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纪连海评点汉书(共2册)
63246600000013

第13章 《汉书》卷三十三 魏豹田儋韩王信传 第三

第一节 悲剧贵族,乱世英雄

【原文】

魏豹,故魏诸公子也。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宁陵君,秦灭魏,为庶人。陈胜之王也,咎往从之。胜使魏人周市徇魏地,魏地已下,欲立周市为魏王。市曰:“天下昏乱,忠臣乃见。今天下共畔秦,其谊必立魏王后乃可。”齐、赵使车各五十乘,立市为王。市不受,迎魏咎于陈,五反,陈王乃遣立咎为魏王。

章邯已破陈王,进兵击魏王于临济。魏王使周市请救齐、楚。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随市救魏。章邯遂击破杀周市等军,围临济。咎为其民约降。约降定,咎自杀。魏豹亡走楚。楚怀王予豹数千人,复徇魏地。项羽已破秦兵,降章邯,豹下魏二十余城,立为魏王。豹引精兵从项羽入关。羽封诸侯,欲有梁地,乃徙豹于河东,都平阳,为西魏王。

汉王还定三秦,渡临晋,豹以国属焉,遂从击楚于彭城。汉王败,还至荥阳,豹请视亲病,至国,则绝河津畔汉。汉王谓郦生曰:“缓颊往说之。”郦生往,豹谢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今汉王嫚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吾不忍复见也。”汉王遣韩信击豹,遂虏之,传豹诣荥阳,以其地为河东、太原、上党郡。汉王令豹守荥阳。楚围之急,周苛曰:“反国之王,难与共守。”遂杀豹。

【译文】

魏豹是六国时魏国的公子。他的哥哥魏咎在当时被封为宁陵君,秦灭魏国后,把他废为庶人。陈胜起义称王后,魏咎便去投靠他。陈胜派魏国人周市率兵攻占魏地,占领后,想立周市做魏王。周市说:“天下混乱的时候,才能看出忠臣的节义。现在天下都背叛了秦,照理应该立魏王的后代才对。”齐国、赵国各派兵车五十辆相助,支持立周市为王。周市拒绝接受,派人到陈县去迎接魏咎,往返了五次,陈王才答应立魏咎为魏王。

章邯打败陈王,又举兵向临济进攻魏王。魏王派周市到齐国、楚国请求援兵。齐国、楚国派项它、田巴带领军队同周市一起去救助魏国。章邯又把他们打败,杀了周市等人,把临济包围了起来。魏咎为了保全城里的百姓,向秦军约定投降。约定讲好后,魏咎自杀而死。魏豹逃到了楚国。楚怀王派给魏豹几千人的军队,又去夺回魏国土地。这时项羽已经打败秦军,抓获章邯,魏豹攻克了二十多个城邑,被项羽立为魏王。魏豹率领军队跟随项羽入关。汉元年,项羽分封诸侯,自己想占大梁这个地方,就迁魏豹到河东,建都平阳,号西魏王。

汉王还约定三秦,从临晋渡过黄河,魏王魏豹举国归附汉王,跟随汉王在彭城进攻楚军。汉王失败,退回到荥阳。魏豹请求回去探望母亲的病情,回到魏国后,便封锁了黄河渡口,背叛汉王。汉王对郦生说:“你去说服魏豹归顺。”郦生到了魏,魏豹婉辞拒绝说:“人生一世非常短暂。汉王对人随意侮骂,叱骂诸侯群臣就像对奴仆一样,一点都不讲上下之礼,我不愿忍气再去见他了。”于是汉王派韩信攻打魏豹,并俘获了他,押送到荥阳,把魏豹原有的国土分割成河东、太原、上党三郡。汉王让魏豹驻守荥阳。当时楚军正进攻荥阳,形势紧迫,周苛说:“不可与背叛国家的人一起防守。”便杀死了魏豹。

