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甲寅(1913.12—1982.9),河北隆尧人,国营新卫机械厂(现郑州飞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航工业郑飞)代理厂长。1937年11月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河北省南宫县东进挺进队战士、会计,129师骑兵团供应科科长,冀南军区后勤部经济科科长,14纵队后勤部材料科科长,华北炮兵后勤部副部长。曾在上海、新乡做过党的地下工作,1946年、1947年曾荣立过两次功。解放后投入到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中,1952年任中南纺织管理局工程公司副经理,主持筹建了郑州市国棉一、三、四、五、六厂,安阳豫北纱厂,新乡平原纱厂的工作。1955年任河南省城市建设管理局副局长、河南省建设厅副厅长,制订了河南省以及郑州市发展建设规划,参加了郑州市中州宾馆、省人民医院、郑州市自来水厂的筹建及落成。1957年任开封化肥厂筹建处副主任、河南省化工局副局长。1960年11 月任国营新卫机械厂代理厂长。1975 年任河南省国防工办副主任、党组成员。1982年9月去世。
1960年11月,李甲寅从河南省建设厅派到国营新卫机械厂担任代理厂长。按照国家国防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指导方针,李甲寅满怀信心,带领干部职工挺进远离大城市的豫西伏牛山下的灵宝县,开始了风雨坎坷的创业历程。
李甲寅是新卫机械厂初期的拓荒者,在一片荒芜的山沟里,房无一间、设备无一台的情况下,他带领干部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搞基本建设,与干部职工摸爬滚打在一起,住窑洞和临时搭建的“干打垒”工棚,喝的是下雨河沟里的黄泥汤水。在他的带领下干部职工齐心合力,在短时间里就生产出第一批为轰6 飞机配套的特种挂架产品,以及“红专”502 桨毂产品,满足了当时国防建设的需要,为新卫机械厂的初期科研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于国家处于困难时期,工厂两次下马缓建,国家不再投资金,全厂职工生活相当困难。李甲寅先后召开党员领导干部会议,召开干部职工大会,层层动员,群策群力,确定了“自力更生保摊子,自己养活自己,为建设服务,支援农业,武装自己,为建厂创造条件”的决策。他带领干部职工,一是自力更生、开荒种地、维持职工的基本生活,据统计全厂共开荒800 余亩,收获粮食两万余斤;二是成立生产办公室,在没厂房的条件下,充分利用食堂、仓库、职工宿舍,安装各种设备83台,调遣524名干部职工组成生产线,生产高压化肥管件,生产支援农业的零备件,年创产值14万元;三是咬定航空军品不放松,在艰难困苦的工作生产中,靠他执著的拼搏精神,依靠广大职工形成了军民结合的生产能力,工厂站稳了脚跟。工厂在“以民养军”生产方针的指导下发展壮大,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航空工业局根据工厂生产能力,正式下达给工厂的生产计划、产品有:民品高压管50吨,炮塔零部件仿制定型、运弹车、手摇绞弹车等军品仿制任务。1962年3月,工厂攻坚破难完成了“红专”502飞机桨毂试制任务,成为工厂发展的支柱产品;1962年底,交付绞弹车7辆。更可喜的是在李甲寅的带领下,于1967年在简陋的生产条件下,生产出了我国第一颗氢弹的投放挂钩,受到了中央军委、第三机械工业部、武汉军区及河南省国防工办的嘉奖。
1963年,国家经济形势好转,新卫机械厂重新上马,到1964年底职工人数由500多人增加到1000多人,设备从几十台增加到160多台,建筑面积从无到有,突破7000米2,生产条件大为改善。根据新卫机械厂设计规模,李甲寅带领班子重新制定了工厂的发展方向,并获得三机部的批准。在原有一个分厂的情况下,又在附近建立起总厂和两个分厂,形成了“一条裤子三条腿”的工厂格局。
工厂从1964年10月重新上马破土动工,只用两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土建、设备安装任务,开始投入生产,以只争朝夕的速度,建起了轰炸发射军械装置分厂、工艺制造和机电设备大修分厂。为了工厂的后续发展储备有生力量,工厂报经三机部批准,建立新卫机械厂半工半读技术学校,为企业培养了大批的技术工人。同时工厂的产品项目、产量逐年增加,承担起生产航空低压油泵、火箭发射筒以及悬挂发射装置等,特别是生产的3-7 挂钩,用于我国第一颗小型原子弹空投放试验成功,工厂威名大振,从此工厂在飞机外挂产品上占据了重要位置。
李甲寅时刻关心着职工的生活。1965年,工厂当时正处在困难时期,生活在三线山沟里的广大职工非常艰苦,整天除了红薯面没有其他副食品供应,李甲寅与干部职工同甘苦共患难,从不搞特殊。当时军品生产任务相当紧张,一线职工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生产出产品立即发货,工厂资金很紧张,他就向银行贷款给职工发工资,他经常对干部们说:“再难也不要难了一线的工人。”为了抓好科研生产任务的完成,他要求总厂机关人员每天都要乘坐班车到各分厂帮助基层工作,并亲自到车间劳动,在老厂长的带动下,广大职工干劲高昂。
1975年,李甲寅调到河南省国防工办任副主任、党组成员。1982年9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