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妈妈的不信任感
做妈妈的永远都相信自己是爱孩子的,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孩子好,她们从未对此有过怀疑。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孩子未必这么想。就像被视为正义化身的法官、警察未必会站在个人这边一样,妈妈也会因为时间和情况的不同与孩子产生矛盾,这点孩子们非常清楚。
当孩子的算术只考了三十分时,妈妈就会突然变成警察,开始讯问。然后像在审讯室里审嫌疑犯一样,时而高声呵斥,时而敲得桌子咚咚作响,一步步地将嫌疑犯逼入绝境。就像嫌疑犯不会相信警察会站在自己这边一样,对于被死揪住三十分试卷不放的孩子而言,妈妈似乎成了自己的宿敌。
孩子为了保护自己,有时还会奋起反抗,和妈妈开战。他会像哀叹孤独、痛苦和不幸并被人生折磨得疲惫不堪的人一样难受。
这种时候,我们无法说妈妈是站在孩子这边的。不管妈妈叱责孩子时的那份心情是否是爱的名义下自然情感的流露,但就客观事实而言,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妈妈绝不能算是孩子的朋友。
对妈妈的不信任会严重损害孩子精神上的安定感。
本来孩子一直在妈妈这座难以撼动的大山的庇护下,过着安心的生活。孩子对妈妈感到安心是一种极其正常的状态,这种安心感就像岿然不动的大地,与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完全处于被保护的状态相同。
大地发生地震时,地面摇晃起来,人会变得战栗不安,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的精神状态。而视妈妈为敌,就等于把自己置身于剧烈摇晃的大地震中。孩子会丧失心中的平静,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还会神经过敏。因为此时的孩子,就像站在剧烈摇晃的地面上一样,产生情绪上的混乱也在情理之中。
这里还有一些妈妈成为孩子敌人的其他例子。
“我家的孩子,总是热衷于看电视,玩游戏,一点儿也不喜欢学习。老师,麻烦你偶尔也帮我吼吼他。”有些妈妈会主动把孩子不好的一面透露给原先并不知情的老师。更有甚者,还有妈妈会当着孩子的面与老师这样交谈。这样做,对孩子而言都是无法容忍的“背叛”。
孩子一直都想在老师面前表现出自己美好的一面,每个孩子都拼命地希望得到老师对自己的正面评价。可是,妈妈的这一句话却让孩子跌入了失意的深渊。它不仅会让孩子之前的努力化为泡影,而且从第二天开始,看老师一眼都会变得非常痛苦。这无疑让孩子丢了面子,还可能会让老师萌生这样的想法:哦,原来他是这么一个孩子啊!那就不必特别关注了。
可能是我多嘴了,但我觉得,妈妈真不应该把老师本不知道的孩子的缺点告诉老师。老师也是平常人。毋庸置疑,有的老师会超乎寻常地介意自己学生的缺点,然后小看那个孩子,而且老师对于自己小看的孩子也不会给予过多的关心。
有时,也会存在相反的情况。在阳光学院里,曾有一个上课稍不留神就喜欢捉弄人、干扰别人安静学习的孩子。有一回,那个孩子连着两天都没来上课。我觉得纳闷,便向住在他家附近的学生打听,他的朋友告诉我他妈妈生病了。虽然他不喜欢学习,却很聪明,并不是那种会无缘无故随便旷课的孩子。后来我想起他是单亲家庭,便萌生了第二天去他家看看的念头。
之后,我从他妈妈的嘴里听到了这么一段话。
“老师,这个孩子现在读书很努力,将来一定可以考入名牌大学。大家都以为他个性粗暴,其实他对人很好的。今天早上,他还为我做了煎鸡蛋和稀饭呢。老师,他真的是个非常好的孩子。”
自从听到那番话后,我就改变了对他的态度。“原来如此,原来他是一个这么好的孩子啊。我过去只看到了他的一个方面。他要考上名牌大学可能会很难,好吧,我要尽力帮他实现他的目标。”我这样想道。我马上开始重视他,并给予了他超乎寻常的关注。
结果,他的成绩直线上升,这也是可想而知的。
“妈妈讲座”体验报告
若爱得到确认,孩子就能重新振作