【评点】

在大汉诸多风云人物中,魏豹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由于对时局的判断出现严重失误而成为了刘邦的阶下囚,被刘邦赦免后成为一个怪异的降将。为什么怪异呢?因为他向刘邦投诚了两次,第一次较有尊严,属于有礼遇或合作色彩的归附。第二次毫无尊严,是被韩信、灌婴等俘获,且先前魏豹不合时宜地抗拒了郦生前来纳降的游说,被俘获后为高祖深度厌恶,政治行情彻底看跌。魏豹从一个政治明星刹那间蜕变为垃圾人物。

刚开始的时候,不光是刘邦项羽两家打仗,还有一堆外围的诸侯军,比如齐王田横魏王豹他们,个个都有逐鹿之心。胶着到白热化之际,来自命运的一丁点提示都是那么激动人心,算命先生于是成了最有前途的职业。

许负是当时最牛的算命先生,某天他来到魏王豹的府中,豹的面相看不出什么名堂,他那个小老婆薄姬却让他眼前一亮,此人日后必生天子,他斩钉截铁地说。

虽然没有做进一步阐述,但这预言已经如一团腾空而起的火焰,照亮了魏豹迷茫的心灵,他本来是跟着刘邦混的,这下立即倒戈降楚,也许对他来说,许负的预言有如一笔重要的注册资金,可他也不想想,薄姬最后生下的,就一定是你魏豹的儿子吗?

头脑简单的人注定要丢人现眼,他没搞过狡猾的韩信,后者三下两下就把他给摆平了,送到刘邦的帐中。刘邦也没跟他计较,还让他守荥阳,倒是他两个同事很不厚道,认为他反复无常,很难共事,一不做,二不休地把他给杀掉了。

在史书中,魏豹从头到尾都像一个笑话,野心大,本事小,迷信又盲动,但是仔细地搜寻字缝,我总怀疑这并非真相。

魏豹真的是被一个预言弄得意乱情迷的吗?甚至于,真有这么一个预言吗?我看未必,魏豹背叛刘邦之后没有自己出来做,而是跟了项羽,换了个大佬对他的皇帝梦能有什么帮助?相对于这个扑朔迷离的传言,魏豹跟郦食其的一段对话更能展露他的心迹。

还是魏豹刚背叛刘邦的时候,刘邦让郦食其给他带个话,只要肯回头,马上封个万户侯。魏豹没有心动,他说:“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今汉王嫚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吾不忍复见也。”

人生是如此短暂,可不可以活得稍稍好看一点?他并非不晓得自己身处险境,只是,追求“身段”的他,非如此不可。

生命的尊严与生活的压力,到底哪个更重要?很多年后赵传这样唱道,魏豹断然选择了前者,和当时很多识时务者迥然不同。

比如说黥布。

那一年黥布背叛了项羽投降刘邦,刘邦一边洗脚一边接待他,黥布携了身家性命而来,吃不准刘邦的态度,很敏感,当即就怒了,又没法回头再奔项羽,盘算着回去死掉算了。到了旅馆一看,吃的用的跟刘邦都是一个标准,就连服侍的小姑娘的脸盘都不比刘邦的差。黥布喜出望外,从此对刘邦死心塌地。

对于黥布和刘邦手下的大多数人来说,待遇比脸色更能证明尊严,这就如同尽管老板黑面黑口,却一路给你加薪,总好过老板笑容可掬,你的薪水却在全公司垫底。只要给予足够的利益,一切都可以被化解。粗鲁可以被忽略,傲慢可以被原谅,他们早学会了豁达地对自己说:他就是那么一个人,我跟他较什么真呢?

但魏豹不一样,他不像黥布他们,出身于盗贼流民,对于利益有饥饿感,他是一个真正的贵族,魏国的公子,虽然不能拿豌豆上的公主类比,但无疑,他没有黥布那么皮实。他拘谨,容易受伤,没有在现实里腾挪闪躲的功夫,也没有在同事中长袖善舞的本事,反复无常云云,听起来太像一个借口,真实的情形可能是,他的贵族做派,他的那些穷讲究,让他们讨厌,起了杀机。

若是在太平盛世,魏豹即使不算一个可爱的人,也算过得去,起码他懂礼貌,但这是乱世,粗砺的生物更有生命力,所以他在史书中没有出现几次就死掉了,而且大多数出场都是那么的狼狈。

