了玫瑰,让玫瑰处理。我们可以想象,玫瑰在收到这样一封邮件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她会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而和王蔷继续和平相处吗?

可见,老总们在收到这样的控诉信之后,并不会作出你想要的决定。一般来说,越级申诉会有两种结果:要么就是老总把你的报告送回部门经理那里,令其按常规程序办;要么就是老总将你的报告按下不动,好像没有这回事一样。不管是哪一个结果,都不是你真正想要的。孰不知,你这一行为给你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首先,权衡再三,老总对你的急切心态持不置可否的态度,如果说在挫伤部门经理的积极性和令你失望之间只能选一个的话,我想他会很无奈的选择后者;其次,部门经理从此会对你“另眼相看”,他会认为你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这样的事情不用多,只要一次就够了。你在上司心目中的地位会一落千丈,势必造成上下级之间的隔阂和冲突。另外,通过这件事,众人会认为你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谁会愿意和你说心里话呢?那么,这不就得不偿失了吗?

或许你是一个职场菜鸟,根本不懂得规矩,但是,职场上没有“不知者无罪”的说法,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所以就算你的报告是正确的,或者是很有说服力,你也是破坏了单位的正常运行程序,而且你将你的顶头上司置于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即使你成功了,在以后的工作中,上级们也会心存芥蒂,认为你对他们也可能采取同样的行为。

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要打越级报告。而越级申诉就更不可取了,这种行为是在用你自己的前途来做赌注,企业制定这样看似公平的制度,最主要的目的是起到一个预防和告诫的作用,或许短期内你达到了让上司受到重创的目的,但是从长远来讲,你却输了,没有人愿意重用一个申诉过自己主管的人。

可见,在和上级有矛盾的时候,要保持理智,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来解决,越级申诉是不可取的。在王蔷鼓动拉拉站出来和她一起越级反对李斯特的时候,拉拉并没有采取行动,她知道越级的危险性。相反的,她采取了另一种理智的方法来处理她和玫瑰之间的关系,那就是积极设法和玫瑰磨合。因此,拉拉和王蔷的结局也就截然不同了。

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解决和上级的矛盾,越级的行为都是最不理智的。在这方面切记不可存在侥幸心理。

6.要听懂上司的职场“黑话”

很多员工和领导沟通上存在这样的问题:明明是他自己说的,我按照他说的做了,结果还是惹他生气,冲我一顿吼,真是一个变态狂!真不知道他说的哪句是真的哪句是假的。

你有所不知,实际情况是,上司嘴里说出的话真的不能全信,他们很少很少会实话实说。

上司嘴里谜一般的“言外之意”

上司说话经常会有谜一般的“言外之意”,心地单纯的员工往往会错了意,故而做错了事。所以,聪明的员工可要听明白了上司的 “言外之意”。请看下面这些令你大吃一惊的“谜语”。

说是“可以放假”,其实是要你来上班

今年五一小长假前,才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小季就经历了一次让他摸不到头脑的“上司谜语”。

放假前一天,快下班的时候,小季办公室几个人都不在工作状态,想着明天就可以休息,都有点按捺不住兴奋,有人在聊天,有人在收拾包,还有人在打电话。突然处长走进来,看到这一幕,似乎有点不高兴,但口吻还算轻松,说了句,“过几天上头来检查,大家工作都做完了?做好的可以不用来上班。”这样一句话,小季没在意,本来就是国家规定的假期,当然不用来上班了,何况他自认为工作都做完了。

4月29日那天,小季在家睡了个懒觉,又出去跟朋友聚了个会,等到他下午4点多上网的时候,却发现办公室包括处长在内的几个同事似乎不约而同都在线上。办公室的同事平时除了上班,极少上线,明明是休息,怎么他们都上网呢?小季心中顿时有不祥的预感。跟其中一个关系好的同事在网络上一问才知道,原来当天大家都去上班,当然,除了他。第二天,小季起了个大早去上班,处长也在单位,小季遇到处长的时候没看到一丝笑容,让他仿佛感到一阵寒风吹来。

解读:其实,那天处长的口吻,明摆着是对大家都很不满意,这样的情况,谁敢说自己工作都做好了,再加上处长又强调上头要来检查,言下之意,大家都需要来加班,只是小季没闹明白。

