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纪连海新解乾隆朝三大名臣
6269000000008

第8章 纪晓岚相貌之谜

乾隆皇帝首先喜欢满洲人,其次才喜欢汉族人。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那么,乾隆皇帝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汉族大臣呢?

能够讨乾隆皇帝喜欢的汉族大臣有两类:一类是相貌英俊、仪表堂堂、有学问的,比如王杰、董诰;第二类是世代均为清朝高级官吏的,比如刘墉,虽然他长相不怎么样,还有些驼背,但他符合这第二个条件呀!

其实,乾隆皇帝不仅仅对汉族官员如此,对满洲官员也是如此。乾隆皇帝喜欢的满洲大臣也是两类:一类是相貌英俊、仪表堂堂、又有学问的,比如和珅、福康安;第二类是世代均为清朝高级官吏的满洲贵族,比如阿桂。

可惜,纪晓岚完全不符合乾隆皇帝的要求:他既不相貌英俊、仪表堂堂,其家也不属于世代为官的。

有人疑问:不对呀,纪晓岚不是个长得很帅气的人吗?前面我们不是还说了历史上的纪晓岚比张国立版的纪晓岚还要英俊潇洒吗?怎么,有问题吗?还真有些问题。

纪晓岚的长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历史上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认为纪晓岚风流倜傥、一表人才、风趣幽默;第二种说法则认为纪晓岚貌丑、近视、口吃……到底哪一种说法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呢?

“貌寝短视”的纪晓岚要想确认纪晓岚的相貌到底如何,就需要逻辑严谨的历史考据学。

历史考据学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如第一手材料的原则,就是说,你要证明你的观点,所用历史材料必须是最早的第一手材料,不能是辗转引用的别人观点;又如“孤证不立”的原则,就是说,单一的历史材料不能成立。

我们先分析这第一种说法:通过考证,纪晓岚长相英俊潇洒的说法还真能得到某些第一手历史材料的认可。能够证明纪晓岚风流倜傥、一表人才、风趣幽默的典型史料是清朝一个名叫江藩的所著《国朝汉学师承记》一书。江藩这个人生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比出生于雍正二年(1724年)的纪晓岚要小三十七岁。他的一生,除了辅助纪晓岚修纂《四库全书》,就是写出了《国朝汉学师承记》八卷、《宋学渊源记》三卷等著作。

《国朝汉学师承记》第六卷记载,纪昀“胸怀坦率、性好滑稽……

然骤闻其语,近乎诙谐,过而思之,乃名言也”。这段材料证明纪晓岚具有说话诙谐幽默的特点。

这是一段当时人记载的材料,属于历史考据学的第一手材料,具有很强的可信度。但按照“孤证不立”的原则,只有这一段历史材料还不足以证明纪晓岚风流倜傥、一表人才、风趣幽默这一说法成立。我们还需要找到其他当时人记载的材料。

为此我们找到了一首诗,作者是洪亮吉。洪亮吉生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比纪晓岚要小二十二岁。他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考中进士后就一直在纪晓岚手下工作。洪亮吉与纪晓岚有个共同点,就是二人都曾因为获罪而被发配到新疆。洪亮吉素以诗闻名,著有《北江诗话》。洪亮吉在《续怀人诗十二首·纪尚书昀》里也称赞纪晓岚是“子云笔札君卿舌,当代无人可共论”,证明纪晓岚说话具有诙谐机智的特点。

这两段考证可以说完全符合了第一手材料的原则和“孤证不立”的原则。至此,我们是否可以说纪晓岚真的是风流倜傥、一表人才、风趣幽默了呢?

且慢,注意到没有?江藩、洪亮吉这两个人有两个共同特点:第一,他们在年龄上都比纪晓岚小二三十岁;第二,他们在参加工作后经常与纪晓岚接触,当时他们都是纪晓岚的部下。因此,细分析一下,是否还有这种可能:他们在非常尊重纪晓岚的前提下撒了谎,亦或是捧了纪晓岚的场。在历史学家而言就是“为名人讳”。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这两个人写的材料只说到纪晓岚“风流倜傥、风趣幽默”,并没有说到纪晓岚“一表人才”!

而据另几位历史考据学家的考证,真实的纪晓岚有三大缺陷:

第一,纪晓岚貌丑。据清史专家邓之诚先生考证,纪晓岚“貌寝”。

所谓“貌寝”,就是相貌丑陋,野史上有人说纪晓岚是个黑胖子。

第二,纪晓岚近视。这得从《东华续录》中记载的海升殴死其妻吴雅氏案件说起。乾隆五十年(1785年),大学士阿桂的姻亲海升殴死其妻吴雅氏,谎称吴雅氏是自缢身亡。乾隆皇帝派左都御史纪晓岚去复验,证明的确是自缢。吴雅氏的弟弟贵宁不服,上告,随后乾隆皇帝又派阿桂、和珅会同刑部共同查核,发现尸身并无缢痕,结果阿桂被罚俸五年、革职留任。而对纪晓岚,乾隆皇帝则说“纪昀本系无用腐儒,原不足具数,况伊于刑名事件素非谙悉,且目系短视,于检验时未能详悉阅看”云云,则虽交部严加议处,实已为之开脱。这里乾隆皇帝说纪晓岚是“短视”,“短视”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近视。这个材料出自皇帝的圣旨,可以判断是真实可信的!