第二节 旧国之后,及身而绝

【原文】

(一)

韩王信,故韩襄王孽孙也,长八尺五寸。项梁立楚怀王,燕、齐、赵、魏皆已前王,唯韩无有后,故立韩公子横阳君成为韩王,欲以抚定韩地。项梁死定陶,成犇怀王。沛公引兵击阳城,使张良以韩司徒徇韩地,得信,以为韩将,将其兵从入武关。

沛公为汉王,信从入汉中,乃说汉王曰:“项王王诸将,王独居此,迁也。士卒皆山东人,竦而望归,及其蠭东乡,可以争天下。”汉王还定三秦,乃许王信,先拜为韩太尉,将兵略韩地。

项籍之封诸王皆就国,韩王成以不从无功,不遣之国,更封为穰侯,后又杀之。闻汉遣信略韩地,乃令故籍游吴时令郑昌为韩王距汉。汉二年,信略定韩地十余城。汉王至河南,信急击韩王昌,昌降汉。乃立信为韩王,常将韩兵从。汉王使信与周苛等守荥阳,楚拔之,信降楚。已得亡归汉,汉复以为韩王,竟从击破项籍。五年春,与信剖符,王颍川。

(二)

六年春,上以为信壮武,北近巩、雒,南迫宛、叶,东有淮阳,皆天下劲兵处也,乃更以太原郡为韩国,徙信以备胡,都晋阳。信上书曰:“国被边,匈奴数入,晋阳去塞远,请治马邑。”上许之。秋,匈奴冒顿大入围信,信数使使胡求和解。汉发兵救之,疑信数间使,有二心。上赐信书责让之曰:“专死不勇,专生不任,寇攻马邑,君王力不足以坚守乎?安危存亡之地,此二者朕所以责于君王。”信得书,恐诛,因与匈奴约共攻汉,以马邑降胡,击太原。

(三)

十一年春,信复与胡骑入居参合。汉使柴将军击之,遗信书曰:“陛下宽仁,诸侯虽有叛亡,而后归,辄复故位号,不诛也。大王所知。今王以败亡走胡,非有大罪,急自归。”信报曰:“陛下擢仆闾巷,南面称孤,此仆之幸也。荥阳之事,仆不能死,囚于项籍,此一罪也。寇攻马邑,仆不能坚守,以城降之,此二罪也。今为反寇,将兵与将军争一旦之命,此三罪也。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仆有三罪,而欲求活,此伍子胥所以偾于吴世也。今仆亡匿山谷间,旦暮乞軨蛮夷,仆之思归,如痿人不忘起,盲者不忘视,势不可耳。”遂战。柴将军屠参合,斩信。

【译文】

(一)

韩王信是原来韩襄王的庶孙,他身高八尺五寸。项梁立楚怀王时,燕、齐、赵、魏都在此之前称王,只有韩国没有后代,因而立韩国公子横阳君成做韩王,想以此来安抚稳定韩国。项梁死在定陶后,韩王成投奔楚怀王。沛公带兵攻打阳城,派张良以韩国司徒的身份去占领韩国,发现了韩王信,让韩王信统率韩国的兵马,率领军队跟随沛公到武关。

沛公做了汉王,韩王信跟随他进入汉中,韩王信劝汉王说:“项王分封诸将,你却单独驻守在这里,换个地方吧。跟随你的士兵都是山东人,都盼望着回去,一旦东归的意愿强烈,你就可以借此来争夺天下了。”汉王回师平定了三秦的地方,答应以后立信为王,先授予他为韩国的太尉,带兵进占韩地。

