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销售攻心术
6273200000086

第86章 设个圈套让人钻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与对方发生冲突,或不能用说服的手段来使对方就范时,不如顺着敌人的意愿,引导他发生错误。即在说话时,故意设置一种圈套,进了这个圈套,对方则犯了错误。设得巧妙,迷惑性大,诱惑力大,才能牵着对方的鼻子走。

一天,街上走着一位漂亮姑娘,有位“摩登”男子见后紧随其后。当姑娘问他为什么要跟踪时,男的说:因为你太漂亮了,我非常爱你。姑娘说:“我的朋友就在你身后,比我还要漂亮。”男子回头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于是追上已经走远的姑娘,质问她为什么骗人。

这位女青年说:“不,是你骗了你,如果你真心爱我,那么为什么去追另一个女人,经不起考验,还想跟我交朋友,请你走开!”

摩登青年被说得面红耳赤,讪讪地溜了。

这位女青年之所以能制服“摩登”男青年,是顺着对方贪图美色的心理,对方不知是计,却去追更美的姑娘,这就使其丑恶的嘴脸暴露无遗。女青年顺水推舟,让对方自暴其丑,达到了目的。

也许你有这样的经验,当你停步于百货商店的专柜前,数着钱包里的钱,正在犹豫是否该买哪一件衣服时,如果对方是位精明的售货员,她会暂时观察正在迷惑的你,然后提供选择说:“颜色方面,你是希望明亮些还是稳重些?”

事实上,你犹豫并非是由于颜色或款式的关系。但此时售货员却把你要购买作为既成的前提,直接展开第二阶段的提问,这种“两者必居其一”的提问,导致你忘记了刚才所犹豫的真正原因。最后,售货员还会补充道:“这个,……就你的体型和年龄看,我建议你还是选择色彩明亮一点的为好。”

如此一步一步地,你就会被诱导着以购买为前提来思考问题。这样,你早先那是否要购买的选择,不知不觉地就被她那或买明亮的或买稳重的色彩的选择所代替,而且还使你错觉自己是做了一项自由的选择。

暗设“陷阱”法还有一种方式是,提问人根据一般人对后来提出的问题印象最深的特点,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真正要求放到后一选择方案里。这样,对方在选择了后一方案后,还不觉得是掉进了人家的“陷阱”,而且以为是做出了一项明智的自由选择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某家百货商店让售货员询问大批的采购客户:“是替你把东西送到府上,还是由你自己带回去?”就只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便使送货的工作量少了70%。因为当你提问时,许多人不由自主地选择了后者。购买的客户心理总有一种优势,所以不会轻易采纳别人的建议,因此要善于运用策略,采取迂回沟通的方式,才能提高推销的成功率。

设陷阱诱敌入套可以大大减少正面进攻中的阻力,其成败的关键在于“诱”字。但这种“诱”并不能简单地看成是用假象迷惑、欺骗对方,而是诱导对方随从自己的意愿向真理低头的方法。

作为销售人员来说,说话的方法可以决定于客户间的洽谈成功与否。只懂得说服别人的人,并不能成为一个人说话的最高境界。只有善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为对方设置一个说话陷阱,把自己想要得到的答案通过他们的嘴说出来,才是最成功的说话方法。

有位保险销售人员向一位女士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您是哪一年生的?”结果这位女士恼怒不已。这名销售人员吸取教训,改用另一种方式问:“在这份登记表中要填写您的年龄,有人愿意填写大于21岁,您愿意怎么填呢?”结果就好多了。由此可见一斑。

“攻心术”

钓鱼不能让鱼察觉钩上的饵;捕兽不能让兽发现浮土下面的陷阱。诱敌就范法是用别人意想不到的策略来取得攻心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