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静
心灵因为细腻而伟大,生命因为关怀而多情。在当下教育类书籍排山倒海,廉价“心灵鸡汤”大肆横行的时代,能够读到像《致教师》这样一本真诚至性的书实属不易。拜读朱永新先生的文字由来已久,时常沉醉于他所热爱的新教育世界。而他清雅文字背后所蕴藉的悲天悯人的赤子情怀,更有着熨帖心灵的温暖。他的新作《致教师》,是一本耗时三年,精心为一线教师答疑的书信集。书中所涉及的问题,是从数百封教师求助信中精选而出,每个问题都关乎一线教师的切肤之痛。朱先生延续了他以往质朴亲切的文风,清新自然,言辞恳切,全然没有教育家高高在上的优越,就像一位急人所急的挚友,危难之际出谋划策,其心之诚,其法之妙,令人不禁动容。而作为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先生将“新教育元素”润物无声地渗透于文字之中,从理念到方法,从案例到解析,精准适切,轻舞飞扬,为一线教师打开了一扇新教育视野下观照自我,激发潜能的明丽天窗。
一
毋庸置疑,《致教师》的基本立场致力于一线教师现实问题的解决。朱先生不仅关注教师之事,更关注教师之心,教师之魂。他孜孜以求的,便是通过对教师日常事件的洞悉,完成对其心灵生活的引领,最终达至对现实生活的超越。因此,“成为教师的理由”“具备好教师的慧眼”“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构成了整本书的四大核心主题。而每个主题对应的,正是朱先生对教育世界的独特理解,对教师人格姿态与生命样态的深刻关怀。因此,无论面对新手教师的职业迷茫,资深教师的职业倦怠,还是优秀教师的职业瓶颈,卓越教师的终身发展,以及每个教师都可能遇到的教学管理问题、心理问题、生活问题,朱先生都能够置身其中,感同身受。细看每封回信的主题:“如何寻找人师?”“如何在压力下坚守?”“如何对待问题学生?”“如何让领导认可自己的探索?”“如何应对自己不如学生的困境?”……其间无不渗透着对基层教师的关爱及对教育现实的思索。每封回信,朱先生都基于教师的切身感受和立场,视教师的尊严和幸福为对话的根本价值指向,细致幽微的感性表达与绵绵不断的理性话语交相呼应,将问题的阐释与观点的论证融合其中,发人深省。例如,在解答一位老师“如何寻找人师”的困惑时,朱先生藉由这位老师刚刚读完的《曼德拉传》一书,以《为自己赢得心灵的自由》为题,鼓励这位老师以曼德拉为师,满怀对教育的爱与热忱,去寻求心灵的大自由。朱先生结合着曼德拉伟大的一生,总结出曼德拉对待自由的看法,即“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自由不仅仅意味着摆脱自身的枷锁,还意味着以一种尊重并增加他人自由的方式生活。”这样的表达对于读者和求助教师而言,都是一种心灵的震撼和慰藉。诚如朱先生所言:“当你无法改变社会,无法改变别人的时候,你唯一可以改变的就是自己。而只要你真正地去改变自己,其实就是在改变别人,就是在改变社会。”
强烈的问题意识伴随着深刻的现实关怀,朱先生始终恪守自己作为一个教育者的良知,以饱含其中的对教育幸福和教师成长的不懈追求,为自己的教育理想赋予了高贵的精神底蕴,同时为教师探求教育本真,实现生命完整点亮了一盏澄明心灯。
二
作为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先生一直倡导“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因此,在《致教师》一书中,新教育理念所折射出的思想性与生命性自然交织,不仅融合了当下教育应有的生命关怀与生命诉求,同时传递出一位内心丰富的教育学者生命的温热、赤诚与坚守,从而使得整本书呈现出一种开阔的生命气象与豁达的人生境界。和其他教育实验不同,新教育空前关注教师成长,将教师的生命叙事,即“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视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路径。它强调生命应保持一种“思与诗的状态”,本质上是一种“内在精神的叙事”。新教育基于“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基本理念,提出了“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三专模式”。其中,专业阅读被喻为“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其旨在于通过阅读优秀书籍与伟大人物和高尚灵魂对话,汲取智慧与力量;专业写作被喻为“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其旨在于真实地记录教育生活,通过自我反思和评价,不断发现问题本质并着力解决,以提升教师的思辨力;“专业发展共同体”被喻为“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其旨在于打破教师间隔阂,形成对话传统,以促成教师团队的共同专业发展。所以,在《致教师》一书中,朱先生非常注重新教育理念的传播和实战方法的运用,对教师问题进行阐析的过程中,随时凸显“三专理论”的潜在影响。例如,在回答“如何进行专业阅读”时,朱先生以“站在大师的肩膀之上”为题,从理念到方法做了细致入微的指导和分析。首先,朱先生重新解读了陶行知先生的“人生为一大事而来”的观点,他认为这件大事便是“看风景”——自然的风景和精神的风景。“行万里路,是为了看自然的风景;读万卷书,是为了看精神的风景。腿不能够到达的地方,眼可以到达。”朱先生继而提出了“三历观”,即学历、经历和阅历。这阅历便是阅读的经历。朱先生认为,“读最好的书,做有根的人。与最好的书对话,就是与最好的人为伍。”朱先生将教师的人生境界与阅读、教学的关系做了如下阐释:“你在教室里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眼中鲜活的教科书,都会透露出你人生境界的气息。你的阅读生活,绝不仅仅是帮助你获得知识,获得教育的智慧,也许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拥有宁静的心态,儒雅的姿态,积极的状态。”进而以新教育教师阅读地图为导向,以新教育阅读研究所的推荐书目为依托,对教师的专业阅读进行具体实用的方法指导。最后,朱先生以台湾高希均先生的名言鼓励教师:“自己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将阅读的意义与人生的境界诠释得深刻温雅。而书中新教育榜样教师的案例分享、新教育理念与具体项目的方法指导,更让迷茫中的一线教师醍醐灌顶,看到教师作为“志业”的神圣之光。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想,朱先生是真正懂得一线教师的,所以才能写下《致教师》这样充满人性光辉的美好之作,才能在每封信的开篇处真诚地写下:“谢谢你的信任”“首先,我要向你致敬”“我理解你的心情”这样温暖和煦的文字,在落款处从容地署名“你的朋友朱永新”。他的确是一线教师的挚友,他的懂得,让中国教育有了光,“让无力者有力,有力者有爱”。一本十几万字的书,算不得煌煌巨著,却以刻骨的真实与坦荡,让中国千万教师洞悉到新教育梦想下的朗朗乾坤。世人或许容易理解朱先生一路逐梦的艰辛,却未必能够领悟先生艰辛背后所达至的境界。诚如朱先生所言:“总得有人去擦星星。”他的温厚与善良,他的使命与担当,注定为中国教育留下一抹生命的鲜亮。
(作者系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