问候“好久不见”,其实说你业务量太低

莉莉是一家广告公司的业务员,经常在外奔波,上班时间比较灵活,不一定每天都出现在办公室。但公司对于业务量的考核却是丝毫不马虎,每个月还将排名公布在公告板上。

莉莉的顶头上司是部门的业务经理老张,今年45岁,平时讲话不多,常面无表情,对员工要求很严格。不久前,莉莉因为一些私事,几天都没有外出拜访客户,也没到办公室。一天在电梯里遇到老张,对方笑呵呵地问了一句“莉莉,好久不见哦。”莉莉一怔,笑笑也没说什么,心想老张是不是遇到什么喜事了,心情这么好。没过几天,公司内部贴出通报批评名单,莉莉发现了她的名字,而这些名单是由部门经理提交给公司的。

解读:莉莉在后来跟资深同事聊天的过程中,无意提到此事,对方点醒她,经理一句“好久不见”是在批评她业务量不行呢!

询问“是否恋爱”,其实说你工作心不在焉

吕涛最近考上了公务员,他的领导对他也亲切。最近突有一次跑到他办公桌前问了一句:“小吕,你最近是不是恋爱了?”这让才分手不久的小吕听得是云里雾里,哭笑不得。同事们都知道他和大学里谈的女朋友分手不久,一般都尽量不在他面前提起恋爱或相关的事,领导怎么会哪壶不开提哪壶。

“这难道是要给我介绍对象吗?”小吕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可是不久后,小吕发现,这位领导对他的个人问题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关心,反而对他越来越冷淡,甚至见面也不说话,这让他惶惶不安。

解读:领导的意思是对小吕最近工作心不在焉的状态不满意,想敲敲警钟。

夸奖“你有潜力”,其实说你现在没实力

小周是一家广告公司的策划专员,工作压力很大,经常要写策划方案,几天前,公司接到一个大单子,动员全体员工都参与写策划案,积极竞标,并表示最后被客户选中的有重奖。作为新来的员工,小周自然是绞尽脑汁,花了好几天的时间写了一个方案,交给部门主管过目,主管看过后,淡淡地笑了笑,夸奖起小周来:“还是很有潜力的孩子,好好干以后大有可为。”

听了这样的夸奖小周自然很兴奋,感觉倍受鼓舞,认为这次自己的方案颇有竞争力,于是回到家又反复修饰,连续熬夜工作了几天。谁知到,过了几天,公司宣布结果,小周的方案连候选都没进入,这让小周相当失落了好几天。

解读:所谓的有潜力,一方面是对现在的状态还不满意,实力不够;另一方面,希望员工不要因此丧失信心,而应该继续努力。

白领要听懂的一些“黑话”

(1)善于社交

如果有一天你跟领导出去应酬,他在客人面前夸奖你特别善于社交,你先别高兴得太早,因为那意味着你一定得在酒桌上好好表现,不将对方喝好喝倒,你可就真对不住他的夸奖了。

(2)最近公司效益很不好

许多老员工恐怕都非常害怕听到这句话,因为公司的效益不好意味着可能养不活现在这么多人,裁员那一天可能已经不远了。

(3)这人很随和

要是哪天领导说你是个随和或者好脾气的人,你可以注意了,那意味着他认为你个性软弱,容易被人欺负,准备喊你去做加班、跑腿、出差等等苦差事。

(4)可以再考虑

如果你的方案遭到领导这样的评价,那你还是别再考虑了,直接换方案是最好的办法,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行”。

(5)上级要来检查

当上司跟你讲这话的时候,别以为只要明天自己谨慎度过就可以了,最好是今天就留下来加班。

(6)夸你幽默

别以为上司这样一句话是因为你讨好他让他心花怒放呢,因为他也许在暗示你,你在办公室说的“闲言废话”太多了。

最近家里面事比较多?

若是哪天上司莫名其妙地来了这么一句,相信他十有八九不是在关心你的家事,而是嫌你在工作上不够努力。

听说你跟某某关系不错

注意了,这是怀疑你私自向其他部门透露本部门的情况。若是哪一天发现你们部门和这个部门的设计方案重合了,那么这个泄密的嫌疑人无疑就是你。

如何猜中上司的“谜底”?

