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6461100000056

第56章 胡曦

胡曦(1923.1—),安徽绩溪人,江淮仪表厂(2009 年12月与皖安机械厂合并为合肥江航飞机装备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江航)代理厂长。1942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4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1952年,历任苏中三分区税务局会计、新四军一师教导团特务连党支部书记、山东军区卫生部第二军医院政治指导员、第三高级步兵学校直属政治处宣传股长。1952年7月—1961年5月,历任南京降落伞厂(现中航工业宏光)党总支副书记、书记、厂技术学校副校长、副厂长、总工程师。1961年6月—1966年,任合肥江淮仪表厂改校建厂核心领导小组成员、代理厂长、总工程师。1975—1978年,任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长。1978—1980年,任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规划组负责人。1981—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科技处处长。1983年8 月离休。

1961年6月,第三机械工业部调胡曦到合肥任江淮仪表厂改校建厂核心领导小组成员、代理厂长、总工程师,筹建专业研制生产航空供氧装备的工厂,厂址就是安徽合肥航空工业学校。当时航空供氧装备的生产还处于多家共同生产的状况,主要分布在太原、宝鸡这些地方的企业,但产品处于边缘产品地位。胡曦来到安徽合肥后,多次去航校走访、调研、测绘。同时,奔波于省委、省政府等相关部门协调建厂有关事宜。那时候,房子少,厂区两边都是空地。胡曦亲自作厂区构想,绘制草图。一个月后,胡曦到第三机械工业部汇报,很快获得了部里的批准。随即,部里派出设计院开始勘察设计,并很快开始了施工。胡曦依然是每日前往现场,及时协调。

1962年开始建厂,当年出产品。这一年是建厂不平凡的一年,当时处于************的后期,生活条件较为困难,人员来自四面八方,由原272 厂、六安航校、合肥技校合并到一起,思想尚未安定,接着大刀阔斧地搞精简下放,原航校改建工厂,能作为生产基地的只有两幢教学楼和两座师生食堂,其他大部分是利用航校临时实习工厂,条件简陋,作为军工生产条件要求,远远不相适应。在这样的条件下,胡曦带领职工按照“边基建、边试制、边生产”的方针,组织职工基建、生产、试制齐头并进,保证了工厂建设快、试制投产快、增加收入快。

在此期间,为减少亏损,尽快试制和生产军品,满足空、海军和主机厂的配套需要,胡曦动员全厂职工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厂”的精神,因陋就简筹建工厂,利用原合肥航校实习工厂的临时厂房安排生产民品,同时组织力量进行军品试制投产。当时工厂上的第一个产品是氧气减压器,这是一个随着空域高度按人体需要进行调节,对飞行员进行分量供氧的器件。这个产品对于飞行员的供氧调节是很重要的,也是工厂当时的核心产品。由于工厂技术人员缺乏,并且对航空供氧装备也不是很在行,胡曦借鉴自己曾经在南京降落伞厂工作的经验,带着一班技术人员自己摸索进行技术攻关。为了搞好项目,胡曦下班以后仍留在车间加班,还经常拉上军代表,现场及时解决相关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摸索中的氧气调节器项目进展顺利,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研制定型进行试制生产。当年,还生产出仿苏312 M万能磨床、活尖顶、活塞销等设备配件,满足了生产需求。当年12月16日,YJY-1 氧气减压器仿制试生产定型。12 月30 日召开隆重的祝捷大会,安徽省人民政府、合肥市委、省军区等有关领导参加了会议,三机部也发来了贺电。

1963年6月,民品生产继续进行,军品试制和生产有了增长。当年9 月完成氧气示流器仿制试生产定型,并生产和交付了氧气示流器、氧气减压器以及成套备件等产品。

1975年后胡曦调合肥市科技局,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规划组、智能机械研究所科技处工作。1983年8 月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