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书之书
63186700000025

第25章 做最好的自己

樊青芳

再读《致教师》这本书,又是不同的感受和收获,好的书就需要一遍一遍不断翻阅,不断发现。

再次翻阅这本书,不仅是对每一个问题自身的思考,更体会到每一个问题的精彩回答的背后,是朱老师利用无数个休息日深入全国各地的学校和一线教师的交流;是朱老师无数个夜深人静的灯下或是天未见晓的黎明俯首桌前的思考;是无数次反复斟酌字句,反复理清思路的爱的结晶。而这一切绝不是为了修辞的完美,而是为了让读者在解答中得到更清晰地引导,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最多的行动的力量。

整本书是一个一个,共46个问题,而这46个问题何止是一个一个单个的问题,这分明是无数一线教师共同的需要。这46个问题汇聚成所有青年教师、中年教师和老教师一生用之不竭的智慧和动力源泉。这就是让每一个人做最好的自己。当然包括我!

一遍一遍翻阅这本书,让我们从书中寻求努力的方向,行动的动力和成功的方法。书中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做最好的自己。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理想,而现实和理想存在差距。这让我们的内心时常会彷徨,时而有挣扎。而朱老师对每一个问题的答复都如一缕清泉,让我们烦躁的心宁静下来;朱老师对每一个问题都细心帮其分析原因,让我们看到希望;朱老师对每一个问题都给出具体可行的办法让我们鼓起信心,准备行动。不管任何一个问题朱老师都会送上最真挚的祝福,让我们每一个人重燃希望,踏上新教育的征程。

我们每个人最初选择教师的职业,就是因为热爱,而现实让我们满怀热情碰触各种冷漠和阻力。当我们灰心时,当我们无力跨越时,我们需要鼓励和帮助时,朱老师就是给我们打气、鼓励的人;当我们缺少自信,潜能仍被覆盖时,《致教师》就是挖出我们潜能,给我们指出方向的明灯。《致教师》告诉我们怎么做最好的自己。看似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位教师的情况不同,每个问题和每个问题指向不同,但在朱老师的答案里这些又是一致的,那就是爱上阅读,爱上写作,学会思考。爱上阅读,爱上写作,学会思考与地理位置、周围环境和个人基础无关,是每一个年龄段的教师,任何地域的教师,任何环境下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而当你一旦做到了,它就成就了你的教育理想。我特别有感朱永新老师说:他曾经有过一段“结巴”,但当他主动去说,有意识去练,不怕出丑,不怕闹笑话,才使他今天可以不看书稿,站着给我们讲上半天、一天。并且朱老师还有个特点,越是没有发言稿的随意发挥,讲的越能打动听众,效果越好。朱老师从不能说,到能说,再到今天即兴演讲可以侃侃而谈。这背后支撑的是主动去练,主动去说之外,那就是大量阅读,通过写作不断梳理阅读所得,并使之变成自己的资源,再进而通过思考,把这些资源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提升为侃侃而谈背后的资本。我想这所有一切都源于朱老师每天坚持的阅读、写作和思考。而我今天取得一点小成绩,也源于我这几年坚持阅读、记录和思考。

从2012年底我认识了绘本,开始致力于绘本阅读的推广。先从自身阅读开始,继而在幼儿园进行读、讲、写、分享的阅读实践。从自己读绘本,到进班级给孩子讲故事,再到办起了园长故事会,并把读绘本的感受和给孩子讲故事的过程记录下来。到现在我读过的绘本已超过2000册,在此基础上再去读阅读类的理论书,如郝广才的《好绘本如何好》、林美琴的《绘本有什么了不起》、松居直的《幸福的种子》、[美]安妮塔·西尔维的《给孩子100本最棒的书》、[美]丹尼斯·马图卡的《图画书宝典》等一批教育指导书,就变得简单容易的多了。这些书中的理论和实践与我读绘本,讲绘本的体验发生共鸣,让我很轻易地吸收了书中精华,并更好地指导阅读。我又阅读了《朗读书册》《阅读的力量》《书语者》《打造阅读环境》《如何阅读一本书》等一批阅读指导书,使自己阅读水平不断提升。我一边阅读一边练习写书评,从一开始生硬的叙述到拥有流畅的文字,再到现在能写出一些有深度、有思考的文章,都得益于持续阅读和写作。通过这样的不断练习,近两三年我不断有文章被《中国教育报》《河北教育》《邢台教育》选用。为了让更多教师爱上阅读,我先后成立了以幼儿教师为主体的“幼荷聊书会”和全县教师参与的“青吟读书会”,每月共读一本书或一个主题的书,并把共读成果整理成册,让每一个教师感受到阅读和写作的快乐,产生不断阅读和写作的动力。我有幸被《中国教育报》评选为“2016年推动阅读十大人物”。

我就在这读书、写作、思考中不断品尝着收获的快乐,不断增强着信心。这一切让我再次真切体会到《致教师》是朱老师用真诚的心,用坚守的信念,用深入一线的探索,用和大家一起行动创造的一架自内而外不断升华的新教育的云梯。在这云梯上不断攀升,我们每一个人就会成为最好的自己!

(作者系邢台县教育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