项籍分封的各诸侯王都回到各自的封国。韩王成因没有随军征战,没有立下功劳,因而不派他到韩国,改封为穰侯,后来又把他杀了。听说汉王派韩王信来抢占韩地,于是任命他过去在吴县时的县令郑昌为韩王,来抗击汉王的军队。汉二年,韩信平定了韩的十多个城邑。汉王来到河南,韩信急攻韩王昌,韩王昌投降汉。汉王刘邦立韩王信为韩王,让他经常带着韩兵随侍左右。汉王让韩王信和周苛等人驻守荥阳,城池被楚军攻克,韩王信投降了楚军。不久他找机会又逃回了汉,汉王又封他为韩王,最后他跟随汉王打败了项籍。五年春天,汉王与他剖符,在颍川为韩王。

(二)

汉高祖六年春,皇上认为韩王信勇武,所分领地北面接近巩县和洛阳,南面邻近宛县和叶县,东边则有淮阳重镇,这些地方都由精锐的军队驻守,于是把太原郡也分给韩国,让韩王信抵御胡人,并迁都晋阳。韩王信上书说:“国土靠近边界,匈奴人多次入侵,而晋阳却距边塞遥远,请求定都马邑。”皇上答应了他的要求。这年秋天,匈奴首领冒顿带领大军围攻韩王信,韩王信多次派使者向胡人寻求和解。汉朝派援军救了韩王信,怀疑韩王信多次派使者私下向匈奴求和,有二心。皇上赐书信责备韩王信说:“作为将军,一心去战死算不得勇敢,一心求生不能胜任军事指挥,敌人围攻马邑,你的兵力难道不能坚守吗?虽处危亡的地方,也要坚持忠实诚信,这是我要责备你的。”韩王信得到书信,害怕被杀,因此和匈奴商定共同攻打汉,拱手把马邑送给胡人,投降了匈奴,出兵攻打太原。

(三)

汉高祖十一年春,韩王信又同胡人骑兵驻扎在参合县。汉朝派柴将军去攻打,柴将军先送给韩王信一封信说:“陛下宽厚仁爱,诸侯虽然有叛逃的,但归附后,立即又恢复过去的封号,不杀他。这你是知道的。如今你因兵败逃到胡人那儿,没有什么大的罪过,希望你赶快来归顺。”韩王信回报说:“陛下把我从闾巷平民中提拔起来,使我在南面而称王,这是我的荣幸。荥阳之战,我没有战死,而做了项籍的囚徒,这是我的头一条罪状。胡寇攻击马邑,我没能坚守住,却用城做礼物投降了敌人,这是第二条罪状。现在我成了反叛之寇,带领军队和你拼死而战,这是第三条罪状。昔日的大夫文种和范蠡,什么罪过也没有,却一死一逃;我有三条罪状,而想求生,这就是当年伍子胥得罪了夫差,而不知逃离,终于死在吴国的原因。现在我逃到山谷之中,日夜向蛮夷乞讨过活,我思归的愿望十分强烈,像瘫痪的人希望站立起来,瞎子渴望重新看见光明一样,只不过是情形不允许我这么做而已。”于是双方交战。柴将军带兵洗劫参合,杀死了韩王信。

【评点】

韩王信是原来韩襄王的庶出孙子,身高八尺五寸。到了项梁拥立楚王的后代楚怀王的时候,燕国、齐国、赵国、魏国都早已自己立下了国王,只有韩没有立下后嗣,所以才立了韩国诸公子中的横阳君韩成为韩王,想以此来占据平定原韩国的土地。项梁在定陶战败而死,韩成投奔楚怀王。沛公带军队进攻阳城时,命张良以韩国司徒的身份降服了韩国原有地盘,得到韩王信,任命他为韩国将军,带领他的军队随从沛公进入武关。

沛公被立为汉王,韩王信随从沛公进入汉中,就说服汉王道:“项羽把自己的部下都封在中原附近地区,只把您封到这偏远的地方,这是一种贬职的表示啊!您部下士兵都是崤山以东的人,他们都踮起脚,急切地盼望返回故乡,趁着他们锐气强盛向东进发,就可以争夺天下。”汉王回军平定三秦时,就答应将来韩王信为韩王,先任命他为韩太尉,带兵去攻取韩国旧地。

