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
和朱老师相识是在1999年,粗粗算来,已将近20年的时光,这么多年,在我生命的关键节点上,朱老师一直给予指点,这种爱护和提携让我倍感温暖。朱老师的为人、为文都像一方宝藏,可以挖掘出无尽的激情和丰富的思想。
当我看到《致教师》的书名时,我一直在想“致玫瑰”,2013年我在教育在线注册了名字“玫瑰”,“玫瑰”倒过来是瑰玫,大家一直都叫我玫瑰,我非常喜欢,我喜欢这个名字背后的含义:热情、温暖、绽放,我愿意做基础教育这片沃土上一株绽放的玫瑰。读完朱老师的《致教师》,作为扎根基础教育三十年的老教师希望和各位同仁分享一下我的玫瑰心语。
《致教师》是朱老师写给一线教师的书信集,天南地北、教龄悬殊的教师朋友们把工作中、生活中的各种困扰汇集在朱老师的案头,朱老师好像一位长者,用智慧做路标、用热情做灯塔指引着正在经历困惑的同仁们,也指引着我。
我喜欢朱老师的书,它没有学院派的堆砌术语,也没有领导者的高高在上,有的是一个个小故事,有的是设身处地的思考,有的是贴心的话语。印象深刻的是朱老师说要开一家“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投保人需每日三省吾身,写千字文一篇,保期十年,保险公司保证投保人能在十年后跻身成功者的行列。这个广告本身是个玩笑,但朱老师却用玩笑的方式传递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教育理想需要一步一步地践行。在这则广告的激励下,来自苏北的张向阳老师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已写出30万字的教育日记,在十余家教育报刊上发表了50多篇作品。
曼德拉说:“在登上一座大山之后,你会发现还有更多的山要去攀登。”朱老师的这本书也是一座座小山,一个个故事推动着阅读者进行更深入更务实的思考。全书分为四个板块,第一辑:给我一个做教师的理由;第二辑:借我一双好教师的慧眼;第三辑:愿我书写一部教师的生命传奇;第四辑:让我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本书从帮助一个刚入职老师寻找教学方法,到寻求教育智慧,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再到用教育润泽自己的生命,让教育成为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状态,环环紧扣,逐层推进。朱老师以从容的视角让我们知道教育真正的模样以及教师应该以什么姿态去站立。
教师本身应该是一朵花,以现在求证未来,让生命幸福完整。
爱是教育的底色,孩子需要,教师同样也需要,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是基于教师的视角,引领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师既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使命,让教师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给教师带来职业的尊严与幸福感,点燃教师的激情,是我作为教育管理者最大的梦想。
2010年在石家庄召开的教育学会上,朱老师鲜明地提出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其实,朱老师在2006年清华附小召开的第十届新教育年会上的发言中就提到这句话,现在仍记得十多年前在清华的百年礼堂上初次听到这句话时的感受,振聋发聩。
作为语文老师,我在思考:为什么要强调“幸福”?因为一线老师负担很重、压力很大,面对不可预测的挑战,有那么多困惑、难过、倦怠、迷茫,幸福貌似遥不可及。本书告诉我们面对种种困扰,我们如何在教育当中寻找安慰,寻找幸福。幸福源于你自身的感受,人只有不断地超越自己,超越自己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时,你才会得到最大的满足。
看到“完整生活”,我在想“完整”是什么?这不仅仅要关注教师阶段性成长所带来的成就感,还要从一个个体生命的维度来谈幸福的深层逻辑。教育事业滋养了生活,生活同样会反哺教育,只有这样,教师的成长才会更加长远,步履从容,才能寻找到真正的幸福。清华附小1915年建校时,周宜春老师说要培养“完全人格教育”,这和朱老师的“完整”是契合的。
那怎样才能做到完整?朱老师在《致教师》一书中给出了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读书。把“读书”和“完整生活”联系在一起,如果一个人跟读书结缘的话,会寻找到自己的幸福、弥补自己的完整,幸福而完整,是我们对生活的追求。
做教师不易,做校长亦不易,如何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复杂关系,如何努力解决各种教育难题,如何为每位老师和每个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平台、丰富的环境等等,不一而足。在诸多难题中,最让我欣慰并略微有点成就感的是如何让清华附小的教师们过一种与书相伴的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在紫丁花香中,看着满院的老师和孩子们晨诵、午读、晚省,教师儒雅而博学,孩子童真而聪慧,这一切是我作为一名小学校长最大的幸福。
谨此作为玫瑰心语,我代表学校、代表我个人感恩朱老师的指引。
(作者系清华附小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