【躺成川字形】
为了让做哥哥的小茂(小学五年级)尽早独立,从小什么事我都要求他自己动手。没想到这样的教育方式并没有使小茂早早独立,反倒是我经常帮忙扣衣服纽扣的妹妹雅子(读幼儿园大班)独立得更快。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妹妹雅子非常活泼,而哥哥小茂却总是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正当我迷惑不解时,我在朋友介绍的“妈妈讲座”中听到了这么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三岁的小男孩,这个孩子只要一看到附近的小孩就会马上走过去又打又抓。但是这种欺负人的粗暴行为,在妈妈像抱起一岁半的妹妹那样抱起他并温柔地对待他时突然停止了。他的妈妈红着眼睛这样说道:“他总是黏着我,所以我常会呵斥他说‘你是做哥哥的,要懂事,到一边去,别烦我!’还狠心地把他推开。所以他才会把他的这种不满发泄到附近的小朋友身上。其实他只是想让我像对待妹妹一样对待他而已。现在他会帮我叠妹妹的尿布。兄弟姐妹不宜纵向看,而应该横向看呢。”
她的话让我若有所思。小茂会不会是以为我被雅子抢走了,所以才一直感觉孤单呢……我这样想着。
于是,趁着他爸爸去大阪出差的机会,我做了一个决定,就是晚上让小茂、雅子和我一起并排睡觉。那个晚上我悄悄地搂紧小茂轻声对他说“妈妈非常喜欢小茂,因为小茂是妈妈的心肝宝贝。不管小茂遇到什么事,妈妈都会站在小茂这边”,结果小茂搂着我的脖子哭了起来。
第二天早上,小茂脸上的阴霾一扫而光了。
不认同孩子的个性
以前的妈妈和现在的妈妈有什么不同呢?我觉得有必要就此陈述一下我的个人观点。
首先,最大的不同就是现在的妈妈只生养一两个孩子,而过去的妈妈生养很多孩子,多则五到八个,而且都是一块儿养大的。
当孩子很多时,妈妈自然只能认同他们各自不同的个性。诸如大儿子慢性子,二儿子性子急还是个淘气包,三儿子才华横溢,大女儿端庄贤淑,二女儿十足一个野丫头。
个性得到妈妈认同的孩子会很轻松,因为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性格和自己的节奏生活。而另一方面,父母也会这样为他们筹划未来:“大儿子可以当公务员,让二儿子学个一技之长不失为明智之举,三儿子应该让他上大学,大女儿可以找个适当人家相亲早早出嫁,二女儿要让她再学习学习。”当然,一切未必会像父母思量的那样发展,但至少以前的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不会过于集中,所以很少会出现对孩子的过度干涉和过度保护。
自己的个性和个人风格能够得到父母的认同,对于孩子而言是件非常愉快的事。因为那是自己被充分认可的证据所在。
所以,就算父母喋喋不休地责备孩子也一点不用担心。因为至少以前的孩子是不会被这些喋喋不休彻底打败的。最后的堡垒就是他们明白就算父母唠唠叨叨地说他们,也会认同他们的个性(存在)。
如果孩子认为父母并没有把他当作一个独立个体来认同,他们肯定不愿意诚恳地向父母道歉。在他们看来,向不把自己当作一个独立个体来认同的父母道歉,说得夸张点,就相当于放弃了自己作为人的尊严。
孩子既然认为自己是大人,就会有很强的自尊心,十分珍惜作为一个人的骄傲。可以说,孩子对父母的激烈反抗就是一种殊死示威,目的是让父母认同真实的自我。
现在的父母只生一个,或者两到三个孩子。如果所生的两个孩子刚好是一男一女,事实上也可以算作独生子女,因为父母寄予男孩和女孩的期望各不相同。这也就意味着,父母对于孩子的关心还是很集中的。
过去的父母生很多孩子,所以他们不得不承认孩子的特质和个性。但现在的父母生养的子女很少,他们自然会把自己的期望全部寄托在某一个或者两个孩子身上。
父母既希望他们的孩子体力充沛堪当运动健将,又希望他心灵手巧充满艺术气息,还希望他师出名校、进一流企业、做一流人才,而且还必须温柔体贴、责任心强,是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优秀人物。
这样多的欲望该怎么实现?