一位从事人力资源研究的专家告诉我们,“上司谜语”的产生,首先与汉语言博大精深有关,同样的话在不同的语境、语调下,也许意义相差甚远甚至是截然相反;其次,这和企业类型也有关系,一般而言,包容、开放的企业文化以及宽松、和谐的团队氛围,会使得“打谜语”的概率小一些,相反,则“打谜语”就多一些;最后,还跟上司的性格有关,有些人喜欢有话直说,直来直往,不喜欢拐弯抹角,有的人则比较含蓄,给人留面子,讲话点到为止。那么如何能够猜中上司的“谜底”呢?

(1)察言观色法

作为新员工,尽量懂得察言观色,比如那话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很自然,还是显得很奇怪,如果一反常态,十有八九是在表达其他的意思。

(2)及时请教法

每个单位都有一些资深而热心的老同事,虚心向他们请教,一定不会错。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问对人哦,若是问到了有小人倾向的同事,说不定告诉你反的意思,让你出洋相。

(3)集体装不懂法

有个领导特别喜欢讲话拐弯抹角。后来底下同事们就商量好,集体对她的话装不懂。她说什么都只听表面的意思,经常是误会重重。上级领导在每个人面前都碰了钉子,只好慢慢改变说话习惯。

(4)经常反省法

领导打谜语,大多只有两重意思,一是表达对员工工作的不满,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激励下属更加努力的工作。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经常反省自己的工作,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这样就不必猜谜了。

7.要掌握升职的主动权,职场好运是谈出来的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自己有一个很切实际的职业规划,而且付出了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能力。但是,当我们自认为理想就要变成现实的时候,一切都仿佛凝固了。那个平日里常常称赞你的上司,对于你的升职居然绝口不提。你一定感到很愤怒吧。不要着急上火了,因为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你的遭遇也和运气没有关系,好薪水和好职位是需要谈的,这点你或许一直都没有明白。那么从现在这一刻,就应该把这句话牢牢地记住了。

职场好运是谈出来的

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些专家做过一项调查,调查的对象就是世界500强的牛企业。结果表明除了企业规章制度里的一些年终的加薪以外,大部分的老板是不会在平日里为员工上调薪水的。然而,得到特殊提薪的员工也是存在的,那他们是不是因为干得太好了,老板看在眼里,然后就给他们加薪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这些加薪大多都不是老板主动给他们加的,而是他们谈出来的。

很多人不明白,不是说只要干得好,老板自然就会为你加薪吗?如果你拥有这种观点,那么就赶紧改变它。好薪水无一例外都是谈出来的。当然,事情不是绝对的,不排除你表现得过于突出了,老板想通过给你加薪起到刺激其他员工的作用的情况。但这种概率是很低的。我们每个人拼命工作是为了什么呢?不就是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拥有一个好职位,生活得舒服一点吗?因此,就不要去期待那低的可怜的概率了。大部分老板不会因为你要求少而高看你,反而会误认为你级别低不值钱。因此,不要认为,只要自己做好了职业规划,进了不错的公司,找了一个好方向,就可以等着你想要的东西自己从天上掉下来,实际上这样的想法在老板眼里就是弱智。

如何争取升职加薪

在明白了好职位需要自己去争取这个道理之后,就涉及到怎样去争取的问题了。首先应该明白一点,自己的能力以及为公司做的贡献是争取好职位的必要前提。假如你只能创造出1000元,那么就不要去要求1500元的职位,老板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答应你的。所以,和老板开口之前,一定要估量好自己的筹码有多少,没有筹码的谈判是不会成功的。老板就要问你了:“凭什么给你那么多钱呢?”我们要先找到要求升职的理由,才可以和老板去谈职位和薪水。只有筹码够大才能争取到好的职位,否则,谈薪水就等于和老板纸上谈兵。

促成升职的谈判方法

如果你拥有了谈职位的资本,那么你就具备了升职的可能,不过仅仅是可能,因为假如不注意方法的话,就算你有再多的等码也起不到作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他们为公司创造了丰厚的利润,渴望老板可以走过来告诉他,他被升职了,但是老板迟迟都不来,苦苦等待却没有结果的之后,他们再也无法平静,或许是背地里到处抱怨老板的吝啬,或是以在工作上偷懒作为对老板的报复,或者干脆直接怒气冲冲地跑到老板面前质问,为什么不给自己应有的提升机会。所有这些冲动的做法都会适得其反。因为,升职不仅仅是意味着一个人薪水的增加,对于企业来说,升职意味着把一个人放在了一个更重要的位置。如果风风火火地去要求高薪,只能是暴露了自己的缺点。而且让老板误解你将升职的期待只停在物质层面。因此,就算是谈,也应该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