项羽所封的诸侯王都到各自的封地去,韩王韩成因没跟随项羽征战,没有战功,不派他到封地去,改封他为列侯。等到听说汉王派韩王信攻取韩地,就命令自己游历吴地时的吴县县令郑昌做韩王以抗拒汉军。汉高祖二年(前205),韩王信平定了韩国的十几座城池。汉王到达河南,韩王信在阳城猛攻韩王郑昌。郑昌投降,汉王就立韩王信为韩王,常带领韩地军队跟随汉王。汉高祖三年,汉王撤出荥阳,韩王信和周苛等人守卫荥阳。等到楚军攻破荥阳,韩王信投降了楚军,不久得以逃出,又投归汉王。汉王再次立他为韩王,最终跟从汉王击败项羽,平定了天下。汉高祖五年春天,汉高祖就和韩王信剖符为信,正式封他为韩王,封地在颍川。第二年(前201)春天,高祖认为韩王信雄壮勇武,封地颍川北靠近巩县、洛阳,南逼近宛县、叶县,东边则是重镇淮阳,这些都是天下的战略要地,就下诏命韩王信迁移到太原以北地区,以防备抵抗匈奴,建都晋阳。韩王信上书说:“我的封国紧靠边界,匈奴多次入侵,晋阳距离边境较远,请允许我建都马邑。”皇帝答应了,韩王信就把都城迁到马邑。

做皇帝当然不仅仅是感觉,更重要的是要对国家负责。刘邦把韩王信迁到北方,就是看中了韩王信的军事实力。说实话刘邦对韩王信很不错了,先是封他为韩王,后来在荥阳投降项羽被俘,逃回来后依旧做他的韩王,现在刘邦把帝国的边疆交给他镇守,应该说是很大的信任了。

刘邦的想法很简单,就是韩王信先抵挡匈奴的进攻,他派兵救援,一批不行再多一批。不能说刘邦不务正业,置国家安危于不顾鼓捣什么长乐宫。他认为以韩王信的实力,完全可以撑得住匈奴的进攻等援兵到来,况且第一批的援兵已经开过去了,长乐宫的事跟前线没什么冲突。

援兵部队本来以为韩王信已经和匈奴打得不可开交了,可是到了马邑前线一看,韩王信按兵不动,倒是频繁派人到匈奴的军营里去。援军将领看到这种情形,觉得有点不对头,一边派人催促韩王信出战,一边给刘邦写了一封密信,内容是,韩王信有问题,很可能和匈奴之间有什么阴谋。

刘邦收到信后是很紧张的,但是他犯了一个错误,也是他真的做皇帝做出感觉来了,刘邦给韩王信发了一封信函。按理说,现在的事态比较敏感,刘邦应该安抚韩王信,让他专心抵抗,可是这封信的内容却是申斥:“你是怕死?还是兵力不够?为什么不开战,却跟匈奴来往这么频繁?!”

也许正是这封申斥函起了导火线作用,后来的事态发展,几乎给汉帝国带来一场灭顶之灾。

韩王信有他的想法。刘邦对他是不错,他对刘邦也没什么恶感,甚至还有点敬仰。但是他始终还是一个异姓王,臧荼、利几、韩信的下场他都看到了,一年前抓捕韩信后开的诸侯大会,他也参加了。而且刘邦新封的三个王,全部都是他刘家人,这个行动传达出的信号已经很明显,就是这个天下要尽数归到他刘家了,异姓王们前景不妙,韩王信自然也明白自己的处境。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匈奴军的实力太强了,强到让韩王信几乎丧失了抵抗的信心,而刘邦并不清楚这一点。