如果一个家庭有五个孩子,那么在进展顺利的情况下,或许有可能实现体育健将、手工艺人、艺术家、职场精英和优秀人物的愿望。但是,如果要求一个人同时具备五个人的才智,这实在是个很过分的要求。
其实妈妈们也知道这个欲望过于庞大,根本不切实际。可是就算她们明知不可能,这一巨大的梦想还是无比清晰地存在于她们的潜意识中。
一些妈妈不知不觉抱有的这种不切实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而这也正是让妈妈们焦躁不安的原因所在。
可以说,妈妈们喋喋不休的根源,来自她们的欲望和现实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所以妈妈会为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失望发火,唉声叹气,毫不客气地对着孩子迎头痛击,而丝毫没有受到良心上的谴责。
叱责了孩子之后,有的妈妈还会感叹一句“真是没有办法啊”。妈妈们说的这种“没有办法”到底是针对什么而言的呢?其实正是她们自己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束手无策。
而这一切对于孩子来说则是无比沉重的负担。孩子既有缺点也有优点,有些孩子很会读书却不擅长运动,有些孩子的长处是力气大、身体好。无论什么样的孩子都有其优秀的地方。
然而,有的妈妈却丝毫没有发现孩子优秀的地方,因为她们总是拿理想中的完美人物和现实中的自家孩子做比较。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有的妈妈只拿孩子的缺点和短处当问题了吧。因为这些妈妈面对孩子时扮演的是一个打着强烈批判精神幌子、心态不正的批评家,而不是一个胸襟宽广的欣赏家。
孩子们的“真实自我”遭到妈妈否定的结果,就是把孩子逼到了人格得不到认同的不幸境地。
妈妈喋喋不休病的根源就在于现实和理想间的巨大鸿沟,这点无须多加说明。一些妈妈过于好高骛远,母子关系趋于畸形,我们有必要探寻其中的缘由。
这些妈妈为什么舍得对自己的孩子如此残忍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不搞清这个问题,就无法揭开喋喋不休慢性病的真正面纱。
所谓真正的母性
谁都知道母性,“母性本能”这个词给人以愉悦感,让人联想到妈妈温暖的怀抱。绝大多数女性一旦生育了孩子,母性本能往往会大爆发,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育儿中去。可是,这种母性究竟是什么呢?