第三,口吃。纪晓岚居然口吃,这在各种传记中都没有提起。只有他的好友、跟他交游数十年、曾为嘉庆皇帝师傅的朱珪著的《知足斋诗集·续集》中先后两次直言不讳地写到这事。现录一首如下:“宗伯河问姹,口吃善著书。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余。抑扬百代上,浩博衡锱铢……食肉不食粟,清浊同一盂。非真佛不度,凭君意踟蹰。”由此,我们是否应该相信邓之诚先生的判断,说纪晓岚有貌丑、近视、口吃上述三大缺点呢?

且慢,这种观点也不能完全成立!

因为,按规矩,封建社会里选拔官吏有“身、言、书、判”四项标准的考核。

在这四条标准之中,“身”居首位,“言”居次席。纪晓岚既然能通过选拔任官,那必然是在“身、言、书、判”这四个方面都合格。其必然通过了形体长相以及说话能力的考核。也就是说,纪晓岚长相可能是有些缺陷,但至少不至于丑得没法见人。

那么,纪晓岚的相貌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认为,纪晓岚在相貌和个人日常生活上有如下特点:

第一,纪晓岚从相貌来说一般,与和珅、王杰、董诰、福长安等人相比,不是很英俊,在乾隆皇帝身边的众大臣当中应该算是长相比较不好看的。如果我们认识到乾隆皇帝身边英俊潇洒的男人比比皆是,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说纪晓岚貌丑了。

第二,纪晓岚的确有些口吃的毛病,但并不严重。否则,刘统勋作为主考官,也不敢录取纪晓岚。

第三,纪晓岚的近视应该是真的,这与他看书时不注意姿势、平时又缺乏身体锻炼有关。不过,那个时候像纪晓岚如此有学问的人,近视一些倒不算什么大缺陷!

长得不太帅气,有些近视眼,又有些口吃。这样的人能得到向来喜欢英俊潇洒的男人围在身边的乾隆皇帝的喜欢吗?

纪晓岚这些并不突出的缺陷在乾隆皇帝的眼中人为地被放大了。

乾隆皇帝看惯了美的,这会儿在他眼中,纪晓岚简直太难看了!这样的人,他是不会喜欢的。除非他必须用到这个人,否则还是别在我身边的好!

由于相貌不太符合乾隆皇帝的要求就不被重用,这会给纪晓岚的人生及心态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嘴损的纪晓岚因为自己相貌不太符合乾隆皇帝的要求就不被重用,这给纪晓岚带来的第一个影响是造成他在待人接物方面有些偏激、刻薄、讽刺多于幽默。

在纪晓岚生活的时代,在同样的工作成绩基础上,那些容貌英俊的官员升迁要比纪晓岚快得多。这就使纪晓岚心中多少会产生一些不平衡。他经常会想方设法、利用一切机会去挖苦、讽刺别人,来发泄他心中的郁闷和不满!用大白话说,纪晓岚这个人嘴有些损,他的眼睛里经常闪烁的都是别人的缺点,经常是骂人不带脏字。

关于这一点,我的第一个证据来源于清朝文人牛应之的著作。牛应之,湖南人,又名朱克敬,著有《雨窗消意录》一书。这部书中记载着“纪文达公昀,喜诙谐,朝士多遭侮弄”这样的话语。可以看得出,这里的“遭侮弄”就不是在夸赞纪晓岚的口才了。

这第二个证据来源于另一位清朝文人钱泳的《履园丛话》一书。书中说:“献县纪相国善谐谑,人人共知。”这里的“谑”也不是在夸赞纪晓岚的口才。

这第三个证据是来源于很多人都知道的关于纪晓岚的一些奇闻逸事。

纪晓岚善于对对子。他对的对子里经常有一些挖苦讽刺同僚的话语。比如钱泳在《履园丛话》中就记载着下面一件事:

一次,京城工部衙门失火,乾隆命令大司空金简召集民工重建。朝中有一官员百无聊赖,遂根据此事自题一上联:“水部火灾,金司空大兴土木。”由于此句含有“水、火、金、土、木”五行,所以很久都没人能够对出下联。当时朝廷中有位状貌魁梧、老炫耀自己是南人北相的中书科,他也挺爱对对子,然而他左思右想,却始终得不出下联。于是他求助纪晓岚,要纪晓岚帮忙想想。纪晓岚笑笑说:“对上此句不难,只是怕对出来有妨先生哟。”中书科急切地说:“啊,无妨无妨,只要对得上就行!”纪晓岚于是对日:“南人北相,中书科什么东西!”纪晓岚用上了“南、北、中、东、西”五个方位,与“水、火、金、土、木”五行相对本来很合适,但放到一起就变成了一句骂人的话了。

又如一个我们都知道的笑话:有一天散朝时,一个太监想听纪晓岚讲笑话,纪晓岚假装沉思半天,说:“从前有一个太监……”说了半句就不再说了。这个太监等了半天,就问:“底下如何?”纪晓岚答道:

“底下一样没有。”闻者绝倒。

依我看,如果把身份放在遭到讽刺挖苦的当事者角度去想,纪晓岚肯定不讨人喜欢。乾隆皇帝也是很在意这一点。

因此,纪晓岚在待人接物上的偏激和刻薄,也是乾隆皇帝不喜欢他的一个原因。尽管这是一个连锁反应,本身并不怨纪晓岚。