匈奴的实力,加上刘邦的责怪,使韩王信做出了一个没有回头路的决定,他献出了马邑城,投降匈奴了。冒顿自然是全盘接收了韩王信的降兵,并且让韩王信领兵南下,进攻太原。

太原城猝不及防,失守,韩王信以太原为根据地,继续向南扩张。

太原的位置已经深入汉帝国的疆土,向西可以进攻关中,向南过黄河可以进攻中原腹地。帝国成立两年来,首次面临如此重大的危机。

刘邦不可能坐视不管,他再次决定御驾亲征,平定韩王信的叛乱。

高祖七年(前200)冬天,皇帝亲自率军前往攻打,在铜鞮击败韩王信的军队,并将其部将王喜斩杀。韩王信逃跑投奔匈奴,他的部将白土人曼丘臣、王黄等人拥立赵王的后代赵利为王,又收集起韩王信被击败逃散的军队,并和韩王信及匈奴冒顿单于商议一齐攻打汉朝。匈奴派遣左右贤王带领一万多骑兵和王黄等人驻扎在广武以南地区,到达晋阳时,和汉军交战,汉军将他们打得大败,乘胜追到离石,又把他们打败。匈奴再次在楼烦西将地区聚集军队,汉高祖命令战车部队和骑兵把他们打败。匈奴常败退逃跑,汉军乘胜追击败兵,听说冒顿单于驻扎在代谷,汉高祖当时在晋阳,派人去侦察冒顿,侦察人员回来报告说“可以出击”。皇帝也就到达平城。皇帝出城登上白登山,被匈奴骑兵团团围住,皇帝就派人送给匈奴王后阏氏许多礼物。阏氏便劝冒顿单于说:“现在已经攻取了汉朝的土地,但还是不能居住下来;更何况两国君主不互相围困。”过了七天,匈奴骑兵逐渐撤去。当时天降大雾,汉朝派人在白登山和平城之间往来,匈奴一点也没有察觉。护军中尉陈平对皇帝说:“匈奴人都用长枪弓箭,请命令士兵每张强弩朝外搭两支利箭,慢慢地撤出包围。”撤进平城之后,汉朝的救兵也赶到了,匈奴的骑兵这才解围而去。汉朝也收兵而归。韩王信为匈奴人带兵往来在边境一带攻击汉军。

汉高祖十年(前197),韩王信命王黄等人劝说陈豨,使其误信而反。十一年春天,韩王信又和匈奴骑兵一起侵入参合,对抗汉朝。汉朝派遣柴将军带兵前去迎击,柴将军先写给韩王信说:“皇帝陛下宽厚仁爱,尽管有些诸侯背叛逃亡,但当他们再度归顺的时候,总是恢复其原有的爵位名号,并不加诛杀。这些都是大王您所知道的。现在您是因为战败才逃归匈奴的,并没有大罪,您应该赶快来归顺!”韩王信回信道:“皇帝把我从里巷平民中提拔上来,使我南面称王,这对我来说是万分荣幸的。在荥阳保卫战中,我不能以死效忠,而被项羽关押。这是我的第一条罪状。等到匈奴进犯马邑,我不能坚守城池,献城投降。这是我的第二条罪状。现在反而为敌人带兵,和将军争战,争这旦夕之间的活头。这是我的第三条罪状。文种、范蠡没有一条罪状,但在成功之后,一个被杀一个逃亡;现在我对皇帝犯下了三条罪状,还想在世上求取活命,这是伍子胥在吴国之所以被杀的原因。现在我逃命隐藏在山谷之中,每天都靠向蛮夷乞讨过活,我思归之心,就同瘫痪的人不忘记直立行走,盲人不忘记睁眼看一看一样,只不过情势不允许罢了。”于是两军交战,柴将军屠平参合城,并将韩王信斩杀。

韩王信投靠匈奴的时候,和自己的太子同行,等到了颓当城,生了一个儿子,因而取名叫颓当。韩太子也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婴。到孝文帝十四年(前166),韩颓当和韩婴率领部下投归汉朝。汉朝封韩颓当为弓高侯,韩婴为襄城侯。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时,弓高侯的军功超过其他将领。爵位儿子传到孙子,他的孙子没有儿子,侯爵被取消。韩婴的孙子因犯有不敬之罪,侯爵被取消。韩颓当庶出的孙子韩嫣,地位尊贵,很受皇帝宠爱,名声和富贵都荣显于当世。他的弟弟韩说,再度被封侯,并多次受命为将军,最后封为案道侯。儿子继承侯爵,一年多之后因犯法被处死。又过一年多,韩说的孙子韩曾被封为龙额侯,继承了韩说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