吴丽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由于她的专业是广告设计,而且对这个行业十分感兴趣,于是干得游刃有余。吴丽为人勤劳好学,为公司做了不少贡献。到目前为止,吴丽已经在公司待了有三年了。这份工作确实给吴丽带来了不少机会,而且让她很有成就感,但是,有一件事始终像一块大石头一样压在吴丽的心里。那就是,三年前吴丽来到了这家公司,当时的职位是一个普通的策划,薪水也只有两千,在这三年中,吴丽的业绩特别的突出,她从没有要求什么,她认为,只要自己做得足够好,老板自然会提拔自己的。可是这一等就是三年,老板只是象征性地给吴丽每月加了10%的薪水。吴丽觉得自己的水平已经够部门经理了,就算是不能提为经理,那副经理也可以啊。可是,老板心安理得地让她做着经理的工作,却拿着普通员工的薪水。吴丽越想越觉得生气。尤其是有同事问自己:“吴丽,你怎么三年了还没提升啊?难道和老板有矛盾不成?”她更是觉得自己委屈。吴丽把这种消极的情绪带到了工作当中,工作上开始偷懒,老板渐渐发觉了,有一次开会,老板批评了吴丽,吴丽本来就委屈,这下子被激怒了。她想道:“你不是不给我升职机会吗?那我就主动和你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反正我的能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于是,吴丽噌的从座位上站起来,怒气冲冲地对老板说:“这都是因为您不给我提升,我为公司干了这么多,您居然提都不提,给我那么少的薪水,那我只能干那么多活了,要想让我干的和以前一样多,您就让我做策划部经理吧。”

周围的同事都惊呆了,他们没有想到吴丽会用这么不明智的方法对老板提出升职的要求。

只见老板的脸,青一阵,红一阵,最后一言不发地走了出去。众人都在想老板会有什么样的决定,吴丽的话可是让老板他丢尽了脸面啊!让大家吃惊的是,两天后,老板居然答应了吴丽的要求,不仅让她当上了经理,而且还给她配了一间独立的办公间。

正当吴丽高兴的时候,却有一个同事跑来说她不小心听到老板和副总的对话,内容就是说吴丽野心太大而且不会处理问题,决定给吴丽出个难题赶走她。果然,不久之后老板就给了她一个“死单”。由于有三年的工作经验,吴丽知道,这样的死单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而且还会惹到客户。对自己在行业内的口碑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吴丽平静的想了想,最后想明白了,老板表面上答应给自己升职,其实是要找理由让自己走啊!如果直接炒掉自己,难免会有人嚼舌头,像这样的“死单”公司在平常是怎么也不会接的。如果吴丽留下来,办砸了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口碑,就算是办好了,老板要是铁了心让自己走,那还不简单吗?吴丽权衡了一下其中的利弊,无奈,只好做出了辞职的决定。

吴丽和老板谈薪水和职位的方法显然是不对的,她不仅没有心想事成,反而丢了工作。如果她换一种合适的方法,相信老板也不会不给她升职的。那么,怎样才能通过主动和老板谈话来达到升职的目的呢?在这点上,我们应该向电视剧上的那个职场达人杜拉拉学习。拉拉在认识到只有自己去谈薪水才能获得提升的时候,她没有像同事吴丽一样沉不住气而指责老板。拉拉先是很直接地问李斯特,能不能让她当经理,李斯特打着官腔拒绝了拉拉。

第二天,拉拉用发邮件的方法来和李斯特沟通,指出自己为公司所做的贡献,罗列了自己加班的时间,而且附上了六个月的加班单扫描件,每张上面都有李斯特的亲笔签名。这让李斯特十分的“头大”之后,拉拉在取得何好德的支持后,再一次找到李斯特,当面交流。由于拉拉有理有据,而且还赢得了李斯特的顶头上司的声援,这就使李斯特没有理由推脱,于是,拉拉梦想成真了。不得不承认,拉拉确实是一个谈判高手,掌握着巧妙的谈判技巧,最终得到了自己应有的回报。