生下孩子进入哺乳期的女性会丢开“女性”的身份,裹上“母性”的外衣。也就是说,对于女性而言,母性是用来养育孩子的第二天性。
处于这个时期的女性在分泌乳汁的同时,一方面受精能力大为下降,另一方面雌激素的分泌也与非哺乳期女性大不相同。除了育儿之外,她们往往不再对其他事情感兴趣,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婴儿身上,一心一意地哺育孩子。
也就是说,上天把育儿本能的母性赋予了女性。如果没有这种本能,妈妈们就无法从育儿中感受到快乐,因为育儿过程中需要的舍身忘我和自我牺牲,非笔墨所能形容。
但是,这种母性会随着孩子的长大成人而消失。女性会再次从“母性”回归到“女性”,而雌激素的分泌也会从哺乳型转变成恋爱型。
过去的女性生孩子比较多,所以这种从哺乳期到恋爱期的切换平稳顺畅,女性处于母性期的时间也会相对缩短。
在这里,我为大家列出母性的三大特征:
① 认为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把孩子完全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
② 仅依据情绪来对待孩子,不让“尊重人格”的理性部分发挥作用。
③ 客观看待孩子的社会性视角严重倒退。
的确,处于母性期这一特殊时期时,母性本能的存在不无裨益。没有了这一本能,或许婴儿就会被腻烦了育儿的妈妈嫌弃或者疏远。但是,如果妈妈进入了女性期仍然无法割舍母性又会怎么样呢?那对于妈妈和孩子,甚至对于丈夫而言都是极为麻烦的。
它会促使女性不仅变成一个把孩子当成自己所有物来支配的、不承认孩子人格的、无法与孩子结成一对一社会关系的愚蠢妈妈,还与丈夫之间形成一种无法像正常女性般行动的畸形关系。
为此,无视孩子的人格,毫不客气地喋喋不休;每当孩子依照自己的意志采取某种行动时便会显得焦躁不安、神经兮兮;无法用一种自然清新的心态理解和对待身为男性的丈夫等一系列症状就会出现,按照我的说法,就是彻彻底底的“不良母性后遗症”。
那么,这里就会产生一个棘手的问题。一般来说,女性在一生中只会经历为数不多的几次分娩,所以女性期和母性期的切换很难顺利进行。加之孩子的成长速度相对缓慢,就算过个十多年也无法自立谋生。
虽然母性爆发、喂奶、在怀中抚育孩子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年,但一些妈妈却一直保留着本该消亡的母性本能,且未意识到它的严重性,所以她们总是会对着孩子挥舞其早就不被需要的“母性”。
孩子是尚未发育完全的大人
母性是一种养育婴儿的本能。婴儿依靠妈妈维系生命,对婴儿无条件付出的育儿本能便是母性。也就是说,母性是把婴儿当作自己的所有物而非独立的人来对待的一种本能。
如果承认了婴儿的人格或者个性,妈妈就无法养育孩子。妈妈以无可动摇的自信和爱将孩子当作自己的所有物、自己的分身紧紧地抱在怀里。所以婴儿才能感受到妈妈无条件的爱,才能慢慢地充实、丰盈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可以说,人类的爱、信任和善意都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萌芽的。
孩子尚在襁褓时,神圣的母性能发挥其堪称“上帝之手”的积极作用,但是一旦到了孩子慢慢懂事渴望自立的时候,过度的母性就可能会让孩子感到厌烦。
现在,我们发现了另一个导致妈妈喋喋不休的根源。那就是,现实明明要求母性功成身退,要求妈妈们用更为人性化、平等的方式对待孩子,而一些妈妈却依旧如故,继续在用母性本能的方式看待孩子。
母性虽然能让妈妈非常直观地洞悉婴儿的欲求和冲动,却对婴儿的精神世界不大关心。它有否定孩子人格的趋向,让妈妈喋喋不休地严厉叱责,并在孩子熟睡后发出“自己为什么不能对孩子温柔一点”的感叹。这种妈妈对待孩子的基本行为模式就是母性还在发挥主要作用的最好证明。
不少妈妈都是通过“母性”来看待孩子的,这导致她们无法客观地掌握孩子的真实情况和人格,而只能为孩子目前的实际情况和不切实际的理想状态之间存在的鸿沟烦恼不已。
这些妈妈最需要的就是割舍母性。
割舍母性的最好办法就是承认孩子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同时思考怎样才能让他自由自在、轻松愉快地成长。为此妈妈必须停止喋喋不休,真正做到把孩子当成一个人来对待,这样孩子才能变得积极主动。这样做之后,妈妈们只需巧妙地牵好孩子身上的缰绳,便能万事大吉了。妈妈应该也可以理解自己过去的做法,无异于对不愿起步的驴子硬拉驴缰绳,徒费口舌而已。
孩子们并不是驴,他们和妈妈一样都是人,只是尚未发育完全而已。
教育孩子的关键2:什么是提高孩子能力的特效药?
请你睁大眼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把这些优点清清楚楚地告诉孩子,而且绝对不对孩子使用否定性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