可见,我们想要获得提升,首先不能守株待兔,其次是要讲究方法。虽然说主动要求升职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正确的,然而,在有把握的时候适当地表达一下想法,也是很有必要的,说不定就会有惊喜呢。

8.如何说服上司给予你更多的资源扶持

争取资源是善用资源的前提,而能够争取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是职场人士必备的能力之一。工作原本就是调配资源、整合资源和运用资源最大化的过程,而争取资源主要是向自己的上司争取,现实工作中,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源特别是额外资源,并不是件轻松、简单的事情,例如:

总觉得现有的业务平台吸引不到心仪的客户;

总会感觉自己手里的资源远远不够用;

想去争取更多的额外资源,结果总是碰一鼻子灰;

费了很大劲儿,努力半天,所得到的资源远远少于自己所期望的;

总是感觉上司太吝啬、抠门,不情愿把资源放心地给我们使用;

感觉苦恼,不知道怎样向上司争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支持;

……

诸如此类,都表明向上司争取资源的不易。其实,你大可不必烦恼,首先我们必须清楚,争取资源本来就是件难事儿,因为:

一来,任何资源,总是有限的、稀缺的,给了甲就不能再给乙,所以上司必须要权衡其中的利害关系;二来,上司在分配资源的时候都抱有“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想法,总想把资源使用在关键位置,这本无可厚非,下属要理解上司的这种心理;三来,上司会进行成本—收益分析,估算其所投放的资源所能带来的收益,而选择把资源投放在最能产生效益的地方。

人们总为争取不到资源而抱怨,其实并非是上司紧握资源不给,也绝对不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关键的问题在于:你争取资源的目的与上司们资源投放的期望,两者之间能否能达成一致。

这个达成一致的过程,就需要申请资源的人从自身找原因,以便寻求突破口,实现两者之间的完美对接,以获取到想要的资源。

以A单位为例,每年,社里都向我们部门资助20万元的备用金。那么这20万元是用在广告部还是活动部呢?请看广告总监和活动总监各自的做法:

广告总监是这样对部门经理争取的:“这两年广告环境不好您也知道,这笔款能否分配一点给我们,冲抵我们今年一部分任务啊?”经理一听就火了,直接拒了,还一顿训斥。

活动总监是对部门经理说:“领导,咱们的活动越来越有影响力了,在客户中反应很好,但是客户都建议我们今年的活动声音做得更响一些,这样的话他们和我们合作的力度会更大一些。如果这样的话,今年咱们的利润涨得就不是一点半点了。”说完这些,活动总监还把客户的诉求和跟进状况挨个和领导汇报,还拿出了一张活动的投入利润率分析。领导很轻松地就同意了。

很显然,广告总监是在诉苦,活动总监是在赚钱,假如你是领导,相信你也会支持后者。所以,如果你眼下的工作也需要资源,必须向上司申请的话,给你提以下几点建议:

一方面,申请资源需要足够的理由支持,没有理由和借口就不可能得到任何资源。所以,必须清楚自己为什么需要资源,资源将使用在什么地方,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才能获取最大效益,还要包括怎么避免浪费等。

另一方面,需要给予上司明确的承诺和信心,这是善用资源的前提条件。承诺资源利用思路和方法,承诺资源使用收益,作为申请资源的人,有责任对可能获取的资源做出充分预估,并对此向自己的上司承诺。

据此,可以归纳为:希望争取到所需资源,必须准备至少三个理由,并做出一个承诺。这是一种追求最佳的第一反应,从争取到自己所需的资源,并且能够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对于争取资源的过程来看,最重要的还是我们所做出的承诺,首先,我们要承诺资源利用的思路和方式,让上司知道我们有能力充分利用好资源;其次,向上司承诺利用资源的关键点所在,是如何实现“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效果的;再次,向上司承诺我们会珍惜所获得资源,不会有任何的浪费情况出现;最后,需要向上司承诺,他们所投放的资源所能产生的收益。

尽管争取资源不易,但绝不代表争取不到资源;而要想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源,就必须准备至少三个理由,并做出一个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